2021年12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明確回答了“香港民主從哪里來、誰是香港民主真正的創立者、誰是香港民主的破壞者”等若干關鍵問題,為香港民主發展指明了路徑。
2021年12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發布了《“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在香港民主發展的關鍵階段,明確回答了“香港民主從哪里來、誰是香港民主真正的創立者、誰是香港民主的破壞者”等若干關鍵問題。
香港各界人士普遍認為,白皮書具有還原歷史、正本清源的重要意義,為香港民主發展指明了路徑。
時機:“立選”投票次日發布,白皮書釋放多重信號
白皮書發布的時間正值香港立法會舉行換屆選舉次日,當日上午,第七屆立法會90個議席全部順利產生。這次選舉本身意義重大,選擇這一時間節點發布白皮書無疑釋放出多重信號。
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樊鵬表示,剛剛結束的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是一次生動且成功的政治實踐,選舉制度的完善增進了廣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參與性和公平競爭性,證明了什么樣的民主才是優質民主。在這一時間點發布白皮書,兼顧了回顧歷史與闡明未來目標的雙重意義。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分析稱,在立法會選舉順利完成后,白皮書從制度自信角度凸顯香港新選舉制度相比舊選舉制度的優越性,顯示香港民主已進入有利于“一國兩制”實踐、香港繁榮穩定和長遠民主發展的軌道上,同時也是對西方抹黑香港新選舉制度的嚴肅反駁,還與近期中美之間的“民主辯論”存在聯系。
12月9至10日,美國總統拜登發起的所謂“民主峰會”召開,被香港警方以違反國安法通緝的“港獨”組織“香港眾志”前主席羅冠聰在會議期間發言。分析人士認為,美國邀請羅冠聰的意圖十分明顯,后者已成為西方吹捧自身、攻擊香港民主制度的武器,白皮書則是中國對這一重要問題的正本清源、撥亂反正。
核心:香港的民主來自中央政府,而非英國殖民者
在前言部分,白皮書開門見山地指出,“香港在英國殖民統治下沒有民主可言”,并在正文中以事實反駁了西方輿論經常利用的一個錯誤觀點:香港的民主制度來自于港英政府。
“香港真正的民主進程是在1997年回歸后開啟的,英國人從來沒有也不愿給予香港市民民主。即使1997年的香港有一些民主成果,也是當地民眾努力爭取來的,絕對不是殖民統治的結果。”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支振鋒指出,中央政府才是香港民主的設計者、創立者、推進者,以及在其遭到破壞時的維護者,這也是白皮書希望表達出的核心觀點。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雙普選”這一經常被所謂香港“民主派”掛在嘴邊的目標,白皮書中清楚闡明,聲稱“雙普選”是英國為香港爭取來的說法完全違背歷史事實。“雙普選”是基本法為香港設下的政制目標。
樊鵬表示,“雙普選”是中央基于香港實際情況,對香港市民作出的具有最大包容性的政治承諾。但“雙普選”的大前提是“一國兩制”,是有不可突破的底線:香港的繁榮穩定不可突破,香港市民的福祉不可突破,國家的安全和發展利益不能突破,中央的主權和權威不能突破。
轉變:新選舉制度下,曾被歪曲的香港民主走向良政與善治
白皮書提到,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民主發展之所以窒礙難行,香港本地反中亂港勢力是站在臺前的直接破壞者,外部敵對勢力是躲在幕后的操盤手,眾多青少年是受害者,最終一切不利后果則由全體港人承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研院兼法學院副教授田飛龍表示,過去,香港民主制度帶來的是一種由“反建制”滋生而來的“反中亂港”,實際上對“一國兩制”構成嚴重破壞。反中亂港勢力歪曲民主內涵,企圖借所謂的“香港民主”削弱“一國”根基,同時也破壞了香港的長遠發展前景,讓香港民眾長期面臨的民生問題得不到解決。因此,必須打破舊框架,通過新的方式和路徑讓香港的民主發展重新走上正軌,走向良政與善治。
未來:不盲從“西方模式”,“一國兩制”下香港民主會令人刮目相看
對于香港未來的民主發展之路,白皮書提出,“一國兩制”為特區民主發展提供了根本保障,應堅定走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發展道路。劉兆佳分析稱,香港的新選舉制度不是盲目跟從西方的“民主模式”,而是按照香港的歷史背景和實際情況,特別是從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必須實行“一國兩制”的客觀事實出發來建構。因此,其必然是對香港長遠發展有利的政治制度。
劉兆佳還表示,不出所料的是,美國拒絕承認香港的政治體制為“西方式民主政體”,但香港特色的民主政治和發展由于符合香港的需要和合乎香港人的根本利益,將來肯定會產生讓美國人刮目相看和意想不到的成果,也會讓他們更清楚知道西方“民主”并不代表“普世價值”。
田飛龍也認為,需要用一種長遠眼光來看待新的香港選舉制度,即使一些人會有猶豫和觀望,但新制度的實踐將會證明,這一真正的民主將會讓香港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環球時報》、新華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