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俊強
都說“買車容易養車難”,沒錯,汽車養護始終是個專業問題。錢要花多少,養護要怎么做,就算你不去研究,但至少也要明白許多常識。一些車主對愛車太過在乎,常常出現過度養護的情況,不僅耗費錢財,還會對車子造成負面影響。本期就和大家聊聊養車技巧,規避愛車過度養護的誤區。
保持愛車光亮確實是個好習慣,通常來說,2 周左右洗一次車算是比較勤快的了,但一周一次,甚至更高的洗車頻率就有點過了。車子雖亮,但也在無形中傷害了車漆。
洗車的時候,易導致粘附的泥沙刮擦車漆,形成細小刮痕。洗車頻率過高,間接增加了車漆被泥沙刮擦的概率。
洗車時用的洗滌劑也會不同程度上與漆面發生化學作用,加速老化。此外,夏季洗車要特別注意,洗車后形成的水滴會聚焦太陽光,形成局部高溫區,增加漆面的老化速度。
因此,不建議過于頻繁地洗車,有時候簡單掃掃灰就可以了。
不少車主喜歡使用高標號汽油,他們認為如果高檔轎車長期使用低標號汽油,除了會產生爆震外,還會出現功率下降、油耗上升、發動機內部零件損壞等問題,嚴重縮短發動機的壽命。
但事實上,汽油標號并非越高越好,即使是高檔車也不等于必須加高標號汽油。只要按照車輛規定的汽油規格加油就足夠了。
長途自駕游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不僅能緩解種種壓力,還能為平淡的生活增加樂趣。
因此,不少朋友都會不定期地來一次自駕游。出游之前,不少司機都會去4S 店做出行前的常規檢查,他們認為去4S 店檢查是最為保險的。
其實,自駕游前后的檢查車主完全可以自行完成,沒必要非去維修站。
簡單說,自駕游前的檢查項目主要包括:燈光檢查、輪胎檢查、雨刮器檢查以及發動機艙內各油/液的檢查,如果出行過程中遇到較為惡劣的路況,那么在歸來后可以去4S 店著重檢一查下車輛底盤。
有些人買輪胎特別喜歡強調“進口”,但是國外的路面與國內的路況有著較大區別,進口輪胎在國內的道路上不一定有上佳表現,特別是胎側的耐沖擊力方面可能水土不服。
一些國外品牌的輪胎在國內合資生產后,都會根據國內道路狀況在輪胎側面增加一層簾子布,從而大大增強胎側的抗沖擊力,在性能上完全能夠替代進口貨,而且價格更實惠。
汽車這物件,畢竟是在外邊跑的,不是放在家里的精貴展覽品,有折舊是正常的,各位車主切勿過于擔心,沒必要過度保養。正常按規律保養,花最少的錢達到最好的效果,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