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妍君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 北京 100029)
相較西方發達國家而言,我國金融貿易服務行業的發展時間短,各方面條件不夠成熟。在世界金融服務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我國金融服務市場要積極地進行調整,在穩固自身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拓寬金融服務貿易的范圍,以在國際市場中站穩腳跟,與世界發展保持對接,在此形勢下,我國面臨的挑戰大于機遇。
我國金融貿易服務行業的發展,不僅是迎合國際市場的需要,還是金融貿易領域獲得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對物質文化的需求進一步提升,因此金融貿易服務行業的發展更是迎合社會大眾的需求。本文在探析我國金融貿易服務行業發展的同時,對提高金融貿易服務行業的成效,以及推動金融貿易服務行業的發展步伐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不斷豐富著金融貿易領域的發展。
現階段,我國金融貿易服務業中銀行企業的比重相對較高,以保險類、信托類形式為主的行業占比相對較少,同時體現了金融貿易服務行業內部結構的不均衡,問題也隨之而來。與此同時,由于國民經濟在金融貿易服務業中的地位明顯,因此將以國家資本為主的金融貿易服務行業歸于公有制的領域中,也是造成金融貿易服務行業內部結構不穩定的重要原因。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國亟須建立金融貿易服務業的體系標準,為系統內部的發展和運轉提供有效支撐。
現階段,我國以第二產業產品加工為主的進出口貿易仍占據主導地位,制造業的進出口額占到整體出口額的一半以上。因此,服務貿易并沒有發展成為國家政府貿易的核心貿易內容,而金融服務貿易的發展更需要進一步推進。我國注重對實體經濟的發展,而對以金融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的發展重視度不夠高,因此社會大眾對金融服務的了解也不夠全面。因此,我國金融貿易服務業中,國家政策對其扶持力度不夠,也是影響其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現階段,我國金融貿易服務業中的從業人員存在缺乏創新意識的問題,從業人員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嚴重,思想保守,工作按部就班,嚴重缺乏創新能力。對于金融服務貿易行業而言,該行業本身是技術型、知識型產業,而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人才、技術人才及具有綜合素質的高精尖人才。但在當前的發展中,我國金融貿易服務行業的發展中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人才少之又少,這對金融貿易服務的發展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另外,金融貿易服務行業的發展與科研技術的投入密不可分,建立完善的交易系統平臺,同樣能夠提升金融貿易服務水平,這也需要高素質人才的加入。所以,在我國金融貿易服務行業發展的過程中,亟須加快人才培訓的步伐,培養人才的創新能力,不斷創新和優化金融產品,進一步推動金融貿易服務行業的發展。
現階段,在提升我國金融貿易服務水平的過程中,要注重行業內各領域的內在聯系,同時能夠實現各個領域的均衡和協調發展,確保實現整體的發展。另外,要充分發揮以銀行為主的企業優勢,并對各類金融貿易服務業進行完善和優化,以與我國經濟系統的發展保持一致,對行業的資源進行優化,積極配置行業資源,實現良性發展。與此同時,要能對我國貿易服務行業的情況有清晰的認識,對資本利用情況進行分析,提高資本資源利用率,避免浪費情況的發生。
在我國金融貿易服務業發展的過程中,政府的支持非常關鍵,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對于金融服務貿易的健康和良性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具體可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第一,在基礎設施方面,政府的資金要傾向金融企業,以不斷增強其軟硬件設施,為金融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設施基礎。
第二,在國際方面,政府要為金融服務貿易爭取更多有利條件。
第三,在行業發展方面,政府應結合金融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制定有針對性的發展策略,并從根本上解決現存問題。
第四,在平臺建設方面,政府要積極構建金融服務貿易平臺系統,了解世界各國金融服務貿易規范及相應的政策標準,從中找出我國與國外金融貿易服務之間的差距所在,并積極進行自身的調整完善。
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專業的人才,同樣離不開人才的創新能力,在金融貿易服務行業發展的過程中,要樹立創新意識,不斷推動金融貿易服務業的創新發展。另外,金融貿易服務領域需要積極吸收引進國內外專業人才,同時兼顧培養現有人才和引進外部人才兩個方面,以不斷提高人力資本的綜合素質,為金融產品的創新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具體可從以下三點進行:
第一,積極引進具有較高學歷的專業人才,該類人才的理論基礎知識豐富,能夠準確分析和把握金融市場的發展動向,為行業的發展起到帶頭作用。
第二,對高等院校學生加強開展金融貿易服務知識的教育,為我國金融貿易服務業的發展儲備力量,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第三,從社會各個層面宣傳和推廣金融貿易服務的知識,積極借鑒國外先進金融貿易服務機制,構建高水準的平臺體系,鼓勵金融企業走出國門,邁向國際,提高金融產品的多樣性,并進一步推進我國金融貿易服務業的發展,提高行業附加值。
現階段,在國際貿易摩擦不斷的背景下,我國金融貿易服務行業面向國際市場,實施全面的對外開放,為外貿的發展開拓更為寬廣的空間。從改革開放到現在的幾十年中,我國企業在國際中的地位越來越顯著,積極地參與到國際化大生產中,并加入世貿體系,對外貿易的多元化趨勢明顯。
3.4.1 更寬領域的貿易行業多元化得以實現
更寬領域的貿易行業多元化體現在制造業貿易方式的轉變,制造業行業要素密集度及技術水平的貿易多元化,初級品行業的深加工,服務業嵌入商品貿易的多元化等,有助于企業的轉型和升級。其中,對于初級品行業的深加工而言,更寬領域的初級品地理標志及品牌等貿易實現多元化,促使對外貿易的發展更加高質高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歐洲聯盟地理標志保護與合作協定》中,安徽的六安瓜片、浙江的紹興黃酒、安溪的鐵觀音等具有中國標識的產品,已經在歐盟的官方認證標志上獲得了使用權,這對拓寬國際市場及相關產業的轉型和升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與此同時,要進一步加強對初級品關鍵地理標識的保護,積極落實我國初級領域相關產品的深加工,從根本上提高初級品的質量,樹立產品品牌,為拓寬市場努力。另外,要積極樹立行業產業鏈互補的多元化意識,確保貿易的穩步高效發展。我國作為勞動力大國,同時是全球第一貿易大國,在開展對外貿易的過程中,要將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相結合,不僅解決了就業的問題,還呈現出了就業多元化的趨勢,更是積極強化了對更寬領域行業產業鏈互補的多元化意識,將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之間的互補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3.4.2 更深層次的微觀貿易產品多元化得以實現,且與服務貿易多元化的融合更為緊密,兩者之間實現了協同推進
具體有兩個方面的體現:第一,積極拓寬產品貿易的多元化發展范圍,使貿易種類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不斷豐富貿易產品類型,拓展出口種類,提高貿易產品的質量。第二,推進服務貿易與產品貿易的多元化融合發展,將兩者間的協同效應充分發揮出來。推進服務貿易與產品貿易的多元化融合的根本所在,即金融服務推動資本積累、通信服務促進知識擴散、運輸服務促進勞動力流動、批發零售服務提高競爭力等。因此,現代服務產業的發展要進一步深化,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不斷創新服務貿易形式,推動服務貿易與產品貿易的深度融合發展。
3.4.3 實現更大范圍的宏觀貿易區域(市場)多元化
具體的做法為積極促進國際和國內市場的貿易多元化發展,可從兩個方面入手:其一,我國應加快促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貿易和投資的多元化發展。其二,以全球貿易為出發點,建立自由貿易區網絡,為推動對外貿易的高質高效發展奠定基礎。
在2020年11月和12月期間,中國與15個國家的經貿部長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即RCEP,并與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即CAI。上述兩項經貿規則從根本上推動了我國外貿和投資要素市場的優化配置,對國內要素市場化的改革和推進起著積極作用,并促進了對外貿易的高水平、高質量發展。
綜上所述,金融貿易服務行業的有序和健康發展,對于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意義非凡,同時促進我國經濟實力的穩步提高。在我國金融貿易服務業發展的過程中,要強化分析金融貿易服務業中的實際發展問題,針對問題提出完善策略,促進金融貿易服務更快更好地發展,為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高助力,為現代化經濟的蓬勃發展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