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豪 沈建軍 唐成 黃杰
(上海杉達學院 上海 201209)
香蕉是全球出口量最多的新鮮水果,約占新鮮水果世界貿易的40%,共有1000多個品種。我國是世界第二大香蕉生產國和消費國,僅次于印度。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人民消費質量的提高,香蕉的進口量也保持上升的趨勢,中國人對香蕉的消費需求量越來越高,但由于土地及氣候原因,我國的香蕉貿易保持著常年的貿易逆差,進口量高出出口量許多。我國香蕉最主要的進口地是東南亞地區,占我國香蕉進口量的百分之八九十。我國香蕉進口量十分龐大,占我國所有品種水果進口量的60%左右。因此,保持香蕉進口的穩定性尤為重要。
中國每年進口的水果中香蕉占比60%左右,可以看出我國對香蕉的需求量很大。本文采用CiteSpace軟件,對在CNKI平臺上刊登的關于中國香蕉進口情況的文章進行了大數據可視化分析,對我國研究香蕉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可以為提高香蕉進口的穩定性提供數據支持。
2.1.1 基本情況統計
經過查詢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發現,關于香蕉進口的第一篇研究性文獻是在1983年刊載的,2000年之前發文量平均都在10篇以下;2001年開始,關于香蕉進口的發文量逐年增加,2015年的發文量達到最高,為42篇。經過大數據的測算后,可以得出:我國研究者對于香蕉進口的研究較為普遍,運用citespace,將節點類型設置為作者,節點數較為均衡。但是作者之間的合作很少,學者們對于香蕉進口的學術研究合作需加強,以此能更好地從不同角度對香蕉進口進行研究與分析。
2.1.2 研究熱點主題
研究熱點反映了某一研究領域的研究重點及方向,對于深入分析這一領域具有重大意義。關鍵詞作為一個領域的研究方向及研究趨勢,出現的頻率越高,越可以體現出這個領域的研究熱點。本文通過對香蕉進口的研究熱點分析,探求香蕉進口的研究熱點主題。
運用CiteSpace軟件,設置節點類型為文獻關鍵詞,得到了關鍵詞聚類網絡視圖。形成了“厄瓜多爾”“香蕉種植”“香蕉穿孔線蟲”“前景展望”“國際貿易”“熱帶水果”“同比增長”“WTO”“香蕉產業”“爭端解決”“熱帶高效農業”11個聚類,反映了香蕉進口的研究熱點。
2.1.3 研究趨勢
除了可以使用關鍵詞突現圖以外,關鍵時序圖也可以表現某一時期學者們對于香蕉進口的研究趨勢,因此可以運用CiteSpace軟件對關鍵詞進行共現分析,并按不同顏色的時間段生成關鍵詞時序排列對照圖譜。
在不同年代,學者們對于香蕉進口的研究方向也不同,可以把香蕉進口研究的變化過程劃分為前期、中期、后期三個階段,以更好地分析香蕉進口研究的階段。
(1)前期(20世紀90年代—2005年)。這一時期,我國學者對于香蕉進口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果出口,以及研究厄瓜多爾香蕉種植的技術,向擁有先進香蕉種植技術的國家學習。同時,學者們對于“香蕉穿孔線蟲”的研究也較多,這是一種寄生植物的害蟲,病蟲害貫穿整個生命周期,會導致香蕉死亡,為實現香蕉的高產優質,必須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2)中期(2005—2013年)。這一時期,學者的目光轉向了其他香蕉出口國,中國雖然香蕉種類很多,但是單株的香蕉產量卻不高,同時也伴隨許多種植的困難。再者,中國對于香蕉的需求很大,所以學者們將目光轉向了其他香蕉出口國,進一步加強關于香蕉的研究,還研究了中國適合向哪些國家進口香蕉,以滿足中國供不應求的香蕉市場。
(3)后期(2013年至今)。這一時期,香蕉進口量大幅增加,中國的香蕉近50%都依靠進口。所以,這個時期學者們對于進口香蕉的檢疫安全更為關注,因為許多植物會攜帶病蟲害,從而損害我國的原生態植物,所以,這一時期的學者主要研究的方向轉向了香蕉進口的質量。
對香蕉進口研究現狀進行分析后發現:
(1)從各個時期香蕉進口的發文量來看,我國早期對香蕉進口的文獻研究較少,隨著香蕉需求量的與日俱增,香蕉進口的發文量從2001年起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說明香蕉進口的研究逐漸受到關注。
(2)從作者的發文量及作者之間的合作情況來看,發文量多的作者之間并沒有緊密聯系,說明我國學者們合作的較少、研究角度相對偏少,沒有呈現多元化,要為學者之間創造相互交流的機會,使得香蕉進口的研究能夠做到融會貫通,從而促進香蕉進口更加多元化、全面化。
本文對2013—2020年的中國香蕉進口數量及進口金額進行了分析,同時對2018—2020年的中國進口香蕉國家也進行了比例分析。
進口數量:2013年的香蕉進口量為51萬噸;2014年的香蕉進口量為113萬噸;2015年的香蕉進口量為107萬噸;2016年的香蕉進口量為88萬噸;2017年的香蕉進口量為104萬噸;2018年的香蕉進口量為154萬噸;2019年的香蕉進口量為194萬噸;2020年的香蕉進口量為175萬噸。
進口金額:2013年的香蕉進口金額為335903107美元;2014年的香蕉進口金額為812661439美元;2015年的香蕉進口金額為775051081美元;2016年的香蕉進口金額為585606837美元;2017年的香蕉進口金額為579514091美元;2018年的香蕉進口金額為896801612美元;2019年的香蕉進口金額為1094242100美元;2020年的香蕉進口金額為952105344美元。
2017—2020年,中國香蕉進口的主要來源國集中分布在東南亞地區和部分南美洲國家,其中菲律賓、厄瓜多爾、越南常年盤踞香蕉進口國家的前三;2018年,以菲律賓、厄瓜多爾、越南三國分別占進口香蕉比例的70%、16%、5%而居排名前列。2019年,中國香蕉進口量相較于2018年,增長了26%,其中,菲律賓占香蕉總進口的53%;厄瓜多爾占23%;越南占14%。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我國香蕉進口總量較2019年下降了9.95%,進口排名的前三國家:菲律賓占45.53%、厄瓜多爾占18.87%、越南占16.17%。可以看出,我國進口香蕉近乎90%的總量都來源于菲律賓、厄瓜多爾及越南。其中,東南亞地區因其適宜的氣候條件更是成為我國香蕉進口的主要來源區域。
除此之外,我國香蕉的進口來源國還有柬埔寨、緬甸、哥斯達黎加、印度尼西亞、泰國等。
從上述數據可分析出我國香蕉進口貿易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
我國的香蕉進口的來源國主要集中在菲律賓、厄瓜多爾、越南及柬埔寨等國家,從2021年的數據可以看出,這四個國家進口香蕉的占比高達96%,說明我國香蕉的進口集中度特別高,菲律賓更是作為進口香蕉的主體國家,占香蕉進口的4成以上,進口來源的集中度高,也側面反映了我國進口香蕉的來源地單一,影響了我國香蕉進口數量的穩定性。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的香蕉進出口貿易規模一直處在飛速發展的階段,進口數額從1993的2957.57萬噸到2016年的58560萬噸,進口金額增長達88719.17萬美元,進口數額和進口金額的年均增長分別為17%和12.65%。在此期間,我國的貿易逆差額一直處在增長的狀態。
加入WTO以來,我國的居民生活水平和物價水平都經歷了一個巨大的飛躍過程,香蕉的進口價格和消費價格也有較大幅度的變化,資料文獻顯示,1997年香蕉的進口價格為2.211元/千克,到2016年進口價格增長至4.384元/千克,而2021年7月香蕉的價格為3.547元/千克,相對于國內香蕉2016年的7.201元/千克和2021年7月的4.77元/千克的價格而言,進口香蕉具備價格優勢,加之東南亞地區到我國不會受到海運運費變化的太大影響,所以進口香蕉的價格一直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區域。
(1)在社會高速發展的當下,我國香蕉的進口需求一定程度上受國產香蕉價格的影響,并且隨著國產香蕉價格的變化趨勢,進口香蕉的價格也呈現出相應的變化。可以依據國內香蕉價格的變化趨勢,簡要預測進口香蕉價格的變化趨勢,兩者的差距越明顯,香蕉進口的需求量將越大。
(2)隨著我國香蕉進口量的不斷增加,對世界各香蕉來源國的進口需求都會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但受不同地區的政策和對外經濟環境因素的影響,可能會出現不同幅度的變化,即對越南和柬埔寨的需求可能會增加,減少或保持對菲律賓和世界其他部分地區的少量香蕉進口。菲律賓在我國香蕉市場基本達到了一個飽和的狀態,需要通過對越南和柬埔寨的香蕉進口使其處于競爭狀態中,從而保持進口數量和進口價格的穩定性。
(1)我國香蕉價格變化趨勢,可以作為進口香蕉數值的一個參考因素,在農產品貿易頻繁的當下,我國的香蕉進出口貿易一直處于貿易逆差狀態,我國香蕉產業需要得到保護,從而增加我國香蕉的對外出口總量,減少我國香蕉的貿易逆差額,增強我國香蕉產業的競爭力。
(2)考慮到厄瓜多爾和菲律賓的進口份額占比較大,可以通過對這幾個國家設置貿易壁壘的方式,適當增加這些國家的進口價格,從而減少我國對這些國家的進口需求,增多我國香蕉進口的來源國家。而對柬埔寨和越南、老撾,可以適當降低貿易壁壘使得進口價格降低,從而增加香蕉來源國的多樣性。
(3)菲律賓是中國香蕉進口第一大國,但菲律賓香蕉也因巴拿馬病的緣故,產量十分不穩定,巴拿馬病一直是中國乃至國際重要的檢疫對象,應該對病區的香蕉苗外運進行嚴格把控,一旦發現病株,應當立即燒毀,以保證在疫情期間,香蕉的進口質量得到保障。同時政府應及時出臺政策,設置綠色壁壘,保證高品質香蕉進入我國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