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元東 王家鵬
齊齊哈爾大學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
旅游文創產品可以直觀反映出一座城市或一個景區的歷史文化、藝術水準和商業價值。開發具有達斡爾族民俗特色的旅游文創產品,可以間接傳承達斡爾族民俗文化,也可以推動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是一項雙贏的產業。達斡爾族民俗文化旅游文創產品是彰顯達斡爾族民俗文化的載體,具有保存方便、性價比高等優勢,受到了大眾的喜愛。
“地方民俗是不同地域所獨具特色的文化形式,是我國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國民樹立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也是人民生活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保?]為了表達對自然的敬畏和寄托一種美好的期待,原始的達斡爾族人世世代代信奉著薩滿教。伴隨著社會的變遷,薩滿教不斷充實其內容,從而扎根于達斡爾族民間,成為他們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達斡爾族人早期供奉的神來源于大自然的神靈,他們依據這些神靈,以布為材料,運用剪的形式,做成人形偶像。哈尼卡(達斡爾語)翻譯過來是紙偶的意思。“哈尼卡”(如圖1)是一種由達斡爾婦女們制作的用來給孩子們做游戲用的玩具,從老一輩一代代傳承到今天,承載了達斡爾族人不同年代生活的點點滴滴?!肮峥ā敝饕褂貌噬募埐眉舫删哂羞_斡爾族特色服飾的人偶,鮮艷的服飾上粘貼著各種各樣的裝飾紋樣,這些人偶可以站立起來,具有平面和立體的審美視覺效果?!肮峥ā钡膭撟黝}材源于現實生活,展現了達斡爾族人民的審美和情趣,具有很強的民族性和裝飾性。[2]達斡爾族的裝飾藝術形式還包括雕刻、柳編、剪紙、刺繡等,造型和色彩的質樸大方,材質和技藝的原生態,形態與寓意的統一,達到了功能性、實用性和藝術性的統一,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

圖1 哈尼卡布偶(拍攝于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館)
在景區隨處可見的是售賣東北土特產的商店和綠色食品的專營店或者有關鶴文化的文創產品,有關達斡爾族民俗旅游文創產品的店鋪少之又少。而且達斡爾族民俗旅游文創產品的種類較為單一,缺乏新產品的開發和藝術創新,其中很多是通過作坊進行再加工而成,流水線式進行批量生產,這種生產模式會導致產品的種類不夠豐富,缺乏多樣化的創新產品。
在現有出售的旅游文創產品中,產品的檔次存在明顯的差異。高檔紀念禮品制作比較精細但價格不菲,大多數消費者難以接受;對于做工粗糙、價格低的產品,消費者也難以接受?,F有的旅游文創產品缺少審美價值、紀念價值、收藏價值和實用價值,難以滿足文化素養、審美水平日益提高的游客的需求。
現有的旅游文創產品生產企業沒有充分考慮市場綜合因素,對旅游文創產品市場的了解不夠全面,不僅缺乏對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市場需求的調研,而且對達斡爾族民俗文化內涵的理解也不夠深入,導致設計的文創產品文化內涵不夠豐富、少數民族特色不夠突出、設計缺乏時代感且藝術品位較低。
達斡爾族民俗文化旅游文創產品的開發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社會的很多方面,需要集思廣益,讓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其中。首先,應該積極搭建達斡爾族民俗文化文創產品的發展平臺,健全旅游文創產品的交易體系。其次,相關部門或協會可以不定期舉行交流活動,整合相關資源,使生產企業對達斡爾族民俗文化文創產品的發展做出正確的決策。最后,提升達斡爾族民俗文化文創產品的文化品位,做好具有達斡爾族民俗特色的創意開發。
目前要改變傳統的依托博物館的線下銷售模式,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依托博物館的知名度打造“互聯網+旅游文創產品”的銷售模式。例如,北京故宮文創產品通過線上的故宮博物院文創旗艦店出售筆記本、服飾、擺件、文具禮品和書簽等文創產品;四川省三星堆遺址也在線上平臺開通三星堆博物館旗艦店售賣潮流飾品、辦公文具、家具好物、創意擺件和創意潮搭等文創產品;甘肅省的敦煌文化也在線上平臺開通敦煌研究院旗艦店和敦煌博物館旗艦店出售創意文具、禪意家具、敦煌服飾、敦煌護膚品等文創產品;西藏自治區的藏族文化通過線上平臺開通布達拉宮旗艦店售賣服飾、箱包和書簽等文創產品。布達拉宮旗艦店的開通可以滿足對藏族文化感興趣卻因高原反應無法去往西藏的游客的需求。達斡爾族民俗文化可以依托齊齊哈爾市博物館的知名度在線上平臺開通旗艦店出售旅游文創產品。由于齊齊哈爾市位于中國東北地區的黑龍江省,開通線上售賣平臺可以滿足對達斡爾族民俗文化感興趣卻因無法適應高寒環境的游客的需求。
達斡爾族民俗文化的旅游文創產品宣傳力度需要加強。新聞媒體擁有傳播速度快的優勢,可以借助這個優勢做好達斡爾族民俗文化的宣傳工作,擴大影響力,在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區及外來人群較為密集的區域投放廣告;增加達斡爾族民俗文化旅游文創產品專營店的數量,在繁華的商業中心設立專柜及展示中心;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時代優勢,尋找網絡達人,通過網絡直播帶貨的形式進行鑲嵌式互動銷售;齊齊哈爾市也培養出了很多知名人物,通過知名人物代言的形式提升達斡爾族民俗文化旅游文創產品的知名度。
達斡爾族民俗文化的旅游文創產品的品牌推廣應該制定品牌營銷戰略。例如,北京市旅游發展委員會提出“北京禮物”主題概念,建設“北京禮物”店,形成一條旅游商品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和市場流通的產業鏈。通過“北京禮物”將中華文化傳至世界各個角落??梢越梃b“北京禮物”的成功經驗開發達斡爾族民俗文化旅游文創產品。比如,開發以“民俗故事”或者“達斡爾族印象”為主題的旅游文創產品,集中表現達斡爾族民俗文化。這種旅游文創產品具有獨特的地域性。它宛如一個會講故事的老人,向所有見到他的人訴說達斡爾族的風土人情和滄桑變化,詮釋著達斡爾族的民俗文化。
旅游文創產品應結合實際情況和現代旅游購物的特點,對消費者的消費心理進行大量的市場調研,進而對旅游文創產品的檔次和價格進行分類定位,還要制定符合達斡爾族民俗文化旅游文創產品發展的戰略。旅游文創產品與其他商品不同,它具有滿足消費者需求和傳播文化的雙重價值。在設計生產的過程中要注重旅游文創產品的地域性、不可復制性和民族性,同時也要注重旅游文創產品的收藏價值、審美價值、饋贈價值和實用價值。結合不同的價值設計開發不同的達斡爾族民俗文化旅游文創產品,開發不同檔次的旅游紀念品,而且重視產品的實用價值是目前國內的消費大趨勢。達斡爾族民俗文化旅游文創產品可以借鑒現有的成功經驗,設計制作多種類型的旅游文創產品。例如,筆記本、明信片、賀卡、書簽等文創產品的平面圖案設計為有關達斡爾族民俗文化的繪畫作品,這些繪畫作品還可以結合T恤、抱枕、帆布包、電子產品的包裝等生產、定制達斡爾族民俗文化專屬的旅游文創產品;根據達斡爾族民俗文化的雕塑藝術,設計筆筒、餐具、茶具、儲蓄罐、保溫杯等文創產品。一件好的文創產品一定是在實用性能的基礎上所設計生產的,不然這件文創產品只是一件擺設。旅游文創產品的開發要遵循客觀規律,順應時代潮流,抓住大眾的消費心理并設定合理的價格滿足不同的消費群體。文創產品還要做到與時俱進,充分考慮產品的利用率,提升達斡爾族民俗文化的傳播力。
文化是文創產品的基礎;創新是文創產品的核心。開發具有文化內涵的旅游文創產品,旅游文創產品才能有長遠的發展。黑龍江省地處寒溫帶,冬季漫長且寒冷。過去生活在此地的達斡爾族人只能依靠自己制作的獸皮服飾(如圖2)來度過寒冬。如今的達斡爾族人已經不再只是使用獸皮來抵御寒冬,開始采用棉和綢緞等材料縫制棉衣和棉褲等御寒。但過去制作狍皮大衣和帽子的工藝、裝飾仍被傳承下來??梢葬槍Φ靥幒疁貛У木用裨O計開發獸皮樣式的棉衣與棉褲等御寒服飾,在達斡爾族民俗特色與現代創意融合中保持民俗文化的“原味”。達斡爾族民俗文化中有很多具有裝飾性的紋樣,例如,團花紋、云卷紋、回字紋、獸紋、扎槍紋、蝴蝶紋和獨紋樣等。這些具有裝飾性的紋樣也可以運用到服飾的設計之中。在設計紋樣的過程中要重視三個統一:形態與功能統一、寓意與情境統一、審美與時代統一。

圖2 獸皮服飾 (拍攝于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館)
達斡爾族民俗文化旅游文創產品的生產、經營、創新需要整合各方資源,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要鼓勵開發具有民俗文化內涵、紀念價值和實用價值的旅游文創產品??梢岳锚毺氐慕逃Y源,將達斡爾族民俗文化旅游文創產品的設計融入高校美術教學課程之中。將教學計劃與市場需求相結合,為達斡爾族民俗文化旅游文創產品的設計、開發及推廣提供創意源泉和理論支持。把教育教學與企業生產緊密結合,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實現資源互補。企業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的平臺,并為產品開發設計提供資金支持,高校為企業提供智力支持,實現校企聯合,構建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產業鏈條。
文創產品不是憑空想象而來的產品,是依托文化內涵創新設計的產品,它融入了個人的技能、靈感和智慧,反映了人們的精神需求。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文創產品滿足了消費者精神層面的需求,即對自我在品位、氣質、涵養等方面的提升。[4]通過對達斡爾族民俗文化旅游文創產品開發策略的研究,將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創產品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向外推廣,從而為民俗文化的發展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發展契機。旅游文創產品日益成為旅游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亮點。達斡爾族民俗文化旅游文創產品是一張名片,可以成為傳播地域特色文化的使者。因此,我們要利用地域、少數民族文化和地區高校等優勢走產學研合作之路,積極開發達斡爾族民俗文化旅游文創產品,不斷促進達斡爾族民俗文化發展,滿足消費者精神需求的同時為這塊大美之地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國家文化繁榮發展的背景下,全國各地都在挖掘本地文化資源。少數民族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精神動力,需要以一個全新的姿態融入現代時尚產品設計中,提升現代設計的文化內涵。依托達斡爾族民俗文化資源,將其與旅游文創產品相融合,增加文創產品的種類,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以產品為載體傳播文化的內涵,打破現有的僵局,同時也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具有民俗特色的旅游文創產品,增強消費者對少數民族藝術的尊重和熱愛,促進各民族文化間的交流與溝通,提高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