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周彝
興趣廣泛,尤好美食烹調,工余下廚近40 年,每有一得,即碼字成文,經常發表于雜志,終成集腋成裘之作《上海型男的做飯智慧》。
看過一則逸聞,清朝末年,上海開埠,大批外國人來上海經商定居。他們帶來了西餐, 一些中國人便跟著學習西餐烹調,成為西餐廚師。有位外國人雇了一位中國人當西餐廚師, 他烹調的西餐頗合“老外”口味。
某日,外國人到廚房看中國廚師做早餐火腿煎蛋,只見廚師拿起一枚雞蛋,破殼后扔進垃圾桶,再打一枚蛋倒入平底鍋,外國人十分不解,問道:“為什么第一枚雞蛋要扔掉?” 廚師答曰:“我拜師的西餐大廚就是這樣煎蛋的。”后來外國人偶遇這位西餐大廚,問他為何煎蛋要扔掉第一枚蛋,大廚笑道:“第一枚蛋打開一看發現壞了,當然要扔掉。”外國人恍然大悟,這位中國廚師看樣學樣,不問為什么,也未經思考,結果邯鄲學步,鬧了笑話。
許多人在家下廚烹飪通常都是跟著母親、外婆從零開始學習。學會炒菜做飯后,往往容易陷入食材的品種與數量、不同食材的組合搭配、烹飪方式以及各種調料使用的思維定勢, 結果做出來的菜口味形成定式,難以讓家人耳目一新,大快朵頤。
烹調真是一門藝術,如果不鉆研、不探究、不創新、不實踐,就很難做出美味。

醬核桃
小時候,母親會做醬核桃,當時經濟短缺, 過年才憑票供應核桃,難得吃到醬核桃,覺得簡直是天下第一美味。現在經常可以買到的琥珀桃仁就是當年的醬核桃。我憑著記憶試做, 竟一次成功。
小貼士
做法:核桃仁500 克,洗凈后瀝干,備用;鍋中倒入1 杯水,加50 克冰糖、25 毫升“六月鮮”醬油,燒開后保持大火,放入核桃仁不斷翻炒約20 分鐘,汁水快收干時轉小火, 翻炒至完全收干;把核桃仁倒在鋪了鋁箔的烤盤上,烤箱設置吹風模式,120℃烤40 分鐘; 打開烤箱,如果核桃仁已經干透,即可取出晾涼裝瓶,香甜松脆,非常好吃,適合下酒、配茶。
這道醬核桃對于火候與時間的掌控非常重要,若火太大、時間太長, 核桃仁容易發焦變苦,前功盡棄。

醬碧根果
前幾天,兒子買回一大罐碧根果仁,淡而無味,家里的小朋友不喜歡吃。碧根果仁營養價值高,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等含量豐富。看到足有1 千克的碧根果仁無人問津,我立刻想到用醬核桃的方式做醬碧根果。

小貼士
做法:鍋中倒入2 杯水、100 克冰糖、50 毫升“六月鮮”醬油,開大火煮,冰糖融化后倒入碧根果仁不斷翻炒,至汁水收干;鋪在烤盤上,烤箱設置吹風模式,120℃烤40 分鐘; 若果仁尚未酥脆,可再放入烤箱,設置100℃ 烤10 分鐘。
烤箱設置溫度不宜超過150℃,否則容易烤焦;開吹風模式是為了加快果仁的干燥速度。
每天早餐,小朋友的餐盤里除了蘋果、橘子、火腿三明治,還有十幾顆醬碧根果仁,吃得不亦樂乎。
學校組織孫子文文全班去公園秋游,午餐自備,文文特意要媽媽另備一小罐碧根果仁,帶去與同學分享,“爺爺做的碧根果仁太好吃了!”
醬花生米
同樣的方法,我還試做了醬花生米,也很成功。
做法:1 千克花生米洗凈,水煮兩次去除澀味,再加水煮20 分鐘至熟;鍋中倒入2 杯水、100 克冰糖、50 毫升“六月鮮”醬油,開大火煮,冰糖融化后倒入花生米,大火翻炒至汁水收干;鋪在烤盤上,設置吹風模式,120℃烤1 小時; 若花生米未變干脆,可再烤30 分鐘;取出烤盤, 晾涼后倒入廣口瓶密封保存,又成一款新的茶食和佐酒美味。

椒鹽花生米
家里用鍋炒花生米很容易炒焦,我用醬核桃方式制成椒鹽花生米,簡單方便。
做法:鍋中倒入2 大杯水,加一勺鹽(不宜多)、兩片桂皮、2 個八角,水沸后倒入煮熟的花生米,翻炒至汁水收干;鋪在烤盤上,烤箱設置吹風模式,120℃烤2 小時,椒鹽花生米就成功了。
斟一小杯“劍南春”,裝一盤椒鹽花生米, 淺斟細酌,十分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