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玨
(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隊回民區消防救援大隊,內蒙古自治區 呼和浩特 010010)
無論時代與社會以何種速度發展,保證公民安全都是現代化社會建設進程中的重要主題之一。雖然我國的消防監督執法工作在新時代下已得到明顯優化與提升,但在實際的消防監督執法工作過程中,卻依舊存在部分規范化建設缺失的現象,這不僅會直接影響到我國整體消防事業的發展,更會讓廣大國民對國家的相關工作實踐產生負面印象。針對于當前這樣的實際現象,則應通過更系統化、更針對性的建設對策,進一步對當前的消防監督執法工作進行優化,從而使其能夠真正發揮出自身的社會公共服務價值。
1957年,我國頒布了第一部《消防監督條例》,其中首次提出“消防監督”這一概念,《消防法》經過2008年、2019年、2021年的三次修訂,其內容也逐漸更加規范化。由此可見,消防監督執法是建立在不同時期特定經濟及社會基礎上的,隨著我國現代化社會發展戰略的實施和推進,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也逐漸遇到更多時代背景與社會因素的考驗,堅定正確的城市消防安全觀念,加強監督管理,提高城市消防安全水平,也已成為我國城市安全不可忽視的發展要素之一。我國當前消防監督執法及管理工作的內容主要有:一是消防機關首先鎖定轄區內有哪些單位需要重點監管,并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備案申請,以明確消防安全監管職責,限制消防安全監管權力的行使;二是消防機關對轄區內的居委會、村委會和公安派出所等單位實行日常消防監督檢查,不得越權;三是省級其他消防機關經研究初步確定的各級公安、消防機構及各派出所消防監督檢查的權限范圍。
我國當前對消防安全的監督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對重點單位進行抽樣調查,了解其是否履行了消防安全職責;對舉辦大型活動前的消防安全狀況進行調查;對投入使用前的公共場所進行檢查;對相關違法行為進行核查;對舉報的違法行為進行調查,并以此形式反映消防安全監督管理的若干特點:第一,權力。消防安全監督管理是行使國家賦予的權力,體現監督的本質。缺乏權威的支持,監督管理不具有權威性、約束力。第二,限制。行使監督權要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使用。對監督權力的行使進行過程必要的限制,可以避免權力被濫用。第三,平等。監督與被監者是具有平等關系的,監督者不能控制被監督者行為,否則監督管理將失去公正和有效性。第四,強制性。消防安全監管不需考慮被監管主體是否自愿,監管不應因被監管主體不接受而停滯,更能體現監管的約束作用。
“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過程中,始終所強調的工作態度。故此在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中融入法制觀念,不僅是為保證執法目標規范性能夠有效落實,同時更是為促進消防監督執法工作在現代社會中的法治化發展。若不能在實際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中,體現出消防監督執法的規范性表現,那么我國“依法治國”的辦公宗旨將如同虛設。由此可見,消防監督執法規范化建設的現實意義中,不僅具有法制建設的需求必要性,同時更具有深化國家法制力度的重要性。
在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中,具體的執法行為是判斷執法效果有效性的直接標準。因此,在對消防監督執法工作進行判斷衡量時,其工作實踐過程與工作結果是否具有規范性,便是執法效果整體指標的唯一標準。從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基本屬性來看,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無疑就是國民生命及財產安全的堅實保障。因此,若要進一步強化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的執法效果,則必須在其規范化建設的過程中,樹立起正確的系統性構建目標,以此讓消防監督執法工作在執法行為以及執法流程等方面,都能夠體現出更多規范性的踐行特征。在此過程中,消防監督執法工作若出現不符合規范化要求的行為,便能夠直接說明具體問題以及最終執法結果的真實可信程度。由此可見,唯有消防監督執法工作逐漸朝著規范化的建設方向發展,我國的消防事業才能夠真正迎來高質量和高效率的發展格局。
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的規范化建設發展,不僅是保障國民合法權益的有力詮釋,更是對于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人員的權益維護手段。若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出現隨意執法等行為,被執法方進行投訴控告后,若經實際調查確實存在違法行為或規范化缺失等現象,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人員將無法通過任何合法途徑進行自護。
我國現階段的消防監督執法工作法律依據,主要是由其他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以及規章所構成的,這也就使得這些法律依據在消防監督的執法范圍中,必定會出現依據缺乏完善性與規范化的問題。因此,很多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人員即便是在工作過程中存在不符合規范的行為問題,在最終的法律法規判定方面也很難對其進行界定處理。尤其是在一些突發性公共事件之中,很多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人員甚至會出現隨意執法與隨意處罰的現象,這樣不顧規范化程序的做法也會繼而引起群眾抗議,最終直接將責任連帶歸罪到消防部門之上,這也就直接影響了消防部門日后的社會工作基礎。
基于這樣的實際情況,則需要在更規范化、更具體化的基礎上,構建出針對于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管理的法律法規依據,從而通過法律層面使得相關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人員能夠在執法流程與執法行為上能夠更加具有規范化的法律限制。從這一角度來看,強而有力的法律法規規范化建設,不僅是對消防監督執法工作行為的有效管理,更是對于國民法律與社會公共服務關系的公平性建設。
若消防監督執法工作想要進一步實現規范化的法律法規建設,就必須要在相關規章制度與技術標準的基礎上,構建更完善的消防監督執法工作法律法規執行保障基礎,以此不斷提升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的主體化建設,從而促進相關法律法規能夠具備規模化的建設及發展條件。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便能夠讓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人員在日常執法過程中意識到法律制裁與嚴懲不貸的事態嚴重性,從而充分認識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在最大限度內提升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的執法效果。
此外,在我國現行的消防監督法律法規中,很多內容實際上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重復性,這也使得在其執行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極為冗余的問題。因此,在這一方面也應進行更具針對性的規范化建設,將現階段的消防監督法律法規進行擴充完善后,以“格式塔”的形式對其內容進行層次結構區分,從而使得消防監督法律法規體系在保證全面性的基礎上,更加便于實際工作。
基于消防法律法規規范化建設,若想要在實際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中提升執法效果與工作質量,其關鍵便在于健全且規范化的消防監督執法程序保障。消防監督執法程序的規范化建設,不僅是所有保障條件中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同時更是最明顯的規范化建設表現。消防監督執法程序規范化建設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首先,要在消防監督執法程序方面進行適當的簡化調整,以此保證實際消防監督執法工作能夠更加公開化、透明化,同時大幅度提升其工作進度,通過這樣不斷贏得社會公眾對于實際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的民眾滿意度。
其次,對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的相關文書規定其標準化書寫要求且歸檔分類整理。對于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人員而言,消防監督執法文書其具備的法律效益,不僅能對其執法行為起到有效的約束監督作用,同時更能夠保證相關工作的合法性。因此,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的相關文書規范化書寫與整理也是各個步驟環節中,最直接可見的規范化成效之一。
最后,強化消防監督執法程序,提升內部監督管理力度。為防止消防監督執法工作出現“中斷行為”,在消防監督執法程序規范化建設的過程中,應當明確各個機構的自身職責,同時通過內部“ICAC監督小組”的構建,從而對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人員起到更有效地行為監督與行為管理,以此保證其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自身的不規范工作行為,從而提升消防機構在社會與公眾心中的良好形象。
第一,構建規范化的消防監督執法工作責任制度。各級執法部門及工作人員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事權及職責,保證消防監督檢查中的各項工作能夠在規范化的范疇內正常運行,從而避免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中的標準不一、職能不清等問題,這樣不僅能夠保證通過規范化建設杜絕多頭管理等現象,同時還能夠嚴格落實單位承辦人、審核人、審批人、技術復核人等執法人員的自身工作與應盡責任。
第二,制定規范化的消防監督執法工作行政集中受理制度。將規范化的消防監督執法工作行政集中受理制度運用到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的工作流程與實踐環節中,不僅要嚴格控制相關消防行政許可業務的關鍵點,更要切實執行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的全面集中受理,堅決防止“二條腿走路”現象。在此過程中,還應注意到嚴格監督自由裁量權的規范化標準制定,對消防驗收、重大火災隱患判斷、執法時限等各項工作制訂嚴格要求,自根本上杜絕自由裁量權的不合理使用。
第三,構建規范化的消防監督執法工作服務制度。在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的規范化建設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內部細化,更需要勇于開拓新途徑。通過征集民意等方式,定期開展意見訪談、信訪接待、問卷調查、舉報信箱等社會性活動,以此主動接受社會公眾對于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的建議。定期召開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監督員等人員參加的座談會,以社會民意指導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
第四,構建規范化的消防監督執法及考評制度。若想要規范化的消防監督執法及考評制度建設能夠獲得更為良好的效果,在具體的規范化建設過程中便要重視到“三大力量”(即:法制力量、紀檢力量、督查力量)在制度建設中的作用,全面推行日常消防執法復查等制度,以事前預防工作、事中監督工作、事后監督工作的全過程管理順序,將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的具體程序要求落到實處,以此保證消防執法工作能夠時刻在“三大力量”的控制下,逐步形成更為規范的消防監督執法及考評模式。
第五,構建規范化的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消防執法崗位資格,以消防崗位任職資格證為準,針對現階段在職的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人員進行篩選,若不符合要求則取消其參加工作的資格,未能達到相關工作標準要求前亦不能夠讓其擔任任何監督執法崗位職務,以此讓消防監督執法工作能夠具有更標準化的基礎保障標準。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現代化城市進程的加快以及社會經濟形勢的高速發展,國民對于城市消防安全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近年來火災對社會經濟和公眾生命安全都造成了較大的危害。因此,消防監督執法規范化建設也必將是社會公共安全管理中亟待進一步加強的重要環節。消防監督執法不僅是社會公共服務體系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同時更是衡量城市公共管理城市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基于此,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人員則應在充分認識到自身工作內容、特點及現實意義后,通過法律法規、執法程序以及執法制度等方面的規范化建設,為消防監督執法工作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從而不斷以規范化為導向,進一步促進我國消防事業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