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吟川(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一)城子古村落數字化保護的意義
城子古村落傳統文化的保護,就是采用了依附于互聯網的數字化技術,對城子古村落的傳統文化以及相關建筑進行了數字化的保護和存儲,雖然增強了古村落傳統文化的保護,但是只是做到了技術上機械的保存,并沒有為城子古村落傳統文化帶來實質上的利益。因此,對數字化保護意義的重新定義和理解極其重要。
從歷史文化的角度來講,文化是傳承的核心,而數字化技術是保護的重要途徑,城子古村落是我國傳統村鎮的歷史縮影,凝聚了一個區域發展的歷史過程,應清晰地認識到傳承是城子古村落數字化保護的出發點。科技不斷地發展,對于城子古村落的保護方式也在逐漸向著多樣化的趨勢發展,數字化保護措施使得城子古村落的各類信息得到更好的保存,大大地提升了傳承與保護的水平。
從文化創意產業的角度出發,針對古村落傳統文化方面的數字化保護,可以將城子古村的傳統文化通過現代高科技手段結合文化創意的創新思維,進行深入地創作并轉化為有商業價值的文化產品,能夠蘊含一些傳統文化的底蘊,在促進城子古村傳統文化的發展和傳承的同時,實現利益化。
從研究數字化保護策略方法的角度出發,通過數字化技術的整合,有利于促進城子古村落自身發展和傳承的活力,從而能夠適應在現代社會發展的潮流下,刺激并充分發揮其傳統文化資源與經濟社會價值的功能。在信息多元化的網絡中,從多個國家在文化發展方面的數字化措施中能夠獲取到諸多有利的方法和經驗,在傳統文化的發展中要集合多個來源的力量,例如政府的積極引導、專業的研究機構、非政府組織與民間組織共同參與,在數字化采集、存儲、保存與數據庫等方面構建有效的技術體系。數字化保護措施具有幾個明顯的優勢:首先,保護了城子古村落的原真性,能夠對特定階段的古村落傳統信息進行最原始的記錄;其次,能夠強化保護的整體性,更加全面且詳細地記錄,并且保護的時效性強,能夠永久性地保存城子古村落的原始數據,根據需要隨時調整更新;最后,在保護的功能性方面,不僅能夠對城子古村落起到保護性的作用,也能夠實現古村落的傳承發展,通過強大的平臺功能,全面地向外界展示城子古村落的優秀文化,從而提高區域影響力以及游客體驗感。
(二)彝族城子古村落文化保護與傳承存在的難題
彝族城子古村落的發展隨著時代的進步受到阻力,首先,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城鄉一體化的建設也加快了腳步,云南各個地區的開發建設逐漸加速,使城子古村落的傳承和發展面臨著重重危機。在發展的過程中,例如新村的發展建設、舊村的改造建設以及部分的道路動遷等,使城子古村落傳統的保護措施難以切實執行和落實,建筑方面,部分的新建筑整體與傳統建筑并不協調。其次,根據現階段已有的研究成果與相應的實踐結果來看,我國目前的關于城子古村落相關的研究系統性以及整體性不太完善,相關的應用技術標準與實踐操作的技術并未系統創建,例如數字化古村落的保護措施策略需要深化和實踐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制約了我國古村落傳統文化數字化的進程,也影響到了相關的產業化應用。因此,如何盡快破解我國當前在古村落數字化領域所面臨的難題,對社會的影響、意義以及價值都有著積極的推進作用。
(一)數字化技術為古村落傳承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當前國際上文化保護的措施主要是從記錄保存以及如何展示傳承方面入手。記錄和保存可以依靠新媒體的相關技術手段,以村落文化的傳承發展而言,當前互聯網發展迅速,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的相關專業技術已經日漸成熟,利用數字技術、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等專業軟件現代技術實現歷史文化村鎮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開發利用。但我國相關的傳統文化村落擁有著大量的優秀且豐富底蘊的歷史傳統文化,但數字化的記錄與保存還未發展成熟,基本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數字化采集、存儲和保存的技術水平還未完全開發,大多數的發展僅僅存在于數字化建筑物的表象,但是對其最重要的精神文化內核卻未起到傳承發揚的關鍵促進作用。
我國傳統數字化保護的數據采集相關的技術有掃描、攝影、錄像等,相對較為傳統,并沒有形成體系,由于沒有相應的數據標準、操作規程、統一的數據標準,因此對數字化保護體系的建立有著一定的阻力。但隨著近年來我國技術的飛速發展,為古村落的發展和傳承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傳統古村落的保護形成數字化系統體系提供了可能,不但有了新的數據獲取技術,并且這些技術手段精確度極高,更優質地實現傳統古村落數字化保護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底蘊。因此,積極開發數據化保護、云計算等數字化相關的專業技術,在傳統古村落的數字化保護的傳承與發展的應用范疇內實施,為古村落數字化保護提供了可操作模式。積極促進傳統古村落活態傳承、文化共享、永久保護,也為傳統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更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提供了交流對話的溝通渠道。
(二)城子古村落數字化保護的理念、措施及框架
針對古村落數字化保護的措施方法方面,主要是涉及古村落數字化的傳承和發展,并且如何傳承與發展,以何種形式保留古村落的傳統優秀文化,而在就方式方法的討論中、強化保護的措施中,要跟隨社會的發展,利用互聯網的信息技術手段,從而起到傳統古村落數字化保護的積極作用。在對于城子古村落數字化保護的理念模式中,首先應該要有數字化信息保護的理念,利用“互聯網”記憶,將數字化信息完好地保存下來,起到傳承發展的作用。其次就是對于部分數字化信息的修復,在保護的同時也要加強對過去遺失信息的搶救工作,數字化信息可能受到自然破壞,或者人為破壞,又或是長時間的擱置導致信息遺失等問題,要針對此類問題進行及時的修復。
具體而言,有以下研究內容: 1.對于城子古村落數字化保護的相關概述與基本內涵。2.對于城子古村落文化宣傳及傳播的方式方法探討。3.對于城子古村落相關的傳統文化產業中的定位、途徑以及相關機制。4.城子古村落信息化保護技術手段以及相關聯系。以上研究內容都要建立在保護、傳承城子古村落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開展,研究內容的重點主要集中在城子古村落宣傳及傳播的方式方法以及定位途徑中,積極推動城子古村落的發展與文化傳承,構建城子古村落數字化保護的科學理論體系,更加系統化、規范化。
云服務平臺的保護措施是隨著社會發展對于古村落保護最好的方式,云計算的到來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獲取信息方式以及信息儲存等。云服務平臺保護有著較強的管理性并且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傳統村落的保護傳承,能夠更好地實現城子古村落的空間分布、人文資源、地理環境等信息收集。在古村落信息采集過程當中,網絡信息資源是保護古村落信息中最寶貴的數字化資源,越來越多的信息通過數字化、網絡化的管理平臺轉化為數字化的信息保存。因此云服務平臺應運而生,云計算服務是依附于寬帶網絡,目前國內外對于云計算的信息保護措施的方法褒貶不一,早在1983 年SUN 公司就 提出了“網絡即電腦”的口號,而這一提出成為對云計算最早的定義。2006 年,谷歌執行官對云計算的理論性概念進行了詳細的解答和介紹。云計算聚集了大量的數據信息和資源,是一個新興的分布式的計算概念,“云”是一個概念詞,比較抽象,就是不在使用對象本地但是使用對象可以看到的云端。從信息監控與防護的國內外的相關研究可以看出,云計算方面的信息監控和信息保護是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的,能夠利用現有的較為完善的云服務平臺對城子古村落進行數字化保護,也是一種與時俱進的發展方式。
云服務平臺的相關研究在目前來說屬于較為成熟的,其從服務層次上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基礎設施即服務、平臺即服務和軟件即服務。在信息安全范圍內使用云服務平臺是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的,由于其從服務范圍上,包括了公有云服務和私有云服務,因此云服務可以通過平臺的方式向用戶提供云計算服務,用戶也可以通過平臺隨時隨地獲取數據。
面對城子古村落用怎樣的方式加快傳承和保護的問題,如何真正地實現傳統古村落的保護和發展,如何做到高效的延續和可持續性的發展,必須擁有正確的方法和思路。可以依照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對于城子古村落數字化保護的可持續性發展,首先應在對數字化保護措施的理解上發生觀念性的轉變,數字化保護并不是簡單的信息收集,也不是簡單的儲存、展示、傳播的機械化過程;其次是對于多學科交叉的信息收集上的處理,避免單一的方式,采用多元化的信息處理法;最后應多注重理論、標準更加規范化,形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模式。
(2)城子古村落數字化傳承和保護,在數字化保存方面必須及時在意識方面醒悟,可以借助互聯網云服務等技術及時地對城子古村落內的傳統文化、古建筑進行數字化保存和技術上的補救。云服務現有的信息監控和防護技術較為先進,云服務平臺通過利用空間觀測技術對終端進行數字監測,可以對城子古村落的傳統村鎮、傳統建筑、空間分布格局和受到自然災害的部分環境等進行實時監控和保護。云服務平臺對信息防護的理念主要就是依靠策略,城子古村落數字化的信息傳播,也是需要開發不同的類型的策略模式,通過對城子古村落中傳統文化及具像化建筑進行數字化保護,其成果也可以通過三維虛擬展陳進行多角度的數字化傳播。
(3)對于城子古村落數字化保護的措施策略中,應解決其主要的問題,先是要解決如何進行數字化保護,數字化信息的保存方法以及信息內容的分析整理的方法,要與信息保護相適配。使用策略對數字化云服務保護進行用戶行為的防護準則,互聯網云服務平臺為城子古村落的數字化發展提供了較多的發展路徑和發展策略,可以通過云服務平臺進行行為信息處理的模塊、策略信息處理的模塊分工負責,但是還需要對這些實時策略進行系統的分類和掌握,并且在此基礎上要深入挖掘更加適合的方式方法,致力于創造適合城子古村落的數字化保護模式,建立完整的保護體系,完善城子古村落的空間數據庫,構建一個屬于城子古村落的“云平臺”信息框架。
(4)城子古村落的數字化保護措施的開展,基本分為六大塊:城子古村落的歷史信息、景觀信息、建筑信息、人文信息、經濟信息、文化信息,要統籌協調推進這六大板塊的內容同步發展,就要加強各個管理部門和各類學科領域間的聯系,需要城子古村落保護與建設的主管部門牽頭,與其他工作部門相互配合,協調發展,加強各個學科研究的共同領域,形成多學科交叉的數字化信息利用,共同為城子古村落的數字化平臺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共同構建城子古村落的數字化保護體系,最終形成城子古村落的大數據資源庫。
(5)傳統古村落數字化保護的系列措施的開展應與商業發展相結合,利用商業產業的發展開啟多渠道的資金籌措發展。城子古村落的信息化保護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撐,前期需要對城子古村落的民間文學、人文情懷、村落格局、建筑形式進行大量的走訪調研收集信息,經過對材料的整理分類形成數據庫,不論是人力還是信息技術的方面,都需要資金支撐。而城子古村落和產業相結合,不僅可以深入挖掘城子古村落的自然人文資源,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新技術平臺開展新的產業鏈,促使文化創意的發展與傳統古村落的高度結合。積極推動城子古村落的旅游產業,實現經濟發展、文化傳播的雙贏。
(6)城子古村落的保護必須在政府的推動下成立相關的保護組織,民居保護協會,由村民自發參與保護,充分尊重村民的個人意愿,與此同時,也應積極推動社會參與,積極調動居民、社會、政府三方同步努力,保護城子古村落數字化信息,把“規劃先行、統籌指導,整體保護、兼顧發展,活態傳承、合理利用,政府引導、村民參與”作為發展城子古村落的基本原則,保護好傳統建筑群、地貌、植被、水系以及具有文化價值的文化遺址等重點區域,在保護范圍內不應修建與城子古村落形象不符的其他建筑類型。發揮市場主體作用,保持原真性、可持續性,把尊重城子古村落傳統建筑的原型放在首位,對其進行及時的修復和保護。完善保護古村落相關的法律法規,出臺規定,要保護周邊環境,禁止舉行各類破壞性的活動以及對部分建筑進行毀壞等行為,對于已經毀壞的建筑應及時修繕。同時尊重并認同村民在城子古村落的主體地位,開展流轉改革模式,豐富內涵和利用方式,積極打造城子古村落的傳播途徑,加大宣傳力度,打造精品民宿、文化客棧,也可發展文化旅游。
城子古村落的保護不僅要依靠政府,更要注重民生,需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大保護維修資金的投入、明確職責、創新管理體制,把保護工作落到實處,加強法規建設,探索城子古村落數字化保護是全面落實科技發展和文化傳播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將古村落的傳統文化與新技術云服務完美融合的重要舉措。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萬物皆可信息化”,數字化的速度是人們對各類文化產生濃厚興趣的源頭,數字化信息傳播打破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模式,有了數據庫之后,各類信息更加集中,通過數字化保護的基本措施,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 、虛擬現實技術以及GIS 技術實現了科技和文化的完美融合。通過新的技術手段將城子古村落的信息傳播出去,加強了文化發展和宣傳,同時可以開展旅游開發的相關產業,對城子古村落保護的地位和作用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旅游開發能讓古村落“活起來”,古村落凝聚著一個民族精神,非常具有研究價值,我們應做到制定規劃、整體保護。
城子古村落是云南省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可以通過傳統村落認識到傳統文化的發展,推動城子古村落信息化保護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文化來源于傳統村落,現如今各方面進行多元化發展,這種原生態的民俗文化顯得尤為珍貴,是我們中國優秀文化發展的根本源泉,同時也映射出了人類文明的演進,保護傳統古村落對于展現多樣化歷史文化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不僅能夠體現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夠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動城子古村落信息化保護的系列措施,有利于培養我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實現文化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