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來,湖南省汝城縣財政局以持續深化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貫徹落實省市關于財政系統開展惠民惠農“一卡通”問題專項監督檢查工作的系列精神,高度重視、迅速行動,多措并舉,扎實開展惠民惠農“一卡通”問題專項監督檢查工作。
一是壓實責任。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各分管局領導任副組長,農業、社保、綜合、行財、企財、監督、鄉財、經建、國庫等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惠民惠農“一卡通”問題專項監督檢查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汝城縣財政局惠民惠農“一卡通”問題專項監督檢查工作方案》,明確各部門職責任務,理清工作思路,限期完成工作。召開專項監督檢查工作推進會,于2021年9月3日召開了由各補貼業務主管部門、財政局各業務股室、各鄉鎮財政所參會的專項監督檢查工作推進會,確保工作落實到位。
二是明確重點。專項監督檢查工作通過清查全縣2018年以來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資金發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在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是否全部納入“一卡通”、補貼資金使用和管理是否合規、發放程序是否規范、兌付是否存在風險、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等五個方面發力,從根本上防止“卡出多行”“一人多卡”“人卡分離”等現象,最大限度遏制虛報冒領、截留挪用、滯留延壓、優親厚友、代管代持等問題的發生。設立舉報箱,暢通投訴舉報通道,受理財政部門職責范圍內“一卡通”投訴舉報。
三是狠抓落實。清理、公示補貼政策和項目清單。起草印發了《惠民惠農財政補貼政策和項目清理整合工作方案》,對本縣(含各部門)出臺的各項補貼政策(包含調整補貼范圍、變更補貼標準、延期執行補貼政策)進行梳理與清理,財政局業務股室對這些數據和表格進行了審核;并對中央和省出臺的83項、市本級2項、縣本級1項共計86項補貼政策在縣政府門戶網站予以公示,是湖南省郴州市公開公示的第一個縣;對各補貼業務主管單位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開展自查自糾,自查結果顯示,2018年全縣通過“一卡通”系統發放補貼55項,還有10項未納入“一卡通”發放,2019年均已整改并且10項都已納入“一卡通”發放。
四是縣鄉同步。各鄉鎮財政所核查抽查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卡折,登記《汝城縣惠民惠農財政補貼“一卡通”卡折抽查臺賬》,并將抽查情況和其他發放管理情況報送鄉財股。此次惠民惠農“一卡通”自查自糾,全縣14個鄉鎮共抽查146788戶,其中惠民惠農卡(折)119310張,扶貧卡(折)27478張,存在虛報冒領的補貼項目5項,均已整改并退回財政國庫。開展金融機構補貼代發工作的績效評價,從資金兌付安全、資金兌付效率、服務群眾能力、工作配合程度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填報《惠民惠農財政補貼代發金融機構補貼代發工作績效評價表》,將代發金融機構工作效能和服務質量,納入國庫現金管理綜合指標體系,以及普惠金融獎補資金分配的考慮因素,引導金融機構提高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服務質量。
(祝軍飛 黃文華 何建群)
2021年以來,江蘇省東臺市財政局始終堅持信息化技術手段與深化財政改革發展有效融合,堅持財政改革拓展、延伸之處,確保信息化技術支撐、跟蹤服務到位,通過促進財政業務管理與信息技術應用的深度融合,為打造“服務財政、創新財政、優質財政、高效財政”,實現該市財政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一是按序時完成全省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編制。該局財政信息中心及時做好初始租戶設置、業務流程、各類計算公式設置等;指導218家預算單位進行線上填報工作,包括基礎信息類、項目庫、績效目標等信息并積極解決各部門、單位在填報工作中遇到的各類技術問題。
二是按規范完成非稅收入電子化系統招標、搭建。該局財政信息中心堅持早謀劃、勤溝通,先后與局綜合科、國庫集中支付中心等業務科室研討招標文件編制細節;與中標軟件公司商談非稅電子化系統相關業務和技術內容,并形成正式合同;部署非稅系統相關硬件設備,搭建應用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和前置機。
三是按步驟啟動預算管理一體化執行板塊。按照上級統一安排,該局信息中心牽頭完成了單位人員信息采集以及電子密鑰的制作;完成了四家集中支付代理銀行和人民銀行業務測試工作,為全省預算管理一體化順利推進奠定良好基礎。
四是按要求配合做好“直達資金監管”。該局財政信息中心堅持定時通過直達資金數據同步系統,同步預算指標、支付數據,保證該市本地直達資金數據定期、實時上傳,真正讓直達資金監管兌現在實處、見效在行動。
五是按規定扎實維護保障財政內網安全。該局財政信息中心瞄準全局各項重點工作,積極配合各項信息系統、信息技術運行和維護,確保了全局各項重點工作的有序開展。同時定時備份重要業務數據,定期巡檢機房并記錄,確保財政部門的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
(韋 遲)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江西省安遠縣財政局認真貫徹中央部署和縣委要求,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將財政工作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緊密結合,統籌財政資金,聚焦民生實事,為民理好財,為民辦實事。
聚焦就業難問題,技能培訓促就業??h財政部門始終堅持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理念,持續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于2021年年初預留了專賬資金,并積極發揮職業技能提升專賬資金支持引導作用,支持技能培訓行動,提升就業創業能力??h財政局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及時撥付補助資金,提升資金使用效益,不斷提高就業率和創業成功率,擴大和穩定就業。截至目前,職業技能和創業培訓3500人。城鎮新增就業2000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000人。
聚焦上學難問題,加大投入促就學??h財政部門加大財政投入,積極落實各項助學政策,擴大受助學生比例,提高資助補助水平,建立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幫助貧困學子順利完成學業。以全面做好學生資助領域“一卡通”管理工作為抓手,在梳理資助資金發放項目的同時,積極推進所有符合條件的資助項目全部納入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發放管理。2021年春季學期共資助家庭貧困學生2.5454萬人次,發放資助金1503.98萬元。同時,投入財政資金,對10所義務教育學校改造,完善城鄉教育基礎設施建設。
聚焦生活難問題,暖心行動解民憂。針對群眾強烈反映的路面破損、管道堵塞、照明不足等問題,縣財政部門充分發揮財政職能,統籌財政資金,全力支持老舊小區改造,重點對城區溪背老舊小區、工行區塊老舊小區、天燈下老舊小區等小區進行改造,總投資約1.6億元,惠及居民2200余戶,主要對道路硬化、雨水污水管道、生活給水、消防給水等服務設施等項目進行完善和提升,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同時,投入資金2500萬元,對三百山、鳳山、高云山、蔡坊、天心、長沙、重石、車頭8個鄉(鎮)農貿市場進行新(改)建,進一步滿足了群眾生活需要。
(唐曉天)
連日來,湖南省麻陽縣“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金”專項治理檢查人員正在對大橋江鄉、和平溪鄉、高村鎮、縣鄉村振興局、農村商業銀行等鄉鎮、部門和銀行就“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金”使用管理情況進行重點監督檢查。這是該縣強化預算績效,規范資金管理的一項有效措施。
該縣按照“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工作要求,加大預算績效監督檢查執法力度。該縣對小額信貸風險補償金使用管理情況監督工作及時進行了研究部署,按程序下達檢查通知。成立專項檢查工作領導小組,召開調度會、推進會和業務培訓。對檢查組人員進行分工,明確工作任務、時間節點和工作要求。檢查采取先易后難、由小到大的原則進行,著力發現小額信貸風險補償金使用管理情況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項。
檢查人員對2015至2021年“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金”數據進行大比對,查閱發放原始賬目、通過座談了解、上門走訪和電話抽查等方式,重點核查全縣涉及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金貧困戶,主要核查審批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合理、預算績效等情況。
截至目前,該縣財政撥入小額信貸風險補償金約2000余萬元。檢查組至今已完成對錦和、高村、黃桑等15個鄉鎮34個村及其鄉村振興局、各類商業銀行的監督檢查,上門走訪農戶189戶、電話抽查289戶,調閱各類資料120余份,談話109人。發現問題4個,涉及違規資金33.86萬元。
(張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