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湖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債務問責細則文件,從債務前期移送程序、問責實施主體責任、問責處理方式和處理時限、完善保障機制四個方面對債務移送問責進行了細化和規范。這是全國首個以省委省政府兩辦名義印發的債務問責細則文件,對于進一步規范問責流程,加強債務風險管控,掌握債務管理工作主動權具有重要意義。
文件印發后,各級政府和部門單位高度重視。省紀委監委、省國資委、省審計廳、省銀保監局等單位的主要領導均作出批示,要求相關處室加強學習,抓好落實。14個市州的主要領導對文件均進行了簽批,召集財政、審計等部門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工作:如懷化市本級及13個縣市區均按照省級處理模式,建立了隱性債務移送機制,其中9個縣市區出臺了規范隱性債務問責處理工作的文件;張家界市本級依文件制定了政府隱性債務負面清單;武岡市出臺《問責工作責任分解表》,建立健全問責協調機制等。
在債務問責細則文件和橫向移送機制的制度保障下,后續核查的隱性債務案件,將進一步發揮省直和地方各部門單位的協調聯動作用,精準問責,實現“移送-核實-定性-移送-問責”的全流程管理。
(張 頔)
為進一步深化國庫集中支付工作,2021年江蘇省連云港市國庫集中支付中心多措并舉,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嚴格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聚焦四項重點,著力優化業務流程,扎實推進該市財政工作。
一是聚焦抗疫資金管理,堅決打贏“抗疫戰”。在依法依規確保財政資金安全運行的前提下,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簡化資金撥付程序,開通資金撥付“綠色通道”,提高抗疫資金撥付效率,通過快速辦理行政、企事業單位抗疫資金支付業務,切實保障機關工作人員正常開展業務,有效夯實學校復學復課籌備工作,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二是聚焦直達資金支付,堅決提高效益性。為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該中心堅持多措并舉,扎實做好直達資金工作,確保直達資金直接惠企利民,積極發揮財政政策效益。開設“綠色通道”,對于符合支付審核條件的直達資金支付申請,優先受理,第一時間辦理支付手續;采取“容缺后補”措施,對于亟需支付而支付手續暫時不完備的直達資金,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先辦理審核支付,后續再跟蹤補齊相關手續;加強數據統計對賬,定期做好執行系統與直達資金監控平臺數據銜接和對賬,提高數據關聯質量,確保統計口徑一致。截至2021年9月底,該中心審核的中央直達資金支出共4.38億元。
三是聚焦財政預算執行,堅決把好質量關。嚴把審核關口,加快支出進度。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認真審核的同時緊抓業務處理效率,密切配合各預算單位加快預算執行進度,全力消解疫情導致的預算執行遲滯。2021年1—9月,市級國庫集中支付資金總額176.44億元,比上年度同期增加12.09億元,增長7.36%;優化支出方式,加強主體職責。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放管服”改革精神,將部門預算中單筆支付30萬元以內的項目支出納入授權支付,大幅增加了財政授權支付的范圍和比重,強化了預算單位在預算執行中的主體職責。2021年1—9月財政授權支付資金32.27億元,比上年度同期增加4.33億元,增長15.5%,占集中支付資金的18.29%;增強審核監督,取得實際成效。嚴格按照《預算法》等財經法規審核直接支付業務,盯緊財政資金支付“最后一公里”,做好常態化審核監督,嚴把支出審核關。2021年1—9月,共核退或糾正不規范直接支付申請544筆,退回資金7.04億元。
四是聚焦開展實踐活動,堅決把好服務關。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該中心堅持將黨史學習教育“學”“悟”“踐”與國庫支付業務工作相結合,以解決問題、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為著力點,精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與各區財政局召開專題座談會。深入交流、具體了解各區目前工作情況,并帶其進行實地觀摩,詳細了解該中心國庫集中支付受理、審核、支付、清算整個電子支付流程以及相關規章制度建設方面的情況。針對其在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改革中遇到的難點問題逐一提供解決思路,為基層國庫集中支付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提出指導性建議。
下一步,該中心將繼續樹立為財政全局工作服務、為領導決策服務、為預算單位服務的理念,堅持把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切入點和落腳點,促進集中支付工作轉型,樹立新的財政人員形象。
(金雅玲)
為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取得明顯成效,貴州省六盤水市財政局堅持依法化解行政爭議、依法行使職權,將推進“兩降一升”工作作為推動法治建設的重要抓手,不斷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推動法治財政建設取得實效。
一是領導干部帶頭依法行政。發揮領導干部“關鍵少數”示范帶動作用,帶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黨規黨紀和法律法規,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2021年組織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傳達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20余次。
二是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依法全面履行職能,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推進“兩降一升”是著力解決行政機關執法活動中的突出問題、打造“貴人服務”政務服務品牌、建設國內一流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有力舉措。2021年,共為采購雙方提供420次免費法律服務。
三是堅持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按照國務院《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貴州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實施辦法》等政策法規要求,切實遵守公眾參與、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法定程序;對行政決策未經合法性審查或者經合法性審查存在問題的,不作出決策。2021年,共開展政策性措施文件公平競爭審查6件、合法性審查1件。
四是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加強行政執法人員就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學習教育和業務能力培訓,依法制定行政規范性文件,深入推進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嚴格依照行政執法權限和程序作出行政執法決定,重點開展對政府采購、財政監督等領域行政執法業務培訓5次,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行政爭議的發生。
五是加強行政執法監督檢查。嚴格執行《貴州省行政執法監督辦法》,加強行政執法的監督,定期開展行政執法案件評查,及時糾正違法行政行為。加強落實備案制度,做好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報備工作,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2021年,共辦結行政處罰、行政許可等行政執法案卷34件。
六是提升依法出庭應訴成效。認真落實“兩降一升”制度,單位主要負責人及有關人員按要求依法出庭應訴,就實質性解決行政爭議發表意見,做到“出庭又出聲”。2021年,共收到行政復議案件1件,受理1件,結案1件,復議后進入行政訴訟1件,勝訴1件。
(張其福 孔德彬)
為全面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水平,江西省泰和縣不斷夯實資產管理基礎、規范資產管理流程、加強資產動態監管,推進國有資產精細化、科學化、動態化管理,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一是下發一個規范性文件。以縣政府辦名義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該縣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通知》(泰府辦字〔2021〕87號)文件,重點強調了各部門和單位要切實做好國有資產分類登記入賬、會計核算工作;建立國有資產的共享共用和調劑使用機制;優化新增資產配置管理;嚴格控制資產出租出借和對外投資以及規范資產處置及收入管理。
二是建立一項可行性報告制度。為全面真實了解各部門國有資產狀況,該縣建立了一項及時報告制度,一是為加強日常財務會計管理,有增減變化應及時報告及時核算;二是每月按時按質上報國有資產月報,夯實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報告的數據基礎。
三是開展一次國有資產專項檢查。2021年5—7月在全縣各鄉鎮、行政事業單位開展了一次國有資產管理專項檢查,對縣城管局、縣建設局等20個單位進行了國有資產管理重點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梳理匯總和反饋,要求各單位及時整改。通過即查即改,著力解決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中長期存在的難點問題。
四是舉辦一次國有資產管理人員業務培訓。積極組織收看財政部舉辦的《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條例》視頻培訓,全縣各行政事業單位分管領導和資產管理人員200余人參加培訓,進一步提高資產管理干部隊伍的業務素質和能力,全面提升國有資產管理效能,穩固提升國有資產管理水平。
(張伏賢 溫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