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嘉賓

王志剛:經濟學博士,研究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財政學博士生導師,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財政大數據研究所所長。國家信息中心理論經濟學博士后。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學、財稅政策評估、政府債務、數字經濟。獨撰《財政數字化轉型、數字財政與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為國內首部數字財政專著。

代志新:中國人民大學財稅研究所副所長、中國人民大學行為財政跨學科平臺首席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稅務學會中青年稅收研究會理事,曾任北京地稅局稽查處副處長。

鄺艷華:廣東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廣東省財稅大數據重點實驗室副教授,管理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公共預算、績效管理。

周振:四川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預算聯網中心主任。軍事學碩士、高級系統架構師,曾獲“四川省優秀青年科技創新帶頭人”榮譽稱號。主要從事人大預算聯網監督實務和相關研究工作。
主持人
阮 靜:《財政監督》雜志編輯
背景材料:
2021年底,第十六屆中國電子政務論壇暨首屆數字政府建設峰會在廣州舉辦。作為本次數字政府峰會唯一的行業專題論壇,數字財政專題論壇以“推進數字財政建設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為主題,邀請政界學界專家學者圍繞提升數字財政水平、強化財政大數據分析應用等多個方面進行深入研討和交流,展示了廣東數字財政建設成果,也為全國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聚力賦能。乘著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浪潮和數字政府建設的東風,數字財政建設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信息化發展,明確提出數字中國戰略。2019年,財政部部署實施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數字中國戰略的具體財政實踐,旨在以系統化思維和信息化手段推進預算管理工作,構建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制度+技術”的管理機制,全面提高各級預算管理規范化、標準化和自動化水平。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基層財力造成較大沖擊,財政部推出財政資金直達機制的管理創新,并在2021年上升為常態化的制度安排。
數字財政建設進程中,既有全國一盤棋的統一部署,又有地方實踐的各具特色各有所長。如2021年5月1日,廣東省“數字政府”公共財政綜合管理平臺系統全省全面上線成功,實現全省4.4萬個預算單位、14.1萬個平臺用戶在“同一標準、同一平臺、同一系統”下開展預算業務,為廣東深化預算管理改革、提高財政管理現代化水平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又如,江蘇省自2020年8月正式批準“數字財政(一期)”工程立項,江蘇財政堅持“五個統一”科學組織數字財政建設工作,推進全省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開發建設,目前已完成對各級財政300個業務系統的整合,“預算編制”板塊在全省實施推廣并上線運行,全省財政系統初步形成以項目庫為支撐的預算管理體系。再如,近年來山東省各級財政部門深入貫徹國家和省級大數據戰略部署要求,加快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初步構建了上下貫通、左右連通、內外融通的財政大數據平臺。此外,作為中國縣域經濟的“尖子生”,昆山的創新一直是眾人矚目的焦點。在數字財政這一全新領域,昆山市財政局將數據共享、大數據分析、云平臺等技術手段與財政業務深度融合,創新數字財政應用場景,提高了財政資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更好地發揮了“以財輔政”的作用。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支柱,相應地,數字財政是數字治理的基礎和支柱。數字財政將會重構政府收入和支出的組織方式和流程,提高財政資金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果。數字財政意味著預算編制、稅收制度、稅收征管、財政監督和財政政策等將在數字化革命中被重新定義,與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和數字治理相契合。但當前,數字財政很多基礎條件尚不牢固,數字財政建設仍任重道遠。如何理解數字財政?推進數字財政建設中應把握哪些關鍵點?數字財政與績效管理、財會監督等如何深度融合提升質效?本期監督沙龍聚焦數字財政,就相關問題展開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