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琳
(華中師范大學 圖書館,湖北 武漢 430079)
隨著數字文獻資源內容的不斷擴充,信息化閱讀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數字文獻閱讀設備的普及,使得高校用戶的閱讀行為習慣發生了很大變化:即從傳統的紙質閱讀到紙電同步閱讀,再到現在的以數字文獻閱讀為主的閱讀方式。在高校圖書館為讀者提供的文獻資源日益增多、讀者可選擇的范圍越來越廣的環境下,通過系統整合資源元數據,對讀者的文獻檢索需求快速響應,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通過對比分析4個高校圖書館的發現系統,提出對文獻資源發現系統的改進建議。
經過時間的發展與積累,高校圖書館館藏文獻資源的數量與日俱增,其內容類型與載體類型呈多樣化態勢。讀者對文獻資源可選擇范圍更加廣泛。在無序狀態下,數量眾多、類型不一的文獻資源不能實現有效的管理,圖書館對已購置的資源現狀進行全盤梳理存在障礙,對進一步分析館藏資源配置也存在困難。因此,需要通過發現系統建立數據標準、全面整合館藏資源,在統一平臺下進行文獻資源管理。
高校圖書館的主要功能除了對文獻資源的收藏外,更重要的是對用戶提供相關的資源服務。但是面對海量資源,用戶往往無所適從。用戶在獲取資源時,往往面臨挑選檢索平臺入口、區分選定檢索方式、檢索結果數據格式不統一等問題。因此需要建立統一的檢索平臺,優化用戶檢索文獻資源時的操作體驗,提高用戶的檢索效率。
圖書館的對內業務,包括信息檢索、讀者認證、文獻借閱、文獻傳遞等單向服務,還包括讀者書評、咨詢問答、文獻推介等交互式服務。對外業務,包括文獻資源采購、內容收集、數據匯總等。如果圖書館的多種業務零散分布,不便于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效率。因此通過統一的平臺管理,實現用戶一站式獲取資源、館員一站式管理資源,符合信息社會的發展要求。
多年來,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過程中,各種類型的文獻資源缺乏統一數據標準。發現系統作為統一的資源管理平臺,在系統內建立了統一的元數據標準。數據標準的統一,可以實現圖書館對各類文獻資源數據的有效管理。通過數據整理,有效掌握圖書館可獲取的文獻資源內容,為圖書館提供便捷服務和文獻建設工作提供數據支持。
發現系統的主要功能就是在本地和遠程的數據源中檢索(發現)用戶輸入的指令需求,并在統一的檢索平臺進行標準化揭示。用戶輸入檢索詞進行資源檢索時,能檢索出與館藏匹配的資源。這就需要發現系統元數據倉的數據量充足且數據范圍廣。用戶對于發現過程的響應時效也非常重視。因此,發現系統從檢索到呈現的響應速度也是系統功能性的重要體現。
所謂資源獲取,就是用戶在發現系統中能實現所見即可得。通過發現系統檢索過程后,能為用戶提供一條或多條資源獲取途徑,并優先展現最佳匹配資源。目前發現系統對于檢索結果的呈現方式、排序的優先級各不相同。
目前,國內高校圖書館的發現系統建設及使用已經較為普遍。其中主要是使用的系統有Primo、Summon、EDS、超星百鏈等。通過上線發現系統,各高校圖書館均實現了文獻資源的海量數據檢索,消除了資源檢索壁壘,避免用戶在不同平臺上查找文獻。
上海交大圖書館的“思源探索”是基于Primo系統建設而成的。另外按照其館藏特點,進行一些個性化設置。該系統優點是可供用戶選擇的檢索方式較多,能滿足不同的檢索需求;可以直接對文獻資源展開預約;可自動分解檢索主題詞,并按照檢索主題的相關度進行資源獲取排序;可以個性化添加標簽評論;用電子書架保存需要的館藏資源及使用過的檢索式。
缺點:①響應速度,輸入相同的檢索詞,但其檢索響應速度相較于同類發現系統稍慢;②檢索的資源類型沒有整合多媒體資源,還是以文字資源和隨書光盤下載為主;③界面跳轉呈現有待改善,檢索期刊論文時,點擊某篇文章的“查看全文”,先跳轉Sfx界面,再跳轉到相關數據庫該篇文章的全文獲取界面;④不能自動識別拼音,也無法在輸入中文的同時識別出相關的英文資源。
“水木搜索”也是基于Primo系統自定義加工而成的。在檢索響應速度方面,其運行響應速度快;檢索結果顯示中,文章顯示期刊封面,頁面生動;檢索項設置靈活,二次檢索中出版時間可以自由設定,設有出版社選定項等;檢索的資源類型豐富,資源類型包含聲像資源、多功能集成,其預約與續借功能集成到發現系統界面;檢索路徑多樣化,在線查看與sfx界面并存,在線查看默認為維普,Sfx則配置了多種數據庫鏈接路徑供用戶選擇。
但其與“思源探索”類似,對拼音的識別不夠優化。輸入拼音,自動識別的字母,從而轉化為其他檢索主題詞,導致檢索結果出現不相關的英文文獻資源;其他輔助功能有欠缺,雖然有標簽添加功能,但沒有看到個性化的在線資源管理工具;檢索范圍有局限,注重館藏資源檢索,開放資源檢索較弱。
北大圖書館的“未名學術搜索”采用的是Summon系統。其使用功能上除了基本檢索功能外,還有個性化文獻管理功能設定,如可以在Summon提供的臨時文件夾中保存感興趣的條目信息及引文信息,可以導出RefWorks、EndNote等文獻管理工具中,也可以發送到電子郵件,引文信息還可以保存為html、文本等格式,引文格式提供多種選擇,為寫論文提供了便利;檢索結果中直接顯示論文關鍵詞鏈接,點擊后可以直接轉換檢索主題查找相關資源。
但相較于Primo系統,其檢索響應速度稍慢;檢索的資源類型沒有整合多媒體資源;文獻數據整合相關功能不足,比如一本書只能查看館藏信息,沒有整合預約等讀者可操作的功能,也無法實現個性化操作,如添加標簽等;非展開式頁面,在線全文直接跳轉到數據庫全文查看、下載頁面;不提供擴展檢索,如相關主題的作者檢索等。
華中師范大學圖書館的統一檢索系統利用的是超星百鏈。作為國內的發現系統,其本地化優勢還是比較明顯:檢索結果進行分類顯示,資源類型一目了然;與電子圖書資源綁定,可以試讀圖書資源,與傳統閱讀習慣相符;將薦購、文獻傳遞功能整合在單冊或單篇檢索結果頁面,讀者使用效率提升;建立文獻互助共享社區,擴展了資源獲取渠道。
相較于國外發現系統,其缺點較為明顯:無法同時檢索中文與英文資源,只能分開檢索;檢索結果鏈接獲取路徑有限;檢索結果不是展開式頁面顯示,而是多頁面顯示;檢索結果排序不夠優化,檢索結果按資源類型顯示,二級類目中卻不是按照檢索主題的相關度排序。
一站式資源發現與檢索平臺是圖書館提供一站式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體現出“一站式”理念。一站式服務應是體現圖書館服務,了解用戶需求,幫助用戶獲取圖書館服務。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范圍在不斷擴展,“一站式”的內涵范圍也相對較廣。其根本出發點應將用戶需求與體驗放在首要位置。通過智能化的用戶需求分析及服務獲取方式,既提供具體服務也提供服務平臺,朝著淡化物理服務空間概念,重視服務效率和效果的方向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