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宛靜
隨著財務舞弊案的時有發生,舞弊風險分析模型應運而生,例如:三角理論、GONE理論和舞弊風險因子理論等。其中,舞弊風險因子理論被公認為迄今為止發展的最完善且系統的舞弊動因理論,該理論是G.Jack.Bologna在GONE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將構成舞弊風險的因素分成了個別風險因子和一般風險因子。個別風險因子指的是舞弊主體自身的原因,屬于主觀原因,理論中又將該因子分為道德品質和動機兩大因素。一般風險因子指除舞弊主體外的一些環境因素,屬于客觀原因,一般風險因子又可分為舞弊機會、被發現可能性和受懲罰的性質和程度。當一般風險因子與個別風險因子結合在一起時,企業發生舞弊的概率會大大上升。本文將從這兩個因子的角度,對瑞幸咖啡財務舞弊原因進行分析。
瑞幸咖啡于2017年10月開了第一家門店,截至2019年底,瑞幸咖啡直營門店數量達到4507家,超過了星巴克。瑞幸咖啡以“讓每一個顧客輕松享受一杯喝得到、喝得值的好咖啡”為品牌愿景,以“創造一個源自中國的世界級咖啡品牌”為使命,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致力于以新零售模式為客戶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高便利性的產品。瑞幸咖啡從問世到上市只用了不到19個月,刷新了中國企業在美上市的最快紀錄,上市后市值高達50億美金。
2020年1月31日凌晨,以做空中概股聞名的渾水機構發布了一份針對瑞幸咖啡長達89頁的做空報告。2020年2月3日,瑞幸咖啡否認了所有的指控,并回應稱報告毫無依據。直到2020年4月2日,瑞幸咖啡才公布了財務造假22億人民幣。
(1)道德品質-管理人員存在誠信問題
對于一家企業來說,管理層的道德品質尤為重要。管理層需要做到最基本的遵守社會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在此基礎上,管理層須對企業的股東、投資者保持誠信,把公司的一系列情況如實地向公眾反映。一旦管理人員存在誠信問題了,發生舞弊行為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提高。瑞幸咖啡的管理層不僅通過股票質押兌現了49%的股票持有量,令投資者面臨著追繳保證金導致股價暴跌的風險;此外,管理層還有著不良的誠信記錄:董事長伙同一批關系密切的私募股權投資者套現16億美元,這些都是瑞幸發生舞弊行為的預警信號。
(2)動機 商業模式
瑞幸咖啡的商業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客戶使用App下單,以快取店為主,以數據為核心,做高品質、高性價比、高便利性的咖啡及其他飲食產品。瑞幸咖啡也借助此商業模式成為互聯網咖啡外賣連鎖的新物種,通過快速融資,加上大量的補貼,快速擴張,18個月就完成了上市。但這種商業模式是有瑕疵的,甚至是致命的,大量燒錢補貼,卻無法盈利,資金缺口只能依靠融資來填補。同時,大量補貼使得瑞幸的客戶對價格的敏感程度變高,瑞幸企圖降低折扣的同時增大銷售額不太可能實現。瑞幸一直把新增用戶量作為核心經營指標,但實際用戶增長的速度始終無法趕超業績擴張的目標,這也就演變成了瑞幸財務造假的動機。
(1)舞弊機會 公司治理
瑞幸咖啡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如此大規模的造假,與內部治理與外部監管的嚴重缺失分不開。瑞幸咖啡的核心管理團隊是原神州租車的團隊,瑞幸的董事長、創始人及首席運營官的股份分別占到了30.53%和19.68%,第三大股東Mayer Investments Fund持股比例為12.4%,股權加起來已經超過了50%。由此,公司內部治理的失效,為舞弊造假行為提供了機會。
(2)發現可能性 跨境監管
外部監管不到位,直接降低了舞弊行為被發現的可能性。瑞幸咖啡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但其主要業務和資產在中國境內,這就涉及跨境監管,而跨境監管目前仍留有空白區域,且跨境監管以事后監管為主,這就讓瑞幸有了鉆空子的可能。此外,海外投資者對瑞幸咖啡的了解,只能依據瑞幸自己提供的財務報表及其他相關數據,這種信息不對稱讓海外投資者難以了解到瑞幸的真實業績,使得外部監管機制無法發揮出最大的效用。
(3)受懲罰的性質和程度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在被中美兩國監管機構調查清楚后,中國證監會于2020年9月對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等公司不正當競爭行為做出行政處罰,并各處以罰款200萬元人民幣。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于2020年12月發布了對瑞幸咖啡財務欺詐指控的處罰決定,并同意瑞幸支付1.8億美金罰款。罰款金額遠少于財務造假帶來的利潤,可見企業財務造假成本很低。
瑞幸咖啡作為一家互聯網咖啡企業,其財務造假能被揭發出來,美國做空機構渾水的商業盡職調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也凸顯出互聯網企業商業盡職調查的重要性。商業盡職調查和專注財務指標的傳統財務盡職調查不同,它更注重運營指標,如用戶量、訪問量、用戶活躍度、用戶留存率等,而這些恰恰是互聯網企業可轉化為利潤的企業價值的數據體現。對于瑞幸這樣注冊地、上市地、經營地不在同一地區的企業,信息不對稱加大了投資者決策的難度,但一份詳細、全面且多維度的商業盡職調查報告,就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運營指標是否與財務指標相匹配,從而降低了投資者做決策時的風險。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與其商業模式的缺陷密不可分,企業要想持續發展下去,最重要的是實現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而不能只是通過前期大量燒錢給予補貼來快速擴大規模,瑞幸咖啡應該更加注重產品的研發、經營模式的優化,將注意力集中在長期發展和價值創造上,而不是只專注于短期擴張和資本運作。
瑞幸事件暴露出了瑞幸公司內部治理的松散與不合規。瑞幸并不缺少《商業行為和道德準則》在內的公司治理框架,但從管理層到員工都沒有嚴格遵守執行。公司治理首先要從源頭上重視,公司的高層和管理層必須從思想上意識到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在行為上嚴格遵守公司治理的章程和規定。其次,公司的監督制約機制要完善健全,瑞幸的所有權與經營權沒有完全分離,導致了瑞幸的高管有非常大的權力在做出一些不正確的決策,且不受到任何監督機構的制約。
瑞幸的財務舞弊一案與審計的失敗緊密相關,會計師事務所可以說是市場防止企業舞弊造假的一道“防火墻”,瑞幸的舞弊案說明了會計師事務所并沒有將“防火墻”的作用發揮出來。我們可以從瑞幸案和渾水的做空報告中總結出以下幾點審計經驗。
第一,現代審計既然以風險為導向,那么對審計人員來說,識別風險、把握風險、正確評估風險就成了重中之重。這就要求審計人員要在審計的全程都保持警惕,對風險有充分的感知,特別是對戰略風險的把控。如果在審計工作開始階段就能感知到核心商業運營模式的漏洞,那么審計的這道“防火墻”在瑞幸案中就可以發揮作用。
第二,審計人員要關注管理層誠信問題。如果管理層存在誠信不良的情況,那么這也就為審計人員亮起了紅燈,需要審計人員提高警惕。
第三,充分利用各項審計程序。渾水為出具那份長達89頁的報告,動用了92名全職員工、1418名兼職員工,耗時長達11260小時,對981個門店日進行監控和記錄門店客流量,通過實地考察,聚焦到每一個指標,從而證實了瑞幸財務造假的問題。渾水還仔細分析了各類數據之間的內在關系來找出矛盾之處和可疑之點。對應到審計工作中就是審計人員常用的檢查和觀察程序以及分析程序,雖然像渾水那樣龐大的工作量是要付出巨大成本的,但是對審計人員有非常大的借鑒意義。
本文從舞弊風險因子理論的兩個角度出發,即個別風險因子和一般風險因子,分析了瑞幸咖啡舞弊的動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防范對策,為防治此類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案提供理論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