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世河
國內產業集群研究最早是在經濟地理學領域開始的,后來經過發展,有更多的學者參與進來,打下了我國產業集群理論研究的基礎。近些年,黃山市休寧縣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為支撐,以資源為依托,大力推進本地旅游產業集群發展。
現階段,休寧縣文化旅游發展中存在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文化旅游產業集群的建設與發展。
產業鏈存在缺損和斷鏈的情況,一直是休寧縣旅游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大問題,比如一些旅游副產品的加工原料需要另外購入,導致本地相關企業缺乏持久的原料供應源,增加額外的運輸費用。同時,由于缺乏完整的產業鏈條,一些中小型企業無法進入大企業所在的關系網中。這樣一來,一個特殊的二次元結構就形成了。
缺乏市場的產品,是無法進入產業鏈之中的。目前,休寧縣一部分企業生產的產品缺乏市場,也沒有能夠持續供應原材料的廠家,未能接觸到產業鏈的資源端。因此,企業無法擴大生產規模,無法融入更大的產業鏈,自然也不能穩定、持久發展。從休寧縣的實際情況來看,具有產業集群的產品大部分是初級加工產品或原材料,缺乏競爭力,其產業鏈無法延長,導致休寧縣資源綜合利用率較低、競爭力較差。
上文對休寧縣文化旅游產業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發現想要構建休寧縣文化旅游產業集群,應該進一步加強核心企業的引領作用、政府的主導作用,以及相關特色產品的開發力度。基于此,下文對相關對策進行具體分析。
在休寧縣文化旅游產業集群構建過程中,核心企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和帶頭作用,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產業集群所受的核心企業影響也存在差異。因此,核心企業發揮的作用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分別是技術、市場、人才。該縣在大力發展核心企業的過程中,也應該主要從這三個方面切入。
(1)技術方面
技術創新、技術擴散、技術投入三個因素決定了核心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以及其對產業集群的影響力大小。核心企業應該積極吸取外部新技術,同時創造內部新技術,將技術創新作為核心企業科研的重要內容,以此提高生產經營水平。
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力量決定了核心企業產品的持續、快速發展。
技術擴散:技術擴散是企業新技術轉化為集群網絡中企業發展的動力。
技術投入:技術投入是對核心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反映。
(2)市場方面
休寧縣核心企業為了能夠實現自身持續發展,凸顯自身品牌的影響力,要從市場、需求、渠道建設、專業建設等四個方面著手,進行整合建設。
(3)人才方面
休寧縣近些年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留守家鄉的青年勞動力逐步減少。因此,核心企業要調整相關策略和發展計劃,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到企業中來。
休寧縣在文化旅游產業集群構建過程中,要積極挖掘優勢產業,并將現有的優勢產業加以整合,提高自身競爭力,實現持續發展。產業鏈延伸需要將獨立的、斷裂的環節進行銜接,在利益共享的同時,風險也同樣共擔,以提升休寧縣整體競爭力,降低經營風險。要對現有產業進行完善和補充,形成一個完整的新鏈條,新增更多的就業崗位和旅游附加值。比如,茶文化產業基于茶文化旅游品牌,衍生出茶葉生產、精制茶加工、茶藝表演等,實現產業鏈的延伸。結合休寧縣的產業特點,對其優勢產業進行總結如下。
(1)茶葉種植—茶產品制造業—茶文化旅游—茶產品產業集群
結合休寧縣的實際情況,依托核心企業,實現茶文化產品的深加工和生產規模擴大,推進當地茶文化旅游發展,帶動本地特色文化旅游業。同時,延伸茶葉產業鏈,增加茶產品種類,以此增加附加值。充分挖掘當地茶文化資源,開放生態茶園、博物館等,豐富茶文化旅游產品,為產業集群構建提供支持。
(2)非金屬礦采選—非金屬礦物制業—制造產業集群
以徽石建材、華越加氣磚等企業為主要核心,加快新型建材產業集群建設。以新材料企業的新品研發作為重點,加大優秀人才的吸引力度。在此基礎上,發展機械電子制造業茶葉集群,促進企業技術改造升級,構建產業鏈條。
(3)豬肉、油料、豆類、菊花種植—綠色食品加工制造—綠色產品產業集群
以豆制品等方面的加工生產與技術改造為重點,加強核心企業與集團企業的合作,全面擴大綠色食品鏈條生產,為當地產業集群形成提供必要的支持。
休寧縣文化旅游產業集群的建設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和支持。首先,政府要積極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科技創新、改善稅收等,為核心企業的發展提供環境支持。其次,政府要積極完善自身管理服務體系,對區域內部文化旅游產業集群進行總體建設和規劃,通過引入優秀的人才、企業、高等院校等多方參與,為產業集群建設提供支持。最后,加強公共技術平臺建設,由政府牽頭,企業、行業組織及高等院校同時參與,加強技術研究力度,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支持,發揮多方合作優勢,實現優勢互補、資源互補。
在整個過程中,休寧縣政府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對于處于孕育階段的集群內核心企業,要積極引進,優化配置優勢資源;針對那些還處在發展階段的企業,要根據企業實際需求鼓勵企業積極打造綠色品牌,擴大品牌影響力;針對已經步入成熟階段的企業,要在政策上、資金上給予充分支持,同時,積極倡導綠色生產與節能減排。此外,構建完善的信息交流網絡,為核心企業吸引外資、發展壯大提供必要支持。
休寧縣產業鏈不完善、斷裂、損壞等問題客觀存在,因此,在現有產業鏈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和優化,是構建文化旅游產業集群的關鍵。休寧縣產業鏈發展重點從完善產業鏈開始。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基于客觀現實,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政策,鼓勵和吸引核心企業進行技術升級與改造,從整體上擴大生產規模,提升經濟效益。同時,強化企業之間的合作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通過縱向競爭網絡與橫向合作網絡,全面推進當地文化旅游產業鏈的升級與完善。
發展產業鏈必然離不開科技的支持,因此,因地制宜地制定相關規定,可以為技術升級改造提供必要保障。當地政府除了要為企業提供政策支持外,還應該鼓勵企業積極進行技術改造。技術是企業進步發展的原動力,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未來發展勢必更有保障。尤其是對于一些無法獨立進行技術研發的小型企業,政府要鼓勵高等院校與集群企業之間建立合作關系,通過互相扶持促進共同發展。不僅如此,政府還應該借助一定的協調手段,維持好這個合作關系,為文化旅游集群的構建提供必要的技術知識與人才配備。另外,政府鼓勵專家、學者參與到產業集群建設之中,通過組織召開專家會議、科研人員技術研討會等,解決企業發展中的難題。
休寧縣充分挖掘現有的文化旅游資源優勢,構建專有的文化旅游品牌,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產業集群,從整體上提升集群品牌影響力。
(1)構建專業化市場,推廣集群品牌
產業集群與專業化市場聯系密切,不可分割。專業化市場不僅可以吸引大量客戶,而且還能降低交易成本,為集群文化品牌推廣起到推動作用。目前,在文化旅游市場中,網紅搖擺橋、粉紅沙灘、龍舟秋千等多個旅游文化項目,充分凸顯了休寧縣文化旅游特色和價值。充分利用假期和黃金周等,休寧縣應該著力打造文化旅游品牌與地方民俗項目,打造復古游齊云、打卡古村落樟源里等品牌,吸引廣大市民游客前往游玩打卡。
(2)促進品牌管理制度化建設
在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品牌過程中,政府不斷完善品牌管理制度,實現文化品牌管理制度化,為優秀品牌培育提供政策支持。同時,做到專項資金專用,對核心企業研發項目給予充分的技術與資金支持。此外,加大文化品牌打造力度,利用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拓展市場,最終達到完善文化旅游產業鏈條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