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揚
(綏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黑龍江 鶴崗 156200)
在現代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檢驗檢測相關電子技術也在逐漸被創新和研發,從而使化學檢驗與分析技術也在高速發展,進一步帶動了相關儀器的發展。食品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由此人們對于食品安全的關注力度也在不斷提升,大量有關食品安全的問題在當今社會受到廣泛關注。因此,積極研究現代分析儀器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對食品中的成分進行全面檢測,不僅是現代科學進步的重要實踐,也是保障人們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的重要舉措。
由于食品檢測過程中所涉及的各種食物來源十分廣泛,且種類較多,如糕點、肉類、水果和蔬菜等,這些食物成分十分復雜,在實際檢測期間存在著較大的難度。盡管在目前檢測中會將目標的食品樣品進行進一步處理,以保障食品檢測的準確性和便利性,但是其所存在的基質也會對檢測過程和檢測結果造成一定的干擾和影響,增大了實際檢測的難度[1]。由此可以看出,現代食品檢測的主要難點在于基質的高復雜性,并且很多食物中需要被檢測的元素本身含量就比較低,這也會為食品的檢測與成分分析造成一定的困難。
①在食品的檢測過程中,被檢測的食品中具有大量的農藥種類,有關資料和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全世界農藥的種類已經超出1 300種,基本的品種都已經超出40種,在日常食品檢測中,所殘留的物質已經超出1 000多種[2]。②在對食品獸藥殘留進行分析之后發現,其所殘留的物質種類較多,目前限量的殘留物質已經高達100種之多,且還存在獸藥超標的情況。同時,目前很多動物種類都會存在寄生蟲,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③在工業高度發達的背景下,各種工業廠房所排放的廢氣與廢水也在嚴重影響著我們的生存環境和食品安全。
該方法是以物質的電化學性質為主,觀察其在溶液中的實際反應,根據儀器的分析來呈現出具體的反應結果。在具體檢測期間,需要根據物品本身在溶液中存在的電化學性質或者是變化規律來對其進行科學檢測,這樣也說明食品中一定有物質能夠與電學量之間存在著某種計量關系,如電流或者電導等,最終能夠以定量或者定性的方法來具體分析食品中實際物質的特征與含量。
光化學分析法是指根據食品中的物質、電磁輻射發射吸收等之間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物質的檢測與分析,現如今分為光譜與非光譜法兩種形式,在食品現有的檢測方法中,常見并且主要使用的是分光光度法,包含原子吸收、紫外可見光、紅外光譜分析和熒光分光光度法等[3]。
該方法是根據原有的不同方法進行改善和演變所得來的,如柱層分析法和紙層分析法等。原理在于一些混合物會在固定或者是流動相中存在,這些混合物所具有的溶解和吸附能力存在較大的差異性,當混合物在相對運動的兩相中,基于不同的作用力基礎上會先后相互分離。該方法可以有效地定量分析食品中化合物的量,且有著十分簡單的操作流程,具有自動化程度強、高靈敏度和高準確率等優勢。目前常見的主要包含氣相色譜法和液相色譜法兩種形式。這兩種形式主要應用在不同食品物質的農藥殘留和獸藥殘留檢測中,在使用期間需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檢測方法。
該方法主要是結合質譜技術和色譜技術的組合方法,以這樣聯合技術的形式能夠根據前處理和色譜分離去除食物中大量的雜質,保障在檢測樣品期間可以充分發揮出質譜的技術優勢,進而確定目標物質的分子結構信息,為檢測結果提供準確的數據。
自動免疫熒光酶標分析方法,是基于帶有酶標記的物質,如抗原或者抗體,會在固相載體上進行吸附,隨后加入一定量的被檢測樣品,這樣所檢測的樣品會與固相載體上的抗原與抗體進行反應,所發生的反應為特異性反應,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4]。此時的酶會在加入底物后發生催化反應,底物此時會產生帶有熒光效果的產物。需要注意的是,受到檢測的物質含量一定會與產物的含量存在一定的關系,然后根據對比熒光強度,采取定性或者定量的方式來明確受檢物中致病菌的含量。
在該方法使用期間,能夠對抗原與抗體進行測定分析。在檢測過程中,一般會選擇抗原或者抗體、固相載體以及酶作用底物作為試驗試劑。這種酶具備一定的催化特異性,有著較高的催化效率,因此其在檢測過程中,該方法本身也有著較高的敏感度和特異性。基于法國梅里埃生物公司的研究,在該實驗原理的背景下研發出了微型的全自動免疫熒光酶標儀,以此來作為檢測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工作系統,在全世界范圍內的食品檢測上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應用,且有著十分優秀的檢測效果。
本次檢測菌種為沙門菌,該菌種是導致人體食物中毒的病原體之一,也是比較常見的病原體類型。
3.2.1 檢測樣品來源。本次試驗選擇市面上常見的豬大腸、豬頸肉和豬大腿,以及鴨胸肉等產品,以及海產品中的冷凍蝦與扇貝。共采集33份檢測樣本。實驗中使用的沙門菌株為3種,從不同的動物糞便中分離得到。
3.2.2 實驗儀器設備和試劑。本次所使用的儀器設備為微型全自動免疫熒光酶標儀mini VIDAS,從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采購得到。使用沙門菌試劑盒作為檢測試劑,還有各種不同類型的培養基,一部分由我國某衛生防疫監測站提供,另一部分是由本實驗室自行配置。隨后選擇蘭州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所生產的59種沙門菌作為診斷血清,需要注意的是,該血清需要在規定時間內使用。
3.2.3 試驗操作方法。無菌操作稱取25 g樣品,然后進行試驗前擴增和擴增處理,根據培養對象來進行選擇性培養、分離,再使用沙門菌的培養作為對照試驗,運用常規檢測方法和微型全自動免疫熒光酶標儀分別進行檢測,檢測期間必須全程規范操作。
3.3.1 檢出率對比。通過本次試驗檢測,微型全自動免疫熒光酶標儀共檢測出含沙門菌的樣品6份,占據總檢測份數的18.2%。所使用的常規檢測方法共檢測出2份沙門菌,占據總檢測份數的6.1%。結合相關統計學來分析這兩種檢測方法,在檢測結果上差異較大。可以看出微型全自動免疫熒光酶標儀檢出率要遠高于常規檢測。
3.3.2 精準度與敏感度對比。在微型全自動免疫熒光酶標儀檢測的陽性樣本中,其中2份與常規檢測結果相一致。筆者對其余4份陽性檢測樣品進行了常規檢測,分別取出4份樣品的原始培養基各1 mL,進行二次增菌與分離,隨后采取常規檢測法進行測定,結果均為陽性。由此可以看出,自動免疫熒光酶標儀檢測的精準度和敏感度要遠高于常規檢測方法。
3.3.3 檢測效率對比。常規檢測方法需在選擇性培養之后,繼續18 h~24 h,必要時需48 h的試驗時間。而自動免疫熒光酶標儀上機檢測時間為45 min~70 min,可同時測定數十個樣本容量,檢測效率大大提高。
3.3.4 穩定性對比。使用常規檢測方法對之前通過自動免疫熒光酶標儀檢測后被判定為陰性的檢測樣本進行復檢,結果發現沒有出現陽性結果。而運用自動免疫熒光酶標儀檢測之后也沒有出現反復交叉的反應,所得到的結果基本相同。同時,自動免疫熒光酶標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手誤差,整個過程標準化、自動化,內設自檢系統,避免了交叉感染。由此可以明確自動免疫熒光酶標儀檢測法在結果可靠性上更加具有優勢,且在大批量的食品檢驗中具備突出價值。
在日常食品檢測中,由于食品內部元素十分復雜,涉及的種類也相對較多,需要依據不同的檢測物質來選擇不同的檢測方法。包括酶標儀在內的現代化分析儀器的出現為相關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可滿足更高的檢測需求,為群眾的食品安全提供了足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