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慧娟
(青海民族大學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青海 西寧 810007)
快遞業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涌現出較多競爭能力突出的大型快遞企業,中小快遞公司也在不斷擴大業務范圍。但在快遞業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快遞場所安全管理風險也隨之出現。這些風險問題由諸多因素導致,要求相關部門與主體及時采取針對性的解決策略,抑制與消除風險隱患,推動快遞業的健康良性發展。
就現階段來講,快遞業并未統一郵件運送方式,存在著送貨上門、自行領取等諸多方式。一些配送人員為節約時間和精力,以電話、短信等形式向收件人發送通知,收件人于特定時間段內到街邊小巷、附近公園等區域領取郵件。很多領取區域的監控條件不夠完善,如果存在著較大的寄售件流量,配送人員將難以全面顧及領取人員,容易有快遞物品被冒領、盜竊等問題出現。同時,部分快遞企業不具備完善的管理制度,培訓活動沒有定期性開展,也會有監守自盜的風險產生。
快遞企業往往會將較大規模、不同種類的郵寄物品存放于經營場所,部分中小企業缺乏基礎資源支持,為降低運營成本,可能會在老舊社區、城鄉改造區等區域租賃服務站點與存儲倉庫。此類場所具有密集的人員,安全規章制度不夠完善,一些危險物品遭到隨意存放,這樣就容易出現火災爆炸等嚴重事故。此外,由于郵件物品的運輸量較大,部分人員為順利完成運輸任務,超載駕駛、疲勞駕駛等現象容易出現,進而增大了交通事故類風險的發生概率[1]。
由于網絡購物的便捷性較強,受到了社會公眾的廣泛青睞,對快遞業的發展也產生了推動作用。但目前快遞業的管理體系不夠完善,在郵寄快遞的過程中可能會泄露用戶隱私信息。如快遞企業所構建的系統存在著漏洞,導致一些黑客利用漏洞對用戶信息進行竊取。同時,物流服務端的部分人員不具備較強的法律意識,可能會對用戶信息進行故意販賣。此外,一些收寄人的信息安全意識不足,接收快遞之后,隨意丟棄填寫了個人電話、地址等隱私信息的包裝盒,導致信息泄露風險的產生。
目前,部分快遞公司缺乏完善的監管制度,安全檢查工作沒有得到深入落實,不能夠嚴格檢查收領的快遞包裹,這樣一些不法人員可能會以快遞方式郵寄違禁品。
在快遞業飛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隨之建設與完善快遞行業的法律法規。但從整體來看,快遞行業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并不健全,需進一步完善和優化。法規中的很多條例主要從宏觀層面進行指導,不具備較強的應用性,這點在多部門協作方面較為明顯。如結合相關法規得知,郵政管理部門、公安、工商管理等諸多部門皆需參與到快遞監督管理當中,通過互相配合,提高快遞監督管理質量。但法律法規中并沒有明確界定領導指揮問題,導致合作、溝通機制不夠通暢。
為高效管理快遞行業,相關部門間需加強協作。但各個部門具有不同的職責范圍,采取差異化的管理方式與手段,信息共享、分工配合等機制尚未得到完善構建。以信息共享為例,各個部門所構建的工作系統具有較強的獨立性,無法共享與傳遞相關的數據與信息,這樣就產生了信息孤島問題[2]。
首先,受快遞業務性質的影響,快遞企業在招聘人才時,并未嚴格考核人員的文化水平與道德素養。很多物流配送員入職前并未接受針對性的培訓,甚至僅僅簽訂一份臨時合同,存在著較大的人員流動性,這樣配送員的專業素質、道德素養將難以保證。其次,很多快遞企業不具備較高的安全保障能力,沒有嚴格控制快速包裹分揀場所的安全風險。如監控設備不夠完善,無法全面監控各個角落。在物品寄送之前,沒有利用現代技術與設備嚴格檢查物品情況。部分管理人員將經濟效益作為關注重點,安全管理意識較為薄弱,在工作中不能夠嚴格執行各項安全管理制度等。
為適應監管要求,目前實名制度在快遞業已經得到深度落實。在寄送物品之前,需對雙方姓名、聯系電話等詳細信息進行如實填寫。這樣管理的難度得到減小,但信息泄露風險也隨之出現。一些用戶沒有意識到隱私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收到物品之后,隨意處理和丟棄快遞包裝,可能會遭到不法人員的有意收集,進而侵犯到快遞用戶的隱私權。
為促使各類安全管理風險得到有效防控,監管部門、經營企業等各類主體皆需深度參與進來,對安全管理機制進行完善建設,及時應對和消除潛在的風險隱患。
3.1.1 加強法律法規建設。現行的法律法規主要從宏觀層面對快遞業的發展方向進行指引,沒有具體部署管理工作的實施以及監管機制的建設。特別是近些年來,快遞業的發展速度顯著加快,亟須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因此,相關部門需結合實際監管需求,及時調整、修正相關法律法規,對條文、規范適用中出現的沖突問題進行解決,有效指導相關部門的執法管理工作。在制定各項法律法規之前,要對快遞企業、用戶等相關主體的建議進行積極征集,廣泛調研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促使法律法規的完善性、實用性得到增強。
3.1.2 加大監管力度。針對現階段各個管理部門溝通不暢的問題,需逐步將部門間的協作機制構建起來,明確各個部門的管理職責和權限[3]。要深化信息化建設成效,依托信息平臺互聯共享相關信息,保證信息能夠在部門間暢通傳遞,促使聯合執法工作得到順利推進。同時,郵政部門需對快遞企業的營業規范進行嚴格審查,及時發現查處那些不符合規定要錢的快遞公司。公安部門要加強對轄區快遞公司的安全檢查工作,對從業人員的資質背景進行嚴格審查,要求各快遞企業詳細登記從業人員的檔案資料。要與城管、工商等相關職能部門聯合起來,共同組織消防檢查工作,對各個存儲網點的消防通道及消防器械配置情況等進行嚴格檢驗,督促網點及時整改在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問題。針對整改態度不積極、整改不到位的網點,需采取相應的懲處措施,加大懲處力度。
3.1.3 加強宣傳教育。針對部分快遞用戶信息安全意識薄弱的問題,相關職能部門需深入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在具體實踐中,可與街道、居委會等主體聯合起來,向民眾廣泛宣傳快遞信息泄露的危害以及必要的信息安全技能,如撕毀、涂抹過訂單信息后方可丟棄等。為保證宣傳的有效性,需將一系列真實的案例引入進來。此外,也可對電視、微信、微博等媒體進行利用,通過創新宣傳形式和載體,擴大宣傳工作的覆蓋范圍,提高民眾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識。
3.1.4 加強扶持引導。為促使快遞業的穩定良性發展得到實現,職能部門在嚴格監管快遞企業以及從業主體的基礎上,也要制定且實施相應的幫扶政策,引導快遞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在具體實踐中,可將稅收優惠政策、扶持補貼政策等設計出來,引導快遞企業對綠色環保材料進行積極應用,鼓勵快遞企業回收利用包裝。為滿足偏遠貧困地區群眾的實際需求,可從人才、技術、資金等角度提供支持,幫助快遞企業將快遞服務網點設立于這些區域。
為應對和消除快遞場所的各類安全管理風險,快遞企業需將自身的主體責任落實下去,對快遞安全管理體系進行完善構建。在具體實踐中,快遞企業首先需革新思想觀念,同等重視經濟利益和安全效益。要科學選擇營業網點與快遞倉庫的設立地址,盡量避免在人員混雜、治安狀況不穩定的區域設置。企業管理者要增強自身安全意識,向安全管理領域投入充足的資金資源,配備必要的安全技術和設備。同時,要向內部員工深入宣傳安全管理的意義,引導各個員工主動參與進來,營造全員防控的良好局面。其次,快遞企業要將安檢制度落實于包裹驗收環節,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將高新安檢儀器設備等引入進來,依托專業設備科學檢驗接收的寄件,及時發現和處理不符合規定的包裹,避免出現安全問題。企業要構建完善的培訓機制,經常性培訓從業人員,在傳授其業務知識、業務技能的基礎上,加強安全培訓工作,促使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職業道德水平等得到提高,能夠將安全管理規定嚴格貫徹于日常工作實踐當中。最后,要將信息管理與包裹配送環節的監管制度完善構建起來,避免用戶信息遭到內部人員的隨意處置。要積極引入先進的防護技術,避免數據信息遭到外部人員的竊取或篡改。要全面監控快遞包括的配送運輸過程中,促使配送過程中寄件的安全性得到保證,快遞被盜竊、丟失等問題得到規避。此外,為保證能夠在快遞鏈全過程中貫徹各項安全管理制度,還要將配套的監督追責制度構建起來,結合應用內部自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全面排查與整改各類安全隱患。一旦有安全問題發生,需對相關人員的責任進行嚴厲追究。
快遞場所安全管理風險的發生,會對快遞行業整體發展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因此,相關職能部門與主體需認真總結各類風險的形成原因,做好日常監督管理工作,高效防控安全風險。各部門、主體要加強協作,聯合推進安全管理工作,促使安全管理成效得到改善。快遞企業要增強自身主體意識,梳理內部安全管理制度運行中暴露的問題,及時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方法,切實履行主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