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玉姣
(重慶社會科學院,重慶 400020)
重慶有美麗的自然山水資源、獨特的重慶制造、豐富的歷史文化沉淀以及多年來積累的良好發展基礎。隨著“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建設加快推進,“美麗重慶”的形象越發凸顯,近年來重慶成為全國旅游熱點城市,尤其是江岸沿線的風景為市內外廣大游客所熱衷,從而“重慶品牌”被更多人熟悉和了解,“重慶生活”被更多國內外游客深刻體驗,城市陽臺作為展示重慶形象的窗口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沒。但是,就旅游拉動消費而言,重慶消費拉動能力與毗鄰的成都相比明顯存在較大差距。近年來重慶提出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國際購物、美食、會展、文化、旅游“五大名城”,進一步拓展重慶城市陽臺功能,利用重慶城市陽臺高人氣度,至少在購物、美食、文化、旅游這四個方面有助于國家消費中心城市構建,對于促進旅游拉動消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城市陽臺就是在臨江面、坡頂或半坡處利用其地形的落差空間,修建能夠眺望遠景的平臺,從而為人們提供休閑觀景的城市開敞空間”,它為人們提供了休閑、觀景的城市開放空間[1]。重慶山城地勢起伏、層次分明、凹凸有致、高差變化大,其獨特的地形地貌具有打造特色城市陽臺的先天條件,2006年,重慶提出在渝中半島修建14座城市陽臺,2017年,重慶提出打造全市45處“城市陽臺”眺望重慶美景[2],目前形成了人氣度較高的洪崖洞城市陽臺、較場口城市陽臺、曾家巖城市陽臺、臨江門城市陽臺、黃花園城市陽臺等。以洪崖洞城市陽臺為代表的重慶城市陽臺是市民觀江景、看城景及其他休閑活動的場所,也成為外地游客游覽重慶、認識重慶的網紅打卡地。各城市陽臺通過城市交通及城市景觀大道相互串聯形成展示重慶形象的重要載體,城市陽臺其主要功能體現為遠眺觀景、休閑娛樂和城市景觀。
就城市陽臺定義和功能而言,目前均過于狹窄,存在不完善之處,僅定位于休閑觀景,發揮了其景觀功能,而經濟社會功能沒得到體現。城市陽臺作為城市中游客流量較大的一個載體,為聚集更多人氣、拉動城市旅游消費,其多重功能有待進一步拓展。按照更高標準、對標重慶城市品質提升要求以及重慶網紅旅游城市火熱程度,認為重慶城市陽臺在功能上主要存在3個方面不足,分別是景觀功能不盡善盡美、經濟功能展示不充分、人文精神傳播功能呈現不明顯,既影響城市陽臺向市內外游客展示重慶美麗形象,也沒有充分發揮城市旅游拉動消費的作用。重慶城市陽臺功能不完善主要體現在如下3個方面。
近年來,重慶對江岸夜景的升級打造較多,對白天的江岸形象提升相對不足。重慶山城、江城特色風貌在某些方面存在“夜里看不夠”“白天看不得”的問題,特別是江岸沿線風景,非常影響城市陽臺觀景體驗。目前,江岸建筑存在布局及色彩雜亂、老舊建筑立面風貌差、新建筑過高遮山擋水等問題,美麗城市形象和地域風格體現不足;部分濱江沿岸硬件設施有大量直立式擋墻、高架路橋、截污干管等市政硬件設施裸露,形成“一排肋骨條”現象,沿江視覺效果呈現不佳;高架橋下的空間、灘涂地石塊裸露,部分地段植被零散雜亂,整體景觀效應展示不優。與重慶沿江色彩斑斕的燈光、錯落有致的建筑、山水相連、層次分明、立體動態的夜景形成鮮明的落差,以至白天游客三三兩兩,晚上游客熙熙攘攘。
目前重慶城市陽臺體現的主要功能是供人們觀光游覽,對重慶生活方式、重慶消費、重慶生產發展等反映重慶生活與生產方面的物質展示、宣傳、傳播較少,城市陽臺對經濟社會發展起重要作用的經濟功能挖掘補足。特別是對“重慶制造”的推廣不足,消費工業品、特色農產品、特色文化產品等的體驗和銷售不多。重慶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更多的傳播渠道擴大品牌影響力,城市陽臺可作為載體之一,但其目前的功能還不具備發揮載體的作用。2019年國慶重慶接待游客3 859萬人,成為全國前十城市的榜首,而旅游收入只占接待游客排名第三的成都(2 017萬人)的65.38%,可見從旅游人數與旅游收入比較看,重慶作為“網紅”城市吸引游客來的能力十分強勁,但讓游客留下來體驗、消費的經濟功能挖掘比較來看顯然不足。以洪崖洞城市陽臺為例,夜間一年四季無淡季,人流如梭,但“陽臺”周邊商業開發不足且業態混雜,小商品無特色,小餐飲業態低端,游客容納能力也有限,吸引游客慢下來體驗、消費的能力較小,只成為游客匆匆而來的旅游打卡地,而非旅游消費聚集地,經濟帶動能力非常不足。
重慶城市陽臺從布局、規劃、設計和建設等方面,充分考慮休閑、游憩、觀光等設施需求,硬件條件較好,但是從內涵方面考慮,重慶城市陽臺對重慶人文精神的蘊含不足、體現和展示不夠,重慶人文精神沒有被游客充分認識和理解。重慶歷史文化資源富集,積淀了巴渝文化、革命文化、三峽文化、移民文化、抗戰文化和統戰文化6種主導文化形態,通過城市陽臺這一人流量大的平臺加以充分展示,不僅豐富了重慶城市陽臺的文化內涵也可成為重慶向外展示本地文化較為便捷方式之一,同時也能夠使陽臺更具吸引力,吸引更多游客認識重慶、了解重慶,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目前,重慶城市陽臺對文化的展示不足主要體現在3類文化展示不夠:重慶歷史展示不夠,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在加強保護的基礎上有機串聯、活化利用不足;當前重慶新文化、發展新面貌、時代新精神呈現不充分,游客體驗重慶、感受重慶發展新變化的功能挖掘不足;反映當代重慶市民生活特色的文化項目和內容表示不多、不生動直觀,體驗性不強,雅俗共賞的文化氛圍營造不充分。
針對上述不足,按照重慶“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建設要求,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理念,走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之路,景上扮靚、內容與內涵上豐富,從風景、物質、文化3個層面多方位美化和展示重慶,推進城市旅游高品質發展,以旅游進一步拉動消費。
推進江岸進一步美化,打造“處處是景、時時宜游”的重慶城市陽臺景觀,以此聚集更多人氣。①嚴格控制沿江新建筑、改造老建筑。按照布局、色彩、立面等高度協調統籌的原則,嚴格控制新建筑的建設,對有條件改造的老建筑予以改造更新。②藝術化改善江岸設施視覺效果。對目前裸露的擋墻、橋墩、管網等設施結合不同地段的特點,設計不同的藝術形象。通過市區政府財政投入、社會捐贈相結合的資金投入方式,號召藝術家、美院學生、藝術創作愛好者和志愿者等加入,按照設計要求進行藝術創作(如彩繪等),讓自然景觀增添人文色彩、重慶特色、現代元素,增強沿岸風景對游客的吸引力。③美化岸線臨水生態空間。加強江岸綠地濕地的保護和建設,保護自然灘涂、岸線、植被和濕地,高標準特色化建設濱江綠地公園、濕地公園等,培植濱江岸線植被“四季彩帶”,以“清水綠岸”增強沿江風景的靈動美。
以城市陽臺的“重慶體驗”促進工業與旅游業、農業與旅游業、商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展示重慶品牌、重慶制造,以此激發旅游消費潛力。①促進城市陽臺周邊服務業發展。利用重慶網紅城市熱度、城市陽臺高人氣度,通過展示、體驗的方式,加強城市陽臺對“重慶制造”“重慶生活”的傳播作用,用體驗化的方式增加游客參與度、認知度,以城市陽臺為中心,拉動陽臺周邊體驗型、服務型業態發展。②增加城市陽臺體驗設施。在城市陽臺周邊建設體驗場景、產品展示館、產品銷售點,以及生產企業二維碼展示館(一鍵掃碼了解企業、溯源產品)等,推動重慶消費工業品、特色農產品、創意產品和美食產品等反映重慶生產、生活的物質產品場景化、體驗化、人文化,以增進游客對重慶的印象,促進潛在消費。③豐富體驗產品。按照消費需求分類分層推出特色購物體驗旅游產品、文化體驗產品、美食體驗產品和運動休閑體驗產品等,鼓勵新品牌發展、老字號創新,豐富產品門類的同時擴大受眾范圍,以此促進消費。④強化電商賦能。同步利用現場體驗和網上銷售賦能,以城市陽臺為載體,通過線下、線上雙渠道推廣,進一步推動重慶制造走出重慶,促進“回頭”消費。
增加城市陽臺文化元素,讓游客既感受重慶山水美、物質美,也體會重慶人文美,更多地了解重慶、熱愛重慶、宣傳重慶,以此形成持續吸引力。①深化城市陽臺“物質+精神內涵”建設。將城市陽臺觀景、消費與城市文化展示相結合,加強觀光設施、商業設施與文化資源聯動,利用好文化遺產和當代特色文化,展示重慶歷史文脈、當代人文精神。②打造具有重慶特色的文化產品。根據各城市陽臺地理特點及周邊歷史遺址和文化特色,打造不同主題的文化項目,加強文化傳承創新,推進文化資源展示的有機串聯。在有條件的城市陽臺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展示特色文化活動,開展文化藝術表演、節慶活動、體驗性文化活動等文化活動。③推進重點陽臺現行先試。選擇已有一定基礎且人氣旺的城市陽臺(如洪崖洞)為重點提升對象,保護周邊歷史風貌街區并提升文化內涵,重點發展遺址保護、文化科普、文化創意、文化演藝和文化美食等業態,持續形成都市旅游熱點地區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