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梅
(內蒙古財經大學 圖書館,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盡管圖書館閱讀環境不斷改善,但是面對數量激增的在校大學生,圖書館資源供不應求的窘迫感越顯強烈,一座難求已是國內高校圖書館普遍現象,由此引發的占座“風波”愈演愈烈,給圖書館造成了許多不良影響。所謂“占座”是指大學生將個人物品放在閱覽座位上以示該座位已有人,存在一人一占或一人多占現象,導致其他同學不能使用。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各館都在思考如何利用科學技術手段、管理制度和空間布局調配來管理有限的學習資源,解決占座問題,讓學生遵守和維護圖書館規章制度。
圖書館閱覽座位屬于公共資源,任何人沒有權利為自己或他人占有,占座行為既侵害了他人權利也使圖書館資源無法充分利用。每年的考研、考試復習期,座位緊張的矛盾凸顯出來,一方面許多座位空著但堆滿了個人物品,一方面許多學生為苦苦找不到座位而焦慮。不良的占座行為產生了惡性循環,很多學生“跟風”占座,座位越是緊張,占座現象越嚴重,導致了本就緊缺的圖書館資源更加不足,這是一種隱性浪費。
由于大學生的個人素質參差不齊,因此對占座態度也不盡相同。一種是對規章制度模糊而占座,一種是從眾心理大家都占我也占,還有就是自私自利據為己有。有的同學看到沒有座位而另找出路,有的同學卻無視座位上的物品直接入座,造成了與占座同學發生口角,嚴重時還會發生肢體沖突。在高校圖書館因占座發生矛盾屢見不鮮,有時還會驚動院系或學校,嚴重影響了圖書館形象。有的同學利用手機、筆記本電腦等貴重物品占座,丟失后跟工作人員爭吵,增加了館員的管理負擔,也造成了與圖書館的矛盾。
高校圖書館普遍有一項規定,閉館后學生將個人物品帶離圖書館,否則工作人員強制清理。學生占座的常見物品有水杯、書本、書包、衣服、椅子墊等,工作人員閉館后在各閱覽室清理費時費力,個別學生跟工作人員“打游擊戰”,你來我走,你走我再來,加大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和管理難度。
高校近年來不斷擴招使學生人數急劇增加,雖然也有高校擴增了館舍面積,卻依然不能解決學生對閱覽座位的需求。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評估指標》對館舍面積的要求,生均建筑面積2.0 m2/人;閱覽座位與學生數之比1∶4,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很難達到這一標準。以內蒙古財經大學圖書館為例,在校生人數約21 700人,館舍總面積約31 700 m2,現有借閱一體閱覽室9個,閱覽座位約3 600個,遠遠不能滿足學生需求。逐年不斷地擴招,館舍面積不變,成為學生占座的原因之一。
圖書館環境空間不斷優化,學習氛圍濃郁,圖書館不斷更新的軟硬件設施,如:閱覽桌一座一電源;舒適的休閑區、咖啡座提供貼心服務;可隨身攜帶物品自由出入任何公共區域;各種花草綠色景觀四季如春的環境;無線WIFI隨處可用;各閱覽室免費供應飲用熱水等等,這些良好舒適的環境吸引了讀者也加劇了圖書館一座難求。
近年來,隨著社會上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考研、考證的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各種考研、英語四六級、計算機等級、公務員考試、各種從業資格證等考試層出不窮,壓力與競爭激烈迫使學生們刻苦學習,由于沒有固定的教室和座位,因此就習慣于在圖書館找一個固定座位占用。
大多數學生的占座行為都來自從眾心理。你占我也占,這可能與中學時期只注重應試教育,忽略了公共意識的培養有關。心理學家普遍認為,在群體壓力下容易產生從眾心理,個體尋求的一種增強安全感或試圖解除個體與群體之間的沖突的心理。通過問卷調查表明,大多數同學認為占座是一種不文明現象,反對占座不文明行為,但是周圍的同學都占自己不占便難求座位,也就默許了這種不良行為,隨波逐流也加入占座行列中,長此以往便覺得“心安理得”。
圖書館的規章制度和執行力度是控制占座行為的有效辦法。目前一些高校圖書館因制度不完善管理力度不夠,方法造作簡單,一般為張貼公告或閉館后清理學生留下的物品,清理的物品處理不好如丟失等容易觸發矛盾。簡單而缺乏造作性的做法,使一些學生仍然不管不顧違反規定繼續占座,工作人員管理難度大,收效甚微。再者,圖書館對違規學生無懲治權力,通報到院系又有“護犢子”現象,所以占座現象屢禁不止。制度不完善就無法制止占座行為,沒有約束力制度就是擺設,制止不良行為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能解決好占座問題。
圖書館應進一步優化現有資源,向學校申請資金投入,科學合理布局閱覽空間,減少辦公場所占用,開辟更多空間供閱覽使用。形成“藏、閱、借一體化模式”調整書架排列,增加公共閱覽空間,將借閱率低或陳舊的圖書歸入密集書庫,騰出空間增加閱覽座位的數量。
圖書館占座現象一是客觀物質條件不配套,二是主觀方面沒有加強。要加強大學生的素質教育,讓他們認識到在日常的社會生活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性,使之養成日常學習生活習慣。要利用網絡宣傳、社團活動、標語提示、新生入館教育、講座等形式,開展道德文明宣傳,使大學生自覺增加公共意識,嚴格自律,自覺維護圖書館讀者文明。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與制度的實施落實很重要,圖書館的規章制度是讀者的行為規范,是管理者進行管理的依據,制度的完善與否、可操作性和執行力度是治理占座行為的內部規定。圖書館要對占座行為深入調查,了解實際情況,以此作為參考來細化規章制度的建立,例如什么情況下屬于占座行為,如何處理、對于占座物品如何清理保管等。簡單的制度和實際操作中的現抓現管勢必造成管理混亂,館員要在規則下提醒、引導讀者行為。另外安排一些勤工助學或學生圖管會成員,配合館員隨時檢查座位使用情況,讓學生親身體驗達到以點帶面的示范效果。制度建立后要常態化執行,只有嚴格遵守了規章制度,才能使制度具有公信力,才能使制度成為約束占座行為的規范準則。
除少數惡意占座行為外,大多數同學占座都是存有僥幸心理,運用好有效的處罰手段能起到震懾和遏制作用。在處罰時要嚴格遵守現行法律,不能簡單罰款或通報批評來處理:①現行法律沒有賦予圖書館罰款的權利;②通報批評涉及個人隱私,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學生的心理和名譽損害。筆者認為,對于初犯批評教育為主;屢次占座登記一卡通號,注銷該卡暫停圖書館一周使用;情節嚴重或與工作人員惡意爭吵造成極壞影響的,通報該院系協助教育直至扣減學分。
隨著越來越多的智能化在圖書館運用,座位管理系統在高校圖書館得到了廣泛使用,VB、ASP、ASH、數據庫等技術幫助了讀者座位預約、自主選座、暫時離座、顯示座位狀態等等個性化需求,保證了同學們根據自己學習需求和時間段,公平合理的利用圖書館資源,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座位緊張的現象。座位管理系統的優點在于可利用網絡和移動終端設備結合使用,投入經費少,只需購買觸摸式座位預約機或在閱覽桌上粘貼二維碼,學生不用起早等開館,在宿舍就能預約座位,只需20 min前到館即可,學生在校園內利用手機終端任意查看圖書館座位使用情況,隨時預約。同時也方便了工作人員隨時了解座位利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