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飛
為了實現農村大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農民更富裕,讓農村更美麗,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業農村發展的全面騰飛指明了方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戰略目標,全面加快農業的現代化、推進可持續發展,就是為了提高農村人民群眾的收入及生活水平,讓農村群眾生活得更自信、更美好,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同全國人民一起奔向小康,實現共同富裕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目標。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工作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和正確引領,確保黨在農村工作中統攬協調,形成有力的政治保障。將夯實黨建的基礎工作與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工作有機結合,針對農村地區的現狀和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比如,產業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土地問題、法治治理、環境優化等現實問題,充分挖掘廣大農村和農民群眾的內生動力和巨大潛力,激發農民活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共同邁向富裕之路。
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全民共同富裕是我黨制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振興目標。偉大目標的實現離不開黨的絕對領導,離不開黨的正確指引,黨是領導的核心,是實現全面振興的重要保障,強化黨的絕對領導,強化組織引領,夯實黨建基礎,確保發揮黨的統攬協調作用,通過從嚴治黨,基層黨建用理論武裝頭腦,充分把握鄉村振興戰略成功的關鍵,以實事求是、科學嚴謹的實干精神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
面對鄉村振興大業,黨員干部充當領頭羊,盡職盡責,穩步推進鄉村各項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目標偉大而艱巨,農村發展相對還較為落后,包括經濟結構調整、交通設施建設、文化教育普及、居住環境改善、法制治理提高等方面與發達城鎮相比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基層黨組織面對的挑戰是嚴峻的,但是基層黨組織作為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是做好工作的決定因素,他們懂得鄉村發展的規律,他們懂得農民最需要什么,他們深入廣大農民中間,帶頭示范,通過不斷夯實黨建基礎,積極發揮基層黨建政治優勢,發揮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核心作用,在工作中獲得廣大農民群眾的認同,齊心協力一起推進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實施靠的是基層黨組織堅決貫徹執行。針對鄉村相對薄弱的經濟基礎和建設現狀,面對繁雜的具體工作,黨組織通過組織協調,做好突擊的先鋒,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在實干中發現問題,努力解決農業農村發展中遇到的根本問題,到基層去,深入農村第一線,真抓實干,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不怕吃苦不怕繁瑣,時刻以廣大農民群眾的利益為中心,致力解決好鄉村文明、產業發展、法治治理、農民富裕等鄉村振興大事,落實實際問題,做到真正為農民辦實事,體現黨建的戰斗力,為鄉村振興發展貢獻力量。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的過程中,基層黨組織是黨和人民群眾聯系的紐帶橋梁。推進實現偉大振興戰略,離不開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參與,基層黨建通過密切聯系群眾,將黨的鄉村振興政策宣傳到每位群眾心中,引導教育群眾堅定對黨的信心,讓他們對黨的工作有深刻的理解,樂于跟黨一起走;通過聯系群眾吸收先進能干、政治素質過硬的優秀人才充實到基層黨組織中,改善組織隊伍結構,保障黨和人民群眾一條心,共同攻克振興之路上的艱難,保障鄉村振興的順利實現;通過黨建把基層黨組織與農民群眾凝聚在一起,利用群眾力量,發揮基層黨建功能,合理協調、配置資源,整合農村土地、技術、人才和地區特色資源,發展適合當地農村的產業,提高經濟發展動力;通過密切聯系群眾,認識問題真相,切實解決如特色產業、人口素質教育、留守人群呵護、生活環境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等關系到人民群眾切實利益的問題。同時也及時為上級組織的決策提供真實可靠的基層信息依據,從而夯實黨的執政基礎,增強黨的凝聚力。
基層黨組織中的黨員干部,普遍政策理論水平不高,文化素質較低,吸收新事物、應用新技術的能力不足,對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黨在實際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和絕對領導地位,領悟不足,對黨的政策方針學習不夠。還有的對黨建工作不重視,思想不堅定,缺乏政治大局觀,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侵蝕,對黨建工作的復雜性認識不夠,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基層黨建工作的作用大打折扣。
實現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農民群眾的積極參與,群眾是生產力創造的主體,基層黨建工作應該時刻聯系群眾,為群眾利益服務,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個別黨員干部黨性覺悟較差,理想信念缺失,服務群眾的意識不足,與農民群眾脫節,自私牟利,只管自己前途利益,怕吃虧思想嚴重,更沒有充當好黨的政策的宣傳者和執行者,沒有讓農民群眾積極參與到黨建工作中來,更不能及時解決鄉村農民實際的、切實關心的問題,造成基層黨建在農民群眾中失去凝聚力。
凸顯基層黨建的戰斗力,選好帶頭人是關鍵,但在實際工作中,非常缺乏黨性堅定、作風過硬,有領導力、執行力的黨員干部人才,部分基層黨員干部工作能力不足,業務素質低,統籌協調能力差,接受新鮮事物和技能的觀念落后,造成能干事、想干事的人,不能發揮帶頭人的作用,損害了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基層黨建隊伍中干部黨員結構不合理,年齡普遍偏大,平時缺乏政治理論學習,領會政策水平較低,政治素質及文化程度不高,獲取新知識、新信息能力更是欠缺,造成基層黨建整體力量薄弱,干部黨員的黨性觀念下降。基層黨組織的吸引力下降,戰斗力不足,這個也是因為農村地區經濟條件較差、個人收入不高,造成個別干部黨員缺乏干勁,失去向上的動力造成的。基層黨建亟待補充新鮮血液,提升整個隊伍結構、素質,多方吸收政治素質高、協調統籌能力強、年富力強的現代人才充實到干部隊伍中。
樹立黨的絕對領導的堅定信念,堅持黨引領方向,將黨建工作融入到落實鄉村振興的戰略操作流程中。鄉村振興戰略意義深遠,作用巨大,而實際工作非常復雜,必須依靠黨的統一指揮和引領,由黨來統攬全局,協調統籌各方,黨才是凝聚鄉村振興的核心力量,只有將黨建工作融入到鄉村振興戰略的實際工作中,才能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實現。
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艱巨而偉大的工程,需要基層黨組織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政治理論,提高政治素養和覺悟,加強自身作風建設,更好地發揮黨建的核心引領作用,通過不斷地對黨員干部進行政治理論的學習培訓,使他們堅定黨性,在實際工作中保持正確的方向;在黨建工作中還要積極應用多種現代媒體加強宣傳教育,擴大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堅定貫徹黨的政策的決心和信心,并落實到基層一線的實際工作中,增加工作實效,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的順利開展。
樹立黨領導的堅強信念,統一思想,信心堅定,全面提高黨員的素質,是落實好黨建工作的關鍵。在基層黨建工作中,因為面對的是農村地區,其產業規模較小、資源相對缺乏、治理不健全,群眾不理解,各項發展均相對滯后,黨員干部要充分認識到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的難點,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帶頭人作用,通過帶頭人引領,落實推動黨建工作體系融入到鄉村振興戰略中,保障黨的政策真正落實,保障正確的方向指引。
基層黨建工作要將服務人民群眾利益的意識放在首位,切實關注農村人群的民生問題,及時解決他們最需要的,時刻維護和實現農民的利益,黨員干部要以服務人民群眾為中心,通過不斷提高自身服務水平,發揚不怕吃苦的精神,密切聯系群眾,及時發現基層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群眾廣泛支持,團結帶領群眾實現農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帶動農民群眾振興家鄉,最快實現共同富裕。
基層黨建發揮協調組織的作用,將能干、實干、敢干的黨員干部充實到基層,并通過建立實施獎勵激勵機制和考核制度,激發一線干部隊伍的干勁,保持基層黨建的活力和戰斗力,在充分了解本地產業發展特點、環境資源、農民切身利益等情況后,通過協調組織力量,科學規劃,統籌安排,集中財力物力,盤活和統一整合配置資源,積極推動農村可持續高效發展。
基層黨建要經常通過理論學習,改進工作方式,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新方法,學習應用新科技、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互聯網+ 農業”等現代化方法,提高基層黨建工作效率,并將新技能運用到振興鄉村工作的實踐中,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通過引進、挖掘、培養黨建工作帶頭人,儲備一批政治素質高、能力強的后備人才,及時更新調換一批基層組織領導,補足黨建隊伍的短板,創新黨建理念,將一些遵規守紀,能干事、想干事、敢干事、有能力、高素質的地區帶頭人和先進分子吸收到隊伍中,發揮組織優勢,保持干部隊伍的活力,帶動農民群眾共同致富。
黨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盤活優化農村資源,發展農村特色產業,提升經濟效益,改變農民人居環境,提升文化氛圍,加強法制治理,目的就是讓農民群眾在我黨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中實實在在獲得利益,讓生活水平得到質的飛躍。在全面實施鄉村戰略工作中,通過黨的全面領導和統攬全局,基層黨建堅定黨領導的核心,積極貫徹落實黨的這一重要戰略;堅持以人民群眾利益為中心,團結農村人民群眾,以實現農民利益為己任;協調各方,統籌資源,合理調配財力、物力;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政治素養和工作能力,將黨的組織工作更好地落實到實際操作中,通過走好城鄉融合、質量發展、綠色發展、文化興盛、鄉村善治的致富之路,保障和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