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艷芳
【關鍵字】智能財務;財務轉型;數據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日新月異,逐漸對各行各業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財務作為反映企業資產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信息,提供企業管理者進行決策的基礎信息即外部投資者等信息使用者決策參考信息的部門,天然與數據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智能財務時代背景下,時代改革先驅的企業紛紛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深入推行業財融合、企業數據挖掘、財務轉型等工作。作為智能財務時代背景下的財務人員,更應該找到在智能財務時代背景下財務人員的轉型發展方向,與時俱進,借助時代的東風,豐富自己的相關知識和技能,適應時代的發展。為應對智能財務時代的到來,目前各高校、培訓機構等都加大了對財務會計人員相關數據挖掘與應用、財務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培訓。目前在職財務人員如果無法適應時代發展,將很快被瞬息萬變的時代拋棄。文章從智能財務時代的特點入手,分析智能財務時代對財務人員的素質要求,以此為基礎分析智能財務時代財務人員的轉型方向。
1.智能財務時代的特點
(1)科技發展更加迅速
我國互聯網從20 世紀末期開始發展,隨著互聯網和電子計算機的普及,會計電算化應運而生,并在之后的20 年發展成熟。而2010 年以來人工智能飛速發展,財務機器人等相關產品逐漸進入到財務會計的應用場景中。相較于過去,近年科技發展的速度更加迅速,我國于2015 年提出“互聯網+”,至2019 年過渡為“智能+”僅僅過去四年時間。從未來趨勢看,新技術的飛速發展與經濟社會的深度融合將推動人類社會方方面面的改革,財務智能化變革也是歷史潮流下不可避免的改變。
(2)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制造業已經逐漸擁有了ERP 管理系統等科技管理手段。隨著財務智能化的發展,傳統產業各類應用平臺信息能夠得到更好的融通。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將推動企業更啟動更加精細化的管理方式,更好地進行降本增效。人工智能時代最具有核心價值的生產力是算力,芯片技術和云計算的飛速發展,為智能化在不同場景的應用提供了強大的算力保證。信息技術的突破和企業內外部數據平臺的打通,又將為算法提供更加高質量的數據。隨著算法和模型的不斷迭代,企業決策將不斷獲取更優質、更高效的信息支持。企業正確的決策也將反哺數據的獲取,最終形成正向反饋循環,推進企業最終形成“一切業務數字化”“一切數字業務化”的數字化轉型發展。
2.智能財務時代對財務人員的素質要求
(1)智能財務時代財務人員仍應當夯實財務會計基礎
財務會計、審計、稅務等相關財會工作的核心仍然是會計核算系統和會計報表系統,其本質在于客觀準確地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進行反饋,滿足不同利息相關者的信息需求。會計活動伴隨著人類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不斷更新,但其根本職責仍然是對經濟價值的創造和經濟利益的歸屬進行客觀的計量。換言之,會計本質上而言是企業價值的反饋系統。只要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和利益訴求仍然存在,不論智能化變革進行到何種程度,財務會計的核心作用仍然不容撼動。其表現形式可能會隨著科學進步而變化,但其本質上的重要性仍然無可替代。
(2)智能財務時代要求財務人員具有更多數據分析技能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得企業內外部信息數量呈指數級增長,如何獲取和篩選有用數據是對財務人員的重要考驗。同時,科技和經濟發展以及管理信息應用到企業管理的需求的共同推動下,財務智能化的需求應運而生。這意味著企業決策信息化、財務智能化的發展浪潮下,專業和技術兼具的復合型財務人才的缺口仍然較大。雖然目前財務智能化還在發展的初級階段進行探索,但是近年來科技運用于實踐的速度表明,復合型財務人員的需求將在業務智能化需求和財務智能化轉型中變得越發迫切。未來由場景、數據和技術進行驅動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經能夠得見雛形。因此,成為能夠以數據進行企業經營管理分析、決策輔助分析、創新發展分析的,既具有專業扎實的財務會計功底,又能夠熟練運用技術手段進行數據整理篩選分析的跨界復合人才是財務人員技能發展的新方向。
3.智能財務時代財務人員轉型方向
復合人才誠可貴,但財務人員在實際轉型學習中,很難用有限的時間將自身技能從各方面提升的角度進行鍛造。因此,財務人員可優先根據自身所長和大勢所趨有目的性的進行轉型方向的選擇。
(1)管理賦能型綜合財務人才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企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復雜程度不斷上升,對企業經營風險管理,降低不確定性的要求,以及精細化的內部流程和成本管理需求不斷上升。企業管理精細化程度要求不斷提高,這需要財務人員更多地向管理型人才轉變,不僅要精通財務知識,更要參與到企業的管理中,深入了解企業業務流程,為企業精細化管理中的流程再造、全面預算管理進行支持,不斷將財務和業務進行整合處理,從而推動企業戰略目標的達成。深入學習企業業務流程,不斷完善企業內部管理流程和外部經營決策方法,從業務核算型會計向綜合管理型人才進行轉型。
(2)技術應用型專業財務人才
隨著科技的發展,財務會計基礎核算業務、財務報表業務等原會計基礎工作將被人工智能逐步取代,借助OCR 機器識別、RPA 流程自動化等手段,財務機器人將在流程化、自動化的會計基礎工作中逐漸取代人工。對于財務機器人的管理員方面,需要既精通財務又精通技術的應用型專業人才對機器人日常管理和流程異常事項進行及時的處理。
1.基層財務人員工作方式固化較為嚴重
除部分已經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并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向智能化轉變的先進企業以外,目前基層有較多財務人員仍然在進行會計核算、數據填報等基礎、重復的工作。財務人員嚴謹、穩定的性格特色使其在學習新事物方面動力不足。很多基層財務人員墨守成規,不能主動接受時代的變化,對財務共享、大數據持有消極抵抗情緒。
2.相關人員培養體系不健全
目前而言對于智能化財務的培訓課程較少,財務相關職稱、技能類考試也沒有完善與智能財務相關技能考核的板塊。除個別正在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或進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智能化轉型的企業有針對此項技能的了解式的培訓外,普通財務工作人員很難接觸到相關信息和知識。目前,部分高校已經開設相關專業進行智能財務人才培養,但目前在職人員很難就相關技能進行系統化的學習提升。
通過前文論述可以總結出,財務智能化改革對財務人員需要具備的知識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財務人員在財務智能化改革的時代中,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相關能力,才能滿足新時代對復合型財務人才的需求。根據財務智能化時代的特征,以及其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科技的結合方式,與財務管理的應用交集等方面,總結出財務人員在智能財務時代應當具備的能力和轉型的路徑有以下幾個方面組成。
1.鍛煉創新性思維能力
首先,財務人員要適應時代的要求進行轉型,最根本就是思想的轉型。在智能時代,創新思維是永遠的核心,財務人員只有主動打破對工作、技能學習的僵化思維,有意識的學習和鍛煉自身批判性思維、跨界思考能力和場景化思維,才能在轉型中樹立正確的核心思想,成為推動自身進步源源不斷的動力。財務人員需要在財務智能化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和運用批判性思維,不墨守成規,對傳統的常規業務和流程進行批判、反思,并提出符合智能化條件的改變方法,試用于智能化場景后,能夠對傳統規則不斷優化,不斷進行新業務的場景化和應用化,最終形成正向反饋的良性循環,不斷促進流程業務的優化改進。
2.提升財經專業技術能力
財務人員在擁有打破規則不斷反思的創新思維能力的同時,更要深耕財經專業技術能力的提升。在傳統財務會計時代,只需要對日常能夠接觸的核算業務、費用審核業務爛熟于心即可勝任財務工作。但是在智能化時代,業務的形式可能是千變萬化的,但是萬變不離其宗,財務人員應當穿透財務規則的表象,學習到財經專業的實質,并能夠將其運用于現有的或者將有的業務場景。只有熟悉本質,了解財經法規、會計政策、稅收政策法規等各類業務規則,才能將其融會貫通,作為企業經營決策的重要參考信息,最大化發揮財務專業作用于決策支持的重要作用。
3.提升數據分析能力
智能財務時代對財務人員信息技術相關素質和技能的要求會逐步提高。不論是對企業決策的支持數據、企業降本增效的管理分析數據還有交易中的數據提取,都需要財務人員具有一定的數據采集、挖掘、篩選和分析處理能力。在此基礎上,為輔助決策信息使用者,還應該數據分析可視化、智能化場景應用的能力。
4.加強業務協同能力
業務協同能力是指財務人員需要對業務實質與流程進行深入了解,能夠在實際工作中與業務人員進行協同處理業務,共同達成業績目標的能力,也是當下最流行的說法“業財融合”。傳統工作模式下,業務與財務是割裂的,業務負責處理經營情況,財務負責事后核算及報稅。而財務智能化要求財務人員能夠融入業務流程的理解,對內部流程再造、內外部數據獲取和分析提供支持。這是企業“一切數字業務化、一切業務數字化”對財務人員的要求,也是財務人員參與公司經營管理,輔助和指導業務執行的重要方式。
5.綜合戰略眼光
財務智能化要求財務人員利用數據和技術以及對流程再造的思考,融入公司經營管理中,能夠為公司戰略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支持與決策輔助。要參與到公司戰略層面的決策支持,財務人員必須具有綜合戰略眼光,能夠站在公司戰略的高度提煉內外部信息,對相關風險及時預警,相關機遇及時發現,才能重點體現出財務輔助決策的戰略反饋價值。
對于決策支持型的財務人員,更多需要提升戰略眼光和創新型思維能力,對于管理控制型財務人員需要提升業務協同和數據分析能力,對于財務共享財務人員則更應提升財經專業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智能財務時代的到來是不可逆的,不論發展方向如何,財務人員都應結合自身情況,積極進行轉型學習,成為新時代的復合型財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