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國良
12 月10 日,北京凱德現代農業科技研究院與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農辦、青島西海岸新區鄉村振興研究院、青島西海岸新區融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舉行的青島西海岸新區鄉村治理“德育模式”研討會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同時在北京、濟南設立線上分會場。
來自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國家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央組織部黨建研究所、清華大學等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及山東省農業農村研究中心與西海岸新區區政府、區農業農村局、青島西海岸新區鄉村振興研究院、青島西海岸新區融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人員參加研討會。
研討會由青島西海岸新區政府副區級干部、現代農業示范區管委主任劉記軍主持。東亞智庫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凱德現代農業科技研究院院長、課題組執行組長李繼凱就鄉村治理“德育模式”調研情況進行匯報。
青島西海岸新區區委副書記,工委統戰部部長,政府黨組副書記,區政協黨組副書記李金國為研討會致辭,介紹了西海岸新區的基本情況,及新區以“德育模式”助推鄉村治理暨鄉村振興的實踐探索。
他指出,西海岸新區鄉村治理“德育模式”,用小積分撬動了大治理,為推進鄉村振興積蓄了新動能。此次聯合北京凱德現代農業科技研究院,圍繞鄉村治理“德育模式”進行專題調研,并形成了調研成果,對將來更好地推進西海岸新區鄉村治理工作,創新探索具有國家級新區特色的鄉村振興模式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李繼凱院長在成果匯報時指出,青島西海岸新區作為國家新區,本身承擔著國家改革探索的責任,鄉村治理“德育模式”的探索與模式提煉,對于創新探索具有國家級新區特色的鄉村振興模式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模式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對融合控股集團勇于擔當國企在時代責任,積極承擔支撐鄉村振興的主體職能,表示由衷的敬佩和真心的感謝。

青島西海岸新區“德育模式”鄉村治理成效顯著,一是探索了鄉村治理“德育模式”的積分評價方式,二是形成了1+5+N的鄉村德育評價體系,三是創建了鄉村治理的“德育模式”的工作機制;四是搭建了鄉村治理“德育模式”的數字平臺;五是建設鄉村治理“德育模式”的綜合服務站。
李繼凱院長還建議道,一是應重視“德育模式”的深入研究工作,建議鄉村治理、鄉村振興及農業農村主管部門以及相關的研究機構專家學者通過實地調研、座談研討、召開現場會等方式加強鄉村治理“德育模式”的研究工作;二是加快“德育模式”的試點試驗與示范推廣,進一步完善經驗的基礎上在全區甚至在青島全市的層面廣泛的進行推廣,并形成鄉村振興青島西海岸新區模式與全國鄉村振興示范片區;三是加快形成“德育模式”的政策支持合力。聯合農業農村、民政、司法、教育等相關的機構來形成政策合力、資金合力、人才合力和其他的一些資源合力來加快促進鄉村振興的發展和“德育模式”的推廣。四是加快全國鄉村治理人才培育基地建設。可圍繞全國鄉村治理、人才培養,打造鄉村振興人才培訓基地;五是加快數字化平臺的建設。全面推動數字化在鄉村治理和鄉村振興中的推動力量和賦能力量。
在專家點評環節,各與會領導專家對“德育模式”的發展、取得成效給予肯定與認可,并對西海岸新區鄉村治理與鄉村振興發展完善提升展開深入探討。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尹成杰在發言時指出,青島西海岸新區加強改進鄉村治理,積極的探索創造鄉村治理“德育模式”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此次經驗模式的總結很有價值,“德育模式”具有創新性、典型性和引導性,也具有山東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特色。研究報告很深入,很系統,也很透徹,在理論上、觀點上很有創新性,邏輯也非常嚴謹。
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春生在發言時指出,此研究報告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的鄉村治理可以說進行了全面深入細致的調研,在此基礎上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治理的模式、治理的手段、治理的效果又進行了全面深入系統的分析和闡述,并歸納總結了四大成效,六點經驗與四點啟示,并對進一步積極提升鄉村治理的質量和水平,以及形成具有可學習、可借鑒的經驗提出了非常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原國家農業部經管司司長、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在發言時指出,這份研究報告首先很具有典型性,此模式的探索與總結對推動下一步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其次是具有可操作性,無論是“德育模式”或者是1+5+N 的評價體系,都在很大層面上既有操作性又具有創新性;三是具有非常鮮明的深刻性,報告中談到的治理問題,折射出來的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的所有問題;四是具有示范性。西海岸新區通過和美鄉村的建設,不僅促進了當地產業發展,也促進農村收入增長,鞏固了脫貧地區的成果。
國家鄉村振興局開發指導司司長聶新鵬發言時指出,首先青島西海岸新區鄉村治理“德育模式”的核心要義是激發了農民群眾建設美好家園的內核動力;其次,青島西海岸新區鄉村治理“德育模式”的時代背景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高起點;第三,青島西海岸新區鄉村治理“德育模式”的發展土壤是熟人社會和半熟人社會,對于鄉村而言,熟人社會和半熟人社會是適合的土壤;第四,青島西海岸新區鄉村治理“德育模式”也是充分調動鄉村振興積極性的重要舉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研究部部長葉興慶在發言時指出,青島西海岸新區“德育模式”的探索與總結,是我們“齊魯樣板”內涵的進一步豐富與發展,也可以說是“齊魯樣板”的一個新的名片,希望這個名片能夠成為新的“齊魯樣板”。一方面,對全國的鄉村治理能夠發揮一定的推動作用,這是我們全國鄉村振興的升級版。另一方面,這份研究報告邏輯非常嚴謹,對西海岸新區德育模式的內涵總結非常準確、精練,也總結了模式的精髓和要義。
國家鄉村振興局政策法規司負責人毛德智在發言時指出,此報告的研究總結很全面、深入、系統,里面的建議也很符合下一步鄉村治理工作的要求,很符合黨的二十大的部署安排。對我們下一步更好的做好鄉村治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借鑒意義。“德育模式”所取得的成效完全符合關于建立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及德治相結合的要求,其中積分制的模式也很符合鄉村治理中推廣應用積分制的部署要求。
中央組織部黨建研究所副所長、全國黨建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趙湘江在發言時指出,此次研討的主題,對我們實現百年奮斗目標,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重要意義。鄉村治理“德育模式”是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完全符合十八大以來,特別是黨的二十大強調堅持黨的領導要求,這個模式的構建實際上就是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一個生動實踐,與二十大的精神完全契合。
中國城鎮化促進會城鄉統籌委副會長孫君在發言時指出,西海岸新區鄉村治理“德育模式”無論從高度還是落地性都比較好,且現有的高度定位很準確,將來我們把這個模式復制并進行推廣,盡量平民化,盡量貼近百姓和農民。下一步“德育銀行”社會效應和未來發展,配合農村五年環境整治,還包括鄉村振興未來農村合作社等相關內容,才能提升模式的服務效果和價值,進而成功復制與推廣。
山東省農業農村研究中心副主任任萬明在發言時指出,山東省正在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青島西海岸新區開展的“德育模式”為山東省內鄉村治理樹立了樣板,希望青島西海岸新區能夠進一步推進“德育模式”發展,也希望課題組能夠進一步提升“德育模式”的理論研究,深入挖掘一下亮點,大家更多的了解成果的內涵,將成熟的經驗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國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