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雯
在霧霾天,不少人或多或少會出現持續咳嗽,咽喉部存在明顯瘙癢感,痰液久咳不出、咽之不下,胸悶,喘息等癥狀,這可能是由于氣道高反應性所致。為此,在霧霾天需切實做好個人呼吸道防護工作。氣道在遭受物理、過敏原或者化學等因素刺激下會出現收縮,正常人反應程度不太明顯,但某些類群體則會出現顯著的支氣管狹窄,這種情況視為氣道高反應性。其主要原因是人體氣道中炎癥細胞數量明顯增加,氣道長時間處于反應過度的狀態,導致氣道狹窄或氣道阻力明顯增加,并出現咳嗽、喘息等一系列臨床癥狀。倘若上述癥狀長期未明顯改善,咳嗽時間超過8周,部分患者可能會逐漸演變為咳嗽變異性哮喘。
氣道高反應影響因素
氣道高反應和較多因素存在密切關聯,通常存在家族遺傳傾向,但外因作用較為突出。臨床普遍認為,氣道炎癥作為造成氣道高反應的一種重要影響機制,當氣道遭受過敏原或者其他因素刺激下,大量炎癥細胞、細胞因子等物質參與其中,進而造成氣道高反應的出現。某些氣道高反應是由于感染因素所致,如細菌、病毒感染等;部分則可能和生活環境中一些過敏因素存在密切關聯,如霧霾、冷空氣等。
氣道高反應癥狀
在霧霾天發生氣道高反應的可能性相對較高,主要是因為霧霾天中PM2.5等物質大量懸浮在空氣中。當顆粒物質伴隨著呼吸運動進入到人體氣道組織后,逐漸在喉部、支氣管等部位沉積,以至于對呼吸道黏膜組織帶來刺激,造成炎癥反應,最終引發氣道高反應。臨床主要表現為咳嗽、咽喉部明顯不適、流鼻涕、打噴嚏等一系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特別是對于年齡超過65歲的老年群體、低于14歲的兒童群體,帶來的危害程度更加明顯。
如何保護呼吸道
對癥治療
臨床治療發現,過敏性鼻炎、慢性呼吸系統疾?。ㄈ缦?、肺氣腫等)患者在天氣突然變換、季節更替或者空氣污染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導致病情有所加重,更容易發生氣道高反應。由于個體差異、發病原因的不同,在出現氣道高反應時,需及時前往醫院接受系統的診治,有效了解與掌握實際發病原因,從而對癥治療。
減少外出活動時間,佩戴霧霾防護口罩
當霧霾較為嚴重時,應適當減少外出活動時間,正確佩戴好霧霾防護口罩。很多人喜歡在早晨鍛煉,然而在霧霾天時卻不適宜。主要是由于清晨時霧霾比較嚴重,鍛煉過程中機體會吸收大量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導致出現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增加。特別是對于哮喘、慢阻肺等疾病的患者而言,吸入大量有害物質可能會導致咳嗽、喘息癥狀明顯加重,甚至引發其他疾病。為此,在霧霾天應該盡可能減少戶外運動次數或者時間。對于需要外出上班的人,出行應正確佩戴口罩(如PM2.5霧霾防護口罩)。對于口罩的選擇,應選擇過濾性強、面部貼合度高、密封性強的。外出回家后,應及時對面部、手部以及其他身體暴露部位用溫水進行清洗,能夠有效將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清除。在對鼻腔進行清洗時,可采取干凈的棉簽蘸水方式;外出所穿衣物需及時更換,并清洗干凈。此外,需特別保持霧霾防護口罩的清潔度。一次性防護口罩在佩戴結束后,及時扔進垃圾桶中;對可多次應用的口罩,應及時進行清洗、消毒,定期更換。
藥物治療
慢性氣道疾病患者應該保持規律、合理的藥物治療。比如哮喘、慢阻肺患者,需遵醫囑合理應用藥物(如吸入激素類、支氣管舒張劑藥物等),能夠有效保護呼吸道,減輕污濁空氣或環境中存在的致敏物質對氣道帶來的刺激。此外,老年患者往往伴隨較多的基礎性疾?。ㄈ缣悄虿 ⒏哐獕骸⒏哐龋?,倘若哮喘或者慢阻肺病情控制效果不佳,可能會出現其他相關疾病。對于此類群體,在遇到霧霾天氣時,應該嚴格按照醫囑定時、定量合理使用藥物,防止病情加重。
合理應用空氣凈化器,定時開窗通風
在霧霾天,應將門窗關好。然而,如果空氣流通不好,也會造成室內細菌大量聚集。所以,還應定時開窗通氣。對無人的房間,可選擇性對窗口通風換氣,加快室內空氣流通的速度。條件允許時,還可使用空氣凈化器,以改善室內環境。此外,勤打掃室內衛生,可放置一些有助凈化空氣的綠色植物,如綠蘿、虎皮蘭等。
保持口味清淡的飲食習慣
在霧霾天,可適當增加新鮮蔬果的攝入量,保持飲食清淡少油。同時,還可適當食用一些清熱、潤肺、止咳等食物(如雪梨、羅漢果茶等),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開展有氧運動
在霧霾天,應選擇針對性的有氧運動鍛煉身體,能有效預防肺部炎癥反應,盡可能避免由于暴露在空氣污染環境中而出現的促炎效應。在霧霾較為嚴重時,最好減少戶外運動次數、時間,可以選擇一些在室內能夠進行,可增加肺活量,同時保護肺部的有氧運動,如太極拳、五禽戲等。此外,清晨8點是最佳的養肺時間,在此時間段內可適當開展運動。
結語
大氣層中的霧霾主要是由各種渾濁且復雜的有害物質構成,會對機體相關系統(如心血管、呼吸及神經等)造成直接或間接影響。大量數據調查顯示,如果空氣污染物水平明顯增加,會導致慢性呼吸道疾病發生率明顯上升,還可能導致哮喘、慢阻肺等疾病急性加重。為此,在霧霾天應適當減少在外活動時間,出門正確佩戴口罩,規律應用藥物進行治療,保持室內良好的通風換氣,適當增加新鮮蔬果的攝入量,保持飲食清淡少油,從而有效地保護好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