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凌龔 陳麗君 田霞霞 陳春香
摘要:目的 分析優質護理在胃鏡治療肝硬化并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在醫院選取82例肝硬化并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41例/組。兩組患者均接受胃鏡下止血治療,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實驗組接受優質護理。對比兩組出血次數、止血時間、住院時間、心理狀態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止血、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出血次數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前兩組心理狀態評分對比無意義(P>0.05),護理后實驗組焦慮、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無意義(P>0.05);護理后實驗組生理、軀體、總體健康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分別為97.56%、75.61%。結論 優質護理在胃鏡治療肝硬化并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建議臨床采納。
關鍵詞:優質護理;胃鏡;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肝硬化是肝膽科常見疾病,是指各種慢性肝病進展至以肝臟彌漫性纖維化、假小葉形成、肝內外血管增殖為特征的階段,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見的一種并發癥,也是導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流行病學顯示12%~85%肝硬化患者,均會合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其典型癥狀為嘔血、黑便、腹痛等,若未得到及時治療,易產生合并失血性周圍循環衰竭、貧血、氮質血癥等并發癥[1]。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及醫療器械的更新,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治療體系不斷完善,近年來臨床針對該疾病廣泛應用的治療技術為胃鏡下止血治療,具有止血效率高、起效快等優點。但治療期間由于患者生理應激反應、不良體位轉換等因素易導致患者出現反復出血,故胃鏡下止血治療期間的護理同樣至關重要[2]。內科采取的常規護理是一種固定化的護理模式,護理流程往往忽略護理細節的把控,缺乏針對性,為進一步鞏固治療效果,臨床開始應用優質護理模式,并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較理想的干預效果[3]。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醫院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并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82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41例/組。兩組男女比例分別為20∶21、19∶22;對照組年齡最小41歲、最大74歲、平均(57.49±8.28)歲,中重度出血15例、輕度出血26例;實驗組年齡最小42歲、最大72歲、平均(57.56±8.31)歲,中重度出血16例、輕度出血25例。數據差異?。≒>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臨床資料完整度者;(2)患者均符合《肝硬化診治指南》[4]診斷標準,并經胃鏡檢查確診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3)無言語及認知功能障礙者;(4)年齡18~80歲。
排除標準:(1)精神狀態異?;颊?;(2)內鏡下用藥治療禁忌者;(3)嚴重凝血功能障礙患者;(4)拒絕配合研究患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胃鏡下手術治療,對照組治療期間接受常規護理。包括健康宣教、病情監測、用藥指導、配合手術實施等。
實驗組接受優質護理。(1)建立優質護理干預小組:組內成員由科室內臨床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組成,并邀請主治醫師、營養師、藥師、心理咨詢師參與各項護理策略的制定;通過召開組內會議并收集臨床相關文獻資料,分析患者治療期間可能出現的風險,隨后根據各方意見及評估結果制定護理策略。(2)心理干預:肝硬化并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一種突發性疾病,發病后患者多伴有嚴重的緊張、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這要求護理人員及時評估患者心理狀態,積極與患者溝通,采取認知干預法、家庭綜合干預等心理干預策略給予患者心理疏導。與患者交流時需采取溫和、親切的態度,充分發揮人文關懷的作用。(3)強化式健康宣教:實施宣教前認真總結科室內過往治療/護理的同類型患者,將臨床專業術語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語句向患者詳細介紹手術具體流程及相關注意事項;側重告知患者術后可能存在的并發癥。(4)強化病情監測:加強觀察患者是否出現頭暈,心悸,四肢厥冷,出汗,暈厥等失血性周圍循環衰竭癥狀,提示發生微循環血流灌注不足,應及時報告醫生;注意觀察尿量,準確記錄出入量;嚴密觀察病人神志變化,皮膚和甲床的色澤,肢體是否溫暖和走位靜脈,尤其是頸靜脈充盈情況;認真觀察是否有嘔血、黑便等情況,估計病人出血量,必要時使用心電監護;定時抽吸食管引流管、胃管,觀察出血是否停止,并記錄引流液的性狀、顏色及量。(5)基礎癥狀護理:指導患者處于平臥位休息,避免大范圍體位轉移,盡可能選擇半臥、側臥姿勢,可將下肢略微抬高,保證腦部供血充足;囑咐患者做好腹部保暖工作,肛周的清潔工作等;指導患者及家屬進行合理飲食,如出現急性休克應禁止飲水。停止出血3~4日后,逐步恢復流質飲食并向半流質飲食過渡,飲食結構中需盡可能增加維生素、蛋白質等食物的攝入量;同時應囑咐患者定時進餐,避免過饑、過飽,避免食用過冷、過熱食物,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戒煙酒。
1.3 觀察指標
(1)護理詳細記錄并對比兩組出血次數、住院時間、止血時間。
(2)對比兩組護理前及護理7日后心理狀態,根據焦慮自評量表(SAS)滿分不足50分無抑郁,50~60分輕微,61~70分中度,超出70分嚴重[5]。抑郁自評量表(SDS)<53分為正常,53~62分輕度,63~72分中度,>72分重度。
(3)根據生活質量量表(SF-36)評定兩組治療前及治療30日后生活質量,選取生理職能、心理功能、軀體職能、總體健康3個維度,每個維度均為1~100分,分越高,則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4)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收集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總分10分:非常滿意(7~10分),滿意(3~6分),不滿意3分以下。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3.0軟件分析數據,(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出血次數、止血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實驗組止血、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出血次數低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比較
護理后,實驗組焦慮、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護理后實驗組生理、軀體、總體健康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
2.4 兩組護理滿意程度比較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肝膽內科常規護理內容包括健康宣教、病情監測、用藥指導、配合手術實施等,因缺乏針對性,故常規護理往往無法取得預期護理效果。本次研究結果如下:實驗組止血、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出血次數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實驗組焦慮、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與常規護理最大的不同在于優質護理注意對護理細節的把控,各項護理策略更具針對性。護理策略中優質護理干預小組的建立,綜合發揮了多學科協作護理的優勢,能實現護理工作的統籌管理,同時能保證各項護理措施更具科學性、安全性,同時該措施還可集思廣益,給予患者最具經驗的全面性護理;心理干預有效抑制患者焦慮、緊張等負性情緒發生,進而減輕患者全身生理應激反應,從而減少再出血的發生。原因在于緊張、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能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血壓增高,進而誘發加重出血。強化式健康宣教能在短時間內提升患者對疾病及胃鏡下止血的認知,降低患者陌生感及不安感;強化病情監測能保證護理人員實時掌握患者基本情況,能全面降低護理風險,保證止血時間、出血量、停止止血時間科學且合理;基礎癥狀護理規范患者治療期間的體位、飲食、保暖,有效規避了再出血的誘發因素;最后優質護理模式強化與患者的溝通,充分應用人文關懷,拉近了患者與護理人員間的距離,使患者的住院期間能感受到足夠的尊重及關心。
參考文獻
[1] 奚衛珍,何娜娜,張先翠,等.預見性護理在內鏡下套扎術治療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中的應用[J].皖南醫學院學報,2020,39(2):190-192,196.
[2] 艾麗娜.《消化疾病護理與專科實踐》出版: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腹腔鏡肝癌切除術病人術后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介入放射學雜志,2021,30(11):后插1.
[3] 劉均英,覃喜香,歐陽美麗,等.“一病一品”??谱o理模式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8):1173-1176.
[4]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肝硬化診治指南[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9,27(11):846-865.
[5] 胡珍,戚小云.信息化護理干預在內鏡下套扎術聯合硬化劑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1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