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 探討胸部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與腫瘤標志物聯合診斷肺癌的效果。方法? 選擇2017年10月~2020年9月商丘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102例孤立性肺結節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接受胸部CT檢查與腫瘤標志物[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細胞角蛋白片段抗原(CYFRA21)、糖類癌抗原125(CA125)和癌胚抗原(CEA)]檢查。分析肺癌與良性病變情況,對比單純胸部CT、單純腫瘤標志物與胸部CT聯合腫瘤標志物診斷肺癌的靈敏度、特異度與符合率。結果? 病理學檢查結果:肺癌42例患者、良性病變患者60例。胸部CT聯合腫瘤標志物診斷肺癌的靈敏度、特異度與符合率明顯高于單純胸部CT檢查以及單純腫瘤標志物檢查的數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胸部CT與腫瘤標志物聯合診斷肺癌可以取得顯著的效果。
關鍵詞:胸部CT;腫瘤標志物;肺癌
中圖分類號:R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2-0187-03
肺癌是危害人們健康與生命安全的嚴重疾病,早期不具備典型的癥狀表現,多數患者就診時已步入疾病的中晚期,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所以患者的生存周期多較短[1-2]。目前,如何通過有效的檢測技術提高肺癌的診斷率,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已成為臨床學者研究的重點[3]。本研究探討胸部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與腫瘤標志物聯合診斷肺癌的效果,以期為肺癌的臨床診療工作提供可靠的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0月~2020年9月商丘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102例孤立性肺結節患者為研究對象,包括男性60例,女性42例;年齡44~78歲,平均年齡(56.20±5.80)歲。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患者自愿配合本次研究,且研究內容已充分告知患者;研究方案取得了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①急慢性感染者;②免疫系統與血液系統疾病者;③資料不完整者。
1.3? 方法
患者均接受胸部CT與腫瘤標志物檢查。胸部CT:選用64排螺旋CT機(型號:GE Optima CT 660;產地:美國)平掃,常規參數設置為管電流100~200 mA,管電壓100~120 kV,螺距1,層厚5~7.5 mm,重建層厚1.25~2.5 mm。肺窗窗寬1 500 Hu,窗位-600 Hu,縱隔窗窗寬350 Hu,窗位35 Hu。腫瘤標志物:患者于CT檢查的1周內,在空腹狀態下采集靜脈血5 mL,離心后留取上清液,以化學發光法檢測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細胞角蛋白片段抗原(CYFRA21)、糖類癌抗原125(CA125)和癌胚抗原(CEA)水平。
1.4? 觀察指標
采用“金標準”,即病理學檢查結果,觀察與分析患者肺癌與良性病變情況。同時,分析經單純胸部CT、單純腫瘤標志物與胸部CT聯合腫瘤標志物診斷的結果:①根據《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9版)》[4]中的標準結合CT影像中刺狀突起、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分葉征、鈣化與細支氣管充氣征等情況對患者進行CT診斷,胸部CT影像由2名臨床經驗豐富的影像醫師進行閱片與診斷。②腫瘤標志物根據試劑說明書判定肺癌標準,即以下指標均為陽性:NSE>17.0 ng/mL、CYFRA21-1>3.3 ng/mL,CA125>35.0 ng/mL,CEA>10.0 ng/mL。聯合檢測中胸部CT、腫瘤標志物符合任意一項診斷便為陽性。對比單純胸部CT、腫瘤標志物與胸部CT聯合腫瘤標志物診斷肺癌的靈敏度、特異度與符合率。靈敏度=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陰性例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真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100%;符合率=(真陽性例數+真陰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真陰性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病理結果分析
病理學檢查結果顯示,102例患者中,肺癌42例患者(占41.18%)、良性病變患者60例(占58.82%)。42例肺癌患者中,鱗癌15例,腺癌27例;60例良性結節患者中,炎性假瘤15例,結核23例,良性腫瘤10例,肺內淋巴結6例,炎性肉芽腫6例。
2.2? 患者單純胸部CT診斷的結果分析
患者單純胸部CT診斷肺癌的敏感度為47.62%、良性結節的特異度為70.00%。見表1。
2.3? 患者單純腫瘤標志物診斷結果分析
患者單純腫瘤標志物診斷肺癌的敏感度為45.24%,良性結節的特異度為65.00%。見表2。
2.4? 患者胸部CT與腫瘤標志物聯合診斷結果分析
患者胸部CT與腫瘤標志物聯合診斷肺癌的敏感度為73.81%、良性結節的特異度為88.33%。見表3。
2.5? 不同方法診斷肺癌的靈敏度、特異度與符合率比較
胸部CT聯合腫瘤標志物診斷肺癌的靈敏度、特異度與符合率高于單純胸部CT以及單純腫瘤標志物的數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肺癌在臨床十分常見,具有起病隱匿、進展快速、死亡率高等特點。目前,胸部CT是肺癌篩查中的重要技術,該技術可以消除檢查期間周圍組織結構的重疊問題,具有較高的分辨率,可提高診斷的準確性[5-6]。研究結果顯示,細短毛刺、胸膜凹陷、深分葉、空泡征及血管集中征多見于肺癌患者,但也存在于炎癥與感染人群中[7-8];原位腺癌與不典型腺瘤樣增生普遍表現為純磨玻璃結節;部分實性結節具有較高的肺癌風險,實性成分越多,惡變的可能性越大,多見于附壁生長的浸潤性腺癌,且該病理類型還易伴有細毛刺的深分葉實性結節。但也有研究結果顯示,單純應用胸部CT診斷肺癌的效果有所局限[9-10]。隨著臨床對腫瘤標志物研究的不斷深入,該方法也給肺癌診斷開辟了新的途徑[11]。
NSE是由神經源性細胞所分泌的蛋白酶,可作為小細胞肺癌高靈敏度、高特異度的腫瘤標志物;CEA由胃腸道細胞分泌,多用于消化系統腫瘤的診斷中,但在肺癌患者中也見升高,其中以肺腺癌最為明顯;CYFRA21-1是在上皮細胞進行表達的惡性腫瘤細胞,對于肺鱗癌具有較高的診斷特異性;CA125在肺癌晚期患者中升高明顯。本研究病理學檢查結果顯示,102例患者中,肺癌42例患者(占41.18%)、良性病變患者60例(占58.82%)。患者單純胸部CT診斷肺癌的敏感度為47.62%、良性結節的特異度為70.00%;患者單純腫瘤標志物診斷肺癌的敏感度為45.24%,良性結節的特異度為65.00%;患者胸部CT與腫瘤標志物聯合診斷肺癌的敏感度為73.81%、良性結節的特異度為88.33%,胸部CT聯合腫瘤標志物診斷肺癌的靈敏度、特異度與符合率高于單純胸部CT以及單純腫瘤標志物的數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胸部CT聯合腫瘤標志物可以有效提高肺癌患者的診斷效果,為臨床診療工作提供可靠的參考。
綜上所述,胸部CT與腫瘤標志物聯合診斷肺癌效果顯著,適于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謝田田,孫曉曉,馬靜,等.肺癌血清學腫瘤標志物的研究[J].河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8,37(4):239-241,246.
[2]楊燕君,張曉麗,董躍華,等.腫瘤標志物TTF-1預測肺腺癌EGFR突變模型的構建及初步評估[J].河北醫學,2020,26(12):1999-2004.
[3]付欣.胸部CT和腫瘤標志物檢測對體檢人群肺癌早期篩查的價值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9,25(3):51-52.
[4]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中華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9版)[J].腫瘤研究與臨床,2020,32(4):217-249.
[5]翟松林,葉遠花,王潔,等.增強CT掃描聯合腫瘤標志物檢測對非小細胞肺癌的診斷價值[J].實用癌癥雜志,2018,194(5):805-807.
[6]楊余良.胸部CT和腫瘤標志物檢測對體檢人群肺癌早期篩查的價值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0,4(18):142-143.
[7]鞠惠,朱立強,趙利.腫瘤標志物CEA/CYFRA21-1比值聯合液基細胞學對非小細胞肺癌分型的診斷價值[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0,33(23):3880-3882,3888.
[8]陳賀.血清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在原發性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7):1058-1060.
[9]張喜旺,郭宏秀,馬曉紅,等.64排螺旋CT胸部掃描聯合血清腫瘤標志物對孤立性肺結節的診斷價值[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14):2370-2372.
[10]田陽,宋詩玲,孫啟峰.炎性指標及腫瘤標志物在非小細胞肺癌診斷及腫瘤分期中的臨床應用[J].國際呼吸雜志,2020,40(22):1723-1728.
[11]卜曉敏,夏亮,李立文.血清淀粉樣蛋白A聯合腫瘤標志物檢測在老年肺癌診療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20,17(31):162-165,169.
作者簡介:靳珍(1990.6-),女,漢族,籍貫:河南省商丘市,本科,住院醫師,研究方向:胸部CT的影像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