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 探討肺纖維支氣管鏡細胞病理學檢查技術應用于肺癌患者檢查中的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于重慶永榮礦業有限公司總醫院治療80例肺癌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通過肺纖維支氣管鏡細胞病理學檢查,將肺纖維支氣管鏡細胞病理學檢查的鱗癌檢出率、腺癌檢出率以及小細胞癌檢出率與手術病理檢查結果進行比較。結果? 肺纖維支氣管鏡細胞病理學檢查結果顯示,鱗癌檢出率為51.25%(41/80)、腺癌檢出率為36.25%(29/80)、小細胞癌檢出率為12.50%(10/80);手術病理檢查結果顯示,鱗癌檢出率為50.00%(40/80)、腺癌檢出率為38.75%(31/80)、小細胞癌檢出率為11.25%(9/80)。針對肺癌,肺纖維支氣管鏡細胞病理學檢查與手術病理檢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肺纖維支氣管鏡細胞病理學檢查可有效檢查出肺癌患者的疾病類型,診斷準確率較高。
關鍵詞:肺癌;肺纖維支氣管鏡;細胞病理學;手術病理;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7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2-0191-03
肺癌的主要發病人群為吸煙人群、慢性肺病人群。隨著病情的進展,肺癌會出現散播轉移等情況,肺外圍的腫瘤會發生擴散以及脫落,進入胸膜腔。肺癌細胞會隨著肺靜脈回流至左心室中,然后逐漸開始轉移,且可轉移到全身任何部位[1]。另外,肺癌細胞主要通過淋巴道轉移,會導致患者出現胸悶及窒息等情況。臨床需要對肺癌患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結合患者的病情對預后效果進行有效的評估。臨床確診肺癌的金標準是手術病理檢查,但手術病理檢查操作繁瑣。隨著纖維鏡技術的逐漸成熟,纖維鏡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肺癌的臨床診斷中,且取得了良好的診斷效果[2]。本研究旨在分析肺纖維支氣管鏡細胞病理學檢查對肺癌的診斷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于重慶永榮礦業有限公司總醫院治療的80例肺癌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通過肺纖維支氣管鏡細胞病理學檢查。年齡33~78歲,平均年齡(55.67±10.56)歲;男57例,女23例;致病原因:吸煙46例,慢性肺病25例,其他因素9例。所有患者及其家屬知情本次研究后,均在同意書上簽字,同意參與研究。本研究方案上報醫院倫理委員會,得到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臨床癥狀于肺癌診斷標準相符者[3];自愿參與本研究者。
排除標準:精神疾病者;臨床資料不全者;不愿意參加本研究者。
1.3? 方法
手術病理學檢查步驟:獲得病理組織后,對其進行精干固定、脫水處理,包埋制片,將蠟塊切片,染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判斷病變類型。肺纖維支氣管鏡(生產企業:上海精密儀器儀表公司)檢細胞病理學檢查查步驟:確認病灶后,從患者的鼻腔將纖維支氣管鏡送入病灶處,使用生理鹽水沖洗病灶,然后通過負壓吸回灌洗物,觀察病理組織,得到檢查結果。
1.4? 觀察指標
將肺纖維支氣管鏡細胞病理學檢查后的鱗癌檢出率、腺癌檢出率以及小細胞癌檢出率與手術病理檢查結果進行比較。鱗癌表現:早期皮損呈小硬的淡紅色結節,邊界模糊,表面相對光滑,主要為疣狀或者乳頭瘤狀,有時表面存在鱗屑。
腺癌表現:為腺腔結構,由分化好和分化差的成分混合存在,可以見到乳頭狀或者小管狀結構以及不常見的結構,胞漿內可以發現空泡,邊界模糊。小細胞癌表現:經肺纖維支氣管鏡細胞病理學檢查發現癌細胞即可確診。鱗癌檢出率、腺癌檢出率以及小細胞癌檢出率為鱗癌患者例數、腺癌患者例數及小細胞癌患者例數分別與總例數的比值。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字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肺纖維支氣管鏡細胞病理學檢查結果顯示,鱗癌檢出率為51.25%(41/80)、腺癌檢出率為36.25%(29/80)、小細胞癌檢出率為12.50%(10/80);手術病理檢查結果顯示,鱗癌檢出率為50.00%(40/80)、腺癌檢出率為38.75%(31/80)、小細胞癌檢出率為11.25%(9/80)。針對肺癌,肺纖維支氣管鏡細胞病理學檢查與手術病理檢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肺癌屬于呼吸系統惡性腫瘤,發病率較高,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近年來,我國肺癌患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已成為全球肺癌高發國家。根據不同的病理類型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據統計,非小細胞肺癌的患者例數占所有肺癌患者的70%[4]。對于早期肺癌患者來說,全面篩查工作開展起來比較困難,而肺癌患者一經確診,基本處于中、后期,對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生命安全均造成了嚴重威脅。因此,早診斷、早治療是保證患者臨床療效以及5年生存率的關鍵。
纖維支氣管鏡有利于診斷早期肺癌患者,可幫助患者得到盡早治療。纖維支氣管鏡病理學檢查的具體作用包括[5]:①纖維支氣管鏡能夠對段和段以下的支氣管進行詳細的檢查,及時發現可疑病變。②纖維支氣管鏡可對氣管內膜進行刷檢和活檢,同時能夠對支氣管進行灌洗,為檢查提供病理學標本。③纖維支氣管鏡有助于學者對葉和葉段支氣管的解剖學結構進行了解,為手術治療提供有力的依據。纖維支氣管鏡刷片的癌細胞的原有形態特征不會被破壞,不會擠壓癌細胞,不會使其出現變形[6]。特別是小細胞未分化癌的臨床特點比較顯著,該類癌細胞的體積較小,大小存在明顯差異,呈現葡萄狀及條狀排列,且癌細胞中的胞漿較少,核小,或者為裸核[7]。肺癌的類型較多,中小細胞肺癌的發病率相對較低,而高分化的鱗癌或者腺癌通過纖維支氣管鏡刷片的細胞異型較小,且無組織結構,無法對其形態特征進行掌握,細胞易發生退變,故誤診率較高[8]。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肺纖維支氣管鏡細胞病理學檢查結果顯示,鱗癌檢出率為51.25%(41/80)、腺癌檢出率為36.25%(29/80)、小細胞癌檢出率為12.50%(10/80);手術病理檢查結果顯示,鱗癌檢出率為50.00%(40/80)、腺癌檢出率為38.75%(31/80)、小細胞癌檢出率為11.25%(9/80)。針對肺癌,肺纖維支氣管鏡細胞病理學檢查與手術病理檢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肺纖維支氣管鏡細胞病理學檢查可有效檢查出肺癌患者的疾病類型,診斷準確率較高。
參考文獻
[1]肖蓓.肺癌纖維支氣管鏡細胞病理學方法的診斷價值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93):18220.
[2]李玉華.纖維支氣管鏡刷檢聯合病理活檢在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16):2324-2325.
[3]范曉明,韓殿龍.肺纖維支氣管鏡細胞病理學檢查對肺癌診斷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20):147-148.
[4]李剛.肺纖維支氣管鏡細胞病理學檢查對肺癌診斷的臨床意義[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4):162-163.
[5]彭旭,楊靜.肺纖維支氣管鏡細胞病理學檢查對肺癌的診斷價值[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30(19):61-62.
[6]肺纖維支氣管鏡細胞病理學檢查對肺癌診斷的臨床意義[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4):162-163.
[7]李美瓊,林靜,王善歡,等.纖維支氣管鏡下液基細胞學檢測技術在肺癌診斷及分型中的應用價值[J].廣西醫學,2020,42(3):264-266.
[8]陸紅梅.探討肺纖維支氣管鏡細胞病理學檢查在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97):181.
作者簡介:周世波(1985.11-),男,漢族,籍貫:重慶市,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病理分析以及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