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文 亓四廣


摘? 要:目的? 觀察推拿與針灸聯合用于慢性腰腿疼治療的效果。方法? 納入濟南市中西醫結合醫院2017年9月~2020年9月臨床治療的慢性腰腿疼患者資料100例并以隨機數表法分組,50例/組,其中50例行推拿治療,為推拿組,另50例行推拿聯合針灸治療,為聯合組,比較其治療有效率以及視覺模擬評分情況。結果? 聯合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推拿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視覺模擬評分對比,聯合組明顯優于推拿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推拿與針灸聯合聯合療法進行慢性腰腿疼疾病的治療可取得顯著療效,促進疾病癥狀的改善,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推拿手法;針灸;慢性腰腿疼;療效;分析
中圖分類號:R2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2-0189-03
慢性腰腿疼為我國臨床常見病,且多發生于老年人,通常是由機體脊髓病變、腰椎間盤突出癥、坐骨神經痛以及慢性腰肌勞損等病癥引發,一旦受到勞累或者遇寒情況均可能使癥狀加重,對患者工作及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1]。從中醫的角度分析,腰腿疼屬于“痹證”“坐臀風”的范疇,疾病的治療需堅持“標本緩急”為主要原則,重視對中醫辨證治療法的應用[2]。推拿手法與針灸均為中醫治療過程中所常用的方式,可以促進人體神經微循環,加強炎性反應的吸收,活血化瘀、舒經活絡,從而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為進一步提高疾病治療效果,文章針對推拿與針灸聯合用于慢性腰腿疼治療的效果展開相關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濟南市中西醫結合醫院2017年9月~2020年9月臨床治療的慢性腰腿疼患者資料100例并以隨機數表法分組,其中50例行推拿治療,為推拿組,另50例行推拿聯合針灸治療,為聯合組。推拿組患者年齡46~72歲,平均年齡(54.52±3.06)歲,其中男30例,女20例,病程5個月~8年,平均病程(3.50±0.50)年。聯合組患者年齡47~72歲,平均年齡(53.98±3.12)歲,其中男28例,女22例,病程4個月~8年,平均病程(3.58±0.47)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進行比較(P>0.05)。本次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肩頸腰腿疼疾病癥狀表現;②經濟南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檢查確診。
排除標準:①精神意識狀態異常;②急性腰腿疼癥;③哺乳期和妊娠期患者;④資料不完善者。
1.3? 研究方法
推拿組患者行推拿手法治療,具體治療方法為:將雙手交疊在一起并在患者腰背部位按壓2 min,隨即在其臀部和腿部將肌肉部分進行揉滾,時間保持約為2 min,再以肘尖部位按照由上及下的順序對其脊柱兩側的肌肉進行推拿,時間仍為2 min。最后再依次對患者腿部后側線、脊柱及外側線位置進行叩擊,叩擊手法為高頻率叩擊,力道則以患者舒適度情況為準。本組患者均接受為期6 d的連續推拿治療,然后暫停1 d,7 d為1個觀察周期,1個月為1個療程。
聯合組行推拿手法與針灸的聯合治療,除了上述推拿手法治療內容之外,還包括以下操作:首先,結合患者具體的疼痛位置情況確認所需施針的各個穴位,疼痛感沿足少陽膽經過傳導的患者為其取懸鐘穴、環跳穴、陽陵泉穴等然后再以足太陽膀胱經進行傳導,取申脈穴、膀胱俞穴、承山穴、承扶穴、委中穴及昆侖穴。針對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可以結合其具體情況考慮增加三陰交穴的針灸法,治療過程中患者需保持俯臥位,并提前做好患者施針面的消毒處理,將留針時間控制在20 min為宜,并以艾條灸腎俞及八髎穴,時間為20 min,本組患者同樣接受為期6 d的連續針灸治療,然后暫停1 d,7 d為1個觀察周期,1個月為1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記錄、分析兩組治療有效率以及視覺模擬評分(VAS)情況。經治療,若患者疼痛癥狀完全消失,腰部與腿部功能完全恢復,且治療1個療程后未出現后遺癥問題,則為顯效。若患疼痛癥狀基本消失,腰部與腿部功能大部分恢復,則為有效。若癥狀未變化甚至疼痛加重,則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SPSS 23.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聯合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推拿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視覺模擬評分(VAS)比較
聯合組視覺模擬評分(VAS)明顯優于推拿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慢性腰腿疼為臨床中的一種多發性疾病,該疾病可由多種病癥引起,具有極高的發病率,需要較長的治療周期,病癥所造成的疼痛為患者的生活與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大大降低了患者生命質量[3-4]。中醫理論認為,慢性腰腿疼疾病屬于“痹證”“坐臀風”的范疇,疾病主要致病因包括肝腎不足、嚴重濕邪、外感風寒及勞倦內傷等。患者外邪長期存留在機體內部并發展至筋脈經絡后即可造成氣滯血瘀與筋脈失養,隨著時間的增加,病情逐步發展,繼而會出現氣血不足以及肝腎兩虛等情況,在這種機體狀態下,就會產生明顯的腰腿疼癥狀,對于慢性腰腿疼疾病的中醫治療通常以補益氣血、化瘀通絡為主[5]。
尤其是最近幾年,人們的工作壓力逐步增加,生活節奏明顯加快,臨床中腰腿疼疾病的發病率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且呈年輕化發展態勢。該疾病的中醫治療手法主要包括針灸、推拿以及溫灸手段,隨著患者實際情況的不同,各方法的實際應用效果也具有一定差異。專家經臨床研究證實,針灸治療能夠對患者機體中一些鎮痛物質的分泌加以促進,繼而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疼痛,該方法的應用可幫助患者加強機體血液循環,同時還可以強化患者機體系統免疫力功能,從而對神經興奮度以及肌肉功能進行調節,達到疾病治療目的[6]。推拿也是較常用治療手法,不但可以緩解疼痛,還能夠加強機體血液循環,提高對腰腿部位肌肉放松狀態的維持作用,療效顯著,且治療安全性較高。研究證實,兩種中醫療法聯合應用,可取得更為顯著的效果[7-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接受針灸與推拿手法聯合治療后,治療有效率為明顯高于推拿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VAS評分對比,聯合組明顯優于推拿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很對慢性腰腿疼疾病患者臨床采用推拿與針灸聯合治療方法可取得更為顯著的療效,能夠有效促進疾病癥狀的改善,提高治療有效率,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趙曉東,方芳,白雪松,等.養血湯聯合針灸治療慢性腰腿痛的臨床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20,39(10):136-137.
[2]車金錄,楊俊.針灸聯合推拿復位對慢性腰腿疼痛患者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38):31.
[3]李米蘭,屈美榮.針刺結合推拿療法治療慢性腰腿痛的效果評價[J].當代醫藥論叢,2020,18(10):199-200.
[4]韓文明.針灸推拿加骨通貼膏外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之后的慢性腰腿痛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64):187,241.
[5]王薇.針灸結合推拿手法治療慢性腰腿痛的臨床效果[J].當代醫學,2019,25(2):132-134.
[6]余婧,彭正東,張杏.針灸治療慢性腰腿痛臨床效果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8,10(33):86-87.
[7]任正強,馮慶奎,羅會用,等.針灸聯合推拿復位對慢性腰腿疼痛患者疼痛程度、腰屈曲活動度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27(19):2113-2117.
[8]李文英,李文勝,柴磊.輕手法推拿配合督姜灸治療老年慢性腰腿痛30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間療法,2017,25(12):27-28.
作者簡介:張文文(1985.9-),女,漢族,籍貫:山東省濟南市,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研究方向:針灸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