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嬌
(遼寧省圖書館,遼寧 沈陽 110167)
我國圖書館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為了實現圖書館管理模式在這一背景下穩定發展,必須要結合信息化技術來創新現代化圖書館的管理模式,新的管理模式改變傳統圖書館藏書量少,知識資源不全面,不能及時找到需要的書籍等方面的不足。在信息時代下應用新的圖書館管理模式,不僅為找書、看書提供了便利,也提高了圖書館管理的自動化,對于圖書館管理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改革[1]。
信息技術應用于圖書館時代下,通過數字化技術整理圖書館,可以擁有大量的信息資源,通過互聯網中的分布式數字媒體技術整合的文本、語音、視頻等手段,讓更多的讀者學會并掌握此類獲取資源的方法。通過數字技術把傳統的圖書、期刊、地圖、手抄稿、視頻等資料信息數字化,為圖書館豐富的信息資源研發出快捷方便地儲存方式和信息傳遞方法。信息時代下圖書館不僅改變了對讀者的服務方式,還對圖書館的管理工作、館藏建設、評價體系等方面的創新提供了技術支持。數字圖書館與傳統的圖書館相比,具有成本低、占用物理空間少、經濟環保等優勢。傳統的圖書館需要購買大量藏書,豐富圖書的種類,這些書不僅造價昂貴,后期館內管理工作繁雜,對于絕版的書籍因管理不當,容易丟失或破壞。這樣很容易給圖書館造成巨大的損失,甚至會造成資源浪費。建造數字圖書館有利于加快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促進教育公平。
與數字圖書館相比,傳統圖書館顯現出圖書收藏工作繁瑣、經濟投入大等不足,圖書館雖然在收集資源、數量和質量上都存在局限性,但書籍是教育的基石,因此它決定了教育質量。教育資源豐富的地區可以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但是,由于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教育資源嚴重失衡。在這一環境下,數字圖書館的出現有效地整合了網絡教育數據,實現了教育資源的統一,從而有效地改變了區域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分布,促進了教育公平。在信息時代下,數字圖書館可以使人們共同閱讀同一本書,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在傳統的紙質圖書館中借書,讀者想看的書已經被借走了,要看的話需要等很長時間。而數字圖書館實現了資源共享,無論何時何地,同一本書和同一份文件都可以實現多人閱讀,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讀者可以隨時閱讀自己喜愛的書籍。此外,數字圖書館具有資源、類型豐富的優勢。圖書館存儲各種形式的文檔,包括文本、語音、視頻和網頁等。圖書資源包括各個領域,查詢方便,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因此,創建數字圖書館,創新圖書館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義,但是信息時代下圖書館管理也存在著諸多問題[2]。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生活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人們通過閱讀不斷滿足精神需求,因此對圖書館的服務和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作為一種社會型服務機構的圖書館,應順應時代發展,館內管理意識應與時俱進。但是許多參加圖書館管理工作者受傳統管理模式的影響,思想比較保守,沒有創新意識,以及對信息時代下數字圖書館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認識,在數字化圖書館管理過程中,仍然使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嚴重阻礙了信息時代下圖書館的發展。
隨著科學的進步,信息時代的到來,從事圖書館管理工作者傳統管理模式硬搬到數字化圖書館管理中,已經不能適應圖書館的發展。由于圖書館管理工作者數字化技術不夠專業,這就造成館內的資料處理技術和安全技術不夠完善,使得館內管理工作過程中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比如圖書信息與上傳網絡上的信息不一致,這樣對后期的數字編目、圖書檢索和圖書整理等方面產生大量的工作。容易造成數字化圖書館功能失效,從而也無法為讀者提供完善的服務。
圖書館工作是復雜性和專業性并存,因此對館內工作者來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具備專業素質和各方面的能力。但是在信息時代下,管理數字化圖書館過程中,館內工作者對業務技能掌握的還不夠熟練,管理方面的知識和經驗不足,甚至館內工作年齡較大的工作者還不了解互聯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速度。這些因素都會阻礙數字圖書館管理的順利進行,為避免以上管理的不足,需研發新的管理策略[3]。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有了一定的保障,這對圖書館的建設來說是一種機遇,但機遇和挑戰往往同時存在,因此在面對機遇的同時還要采取一定措施戰勝困難,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完善圖書館的管理模式。實現此目標就要轉變管理觀念,認識到數字化建設在未來圖書館發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對于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要有一個長遠的計劃,加大資金支持,充分使用高科技,不斷提高數字圖書館在各類型圖書館中的競爭力,從觀念上改變以前老舊圖書館的管理方法,將數字管理充分應用到圖書館的日常管理中,使用先進技術來替代傳統模式,自動完成信息系統的整理,減輕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量。由于新科技的引進,對數字化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專業能力要求較高。管理人員不但要熟悉圖書館管理業務,管理者還要積極的學習和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將數字化圖書館的優勢發揮出來,實現建設數字化圖書館的意義。
在數字圖書館管理模式創新過程中,要以一個科學的管理組織結構為基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當前的圖書館運營組織結構的年齡差距很大,因此在管理中工作人員的溝通和交流不足,具有管理經驗的管理人員要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年輕管理人員,年輕管理人員要將自己在信息技術方面的優勢發揮出來,因此在對崗位進行安排時,要考慮到工作人員的優勢在哪,進行合理的安排,提高工作效率。將新的數字圖書館服務整合到管理系統創新中,明確管理系統的具體職責。以績效為基礎的考核方法,并正式建立獎懲機制,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建立有效的員工培訓體系,并定期對員工實施培訓和評估。遵循優勝劣汰的原則,引進優秀人員來填補淘汰后的空缺。以完善的管理系統為基礎,保障圖書館的順利運行,不斷提高圖書館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為提高圖書館管理效率打下基礎。
管理和服務是數字化圖書館發展的基礎。所以要不斷尋找圖書館新的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圖書館服務水平,盡最大努力讓讀者感到滿意,使數字圖書館管理創新過程中的獨立管理成為中心,以讀者的真實需要為基礎,讓讀者在圖書館閱讀過程感到滿意。①圖書館的軟件和硬件設施要健全,除了積極建設電子閱讀設備外,還要加強移動服務平臺的建設,和手機相結合,閱讀零散書籍,開發移動應用程序,加快綠色建筑的評價標準,使讀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利用無線網絡對圖書館的資料和借閱情況進行了解。②圖書館的服務模式要具備人性化,根據讀者閱讀習慣的不同,提供不同的下載方法,向視力障礙者提供圖像,滿足特殊讀者的學習需要。③正確描述讀者的肖像,合理、正確地對讀者進行分類,提供數字圖書館的獨立管理,避免讀者反感。從整體上看,數字圖書館的自主管理應該站在讀者的立場來思考問題,對管理和服務進行創新,不斷提升讀者的滿意度[4]。
優秀的人才隊伍是圖書館生存和發展的保障,因此數字化圖書館的建立需要一支水平高、具有專業技能的團隊。這是現代化圖書館發展下去的基礎,也是提高服務的重要條件。圖書館工作人員不僅需要掌握基本的業務知識,而且還必須掌握經濟管理,計算機和外語的知識,因此,我們致力于加強學習,不斷完善我們的知識結構體系,并成為各種讀者需求的信息服務專業人員。圖書館的現代化管理需要一支由高質量的信息人才組成的團隊,要不斷引進優秀的實施個性化、多層次的崗位人才,完善人才培養體系,迅速優化圖書館人才隊伍結構[5]。
在信息時代,圖書館應重構內部結構,創新管理模式,制定一套科學的規章制度,這是完善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的重要條件。在此基礎上,圖書館要不斷尋找新的科學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者的思想覺悟、文化水平和服務理念,突出管理者在圖書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經過不斷的完善,為讀者提供越來越好的服務,提高全民族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