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研,解玲玲
(鄭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地鐵是衡量一個城市乃至國家的現代化發展水平的指標之一,也是彰顯一座城市公共交通系統是否完善的關鍵,地鐵建設、運營和發展的各個環節都十分重要。相比其他交通方式,地鐵具有運能強、運速快、能耗低等特點,同時也存在人員密集、運營環境復雜、空間封閉等不足之處,給地鐵正常運營帶來事故隱患。若發生地鐵突發事故,難以及時開展人群疏散、緊急救援等工作,會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為了更好地防范地鐵突發事故,需要了解突發事故的影響因素,采取切實可行的處理措施,才能保障社會穩定。
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的事件,此類事件一旦出現,會產生一定的經濟財產損失,甚至危害人們的生命安全,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不利。雖說突發事件難以預測,具有突發性,無法提前預知,但可以通過一定措施,有效減少此類意外事件帶來的影響。在地鐵突發事件當中,可以將突發事件歸結為4類。①地鐵運營生產事件:列車脫軌、供電系統故障、機電故障等。②地鐵自然災害:如暴雨、臺風等。③地鐵公共衛生事件:如重大傳染疫病等,給地鐵出行帶來了很多不便,甚至對于一些封控區域,實行了嚴格的交通管制,暫停了地鐵運行。④地鐵社會安全事件:如火災、恐怖襲擊、聚眾鬧事等。
為了更好地判定地鐵突發事件情況,可以按照突發事件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圍等指標,將地鐵突發事件劃分為不同的級別,筆者認為可以分為4個級別,且代表了不同的突發事件影響程度和影響范圍。
一般突發事件,主要是指事態相對簡單,在公共安全、政治穩定等方面影響范圍較小,且危害較小,可能存在較小經濟損失或有少數人員傷亡情況,但總體來講,通過相關部門處理,便可解決。
較大突發事件,主要是指事態相對復雜,在公共安全、政治穩定等方面有一定影響范圍,且造成了一定危害,或者存在一定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需要多部門聯合處置,才能得到有效解決。
重大突發事件,主要是指事態較為復雜,在公共安全、政治穩定等方面造成了較大的影響,且存在較大危害或經濟損失、人員傷亡,在處理當中,不僅需要多部門共同協作,同時還需要相關單位的參與,實行聯合處置。
特別重大突發事件,是指事態極其嚴重,在公共安全、政治穩定等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及影響,存在巨大損失,在處理時難度大,需要政府統一組織協調,合理調配各項資源和力量,做好應急處理工作。
在地鐵突發事故防范和處理當中,應急管理預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完善的應急管理預案體系,不僅可以判定風險來源,還可以對風險程度進行正確的評價。為此,在突發事件處理中,必須完善應急管理預案,在預案內明確各部門之間的任務和職責,避免出現各類風險隱患。此外,還要制定詳細、合理的各項預案制度,如《防洪專項應急預案》《消防應急預案》《客運應急預案》等,為后期突發事件處理提供依據,保證做到有據可循。為了更好地發揮應急管理預案體系的作用,還要在內容、組織架構、人員配置等方面進一步細化,保證應急預防體系詳細、科學、有效。
如何才能規避風險,有效防范突發事件的發生,需要結合以往經驗教訓,立足實際,定期開展地鐵突發事故應急管理預案演練活動,在地鐵突發事件處理當中,應急預案演練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工具,可以用于對地鐵應急反應能力的測試、評估,了解制定的應急預案是否合理。在地鐵突發緊急情況應急預案制定當中,尤其是規劃環節,應最大限度考慮地鐵環境的緊急性、復雜性及多變性。在演練實施環節,盡可能區分開各個應急專題和預先應急規劃,且按照現有的應急能力作出一個專題并進行盲演,以便獲取最真實的應急反應狀態。待完成演練后,要及時復盤分析、總結,及時找出演練當中存在的問題,作出正確的補救。
地鐵突發事故涉及面廣,需要構建起突發事故應急聯動機制,以打破部門、區域之間的行政壁壘,實現突發事件處理的多方合力,實現跨部門、跨地區聯動效應。還要加強與其他單位的協調聯動關系,形成一個多部門共同參與的突發事故應急演練體系,分析每一個部門在演練方案當中扮演的角色,明確各部門和各單位的職責,做好協調工作,不斷完善合作機制,保證在遇到突發事故時,可以迅速作出正確的反應,確保各環節無縫銜接,各部門密切協作、配套聯動,提高應急處理效率,保證地鐵運行安全,降低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針對地鐵突發事故,不僅需要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和地鐵運營公司的參與,同時還需要社會力量的加入。要求積極引導社會各組織、團體參與到地鐵突發事件處理工作當中,做好志愿服務工作,積極發揮社會力量的優勢。同時,注重人民群眾的參與意識,引導公眾參與突發事故防范和處理,增強其危機感。一方面,要向乘坐地鐵的人民群眾及時宣傳地鐵安全乘車的相關知識,或者在各企事業單位定期舉辦安全乘車知識活動;另一方面,要組織公眾參觀地鐵應急專用設備設施,將地鐵應急專用設備設施的公眾性能、作用詳細地介紹給乘客,讓乘客能在遇到地鐵事故時,能作出正確的處理。或者在重大事故應急演練中邀請一些乘客,向乘客傳授緊急疏散和自救互救的方式方法;還可在地鐵站內充分利用站內的宣傳渠道,如站內廣告牌、車站廣播、車內視頻、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發放一些安全宣傳手冊,及時向乘客傳遞相關防災、救災、自救知識。
地鐵突發事故的發生,直接關系到廣大乘客的切身利益,會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若單一地依靠政府的力量,很難應對所有類型的突發事故。加上地鐵空間密閉等特點,相比其他交通事故,地鐵事故發生后想要迅速開展專業救援難度較大。在突發事故當中,往往會涉及到人群疏散、緊急救援、醫務人員、現場監測等,這些都需要提前制定好預防措施,如公共安全應急管理系統的建設,需要衛生、交通、公共安全、防火等多部門聯合行動,加強各管理部門和政府部門的聯系,建立完善的信息溝通渠道,及時共享資料,為協調處理地鐵突發事故作出積極的貢獻。
想要有效防范地鐵突發事故,地鐵公司就要嚴格履行自身的職責與義務,強化一線監督,成立監督工作聯合小組,做好日常檢查和監督工作,對設備維修、保養、人員應急培訓等內容進行詳細、認真的監督管理。同時做好現場檢查工作,對工作人員的實操能力進行定期評估,明確責任與分工,積極開展突發事故安全教育培訓活動,對于工作認真負責的員工,要給予獎勵;反之,對于不作為、怠工的員工,給予嚴厲的懲罰。除此之外,還要重視社會的監督作用,開通申訴渠道,通過民眾的監督,規范地鐵運營行為,保障地鐵運行安全。
地鐵作為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一員,在城市交通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地鐵的出現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然而,在地鐵線路網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地鐵覆蓋面積越來越大,客流量也越來越多,與此同時,地鐵運行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尤其是突發事故的出現,往往會造成嚴重的后果,且不利于社會穩定。為此,必須詳細了解地鐵突發事故的類型,做好事故等級劃分,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才能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危害,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