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勤
(遼東學院,遼寧 丹東 118000)
高校圖書館是指隸屬于某特定高等教育機構,為該機構的教師、學生、科研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服務的圖書館。其主要功能:①支撐研究過程的功能;②支撐教學過程的功能;③實施教學過程的功能;④支持自主學習過程的功能;⑤開展圖書館學研究的功能。
現階段我國高校中大多數學校的老師及科研人員閱讀率比較高,但是學生閱讀率偏低。例如,遼寧某所高校,經常到圖書館借閱書籍的學生還不到學生總數的1/20。因此高校圖書館對學生的閱讀推廣策略就成了研究熱點。
學生屬于讀者群體。我國著名圖書館學家王子舟先生的知識集合說的模型:
客觀知識→知識集合→知識受眾
在此模型中,學生即讀者群體屬于知識受眾,而高校圖書館屬于知識集合,書籍、報刊、多媒體、文獻等屬于客觀知識。筆者通過對這3個組成環節的研究,總結出了系統的高校圖書館面向學生進行閱讀推廣的策略,這對于高校圖書館有著重要意義。
克勞福德和格曼在印度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贊提出的“圖書館學五定律”的基礎上提出了“圖書館學新五定律”,即:①圖書館服務于人類文化;②掌握各種知識傳播方式;③明智的采用科學技術,提高服務質量;④確保知識的自由存取;⑤尊重過去,開創未來。
其中②③④條屬于客觀知識的傳播手段,也包含在客觀知識的范疇內。現階段我國高校圖書館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提高館藏及豐富閱讀工具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率。
依托自媒體平臺為學生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已經成為高校圖書館的主流趨勢。中國圖書館學會發布的《中國圖書館學會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我國超過80%的高校圖書館在微信、微博等自媒體平臺上開通了官方服務賬號。目前,我國的高校圖書館自媒體服務正處于高質量發展階段。學生可以很方便地通過手機或者計算機等電子終端直接對接客觀知識資源,這為豐富圖書館閱讀途徑提供了很大便利,行之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率。因此,為了加強高校圖書館面向學生的閱讀推廣,繼續高質量的發展自媒體知識傳播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隨著文化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很多著作也應運而生,期刊等種類的客觀知識也不斷增加,再加上電子圖書的產生,這些都使得高校圖書館的館藏不斷增加。這在客觀上也滿足了印度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贊的“讀者有其書”的思想,能夠從供需關系中拱的方面最大滿足讀者需求。
為了更好地支撐高校研究過程、教學過程,并且更好的實施教學過程,幾乎所有的高校圖書館都配備了學科館員。學科館員可以更好地把握專業發展方向,對客觀知識進行挖掘,對學生所需求的知識資源進行分類,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引導,使得不斷擴大的館藏即不斷增加的客觀知識可以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作為一個信息存儲與服務提供中心,高校圖書館一直面臨著所擁有的信息難以完全滿足用戶所有需求的矛盾,因此,合作與共享也一直是圖書情報界努力的目標和方向。但是由于技術、地理位置、經濟條件的限制,傳統的高校圖書館合作主要局限于手工式的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合作局限性很大,大范圍的資源共享與合作項目并沒有得到有效的開展,資源共享更多停留在理念上。近些年,網絡技術的發展消除了高校圖書館資源共享的地域限制,為資源共享的深入開展提供了技術支持條件。因此,高校圖書館聯盟就應運而生。經過了幾十年的高校圖書館聯盟的建立與建設,我國高校圖書館聯盟已經具有較大規模并發揮出其優越性。雖然如此,但是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聯盟的發展熱潮仍然沒有減退,這成為高校圖書館領域的一大熱點。
圖書館聯盟的建立使得高校圖書館館藏的專業面很大限度上得到了拓寬。這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不同專業客觀知識,選擇面也更廣,為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做了客觀上的保障。因此,保持我國高校圖書館聯盟的蓬勃發展態勢可以促進高校圖書館面對學生閱讀的推廣。
知識集合在王子舟先生的模型中代表了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科學與專業圖書館和國家圖書館。在本文中代表高校圖書館。高校圖書館在面向學生做閱讀推廣時,必須要加強自身建設,即在知識集合方面推廣學生閱讀的策略。
由于高校圖書館是高校中的人才“洼地”,而面向學生的閱讀推廣中又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作為引導,因此,高校圖書館在面向學生的閱讀推廣策略時要加強高校圖書館館員的人才建設。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都配備有學科館員,但是一般都是由專業老師兼任,不具有專職性,這樣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科館員對于學生專業文獻引導閱讀方面的作用。因此,配備專職的學科館員,加強圖書館普通館員的專業建設是面向學生推廣閱讀的必要策略,這樣從館藏的專業挖掘、面向學生的專業資源導航上加強了學生的閱讀率。
本文的高校圖書館的資源指資金資源。高校圖書館是高校中的資金“洼地”。高校的主要任務是教學和科研,因此學校擁有的大量資金涌入了教學部門及科研科室,而作為支撐高校科研和教學過程的高校圖書館獲得的資金量就比較少,這樣在客觀上妨礙了高校圖書館的建設。對館藏的購置,文獻的共享,外校圖書館資源的利用,數字圖書館的建設甚至到圖書館的多媒體及自媒體建設都起到了妨礙作用。因此,如果要大力在學生中推廣閱讀,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高校圖書館本身的建設問題,這個必須要有大量的資金作為保障。因此,處于高校資金“洼地”的高校圖書館能否得到充足的資金支持是能否很好地進行閱讀推廣的關鍵。所以,加大對高校圖書館的資金投入是面向學生推廣閱讀的重要策略。
在高校圖書館中,知識受眾在王子舟先生的模型中代表教師、學生、科研人員及其他人員。在本文中僅代表高校的學生。根據調查,我國高校中學生閱讀率普遍偏低,究其原因是因為學生的閱讀興趣不濃厚,因此要想在知識受眾環節加強閱讀推廣,主要是刺激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及閱讀興趣。高校圖書館在面向學生進行閱讀推廣的同時,不僅要靠圖書館自身的努力,而且要尋求學校的支援及學校其他部門的協助。
近些年來部分高校在辦學上提出了“寬基礎”的辦學理念,也就是說擴大單一專業學生的學習科目基礎。例如大連某高校在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基礎課中設置了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等科目,這就使得在這所高校里就讀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基礎上就多了經濟類專業的學科基礎。雖然表面看起來與學生本專業毫無關系,但是卻從另外一個層面間接地提高了學生的非本專業閱讀積極性,從而加大了學生對于經濟類專業書籍的閱讀量。
現階段很多高校著手于培養更加全面的社會建設人才,因此“寬基礎”的學生培養模式是個很好的切入口。讓更多的高校在學生課程設置上考慮到“寬基礎”的話,就會很好地激勵學生的專業文獻閱讀積極性。
學分制是現階段高校普遍采用的學生培養制度,從這個基礎培養層面上提高對閱讀的積極性可以起到最好的激勵作用。
3.2.1 加大科研學分比重是激勵學生專業閱讀積極性的最好方法。現階段很多高校都采用學分制,而高校只要在學分制當中加上科研學分,則學生就必須進行閱讀。
高校圖書館的基本作用之一就是為高校科研提供服務。科研的進行就伴隨著大量專業文獻的閱讀。而將科研學分納入學分制以后,每個學生就面對著科研的壓力,這樣就迫使學生必須進行廣泛的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3.2.2 將課外非本專業閱讀學分納入學分制。同上所述,仍然是從學分入手進行學生閱讀積極性的激勵。現階段大部分高校學生的閱讀率偏低,尤其是非本專業的專業文獻閱讀率更低。就這個現象在學分制中加上非本專業的專業文獻閱讀學分,這樣可以更好地利用高校圖書館包括圖書館聯盟所提供的一切便利條件,也能更好地提高高校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從學校層面上或者從專業聯合方面促進學生之間的科研成果交流有助于激勵學生的專業文獻閱讀積極性。這種交流可以提高學生的求知欲,刺激學生對專業書籍和文獻的閱讀。
現階段有部分高校在幾個專業間進行科研成果展示和專業間交流活動以尋找新的科研突破點,因此借著這種活動的推廣,很多學生都對非本專業的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走向圖書館,提高學生的閱讀熱情,提高學生的閱讀率。這個時候,高校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聯盟發揮了他們學科面寬、涉及專業廣的最便利的閱讀資源優勢,對面向學生做閱讀推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筆者從王子舟先生的知識集合說模型入手,從模型3個環節中做了面向學生進行閱讀推廣的策略研究。文中的策略不僅限于高校圖書館本身,同時也涉及高校其他部門的協作。因此,高校圖書館面向學生的閱讀推廣策略包含的方面非常廣泛,本文詳細地列舉了這些方面,并總結出策略。這些策略對于提高現今高校學生的閱讀率有著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