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健
(太原師范學院,山西 晉中 030619)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各行各業的影響都是非常可怕的,疫情的暴發使得很多工作的開展都變得十分艱難。對于高校圖書館而言,在校學生不能及時返校,工作人員無法及時到位,都為圖書館的采編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難度。進入2021年以來,疫情的影響逐步減弱,高校圖書館的工作逐步走上正軌,傳統的采編工作正在接受更大的挑戰。因此,借助現行的人工智能和數字資源可能成為圖書館采編工作一體化的新出口,值得人們去進行探索,盡快解決當下面臨的問題,為讀者更好地開展公共服務。
圖書館的業務流程主要包括采訪、編目、資源典藏、流通、服務、系統保障等[1]。對于高校圖書館而言,采編工作是圖書館的主要工作任務,采編工作能否有效、高效開展,直接決定了圖書館能否正常運行,能否為讀者提供良好的服務。眾所周知,采編工作是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常見的采編工作包括采訪和編目,根據圖書館的性質和任務,做好各項圖書的采購工作,合理有效地使用圖書館經費。采編工作肩負了圖書館的搜集信息、文獻整理、編制目錄包括像著錄、粘貼條形碼、打印書標、粘貼書標、蓋章、移交各庫等眾多繁瑣又極富細節的工作。采編工作是各大圖書館進行資源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開展后續工作:資源典藏、流通、服務、系統保障的基礎服務項目。
高校圖書館在知識傳遞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教育、閱讀、科研服務、文化傳播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高校圖書館的業務流程,與公共圖書館相比,有兩個比較突出的特點:①非營利性,高校圖書館的主要服務人群是大學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等等,因此,高校圖書館的主營業務就是為了給師生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幫助他們擴寬視野,增長知識,掌握更多的學習及生活技能。②信息的差別,高校圖書館提供較多的是以知識為核心的信息,所有的工作以提供知識為前提,如何幫助同學們實現知識增值,成了高校圖書館的主要目標。因此,高校圖書館的采編工作就顯得格外重要,圖書館提供良好的服務為成千上萬的大學生實現知識增長,意義重大。
近些年來,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各項工作也在積極地開展,但因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打破了原有的發展節奏,對高校圖書館的各項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疫情結束后重建自身的圖書館系統,保證圖書館可以正常運行,是圖書館系統及其管理人員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其中,在當下的后疫情時代,如何完善圖書館的采編業務,適應當下圖書館發展的前景變得尤為重要。下面就圖書館采編工作中現存在的實性問題及其原因進行分析。
一般來說,圖書館的書籍流動從采編工作的開始到進入系統并與讀者見面,都要進行復雜的采購和編目工作。高校圖書館的采編工作都要經過書目數據制作(著錄、分類標引、主題標引等)和加工(埋磁針、貼書標、貼條形碼、蓋館藏章等)[2]。目前,圖書館采編業務的流程設置不夠合理,采購和編目工作的配合不夠協調,無法實現以流程為中心開展系統的采編工作。采購的工作人員和進行編目的工作人員溝通交流不夠完善,增加了很多額外的工作量。在采編工作無法大規模由智能設備代替之前,這些工作的完成需要耗費極大的物力和人力。以高校圖書館為例,由于現在高校擴招成為主流趨勢,學生對于圖書館的數目、類別及數量的要求都在同比擴張。因此,高校圖書館為了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每年的購書量都很大,甚至每年需要增加幾萬冊到幾十萬冊。如此龐大的工作量在短期之內爆發,對采編的工作人員及圖書館系統的管理員來說,都是一份很大的挑戰。在后疫情時期,采編工作的難度依然很大,對于采編人員來說,面臨的挑戰和壓力是不可想象的。在疫情的初始階段,多數高校都采取了不開學、不返校的措施,圖書館的工作運行進入停滯狀態。進入2021年以來,疫情的影響逐漸消散,大規模的開學和返校為圖書館的運行注入了新能量,也為采編業務的發展提供了更加沉重的負擔。
現如今,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快,高校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和電子圖書已經是非常豐富了。因此,圖書館的采編業務也需要進一步地向數字資源的圖書館模式進行靠攏。各大高校圖書館的采編業務由初始階段的采購和編目開始向電子圖書和數字資源圖書進行轉型[3]。以高校圖書館為例,學生入學之后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生賬號,自己登錄校內圖書館,在校內圖書館的平臺上獲取自己需要學習的知識型書籍或者是小說類書籍。無論是獲取知識型書籍補充自己的知識,還是通過獲取小說類書籍陶冶自己的情操,無不說明,當下電子書籍對于同學們來說是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這無疑對公共圖書館的采編業務提出了許多新要求和新挑戰,要求圖書館優化檢索系統,為用戶提供人性化的閱讀體驗。
后疫情時期,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應強化公共衛生安全意識,建立健全應急服務機制,加強數字資源建設、專題文獻信息資源建設,實現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充分挖掘利用新媒體創新服務等。在高校圖書館建設中,應當從圖書館采編業務的發展現狀及問題出發,通過優化采編業務流程、健全采編業務新模式、提高采編人員素質等方式優化圖書館采編業務,推動圖書館采編業務的轉型發展[4]。
在圖書館的采編業務工作中,想要優化采編業務的流程,應該從采編的原則及用戶的需求入手進行創新。從采編原則來談:①應該以流程為中心,提高采編業務與圖書館其他業務的適應性,改善并且優化當前工作的不足,提高采編工作的科學性。②采編業務和圖書館后續的流通以及審閱工作進行協調發展,避免冗余的工作節奏。③要合理的善用智能科技,智能設備的廣泛使用可以有效地解放部分人力和物力,可以有效地減輕當前采編工作的壓力。無論是采購文獻信息的收集還是文獻種類的編排及分類,都可以引入智能設備進行高效的機械化的運作,既高效,也可以降低由于人工工作所帶來的錯誤率。
圖書館采編業務的舊模式,主要還是依賴采編業務的社會化,即常說的外包業務,如此可以減輕采編人員的壓力和降低采編業務的難度。就目前而言,采編業務舊的模式發展無法滿足更多讀者人群的需求,在效率上也無法完全跟上讀者的腳步。因此,當前的圖書館可以開展新模式下的圖書館業務流程:①以新型智能技術驅動再造。在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可以大規模的引入當下最流行的科學技術,例如:人臉識別技術、機器人技術、語音識別與合成技術等等。新技術的引進為圖書館的采編工作注入新活力,開啟采編業務新科技模式。②針對新的圖書館平臺重新開始資源的重塑和數據的管理。新平臺不僅對紙質資源、數字資源、電子資源實現了一體化管理,也讓采訪、編目流程更為智能化。③適應新的用戶訴求,開展智慧化服務。采編業務利用新型的科技模式,和用戶需求相匹配,貫徹執行采編業務新模式。
①圖書館應當通過專業培訓、繼續教育、專家講座、專題研討會等方式對采編人員的專業素質培訓,不斷提升圖書館采編人員的業務素質、計算機應用能力等,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圖書館采編管理信息化的發展要求[5]。②應當通過事業單位人員招聘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圖書館專業人才、計算機人才等,不斷優化圖書館采編人員的知識結構,提升圖書館采編人員的整體素質。③應當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文明創建等方式培養采編人員的服務意識,提升采編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等。
在圖書館的相關業務中,圖書館的采編業務處于一個基礎且極其重要的位置。為此,加持智能設備的時代紅利,為圖書館的采編業務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希望可以有效改善現行圖書館采編業務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