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思
(作者單位: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新媒體環境下,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播音主持人除要塑造更精致的形象、打造多類型的節目外,更應該基于行業發展趨勢,了解受眾的喜好。在實踐中,要求播音主持人不斷創新、與時俱進,提升自身的親和力和感悟力。與此同時,播音主持人還要豐富播音主持知識,不斷提升文化素養和應變能力。更重要的是,播音主持人作為輿論的把關人,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具備較高的政治敏銳性,對一些不良的言論進行抵制和批判,使受眾能夠在正確的輿論引導下與主持人互動,提高節目質量,進而為傳統媒體行業的加速轉型奠定基礎。
新媒體環境下,媒介之間的融合速度逐漸加快,使傳統電視媒體、廣播媒體的優勢地位受到了挑戰,尤其是隨著新媒體行業和自媒體行業的異軍突起,他們新穎的觀點、新奇的角度以及獨特的作品風格,甚至比專業主持人的節目更吸引受眾、更抓人眼球,從而實現了受眾的分流。受眾分流突出表現為年輕受眾不再愿意守著電視和廣播收看收聽節目,而是選擇觀看新穎化和潮流化的網絡節目。在此形勢下,需要傳統播音主持人加速轉型,根據受眾的多元化需求,創作出更優質且與時俱進的節目內容,與自媒體合作,打造多向互動的精品欄目,以此來促進個人能力的提升,順應行業發展趨勢[1]。
新媒體環境下,除專業的播音主持人外,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主播或者素人都能夠對某類事件發表特殊的見解,甚至迅速走紅,這無形中加劇了播音主持人與自媒體博主之間的競爭。如今,不是聲音好聽就能夠勝任播音主持人的工作,而是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和專業精神,能夠對一些新聞事件或熱點事件針砭時弊,并形成獨特的主持風格,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受眾。這就要求傳統媒體播音主持人做好角色轉型,尋找獨特的主持形式和播音風格,創作出真正符合大眾審美的節目作品和文化產品,進一步提高主持人自身競爭力。
播音主持人擔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需要與受眾產生情感共鳴,正確引導輿論發展趨勢,對受眾發表的言論進行有效篩選,及時糾正錯誤言論。同時,播音主持人也需要對一些具有爭議的社會熱點事件進行科學評判和客觀解答,確保言論得體、評價適中,正確引導輿論方向。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嚴把政治關,堅定政治立場,并主動學習思想政治理論,從而在黨的領導下對錯誤的言論和偏激的內容進行批判或糾正,正確引導輿論方向。
在多樣化的信息技術推動下,除廣播、電視媒體外,新興媒體平臺的出現使播音主持人的活動范圍更廣。在傳統媒體的傳播介質下,播音主持人給受眾帶來的一般是聲音的極致體驗。但是,隨著新興媒體技術的出現,無論是播音平臺還是播音節目,都具有相對鮮明的特色,更具娛樂化和大眾化特征。播音主持人能夠在不同的平臺中學習新技術、應用新設備,使聲音元素變得更加多元,以此來加強與受眾的互動。隨著智能語音技術的發展,人類和機器之間的交互行為更加頻繁。在播音主持中,利用合成技術和語音識別技術,能夠讓聲音更具有辨識度,且更加立體[2]。例如,中央電視臺客戶端就先后推出了智能語音新聞播報服務、讀書欄目等,使受眾可以隨時隨地收聽感興趣的新聞、文化節目。同時,服務內容的更新和豐富,使播音主持人在網絡平臺的播音和互動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除此之外,播音主持人還需要具備其他才藝,能夠針對不同的受眾或節目類型,呈現不同的語言特色,滿足受眾個性化的審美需求無形當中增加了播音主持人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
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人的地位也發生了變化。傳統的播音主持人一般是科班出身,經過多年培養,有著相對豐富的主持經驗和較高的播音素質,而且不同類型的播音主持人所側重的項目也各有不同,職業特色相對鮮明。但在新媒體的影響下,多數播音主持人只有實現轉型和跨界,才能夠應對媒體環境的變化。例如,在智能化播音角色生成之后,傳統的新聞類播音主持人需要挑戰自己,除要播好新聞稿外,還需要發表有效的言論,利用豐富的文化知識提出針砭時弊的觀點,與受眾有效互動。
除此之外,在智能手機客戶端等媒體平臺得到廣泛應用后,無論是廣播節目還是電視節目,都要求播音主持人能夠利用智能化技術來播送聲音內容,配合視頻剪輯,提高工作效率,并在保證低出錯率的同時節約節目制作成本。同時,在智能化技術的加持下,新媒體行業出現了虛擬主持形象。面對新媒體環境的變化,播音主持人只有加速轉型,才能主動擺脫單一角色,創編出更優質的播音節目。
與傳統的媒體業態相比,新媒體屬于多功能、創新性的媒體形式,是基于移動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衍生而來的一種新興媒介。受眾能夠直接利用網絡媒體、數字電視和手機客戶端等渠道查找需要的信息或感興趣的內容。尤其是在科學技術不斷更新的背景下,媒體形式愈加豐富,除電視媒體、廣播媒體以及網絡客戶端媒體外,還衍生出大量的直播平臺和短視頻平臺,如虎牙直播、斗魚直播、抖音。原有的視頻平臺也紛紛轉型,開發了一系列附屬直播平臺,如愛奇藝直播、優酷直播等。
平臺的新穎化和媒體形態的多樣化,迫使傳統播音主持人必須適應新的角色和新的媒體平臺。一方面,要求播音主持人做好市場調查,了解傳統媒體受眾流失的原因和其分散的趨勢;另一方面,要求播音主持人在滿足受眾個性化需求的情況下主動出擊,熟悉直播平臺的直播方式,以此來適應媒體形態多樣化的發展[3]。
傳統意義上的播音主持人除需要具備較高的職業素質和專業的職業技能外,還需要具有一定的信息判別能力和輿論引導能力等。但是,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多元化的新媒體平臺興起,自媒體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極大地沖擊了傳統播音主持人的地位,播音主持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特別是一些娛樂化、碎片化信息獲取平臺的廣泛應用,促使人們習慣通過充滿趣味性的方式獲取新聞和知識內容。這也對傳統播音主持人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他們積極做好轉型,主動應對競爭,轉變工作方式,形成更加現代化的播音主持風格,滿足大眾的審美需求。
無論是傳統媒體的播音主持人還是新媒體播音主持人,都需要向受眾傳播主流文化和充滿正能量的思想內容,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在實踐中樹立正確的思想認知,并強化個人的播音能力。例如,主持人需要學習正確的發聲技巧,吐字清晰準確,用聲音的魅力賦予節目特色。同時,在日常練習中,播音主持人還應該模擬現場的播音情景,提升自身的表現能力,熟練掌握留白、停頓、重音的使用技巧,使聲音富有掌控力和穿透力,向受眾傳達出真實的情感。尤其是在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人要更加積極地借鑒和學習前輩豐富的實踐經驗,并向未知的領域發出挑戰。例如,播音主持人需要走出直播間,深入各類直播平臺和播音互動平臺,發掘主持人和受眾之間互動的要點和技巧,并主動接納新知識和新信息,不斷創新和改變。
在新媒體傳播路徑方面,無論是播音主持操作界面還是媒介形式,都開始朝著數字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因此,要求播音主持人拓展自身的專業能力,主動學習數字化技術和新興媒體技術,利用新媒體和網絡技術呈現出更良好的播音主持效果。一方面,播音主持人要對現下流行的數字科技有深入的了解,懂得如何操作互動界面,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視頻音頻編輯能力、活動策劃能力以及技術管理能力等,能夠與各部門工作人員積極協調和溝通。另一方面,播音主持人要積極拓展職業發展能力,在強化個人控場能力的同時,做好信息的篩選、提取和融合等工作,探索屬于自己的風格,讓自己主持的節目能夠真正地受到受眾的認可,形成強有力的品牌效應[4]。
新媒體環境對播音主持人專業素養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多媒體平臺的競爭日益加劇,要求播音主持人能夠適應多種角色和身份的變化,給受眾始終呈現新鮮的形象。例如,在主持一些大型晚會節目或新聞評論節目時,要求主持人具備豐厚的文化底蘊,聲音渾厚且具有穿透力;而在主持一些娛樂化、大眾性節目時,則要求主持人能夠更加活潑、親切。這對年輕播音主持人來說相對較難,需要他們一邊總結主持經驗,一邊依據行業發展需求不斷創新,無論是小眾化風格還是大眾化風格,都能夠讓受眾感受到播音主持人新鮮的一面。
播音主持人提升自身職業素養是適應新媒體環境的必然要求。在實踐中,播音主持人要主動學習新知識,不斷開闊自身眼界,提高自身專業素養。例如,播音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除要站在專業視角論證和分析外,還應該基于受眾角度,對節目內容和節目的互動形式進行創新化設計,讓節目的形式和思想更具有深度和廣度。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具備專業的語言功底、較強的適應能力,引導受眾朝播音節目主題的方向去思考。例如,在主持一些脫口秀節目時,播音主持人可以結合當下發生的熱點事件,恰當用諷刺或娛樂的視角去分析事件,賦予節目更深刻的內涵,讓受眾在收聽、收看的過程中產生一些對生活的感悟和對節目內容的深層思考。此外,播音主持人還可以通過后臺獲取受眾的反饋信息,及時了解節目的播出情況和反饋意見。
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人不僅僅是單一的信息傳遞者,同時也扮演著輿論把關人的角色,因而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在實際工作中,播音主持人需要秉持以人為本的宗旨,將正確的觀點和積極的信息傳遞給受眾,一方面做好輿論引導工作,另一方面助力提高整個媒體行業的公信力和權威性。例如,在播報新聞內容的時候,播音主持人要能夠對不良的現象或者是不正確的輿論進行批判,弘揚正能量。面對互聯網上的巨量信息,播音主持人要厘清思路,提高辨別意識,判斷新聞事件的真實性與客觀價值,從而用更專業的語言和新穎的視角進行播報。更重要的是,播音主持人要能夠深入到采編工作一線,對新聞中更有價值的線索進行深層次發掘,提高自身實踐能力。除此之外,播音主持人還要能夠依托互聯網平臺,進一步擴大傳統媒體信息的傳播范圍,時刻堅守以人為本的原則,關注受眾實際需求。例如,播音主持人可以開設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或抖音直播賬號等,在網絡上與受眾互動交流,聽取真實的聲音,幫助受眾解決生活中的一些難題[5]。
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人的轉型不僅是行業發展的需要,而且是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的需要。在實踐中,播音主持人要強化自身主持功底,熟悉前沿媒介的發展趨勢,在積極拓展主持風格的同時,豐富專業素質,進一步提高責任意識和政治敏感度。只有這樣,播音主持人才能夠達到轉型要求,進而為整個行業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