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倫明“續書樓”藏書源流考*

2022-02-08 12:42:32
山東圖書館學刊 2022年2期
關鍵詞:圖書館

錢 昆

(長春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吉林長春 130032)

1 引言

倫明(1878-1943),字哲如,一作哲儒、喆儒、節予,廣東東莞人,出身重視文化教育的倫氏家族。少年時期即好藏書,及至京師大學堂畢業后,已經逐漸積累起豐富的書藏經驗,在京亦開設“通學齋”促進書藏,于藏書研究、藏書實踐等方面皆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如反對貴遠賤今、重視清人著述、每書版本齊備、藏書意欲為公等,這些藏書觀念在晚清民國時期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倫明的藏書處所稱為“續書樓”,其藏書不僅能供倫明讀書治學以自用,同時還能惠及友人并澤被后世。

2 “續書樓”的由來

倫明在《續書樓藏書記》里開篇即說“續書樓者,余鈐書所自署也。余居京師二十年,貧無一椽之棲,而好聚書,聚既多,室不足以容,則思構樓以貯之。其所聚書,尤詳于近代,意謂書至近代始可讀。自乾隆朝命儒臣纂四庫書,撰提要,裒然大觀矣,由今視之,皆糟粕耳。則思為書以續之,此續書樓所由名。”[1]可見倫明抱有續修《四庫全書》的宏愿,因此意欲把自己的藏書構樓以貯,命名為“續書樓”。然而得書不易,建樓亦不易,縱觀倫明一生的活動軌跡,“續書樓”只是一個“烏托邦”式的美好愿景,并不是一個獨立的書樓,而是由眾多分散的小型藏書處所集合而成的一個概念,而非實體。這些分散的藏書處所包括倫明位于廣州的小東門寓所、南倫書院,位于北京的東莞會館和東莞新館。因此倫明才說“然而樓未成也,書亦不備,志之云爾。”[2]

1937年倫明南歸掃墓,適逢盧溝橋事變,滯留廣州,直至1943年去世再沒回過北京。滯留廣州、東莞期間,他的書齋也稱“續書樓”。倫明畢生是以續修《四庫全書》為志業的,所以當后人提及倫明的藏書處所時,一般都以“續書樓”稱之,如王謇的《續補藏書紀事詩》、徐信符的《廣東藏書紀事詩》皆以“倫明·續書樓”稱之。

3 “續書樓”藏書來源

倫明少年時期曾隨父就讀于江西崇仁縣衙齋任所,平時生活所得零花錢皆用來購書,深得倫父喜愛。倫父好書,叮囑倫明藏書的同時也要善讀,倫明以此為庭訓。可見倫明少年時期即有志于藏書、讀書,但是真正建立起自己的書藏基礎,則是在其就讀于京師大學堂時期,此后通過其從學、從商、從教和短期從政的經歷,以購書、抄書、建通學齋促進藏書等方式,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書藏。

3.1 購書

1902年(壬寅),倫明初到京師,入京師大學堂師范館讀書,當時正值庚子(1900年)之亂后,一些王府貴家的藏書開始散出,倫明日游海王村隆福寺間,目不暇接,每到傍晚便載書滿車回寓。1907年(丁未)倫明返粵,逢南海孔氏(孔廣陶)三十三萬卷樓藏書散出,鶴山易氏(易學清)、番禹何氏(不詳)、錢塘汪氏(不詳)所藏亦散,倫明皆得擇而購之。1911年(辛亥)倫明再至京師,自武昌事起后,都人倉皇奔避,紛紛貶價售書,此次倫明得到同邑葉燦薇的資助,盡力購之,載四大簏。時與倫鑒、倫敘、倫綽兄弟四人一同寓京,相約南返,無奈車站人流眾多,攜帶書簏更是不便,倫明“誓與書同行”,選擇獨自留下觀察情況以備后動,其余兄弟三人先行至天津等待,倫明往返車站數日,發現人流漸稀,遂從容攜書簏上車,至天津與兄弟同行南返。由此可看出倫明求書若渴,護書心切。

倫明久居京師,自然明白京師之地對于藏書家來說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在京為官者,大都走的是“學而優則仕”的路子,即使清季變法廢除科舉,但因新式高級學校相繼建立,負笈而來者眾多,所以京師書業甲全國。辛亥以后,達官武人雅慕文墨,視蓄書亦為揮霍之豪事之一,同時大學圖書館的建立以及私人藏書家的需求,都使得京師之地的藏書供不應求,于是出現眾多搜書之人,始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次江浙、閩粵、兩湖,又次川陜甘肅,先通都大邑,次窮鄉僻壤,遠者一年往返一次,近者一年往返三四次。倫明慨嘆此種做法如竭澤而漁,不出十年,故書盡矣。結果訪書愈來愈難,書價愈來愈貴,倫明書資有限,亦不喜“陳陳相因”之書,因此其求書之法頗重版本。

倫明一生歷經多省,或從學、或從教、或從商、或從政,每到一地,一有機會便去訪書,只為實現其續修四庫之志。倫明游跡所至,上海、天津經過最頻,蘇州、杭州各一次,南京、武昌各兩次,居河南三年游懷慶、衛輝、清化諸地,皆有所獲。以上所列諸處為倫明在《續書樓藏書記》中所述,但不是每一次游歷都有跡可循,后世史料亦少。

3.2 抄書

倫明好藏書,藏好書,但其本身既不是富商大賈,也不是達官顯貴,因此常因書資而捉襟見肘,甚至有時養家之用也要讓位于購書,倫明曾有《買書》詩云:

平生絲粟惜物力,獨遇奇書不論錢。

書坊質庫兩歡喜,只有妻孥餓可憐。[3]

“有抄之圖書館者,有抄之私家所藏者,又有力不能致,而抄之坊肆者,有抄自原稿本者,有抄自傳抄本者,又有猝不易得,而抄自自刻本者。”[4]可見倫明設法通過多種渠道抄書以豐富所藏,其中有親自抄錄的,也有請人抄錄的。

3.2.1 親自抄錄

倫明就讀京師大學堂時始識曾習經(倫明《辛詩》里為其做詩傳),曾氏嗜書,癖過倫明,每當有客拜訪偶談及書,便神態飛動、手舞足蹈,口亦不停,邊談邊從書架上取書作證,客人感到疲倦之時亦不休息,客人欲走之時又再三勸留而不得去,久而久之,相熟之人皆互相告誡不要與曾氏談書,而倫明卻最為喜歡。當時倫明在京居爛縵胡同,曾氏居繩匠胡同,相距不過百步,便于倫明造訪,粗茶淡飯之后,二人時常談論古今,賞奇析疑,直至深夜倫明乃歸,其時必挾書數冊,或讀、或抄、或校,再訪時歸還,如此數月,直到倫明遷居東城。倫明自己曾說:“余壬寅來京師,多從君借書讀。君喜讀書本,暇則偕游琉璃廠,隨所見諄諄指示,余之癖于此,由君引之也。”[5]可見倫明的“書癖”與曾習經的熏陶引導有密切關系。

孫殿起記云:“某歲津門書賈以重值購入清翁覃溪方綱未刻稿數種,先生得知亟赴津往觀,以其價奇不可得,乃設計攜歸旅邸,盡三晝夜之力摘其切要而還之。”[6]可見倫明抄書之功用力頗深,有《抄書》一詩記云:

不愛臨池懶讀書,習勞聊破睡功夫。

異時留得精抄本,算與前賢充小胥。[7]

3.2.2 請人抄錄

倫明常年雇傭三名抄工,隨時為之抄寫。有王志鵬者,系邃雅齋弟子,練就一手抄書、修補絕活。“抗戰前大學者倫明、建國后酷愛收藏的李一氓。都曾把他請上門,幫助抄書、修書,結下深厚的友誼。”[8]后來倫明在京城的“通學齋”也是在一魏姓的補書匠的建議下設立的。倫明與這些抄書之人、補書之人經常打交道,甚至常年雇傭為其抄寫、裝補,沿襲了古代藏書家重視抄校的傳統,雖不至滿門盡抄書,但也見其用功之深。

倫明曾說“抄書不難,而抄之先借書難,抄之后校書難,校書之事我為政,借書之事人為政,故借書尤難焉。”[9]這段話深刻總結了藏書家的訪書之難,因為抄書不難,甚至還可以請人抄錄,而校書對于“讀書治學以自用”而非“束之高閣”的藏書家來說,雖然也算是難事,但畢竟在自己學識能力范圍之內,只有借書不可控,因為首先要知書籍來源,然后才能確定是否能得見、得抄或得借,這些有關人事,并非一廂情愿就可以,因此倫明才感慨借書最難。對于校書,倫明亦有詩記云:

一字辛勤辨魯魚,益書益己竟何如。

千元百宋為吾有,眼倦燈昏擱筆初。[10]

3.3 建“通學齋”促進藏書

倫明亦有《賣書》詩云:

貨值仍然不離儒,本來稗販笑吾徒。

長門賦價今時賤,不賣文章改賣書。[11]

1915年,倫明三至京師,決心定居北京,本意將所藏書籍全部北運,因運資問題不能全部隨行,只好一分為二,一部分仍寄存在南倫書院,另一部分隨行入京。倫明初入京時賃居在蓮華寺,隨行書籍殘破待裝補者眾多,于是雇傭一書匠魏氏,月資十五金,魏氏覺得要是將倫明所需裝補的書全部整理完畢,沒有二十年的時間是完不成的,于是建議倫明開設書肆并遍數益處,即“裝書便一也,求書易二也,購書廉三也”[12],倫明深以為是,遂于1918年在南新華街路東七十四號開設了“通學齋”書店。通學齋始設,魏氏告病,倫明聘用會文齋的伙計孫殿起(耀卿)幫助經營。倫明南歸后,通學齋逐漸轉到孫殿起名下,但倫明尚有股份(以書入股),當時倫明之子倫繩叔留在北平讀中學,常上通學齋或孫殿起家里取學費和生活費[13]。倫明1943年去世后,孫殿起一直經營通學齋,直到1956年因公私合營而并入中國書店。

對倫明自身藏書建設來說,通學齋是倫明搜集圖書的主要渠道,也是“續書樓”藏書的主要來源。倫明雖是東主,但如果需要自藏,也要按規記賬,雷夢水曾在《孫耀卿先生傳略》一文中回憶說:“時倫哲如雖為通學齋東主,然按書鋪慣例,私人購書也要上賬,履行手續,倫君嚴以律己,誠可敬也。”[14]經過倫明與孫殿起二人獨具慧眼的收書、藏書、校書、售書的一系列經營,使得通學齋名噪京城,成為當時文人雅士往來的主要場所,亦是當時中國古舊書業的主要代表之一。

3.4 得書心得:以儉、以勤、以恒[15]

倫明通過自己買書、抄書、建立通學齋以促書藏的做法,不斷豐富自己的藏書,在晚清民國時期的藏書家中算是規模比較宏大的。倫明把自己的得書經驗概括為“以儉、以勤、以恒”六字,并進一步闡釋說,“儉以儲購書之資,勤以赴遇書之會”,而“恒”則體現了倫明以續修四庫為目標的求書毅力與決心。從少年時期開始,四十余年的時間里,倫明不遺余力收書、校書,尤其在京日久又逢群籍集中之時,日積月累,最終達到了“有莫知其然而然者”。

在這樣的藏書動力驅使下,倫明的藏書規模究竟如何呢?前有述“續書樓”者,是后世稱呼倫明藏書處所的一個代稱,實際倫明有構樓貯書的愿望,但未能實現,他的藏書分散在廣州的小東門寓所、南倫書院和北京的東莞會館和東莞新館。據孫殿起記述“他在北京所儲藏的書,寫記目錄凡兩次。二十年代奉派楊宇霆、鄭謙為張學良抄過一次,因故中輟;1938年他眷屬南歸,又抄一次,計十余冊,每冊五十頁。由他的眷屬攜歸,經友人借閱佚去數冊。”[16]可見倫明曾為儲存在北京的藏書編有書目,可惜稿本未刊行,現存于上海圖書館,題名為《東莞倫氏續書樓藏書目錄》,凡十三冊,紅格十六開墨筆稿本。此書目稿本先經葉恭綽索要收藏、后經顧廷龍借閱抄錄,據張憲光考察,“這份目錄的編撰,以箱為序,大體將經、史、子、集同類書籍裝于一箱,卻又很不嚴謹,時有錯雜的現象。目錄十分簡明,僅記書名冊數,偶爾標注稿本、鈔本、鉛印、不全、未裝訂、明刊本等字樣,幾乎未標明作者及其他信息。”[17]據張憲光粗略統計,該目共收書一百五十七箱,總計約一萬三千種、四萬三千冊左右。今就東莞圖書館所編《倫明全集》第五冊之《東莞倫氏續書樓書目》觀之,除前述一百五十七箱之外,還多出四十七箱,約三千種、近一萬冊左右。這樣倫明“續書樓”的藏書規模大概有一萬六千種、約五萬余冊藏書,這在晚清民國時期不可謂不宏富。

4 “續書樓”藏書管理

4.1 廣州藏書管理不善

前述倫明“續書樓”里的藏書,實際分散在廣州的小東門寓所、南倫書院、北京的東莞會館和東莞新館。粵地卑濕,書亦生蠹,倫明藏書較多,不易整理,殘缺較多。己酉(1909年)夏,西江水上漲發水(時倫明正輾轉于兩廣之間),越門而入轉瞬二三尺高,廣州小東門寓所內的書藏因仆輩收拾不及而損失慘重,但因害怕倫明斥責而刻意隱瞞,后待倫明翻檢書籍時才發現,但已經無法挽回了。倫明出游時有部分書藏寄存在族中南倫書院(倫氏宗祠),院內有一販賣破銅器的無賴,私下里把書櫥銅鑰挖掉變賣換錢,及至轉為盜賣院中所藏書籍,若不是倫明友人在書肆中見有書籍似為倫明所藏,并據之以告,倫明尚且不知自己的書已經被盜賣!后倫明雖將此人驅逐,但已有不少書籍被盜賣,可惜可嘆矣!1920年冬,倫明曾回過廣州一次,時倫明已定居北京近五年時間,此次回廣州因時間倉促,對南倫書院的藏書顧不上整理,返回北京后才得知因修馬路南倫書院被拆的消息,藏書在遷徙中流失,無人知曉下落。這部分流散之書或許曾歸于粵地公私藏書中,但因倫明藏書從不鈐印(或有批校、題跋可供辨識),基本已無跡可尋了。

4.2 北京藏書管理完善

北京氣候干燥適宜藏書,并且“京師書業甲全國”,便利求書,這應該也是倫明決心“棄鄉土”而定居北京的原因之一[18]。伴隨倫明治學中心的轉移(續修《四庫》)和“士而商”的選擇(在京開設通學齋),倫明遷居北京先后入住東莞會館和東莞新館。倫明在北京的藏書,一部分來源于其入京時自廣州帶來的部分藏書,一部分來源于定居北京后自己不斷求書所得。同時在經營通學齋的過程中,亦有孫殿起幫助搜訪,倫明書藏益富。通學齋亦有抄書匠、補書匠等專職打理,倫明的藏書管理較廣州書藏完善一些,但沒有足夠的空間藏書又是一大問題。孫殿起曾回憶說其北京藏書“擁書數百萬卷,分貯箱櫥凡四百數十只,書房非有十楹屋宇,不得排列。”[19]雖空間有限,但相較于粵地而言,在氣候與管理方面改善很多,這也是倫明在北京的書藏最后能夠歸公于北平圖書館(今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原因。

5 “續書樓”藏書去向

倫明于1943年去世后,陳垣、冼玉清、袁同禮等一批學者為倫明“藏書歸公”的遺愿而奔走努力,所幸終償其所愿,但仍有部分書藏散佚,現大致歸納倫明藏書的幾個去向。

5.1 歸公于圖書館

1947年春,在倫明去世三年后,其藏書終于歸公于北平圖書館,當時通學齋店員雷夢水告知鄧之誠該批藏書近以一萬萬元歸北平圖書館,鄧之誠評言:“此價在平世不及萬元,得值僅十之一耳!無異掠奪。”[20]從倫明的藏書數量和學術價值來看,雖為“賣”但無異于“捐”。倫明藏書歸于北平圖書館的交接經過,倫繩叔有過一段記錄:先生一生從事學術,除著作外,當以所存之書籍聞著于社會,命之曰倫氏續書樓。然吾輩后生不得保守,乃決議讓與北平圖書館。此乃八姐倫慧珠由港與袁同禮氏商洽而定。今由圖書館派人幫予同整理目錄(前目錄遺失,僅余五冊目錄),迄今已告完畢矣。[21]

在《藏書家倫哲如》一文中,魏隱儒曾言“倫氏卒后,將廣州藏書全部讓于廣東省圖書館。北京所藏部分,于1947年全部歸北京圖書館。”[22]歸公于北京圖書館的說法上文已述,歸公于廣東省圖書館的說法目前查無實證,尚不可考。

5.2 捐贈給學校或友人

倫明八女倫慧珠于1947年將已逝丈夫張蔭麟留在東莞會館的藏書捐給了浙江大學,這批藏書中可能夾雜有倫明的藏書;倫明曾將廣州的一部分藏書轉讓給在廣東從事教職的弟弟倫敘做教學用,后來倫敘的孫女倫德儀又在“土改”期間將這批藏書捐給了廣州文化事業委員會;“文化大革命”期間,望牛墩散存的圖書“被迫”捐了出去。倫明病重期間曾囑托好友張伯楨捐書給北平圖書館(除了張伯楨之外,陳垣、冼玉清、袁同禮等人也致力于倫明書藏歸公的努力,如上文所述,倫明去世三年后,其藏書終于歸公于北平圖書館),他同時也列出一個書單,讓張氏自選,送給他部分藏書。

5.3 倫氏后人散賣

倫明后人中有一子略識版本,但因吸食鴉片,在倫明去世后曾偷賣過父親的藏書;1947年倫明在北京的書藏正式歸公之前,迫于生活困難,倫氏后人亦散賣過一些藏書以貼補家用;及至歸公于北平圖書館后,在上個世紀60年代,北平圖書館和中國書店為廣泛搜集古書,還曾去倫家找書,陸續翻出一些散本,倫家后人以十元二十元的價錢零賣出去。

5.4 通學齋學徒散賣

1947年倫明藏書歸公于北平圖書館的時候,通學齋孫殿起的大徒弟李書夢幫忙守書,大部分書藏被北平圖書館用卡車裝走,還剩下一些散頁、散本(因倫明的書藏特色之一即是版本齊全,集中在一起價值較高,分散析出后價值變低),其中當然有一些比較重要的資料,如書信、手稿之類。由于裝運的圖書太多,無人留意這些散本、散頁,這些散存的書藏、資料便由李書夢陸續零散賣出。

5.5 輾轉遺失不知所終

冼玉清《記大藏書家倫哲如》云:“先生(倫明)久欲編印《續嶺南遺書》,其弟子李棪勁庵允經紀其事,并允向粵督陳濟棠措款,先生盡以所藏粵人著述秘籍授之。李君來香港執教,以書寄存于北京大學圖書館。先生來書囑咐李君求交代,李君唯唯。其后鄧之誠文如教授亦有函來,囑轉告李君速為處理。今李君遠適異國,秘籍之下落如何?中心耿耿。”[23]可見這批粵人著述是倫明用來作《續嶺南遺書》的,但已無從可考且不知所終。

6 結語

倫明是晚清民國時期著名的藏書家,其藏書處所稱為“續書樓”。筆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爬疏資料,從藏書來源、藏書管理和藏書去向三個方面進一步厘清倫明“續書樓”的發展源流,希望能為晚清民國時期私家藏書史的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猜你喜歡
圖書館
去圖書館坐坐
發明與創新(2021年6期)2021-03-10 07:13:54
圖書館
圖書館里送流年
圖書館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12
夜間的圖書館
幽默大師(2019年5期)2019-05-14 05:39:38
圖書館里的小驚喜
圖書館 Library
幼兒畫刊(2018年11期)2018-12-03 05:11:44
時間重疊的圖書館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40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飛躍圖書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欧美成人国产| 青青草原国产|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无码久久久| 国产精选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va视频| 538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国产成人1024精品下载|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九九香蕉视频|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在线不卡视频| 四虎综合网| 男女性午夜福利网站| 国产三级韩国三级理|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亚洲Av综合日韩精品久久久|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 亚洲男人的天堂视频| 三级欧美在线|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中文精品|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18禁不卡免费网站| 91啦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自拍偷拍一区|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国产成人三级| 国产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精品|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97成人在线视频| 精品91在线| 在线观看免费黄色网址| 十八禁美女裸体网站| 日本三级精品| 91久久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国语少妇高潮|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91麻豆精品视频| 国产三区二区| www.亚洲一区| 青青国产视频| 日韩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一在线观看| 97超级碰碰碰碰精品| 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色成人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久久毛片网| 色久综合在线| 最新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不卡av中文在线| 欧美天堂久久|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成人韩免费网站| 伊人无码视屏|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国产系列在线|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对白刺激真实精品91| 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亚洲AⅤ无码国产精品|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欧美激情网址|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aa| 免费在线播放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