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萍萍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文學院)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入選了《咬文嚼字》2019年十大網絡流行語,其是《流浪地球》中“北京市第三區交通委”的一句魔性口號,不僅引起了人們的共鳴,而且被大眾廣泛接受,迅速在網絡上傳播且大火,“該表達首次出現于1961年12月《人民日報》第2版的某標題“增產措施千萬條,八字憲法第一條”中,1999年演變為“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在2019年獲得大量關注[1]。目前已衍生成一種造句格式“××千萬條,××第一條”,如“健康千萬條,睡眠第一條”“護膚千萬條,科學第一條”等。流行語是一種特殊的語言現象,語言的傳播在網絡上極其迅速,新媒體和網絡社交平臺成為新式流行表達的重要渠道之一,“××千萬條,××第一條”從2019年開始流行,時至今日仍舊不斷被人們使用,截至2021年10月,其在百度的搜索量達到了7 340 000。在此背景下,對流行語進行解讀,分析其構成及動因,有利于了解語言長期流行的發展機制。
根據搜集到的語料來看,對舉構式“××千萬條,××第一條”中,××的音節數都是相同的,前后的對仗十分工整,具體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前后“××”都是雙音節詞,這個在該構式中占絕大多數,是該構式的主流音節數情況;另一種情況是前后“××”都是四音節詞,四音節詞一般由一個動詞性的雙音節詞和一個名詞性的雙音節詞構成,該構式中沒有出現過單音節詞或三音節作為“××”的內容。從自古以來出現的詩句音節來看,這應當是一直延續的通行的語音結構模式,為了使該構式讀起來朗朗上口,人們會不自覺地將其構成“五言”或者“七言”的格式,由于定項“千萬條”“第一條”的音節已經確定為“千萬/條”“第一/條”,那么當“××”為雙音節詞時,則構成了“××/千萬/條,××/第一/條”的音節格式,而當“××”為四音節詞時,則構成了“××/××/千萬/條,××/××/第一/條”的音節格式,當“××”為單音節詞或三音節詞時,就會破壞其音律和諧,這是為什么該構式中沒有出現過單音節詞和三音節詞的原因。
1.2.1 語義構成
“××千萬條,××第一條”本身蘊含的語義主要是對某事的強調,而網友們通過網絡對流行語進行再創作時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道路千萬條,××第一條”,網友們沒有改變前項中的“道路”,只進行后項的替換,這可能導致語義的前后沒有較強的關聯性;另一種格式是“××千萬條,××第一條”,語義前后基本都是存在關聯的。由于流行語使用的范圍十分廣泛,通過網絡的快速傳播,形成的語料數以千計,人們難以做到對所有語料進行分析,因此下面列出筆者搜索到的部分有代表性的語料,以此來分析其語義構成情況。
(1)道路千萬條,成績第一條。
(2)道路千萬條,吃飯第一條。
(3)道路千萬條,靠邊第一條。
(4)道路千萬條,守紀第一條。
(5)道路千萬條,秩序第一條。
(6)道路千萬條,減肥第一條。
根據上述這組“道路千萬條,××第一條”的語料,可以看出例(3)、例(4)和例(5)這3條語料前后是具有語義關聯性的,例(3)可理解為馬路上的道路是有很多條的,但為了路人在馬路邊行走時的安全,人們應該靠邊走,不要在馬路中間肆意躥行;例(4)和(5)可理解為馬路上的道路很多,在開車過程中要遵守秩序,不要任意變道,這3例都是在強調道路的安全問題,前后具有很強的語義關聯性。而例(1)、例(2)和例(6)中,前項中的“道路”與后項中的“成績”“吃飯”“減肥”并不存在語義上的關聯,僅僅只是借這一個流行語的句式,強調“成績”“吃飯”“減肥”的重要性。
(7)減肥千萬條,鍛煉第一條。
(8)健康千萬條,早睡第一條。
(9)推送千萬條,點贊第一條。
(10)斗技千萬條,開心第一條。
(11)作業千萬條,快樂第一條。
從上述的語料中可以看出,例(7)是指如果人們想要減肥成功,那么在千萬條減肥的道路中,鍛煉這條道路是最首位的,這是通過流行語的形式給人們提出建議。例(8)是指如果人們想要保持健康的話,那么首先就要做到早睡,這是強調早睡對于健康的重要性。例(9)是指對于公眾號的運營者來說,他們推送千萬條內容,最重要的就是能夠獲得人們的點贊,獲得人們的認可,這表達了一種想法,希望人們能夠積極地給推送點贊。例(10)是指贏得游戲的技巧有千萬條,但在這一過程中開心才是最重要的,希望玩游戲的人們能在游戲中體會到快樂。例(11)是指作業是有很多,但在作業很多的情況下,人們應該保持快樂的心情,強調對壓力進行疏解。
總體來說,“××千萬條,××第一條”本來只是強調某件事的重要性,但在傳播過程中也多了很多其他的語義,不單單只是強調某件事情的重要性,也是人們表達自己的愿望、自己的追求和自己的心情及緩解某件事帶來的負面影響的一種表達方式。
1.2.2 語義指向
語義指向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間在語義上的搭配關系,一般來說語義指向是指向句內成分,但也有指向句外成分的,下面筆者將分析一組語料來說明“××千萬條,××第一條”的語義指向。
(12)學習千萬條,聽課第一條。
(13)實驗千萬次,安全第一條。
(14)減肥千萬條,鍛煉第一條。
(15)網線千萬條,守法第一條。
(16)發文千萬篇,漲粉第一條。
(17)法規千萬條,公平第一條。
“××千萬條,××第一條”中,筆者只對作為定語成分的“千萬條”做語義指向分析,定語的語義指向主要包括3種類型,分別為中心語、主語及述語。在“××千萬條,××第一條”中,“千萬條”的語義指向是中心語,但不同的是,中心語既有句內中心語,也有句外中心語。如例(12)和(14)中,“千萬條”都指向句外中心語“方式”或“方法”,而不是指向句內中心語“學習”和“減肥”,表達的含義分別是,在千萬條學習的方式中,聽課是第一位的;在千萬條減肥的方法中,鍛煉是第一位的。例(15)和(17)中,“千萬條”的語義指向是句內中心語“網線”和“法規”,表達的含義分別是,千萬條的網線中,上網時守法是第一位的,其中網線運用了指代的修辭手法;千萬條的法規中,公平是第一位的。例(13)和(14),是“××千萬條”的一種變體,它們的語義指向是句內中心語“實驗”和“發文”,表達的含義是,千萬次的實驗中,安全是第一的;發文千萬篇,漲粉是第一目的。而之所以會產生這種變式,筆者認為是網友在創作過程中,希望能夠直接表達含義,從而讓其語義指向句內中心語產生了變式。
“××千萬條,××第一條”這一結構能夠長久流行如此之久,既有著內部的原因,也有著外部因素的影響。因此,下文將從內外因兩個方面分析令其能夠長期流行的動因與機制。
2.1.1 社會環境及發展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和人類社會有著緊密的聯系”[2],語言伴隨著社會發展而產生,因此語言的發展是跟隨著社會變化的。“社會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落后到先進的演進,都會推動語言的發展。”[2]“××千萬條,××第一條”的產生與發展也遵循這一原則。“隨著社會的發展,新事物、新概念層出不窮,人們的思維愈來愈細致復雜,這些都會向交際提出新的要求,推動語言不斷豐富詞匯,改進語法。”在如今自媒體通行的社會背景下,每個人都是言論的主體,人們會習慣用語言記錄自己感受到的世界及每日的心情,同時隨著言論的高度開放,人們的創造欲不斷增強,于是產生了各式各樣的詞語。而網絡與新媒體又再次加速了“××千萬條,××第一條”這一詞語模的流行擴散,流行的大眾媒介,如微博、微信等平臺也再次推動了該句式的傳播再造。在“××千萬條,××第一條”被網友創造出來時,各大官方微博號都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了再創作。另外,各大微信公眾號,無論是各大高校,還是各大知名公眾號都紛紛結合自己的特點進行了再創作。大眾媒介的每一次創作都促使這一流行語構式的復制能力得到加強,同時不斷持續提升大眾的關注度,強化了大眾的心理認同,增強了該構式的普適性,最終使其成為一種強勢的流行語模因。“××千萬條,××第一條”正是在言語高度自由開放的社會環境和網絡媒體媒介的雙重推動下,形成的以“××千萬條,××第一條”為模型框架的網絡流行語。由此可見,社會環境及社會發展是促使語言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
2.1.2 “求同”心理
從言語交際中的心理因素出發,“××千萬條,××第一條”能夠快速傳播,并且長期被人們不斷創新的原因是人們在語言表達上存在“求同”心理,相似的言語表達可以讓人民在語言表達過程中更容易融入社會群體當中,因此人們以“××千萬條,××第一條”為言語模型,可以在表達中得到社會群體的接受與認同,同時又可以借由這一句式的創新,形成一種特殊的表達效果,借此引起對話者的注意,從而滿足言語交際中的“認同感”,且運用這一被大眾廣泛應用的語言表達方式,可以讓對方更容易記住及接受言語表達者的觀點。
“語言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但是語言如何發展,那是由語言系統內部的各種因素的相互關系決定的,難以從社會的因素中尋找直接的答案。”“××千萬條,××第一條”這一構式如何能夠長期流行?筆者將從語言系統的內部要素出發,探究其原因。
2.2.1 語言經濟原則
“法國語言學家馬丁內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提出了著名的語言經濟原則,其主要觀點是:話語行為中存在著一種內在力量,促使語言系統發展變化,這種力量可以歸結為交際需要與人在體力和腦力上的惰性之間的根本沖突。前者促使人們去創造更多更復雜的新的語言單位,而人的惰性則要求盡量減少力量的消耗,使用較少的、熟悉的、比較習慣的單位。”[3]網絡流行語在虛擬空間廣泛傳播,隨即進入日常生活中,進而影響了現實生活中的語言模式。“網絡熱詞用極其簡短的字詞組合,往往表達出超脫表面意義的含義,用高度概括性去歸納總結社會現象和表達意思。”[4]這也正體現了語言經濟省力的要求,一方面,人們習慣使用熟悉的語言單位,但又會對這一熟悉的語言構式進行不斷的創新變化,從而促使語言的內部結構發生變化;另一方面,人們可以通過簡短的語句表達出更豐富的內容。由此可見,“××千萬條,××第一條”的出現與使用都符合語言經濟原則的要求,經歷了被人們熟知廣泛使用、再不斷傳播創新的過程,并通過網絡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由此能夠得以長期流行。
2.2.2 類推
“類推指的是語言中已經存在的結構對現存的形式的同化,使一些不規則的形式規則化。”[5]網絡流行語“××千萬條,××第一條”中的“千萬條”“第一條”已經在人們的使用中形成了一種固定的形式,也就是達到了不規則形式規則化的這一效果。而人們在有意識地使用這一句式時候,也會對“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中的“道路”“安全”進行不斷的變化創新,從而使“××千萬條,××第一條”產生了更多變式,并將新的規則類推到更多的詞語或句子當中。
2.2.3 音律和諧
“××千萬條,××第一條”使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其結構十分對稱,人們記憶起來十分方便。除此之外,人們遵循詩歌中的音節韻律原則創造了該結構,使其具有了音律的和諧性,讀起來朗朗上口,這也是人們運用該句式來表達自身想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