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超奇 馬紅芳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新聞中心,浙江 湖州 313200)
在新時代背景下,媒體作為一種信息傳播途徑,主要是憑借網絡化資源共享等功能擴散并傳播信息,主要特征為擴散范圍廣泛、內容豐富等。在新聞傳播中,其主體為信息傳播者和接受者,二者的主要特點為信息連接,依照新聞傳播的主要特征,其主體以及基本性質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但二者之間也有著密切關聯,因此,穩定性較強。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需要針對新聞媒體主體變遷情況展開分析,掌握新聞主體發展趨勢,進而更好地推動新聞產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
科技的發展進步對新聞的傳播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在這一環境下,數字化技術隨之產生,在新聞傳播過程中,數字化技術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也得到了一定的創新和完善,并且在當前新媒體當中,數字化技術越來越成為其明顯特征,不但能夠使傳播方式產生變化,同時對于促進新聞傳播主體及途徑豐富性的進一步提高也是非常有利的。
在傳統新聞傳播中,其存在一定局限,同時傳播效果也受到了嚴重影響,而在新媒體背景下,其可以對傳統新聞傳播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有效彌補,能夠促進傳播者和接受者之間的良性互動,進而依照新聞事件現實情況展開更深層次的探析。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迅猛發展,盡管傳播主題類型豐富多樣,接受者可以依照自身興趣愛好對新聞內容進行選擇,但是由于不同階層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傳統傳播媒介并不能使接受者需求獲得充分滿足,因此,在新媒體環境之下,可以采用分眾化方式對此進行細化,給予接受者更為個性化的新聞信息,使接受者的新聞需求獲得極大滿足。
就目前而言,可以將新媒體技術作為一種現代化技術綜合體,其產生以及在各行業、領域的應用極大促進了社會產業格局的發展和變化。網絡是新媒體技術的有機載體,并且互聯網以及各種移動終端設備的不斷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為新媒體技術的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報紙、電視、廣播、雜志等都是傳統新聞傳播的重要途徑,且在社會的不斷發展變化中,傳統媒體存在一定的獨立性,每一個體都有著其特殊的發展進程。從媒體組成結構出發,傳統媒體包括傳播主體、受眾主體及新聞信息,在當前其是促進新媒體新聞傳播發展的重要部分,此外,受到社會發展變化的影響,傳統新聞媒體傳播方式單一、枯燥等不足逐漸凸顯,而在不斷發展中,和以往相比,新聞媒體傳播方式產生了明顯變化。傳統固有的新聞傳播模式無法充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現實需求,因此,在新聞傳播媒體中,主體及受眾在新媒體社會背景下的聯系日益模糊,其關系也朝著一體化趨勢發展。
通過分析新聞傳播媒體中主體及受眾群體發展情況可知,不管是新聞傳播媒體受眾群體還是主體,其發展方向都較為明確。而對于傳統新聞傳播媒體,新聞傳播者主要是依照新聞消息判斷集團利益及自身價值,并且在新聞產業發展中,這一傳播方式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新聞傳播媒體中,隨著新媒體技術以及理念的產生,主體和受眾群體其關系也產生了明顯變化,地位逐漸朝著平等方向發展,對于促進相互之間的溝通交流以及互動極為有利,加之新媒體傳播理念的引導,二者間的合作更為明顯,對于新聞消息的傳播能夠起到一定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新媒體技術的介入和應用,對于傳統新聞媒體產業,其傳播方式改變極為明顯,已經逐漸呈現出朝著多元化轉變的趨勢。這一傳播方式的主要特征為非線性變化,所以要求新聞媒體傳播主體及受眾在編輯新聞消息期間對自身角色進行改變和完善。當前,新媒體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日漸廣泛,若能更好地對新媒體信息傳播活動進行有效掌握,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逐漸成為新聞傳播活動主導者。新媒體時代的迅猛發展,傳統媒體發展受到了嚴重阻礙,但是因為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影響力,因此,在傳播信息的過程中依舊有著其特殊的優勢和地位。通過分析社會媒體發展形勢可以發現,新媒體傳播越來越成為一種社會常態,在這一全新的媒體環境中,個人既是信息的生產者,同時也是信息的傳播者,且在新媒體傳播過程中,個人新聞傳播者及創造者所占比例相對較高。為了能夠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對于傳統新聞媒體,其逐漸朝新媒體轉變,而對于現代傳播媒體,其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此外,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人們自我表達意識獲得了強化,在這一趨勢下,新聞接受者通常以目的性、主動性接收行為為主要表現。可見,新聞接受者是對新聞媒體發展產生影響的決定性因素。因此,作為新聞媒體,要深入分析新聞受眾者的現實需求,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掌握新聞媒體的發展趨勢,進而促進各項工作的持續穩定進行。
在新媒體背景下,新聞傳播活動的交流性和互動性較強,且不會受到空間及時間等因素的束縛,所以在多元化信息傳播下,新聞傳播方向也產生了明顯變化。一開始新聞傳播主要注重線性傳播,但是當前越來越朝著非線性傳播方向轉化,且傳播期間因為新媒體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傳播議程,所以傳播者和接受者之間逐漸呈現出平等關系,有利于促進多向交流,這樣一來,二者之間角色轉變頻率則會隨之增加。除此之外,在各種因素的共同影響下,傳聞傳播方式的變化降低了接受者對于傳統新聞的興趣和熱情,并在各種新聞活動中掌握了一定話語權,因此,在新媒體這一背景下,接受者在新聞傳播中占據了主導地位。
在新聞傳播中,新媒體的應用對傳統新聞媒體造成了極大沖擊,不但影響了其新聞傳播,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傳統媒體的傳播地位,但是盡管如此,在新聞傳播中,傳統媒體依舊存在一定的優勢地位。當前,新聞工作者對新媒體的依賴程度逐漸增加,其主要是憑借新媒體傳播方式不斷向新常態趨勢發展,且在此期間并不會受到傳統媒體的約束。在這樣一個傳播環境中,媒體的核心逐漸轉向了新媒體,并且其發展形勢呈現出多樣化特征,此外,傳播者存在一定的自我變現意識,受眾在接受新聞的過程中可以切實體會到一定的主動性以及目的性。這一變化會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新聞媒介的發展及運營,同時發展期間,相關新聞工作者也逐漸對受眾群體的分析及細化進行了充分關注,進而促進新聞傳播工作的持續穩定發展。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不管是新媒體傳播主體還是接受主體都產生了明顯改變,立足于行為層面分析可以發現,和之前相比,新聞接受主體行為主動性更強。并且新聞接受主體其自我表現意識相對較高,在這一因素影響下,新聞接受主體可以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項新聞傳播活動當中,同時在活動過程中可以對自身行為進行有效控制。因為每一個新聞接受主體參與新聞傳播的目標存在明顯差異性,有的是為了確認自我價值,有的是為了宣泄內心情感,不管是哪種目的,整個新聞傳播活動都依賴于主體受眾,只有新聞傳播主體深入分析接受者內在需求,才可以對傳播媒介的發展方向進行有效掌控。
新聞定義具有復雜性,當前,隨著新媒體環境的深化,新聞定義也獲得了一定的發展和延伸,信息概念在某一程度上替代了新聞概念,但是信息并不等同于新聞,再加上受到新媒體的深刻影響,當代受眾對于新聞的關注點也存在明顯差異,這主要與受眾自身文化程度、年齡、價值取向以及地域文化影響情況有關,其參與新聞傳播的積極主動性逐漸呈現出升高趨勢,所以為了能夠充分滿足當代受眾基本需求,相關新聞工作者則要對新聞的定義進行重視,使其傳播以及加工能夠和廣大受眾需求相符合,順應新媒體時代的基本特征。
在新媒體背景下,每個人都可以充當新聞信息的傳播者、加工者、共享者這些角色,新聞傳播者并不需要具備較為專業的背景,編輯、普通受眾等都可以對新聞進行加工進而展開傳播,而對于權威性較強的傳播者來說,不管是其觀點表達還是信息發布都會引起關注,甚至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他人意識以及觀察產生影響。目前,參與新媒體的人數越來越呈現出增加趨勢,網絡環境良莠不齊,為了能夠使新媒體所具備的特殊優勢獲得充分展現,增強對輿論引導的重視極為關鍵,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非法傳播者空間。
傳統新聞傳播當中,記者擔任重要角色,主要是憑借對事件的采訪和調查為受眾呈現真實事件。但是受到新媒體的深刻影響,一些新聞傳播者其專業性不強,在闡述自身觀點以及撰寫稿件的過程中并不能使其公正性及客觀性得到保證,嚴重的甚至還會在稿件當中融入個人情緒,對于新聞事業的迅猛發展極為不利。對此,記者要承擔信息把關人這一角色,即借助自身的專業性以及職業優勢對事件真相進行深入調查和分析,客觀性闡述事實,使公眾的基本知情權獲得保障。
在新媒體背景下,新聞稿件質量有著明顯差異,多數稿件其內容側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主流文化,對此,主流媒體以及有關部門則要強化媒體監督,在有限時間里處理和解決虛假信息,深入探析新聞事件細節,防止由于虛假信息而對受眾造成誤導,減少其在社會當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變化,新聞傳播主體的變遷嚴重影響了新聞各環節,不管是對新聞傳播信息內容還是工作人員工作方式都產生了一定影響,同時還影響著社會的發展變化。
一方面體現在對新聞內容所帶來的影響中,使新聞內容涵蓋范圍更廣,通過對新聞內容進行有效拓展,能夠使其內容充分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需求。以商業新聞、政治新聞為基礎增加個體化以及社區新聞,可以確保新聞形式的多樣性,對于新聞接受主體的有效擴大極為有利。
另一方面體現在對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對于社會進步能夠起到促進作用,新媒體時代的應用對于促進新聞傳播效率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新媒體形式下達政府指令以及相關信息,可以進一步強化工作執行力,不但能夠促進社會進步,還可以使人們日常生活更為豐富多樣,提高生活質量,開闊眼界,進而實現促進個體化發展的目標。例如,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在新時代背景下,新聞傳播主體的變遷可以提高信息獲得速度和效率,可以在較短時間里傳播新聞信息,并且有著較高的覆蓋率,不管是對于新聞發展還是傳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新聞傳播主體的變遷不管是對群眾還是社會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促進新媒體時代發展就顯得極為必要。為了能夠進一步促進新聞傳播主體變遷,要切實落實新聞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促進新媒體下新聞工作的切實落實。通過對新媒體技術優勢進行合理運用,能夠在促進新聞信息工作發展的同時對其進步與改革起到促進作用。通過對信息獲取途徑、渠道及來源進行完善,能夠使新聞信息的多樣性獲得保障,使其符合群眾要求,提高信息價值,保障其可靠性和真實性,實現促進新聞質量獲得進一步提高的目標。除此之外,還要增強新聞信息監督和掌控力度,不當新聞不但會影響社會發展,同時對于群眾身心健康發展也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這就需要做好對新聞信息的掌控工作,剔除不當言論,避免其嚴重影響群眾和社會,促進新聞法律宣傳的順利進行。與此同時,還要對不良新聞、虛假新聞進行預防,提高新聞質量。此外,政府要依照其行政權力大小合理應用行政手段完善并優化內部新聞工作,促進新聞工作的持續穩定發展,使其能夠展現積極影響,促進社會的整體性發展。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新聞傳播主體也隨之產生了明顯變化,并且接受者逐漸占據主導地位,傳播主體及接受主體的變化嚴重影響了新聞傳播活動,再加上傳播主體和接受主體端點的轉移,傳播主體越來越呈現出多樣化發展趨勢,不管是對記者專業技能、新聞活動還是新聞理論都會產生影響,但由于新媒體存在包容性特征,因此,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新聞事業的穩定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當前,新聞行業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播主體日漸模糊,每個人都可接受、傳播信息,為了能夠促進行業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主流媒體以及相關部門則要及時提出解決方案,以便可以更好地應對媒體環境的變化。
總體而言,新媒體時代對于新聞信息接收者和傳播者關系的轉變能夠起到促進作用,通過對傳統新聞傳播工作進行完善,能夠提高整體工作效益,并且新媒體背景下,信息傳播主體存在一定的話語權,并且呈現出多樣化趨勢。受眾和傳播主體之間的關系趨于平等,不管是對于新聞工作還是其工作的優化都可以起到促進作用。因此,新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強化政府的管控作用極為關鍵,同時還要增強對新聞工作的重視程度,憑借政府力量切實改進新聞工作并加以落實。在新聞信息中,法律化意識的增強,能夠充分確保新媒體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過新媒體促進新聞工作信息價值的進一步實現,對于人們思想進步能夠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有利于新聞工作的持續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