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霞 趙鎮中
(大理廣播電視臺,云南 大理 671000)
目前我國的傳媒產業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其中電視新聞媒體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成為了支柱力量。在進入新媒體時代,網絡傳媒形式以及內容更加豐富并且發展迅速,新聞產業迸發出了新的生機以及活力,內部競爭越來越激烈。學術界在對電視新聞媒體的外部發展環境進行分析時提出了以下諸多不足,其中電視新聞報道傳播受到了時空限制,產業結構面臨較大的改革及調整壓力,新聞受眾的流失問題不容忽視。為了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電視新聞媒體需要站在宏觀的角度高瞻遠矚,通過對新聞事實的深入挖掘以及新聞報道渠道的有效拓寬和延伸來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主動在全媒體與快速發展的當今實現穩步運作。許多的電視新聞報道工作人員將工作重心放在深度報道上,逐步提升傳播力,真正實現與時俱進和循序漸進,確保新聞報道能夠在新媒體與語境下發揮一定的社會積極作用和正面影響。
許多工作經驗比較豐富且具有一定遠見卓識的新聞記者主動在新聞報道深度上下功夫,留出諸多的時間和精力尋求新的突破,學習優秀同行的做法。在反思工作以及總結經驗教訓的過程中抓住新聞深度報道的核心及重點,明確自身的努力方向,確保自身的工作行為能夠新聞深度報道的實質需要,主動在新聞深度報道中做出自身的突出貢獻。[1]學者在對新聞深度報道的內涵以及價值進行分析時提出,新聞事實的深度挖掘是基礎,新聞信息中思想價值觀念的全面體現則是重點及核心,只有真正滿足這兩大需求,才可以稱得上是深度報道。
新聞深度報道一直以來備受矚目,新聞事實的深度挖掘以及剖析是重點及核心,這一工作以新聞事實為基礎。工作人員需要主動完成電視新聞采訪工作,加強對新聞事件來龍去脈的深入分析及研究,進一步了解新聞事件的基本內容,結合自身有的工作經驗主動剖析關鍵信息,并實現核心信息的有效整合及業快速傳遞。新聞采訪過程比較復雜及多元,工作人員需要整合優質信息資源和渠道,主動傳遞整合之后的優質信息。新聞核心信息的深入分析以及新聞事件的有效采訪最為關鍵,一般來說,采訪對象較為多元和分散,不同采訪對象所傳遞的內容存在一定的區別和矛盾,新聞記者的自身判斷會受到內外部環境的影響,邏輯分析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的培養和增強不容忽視。新聞記者需要以深層次的新聞事實挖掘為根本和出發點,加強對新聞內容的全方位多角度呈現,主動提供具有一定價值的客觀新聞信息,確保新聞的完整性以及合理性。這一點能夠為新聞深度報道做好前期的鋪墊,真正提升新聞深度報道的傳播力。
在人類文明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新聞報道的作用和價值越來越凸顯,價值觀念的有效傳遞及弘揚最為關鍵,這一工作也是新聞工作人員的核心工作。在傳承以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新聞報道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許多工作人員以新聞報道的思想性和政治性為衡量標尺,主動了解以及評價新聞報道的深度和廣度。[2]在參與新聞傳播工作的過程中,電視記者需要密切關注新聞事件的價值和內涵,了解其中的價值觀以及來龍去脈,堅持正確的社會輿論導向。網絡新聞報道與電視新聞報道的差異比較明顯,新聞記者則需要意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逐步提升新聞傳播的質量和水準,真正做到內容為王,質量取勝。
電視新聞報道是一個公共性的行為,對公眾的行為有非常深遠持久的影響,國家也十分注重媒體發展。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今天,新聞報道工作越來越復雜,有的新聞工作人員工作能力較差,工作經驗較少,忽略了對新聞報道思想性的深入分析以及研究,直接以主觀判斷為基礎,無法保障新聞的客觀性和真實性,難以凸顯新聞報道的社會指導作用和輿論引導價值。這一點不僅違背了深度報道的初衷,還不利于電視新聞報道資源的整合利用和優化配置。
要想實現深度報道,全面提升電視新聞報道工作的傳播力以及覆蓋面,電視新聞工作人員需要站在受眾的角度,加強與受眾之間的互動及聯系,及時了解受眾的真實訴求并進行有效調整,捕捉不同社會群體的新聞訴求。結合當前的工作環境以及傳播資源實現有效的整合,確保新聞報道的互動性以及綜合性,滿足不同社會群體參與信息傳播的主觀需要。但是有一部分新聞媒體平臺的成立時間較短,綜合實力有待提升,沒有意識到互動性的重要性,出現了照搬照抄的問題,大部分的新聞報道千篇一律,難以充分地凸顯自身的優勢和特色。與受眾之間的交流較少,受眾也缺少表達個人真實想法的渠道和平臺,一部分電視新聞報道資源被浪費,難以獲得受眾的認可。
在推進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我國的信息技術水平越來越高,各種新媒體發展迅速,新聞報道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但是在海量的新聞報道平臺中專業性的平臺較少,難以為深度報道提供必要的輔助,大部分的新聞報道只能夠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傳播力更是無從談起,工作人員也無法結合新聞報道平臺的具體要求進行調整以及改進。
作為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工作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落實者,新聞工作人員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具有豐富工作經驗并且工作態度較好的工作人員可以提升深度報道工作的傳播力以及社會影響。有一部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較差,自律意識不足,這些都與監督考評機制的缺失存在密切的聯系。很多工作人員無法形成外部約束,存在許多的主觀隨意行為。
新媒體的出現導致電視新聞報道工作所面臨的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及嚴峻,十分考驗新聞工作者的工作能力。電視新聞記者需要注重微觀分析和宏觀研究,積極探索全新的報道路徑,掌握新媒體語境下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重點及核心,逐步提升新聞深度報道的傳播力。新聞思想性的有效建設及提升是基礎,新聞報道的互動性則是重要手段,新聞記者則需要主動利用不同的新聞報道平臺,在全面拓展以及延伸的過程中逐步構建科學完善的監督考評機制,主動與其他的工作人員保持密切的聯系及合作,真正體現新聞深度報道的優勢和價值。
深度新聞報道工作比較復雜,傳播力的提升十分關鍵,離不開工作人員的長期堅持和不懈奮斗,電視新聞媒體也需要拉長戰線,盡量避免急于求成。新聞工作者則需要注重不斷提升業務水平,了解當前的行業發展現狀,主動糾正錯誤行為,避免沾染不良風氣,堅持自身的職業操守以及現代化的新聞理念,主動學習先進思想以及現代化的新聞傳播手段,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下報道具有一定社會意義和價值的新聞。工作人員需要意識到自身對社會輿論的影響,了解新聞報道的社會價值,主動報道具有一定社會教育意義的新聞,實現新聞報道思想性的穩步提升。社會輿論的引導力和電視媒體公信力的增強離不開新聞報道工作的全面改革及創新,工作人員需要注重正面宣傳,掌握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工作的基礎以及核心所在,以報道水平和報道質量的穩步改善為基礎,真正提供具有一定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新聞作品。在參與正面宣傳工作的過程中,工作人員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站在群眾的角度了解群眾的收聽需要,盡量避免假大空的宣傳以及重復的喊口號和空洞單一的新聞傳播,結合不同類型受眾的新聞訴求來進行調整以及改進,充分凸顯新聞宣傳的社會引導價值。電視新聞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工作經驗以及思想理論方向會直接影響新聞輿論工作的成效,只有始終牢記個人的職責使命,堅持正確的新聞輿論工作優良傳統,保持正確的輿論以及政治方向,才能夠更好地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傳播和弘揚。[3]在日常工作中新聞工作人員還需要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堅持正確的政治信仰以及職業道德,了解自身的社會責任和使命,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終身學習、業務精良以及政治立場堅定。主動獲取群眾的信任,確保自身所傳播的新聞能夠在第一時間吸引受眾的眼球,為受眾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提供有益的幫助。
新媒體時代也是開放時代,新聞受眾不僅主動接收信息,還會根據自身的實質訴求傳播信息,成為了新聞信息的接收者和傳播者,參與新聞事件的傳播過程和討論過程。新聞工作人員需要主動尋求新的突破,了解時代發展的現實情況,利用各種社交平臺傳播新聞事件。受眾力量的發揮及動員不容忽略,這一點是提升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傳播力的重要策略和手段,如果能夠調動受眾的參與積極性,保障其能夠全身心地參與新聞制作和傳播的具體環節,那么對新聞報道工作的有效落實有重要的輔助作用,整個工作的影響力和傳播力也會有進一步的改善。比如,河北衛視在2022年新冠疫情期間在微博中發起相關的話題,以疫情中居民的居家表現為主題,讓網友發表各自的看法。因為有切身體會,很多網友非常積極,持續關注這些話題并使之不斷發酵,電視媒體以及相關的工作人員則對這些發言進行了整理和深度分析。話題熱度越來越高,新聞報道的傳播力也有了進一步的改善。新聞工作人員也可以從中獲得更多的靈感和養分,結合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主動實現與受眾之間的有效互動,堅持內容為王,以受眾為主要對象,明確新聞傳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確保深度報道的科學性和客觀性。
電視新聞報道工作比較復雜,流程較多,十分考驗電視新聞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為了確保深度新聞報道傳播力的穩步提升,現代化新聞報道平臺的有效利用和逐步拓展延伸非常關鍵。新聞工作人員需要著眼于新聞報道的具體范圍,積極整合利用各種網絡社交平臺,突破時空限制,堅持服務性和實效性,充分凸顯新聞報道的社會優勢。網絡平臺的使用頻率較高,備受矚目及好評,有助于提升新聞信息的傳遞速度和質量,滿足公眾的碎片化閱讀需求。信息傳播需要真正實現與時俱進,工作人員也可以發揮網絡平臺的優勢,確保各類新聞傳播范圍的有效拓展及延伸,實現更大范圍內的廣泛傳播。受眾也可以根據自身的主觀訴求在不同的網絡平臺中積極參與深度新聞報道工作,這一點有助于實現不同新聞報道平臺有效整合,確保新聞報道質量和水平的逐步改善。需要注意的是新聞報道平臺的開拓十分考驗工作人員自身的工作經驗以及遠見卓識,新聞記者一方面需要提升職業操守,堅持正確的政治理念和思想方向。另一方面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向優秀同行看齊,了解各種現代化新聞報道平臺的操作技巧以及優缺點,在綜合對比以及經驗總結的過程中實現最優選擇。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新聞報道平臺都能夠發揮應有的優勢,主動為公眾提供優質的新聞信息,促進和諧社會的穩步建設,盡量避免報道資源的浪費。
新媒體背景下的新聞信息傳播方式和接收方式具有明顯的碎片性以及多樣性和個性化,公眾的心態比較浮躁,行業的發展速度較快,出現了同質化競爭以及不良競爭,這一點導致新聞報道的專業度難以得到保障。對此,新聞工作人員需要以思想性和專業性的提升為工作目標,關注對不同階段電視新聞報道工作的深入剖析。以新聞報道專業要求的逐步強化為基礎,主動了解電視新聞媒體內部的運作模式,明確運營管理、新聞編輯、新聞采訪等工作環節的具體標準以及評價標準,積極構建科學完善的考評機制,加強對新聞工作人員職業行為的有效規范及引導。外部約束機制有助于積極避免各種不當行為,媒體人也能夠學會自主反思和總結,整個行業能夠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學術界對科學考評監督機制的構建工作進行了研究,認為這一舉措能夠體現電視新聞媒體的專業性,獲得受眾的認可,確保電視新聞報道工作能夠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實現有效拓展及延伸,整個工作的公信力也顯著提高,受眾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傳播力變強。[4]具有一定傳播競爭優勢的新聞媒體平臺也開始主動尋求新的突破,利用已有的傳播資源以及管理資源積極構建監督考評機制,加強對工作人員的管理及協調,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及優化利用,保障每一個工作人員都能夠實現自我反思和總結,以良好的工作行為以及堅定的思想政治立場主動為深度新聞報道諫言獻策,實現報道工作的有效改進及落實。
電視新聞工作人員需要注重對社會發展趨勢的有效分析,了解新媒體時代背景下自身工作環境的具體變動,充分利用各種網絡報道途徑和渠道凸顯新媒體技術的作用及價值。確保信息傳遞質量和數量的有效改進,結合受眾的個性化發展需要主動優化新聞信息和報道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