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洪樂
(衡水廣播電視臺,河北 衡水 053000)
在廣播電視節目中,播音主持人的采訪水平是否優異關系著最終的節目質量。新媒體對傳統媒體帶來的影響較為深遠,為保證廣播電視行業穩步發展,就要嚴格保證節目質量。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是節目的核心,為了實現對信息的順利傳達,主持人要利用豐富的經驗進行采訪,獲得準確、及時、有效的信息。由于現場采訪充滿許多不確定性因素,主持人要善于應對各種突發狀況,才能保證采訪順利進行,從而做出高質量節目。
廣播電視媒體所面臨的競爭和挑戰日益增多,一方面是源于新媒體的優勢明顯,對傳統媒體形成一定的威脅;另一方面是各大電視媒體的節目形式日益多樣化。為了提高節目的吸引力,許多電視臺將原有的節目錄播方式轉變成現場直播,吸引觀眾的注意。主持人要具備優良的素養與過硬的采訪功底,使節目充滿吸引力。要將主持人的能力提升放在重要位置,使其能夠滿足節目的要求與觀眾需求,才能提高節目的收視率。主持人要有良好的適應能力,不怯場,靈活運用采訪技巧,保證節目的質量。可通過模擬播報演練的方式,使主持人對現場具有更好的掌控。
現場采訪的關鍵就在于主持人通過采訪獲得關鍵信息,使觀眾及時獲得關鍵內容,即使未曾來到現場,也猶如親身經歷一般[1]。在實際采訪中,部分主持人未曾充分準備而匆忙采訪,極有可能會出現失誤,甚至會導致采訪無法繼續進行。大部分主持人的工作壓力比較大,還要始終保持最佳精神狀態,還要時刻準備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因此,需做好萬全準備,制定采訪計劃,與采訪對象敲定時間,掌握其實際信息,避免采訪出現差錯。部分主持人并沒有按照上述要求進行采訪準備,不了解采訪對象的材料,可能會引發被采訪人員的不滿,繼而拒絕采訪,或者出現其他問題,導致采訪無法繼續。
現場采訪與錄制的最大區別在于,現場采訪具有很強的真實性,能夠對觀眾形成較大的吸引力。正是如此,才會導致現場采訪工作難點較多。采訪環境并不會一成不變,多種不確定因素均會導致采訪中斷,若主持人不能及時應對,就可能會導致采訪失敗。具有強大掌控能力的主持人可以對現場氣氛進行合理控制,避免出現雙方尷尬的局面。一旦發生意外情況,主持人會想方設法安撫采訪對象的情緒,對事件進行冷靜處理,避免其對采訪造成不利影響。在實際采訪中,許多主持人由于年齡比較小,缺乏經驗,不能從容應對問題,一旦發生意外情況,就可能因主持人能力不足而無法合理控制現場,使得氣氛十分尷尬。
在采訪中,主持人要保證采訪內容真實可信,這樣才能真正獲得觀眾認可。然而,在實際采訪中,越來越多的觀眾會對采訪內容表示質疑。許多采訪對象會進行采訪準備,了解主持人的問題,在采訪中,回答問題的方式較為僵硬,就像機械背誦文章一樣;或者缺乏感情,只為完成采訪任務而陳述想法,影響到采訪效果,還會給觀眾造成一定的不適感,不符合新聞真實性的原則[2]。部分現場采訪的環境比較特殊,比如,當主持人處于地震、洪水等受災現場時,就可能會面臨生命危險,這樣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采訪的進程。
在正式進行采訪之前,主持人需做好一系列準備工作。第一,了解采訪對象的全部資料,仔細分析資料的內容,明確采訪思路和采訪要點。第二,認真設計采訪問題,避免提出的問題引發當事人不適,還要切中要害,直奔主題。第三,重視現場互動,選擇合適的采訪道具。第四,制定突發事件的應對方案。第五,合理引導被采訪者,使其思路明確,陳述事實和個人觀點,從而獲得準確、可靠的信息。第六,提前進行排練,對采訪現場進行模擬,善于站在受訪者的視角看待問題,保證采訪順利進行。
1.提高主持人的現場把控能力
一些主持人由于經驗有限,在現場采訪中會比較緊張,因此,一旦面臨突發狀況,就很難對現場進行合理把控[3]。第一,主持人要認真分析來訪中可能發生的狀況,制定相應的預案,便于在關鍵時刻靈活應對。第二,主持人積極學習知識,涉獵廣泛,重視每一次采訪,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一旦出現問題,能夠及時調整心態,采取有效的處置措施,避免問題擴大,影響采訪。
2.注重溝通受眾
主持人要考慮到現場采訪中的不同角色需求,有效發揮出現場采訪的優勢,為廣大觀眾呈現精彩的節目。主持人需重視互動環節的設置,重視受眾的感受,提高節目播報的時效性。與受眾溝通時,要使用親切、鮮明、趣味性十足的語言,這樣不僅能使主持人更有親和力,還能保證現場氣氛熱烈,使廣大觀眾化被動接收信息為主動參與,活躍現場氣氛,使現場采訪工作不會出現枯燥、乏味的局面,使人們對現場有更加直觀的認識。
雖然許多主持人的主持經驗比較豐富,而且在現場中經常會根據自己的經驗明確采訪和播報的重點,但卻容易忽視受眾的興趣點。長此以往,觀眾就會喪失觀看節目的積極性。主持人要將觀眾的需求放在首位,善于站在他人視角分析節目的利弊,根據受眾的需求進行采訪和播報,就能改變上述局面。要使受眾真切感受到新聞現場的氣氛,可采用幽默的語言描述現場狀態,就能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3.具有良好的心態
主持人要對現場采訪充滿信心,這樣才能在關鍵時刻依然沉著冷靜,從容解決問題,保持現場秩序不亂[4]。要培養主持人具有良好的現場采訪心態,定期對主持人進行培訓,使其能通過不斷演練逐漸了解到采訪中可能存在的突發情況,逐漸適應現場環境。一旦主持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就會在采訪中思路清晰、穩重自信,以良好的掌控能力保證現場采訪的順利進行。
為了獲得寶貴的信息,使主持人能夠從容應對現場和采訪對象,就要進一步提高其采訪能力。第一,要保持穩定的情緒。主持人要保證情緒穩定,秉承客觀公正的態度,才能順利完成采訪。為了保證節目的真實性和客觀性,主持人要在采訪中保持客觀理智的狀態,避免情緒發生波動,否則就會影響采訪內容的合理性,甚至會干擾到正常的采訪進度。第二,主持人善于理性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要避免在鏡頭中流露出太多主觀情緒,否則無法保證觀眾有理性的思路,甚至還會有帶偏話題的可能性。第三,善于觀察細節。主持人要善于深入現場尋找蛛絲馬跡,這樣就能為觀眾傳達更加全面、真實的內容。在現場中存在許多細節,即使主持人沒有發現,也會被細心的觀眾發現。因此,主持人要善于觀察現場,培養對事物的敏感度,具備良好的洞察能力。要了解采訪對象的特點,一旦發現其情緒發生變化,就要及時進行安撫,使其保持情緒穩定,配合采訪工作。要進一步挖掘事件的真相,就要與被采訪者保持順暢的溝通,使其穩定情緒,認真回答問題,陳述事實。第四,提高主持人的溝通能力與表達能力。主持人要做到吐字清晰,使采訪對象能夠聽得清采訪內容。要根據不同的采訪對象,選擇恰當的溝通方式,避免對方對采訪產生排斥感。第五,合理進行提問。主持人要善于選擇問題,避免被采訪者因問題而產生不適感,拒絕回答問題。在選擇問題時,要了解問題的價值,根據被采訪者的特點,確定問題是否會引發其抗拒。在提問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被采訪者的情緒變化。要善于換位思考,明確問題的本質,從而順利獲得問題的答案[5]。
現場直播對播音員和主持人的要求很高,播音主持人要發揮專業能力,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來應對緊急情況的發生,進而順利開展主持工作。播音主持人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全面了解新聞發生的過程,向公眾展示自己的自信和慷慨。例如,如果重要消息突然中斷,播音主持人不應驚慌,而應迅速瀏覽被中斷的內容,迅速做出反應,調整主持心理狀態和報道策略,避免因處理不當而引起的程序中斷,減少突發事件產生的影響,迅速恢復現場報道氛圍,確保信息傳播質量。為更好地控制整個廣播場景,電視臺需要加強廣播播音主持人基本能力的培訓,為了提高現場效果,可以以多種形式輕松完成廣播報道,滿足公眾的需求。廣播電視臺要根據實際情況,開展現場直播模擬培訓,整合基本理論。廣播電視臺通過培訓,首先讓播音主持人控制廣播節奏,注意壓力和語調,然后督促播音主持人正確地使用口語,避免引發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最終,應要求播音主持人使用較短的文章。技術上,簡明扼要地傳達信息內容,提高廣播基本技能。因為實況轉播現場的特殊感受,播音主持人要重視與觀眾的互動,強調場景的真實、有趣的感覺,提高直播的效果。播音主持人還需選擇合理的場景背景,以加強普通人群的視覺體驗,使普通人群在參與過程中有相應的情境,體驗三維場景,準確傳達信息的本質。例如,在互動中,播音主持人可以站在普通群眾的角度,思考自己想要希望通過廣播獲得的信息類別,然后讓觀眾參與到錄制過程中去。根據觀眾的反應被主持人還需要利用自己的專業能力來推測觀眾的心理需求,引導觀眾進行互動,控制場面氣氛,提高溝通效果。在現場直播時主辦方需要了解細節,捕捉國民的顧慮,靈活調整稿件焦點,讓觀眾更好地了解整個活動過程,提高展示小重點的能力。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播音主持人必須結合新媒體的優勢和自身的經驗,改變傳統的播出方式,將網絡流行語與多種元素融合,使直播更具時代感,滿足受眾的需求。主辦單位會從客觀的角度對廣播內容進行分析,運用自己獨特的語速和表現特點,通過聲音識別播音主持人的姓名。
播音主持人要有豐富的知識,知識結構完善,涉獵各種行業,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樣才能保證節目的質量。主持人學識淵博,文化底蘊深厚,就能在現場中靈活運用多種手段保持采訪的氣氛活躍,還能使主持的語言更加詼諧、幽默。正是由于專業功底深厚,文化素養較高,主持人才會有更加縝密的思維,思考問題時,善于舉一反三,從容應對現場突發情況,保證采訪工作如期進行。
播音主持人要考慮到現場觀眾的需求以及被采訪者的實際情況,采取恰當的采訪策略,選擇合適的問題進行提問,才能避免出現尷尬的情況。如果主持人具有出色的觀察能力和洞察力,就能及時了解到受眾或被采訪者的真實反應,并根據其反應做出相應的應對。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培養播音主持人的觀察力與洞察力,準確判斷受眾需求。主持人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閱讀心理學書籍,從而更容易掌握人們的心態,在采訪的過程中善于把控節奏,合理發問,避免出現尷尬、冷場的局面。
播音主持人在進行現場采訪時,要保證心態平穩,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由于電視節目所面臨的受眾群體比較廣泛,為了進一步提高節目的質量,就要提前做好一系列準備工作。當主持人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強大的心理素質,才能在現場采訪中合理把控氣氛,即使面對突發狀況,也不會出現失控的局面。主持人要善于觀察細節,能夠感受到即將發生的變動,并對這一變動所產生的后果進行合理預測,通過沉著冷靜的方式進行處理,就能達到良好的采訪效果。融媒體時代對廣播電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現場報道需要通過廣播播音主持人及時將真實信息發送給公眾,以獲取更加詳細全面的信息。廣播員、主持人加強與聽眾的溝通,充分發揮自己的知覺和洞察力,以科學合理的方式,做出正確的信息評價,制作出符合觀眾口味的具有正確影響力的信息。其次,廣播節目主持人要努力積累知識,提高文化素養。我國地域遼闊,各地人民的精神和物質生活各不相同。對此,廣播員和主持人應加強學習,熟悉并盡量符合各地的習慣,滿足聽眾和朋友的個別需求,同時確保廣播語言必須標準化、易懂。為確保廣播節目更加具有社會意義,增強對人民的親和力,廣播員必須有選擇地使用部分口語,改進廣播語言的藝術內涵。快速、有效地提高播音員和主持人的藝術內涵,是很重要的工作。為此,廣播員和主持人應在樹立良好社會形象的基礎上,不斷學習知識,增強個性魅力。與此同時,為了使聽眾對播音員、主持人的藝術內涵及個性塑造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也要給聽眾帶來快樂與樂趣。另外,根據各自的條件,保證節目的風格特征具有相應的個性,播音員和主持人可以改進語言的藝術內涵。廣播播音活動其實就是一個播音員主持人和聽眾互動的過程,播音員主持人人以詞句文字的概念、運動等刺激聽眾對客觀事物展開想象、聯想的一個過程。對此,播音員主持人人應加大對使用語言規范的注意,在此基礎上應進一步賦予播報語言一定的情感內涵,將“情”“聲”“真”“美”相互融合滲透。
綜上所述,由于現場采訪工作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而且很容易出現突發情況,因此,必須要對播音主持人的素質提出嚴格的要求,使其能夠真正勝任這一工作,為廣大觀眾呈現精彩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