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克強
新媒體的發展使傳統紙媒所面臨的競爭進一步加劇,然而,新媒體不僅為傳統紙媒的生存與發展帶來挑戰,也為傳統紙媒帶來轉型發展契機。比如,傳統紙媒新聞工作者在培養自身媒介融合思維的基礎上,要積極運用新媒體,使紙媒新聞具備更為多元的傳播渠道及更具吸引力的呈現形式,這對于傳統紙媒發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具體而言,傳統紙媒發展短視頻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通過開展短視頻新聞生產與傳播工作,傳統紙媒信息傳播范圍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拓展。當前,許多傳統媒體都在媒介融合領域發力,在此過程中,構建多媒體矩陣成為這些傳統媒體轉型發展的重要戰略。入駐短視頻平臺、開展短視頻新聞生產與傳播工作,是構建多媒體矩陣、提升自身影響力的重要途徑,這無論是對于拓展傳統紙媒傳播范圍,還是對于增強傳統紙媒在新媒體平臺中的影響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其二,通過開展短視頻生產與傳播工作,傳統紙媒能夠更好地滿足現代社會大眾的信息接收習慣。隨著信息傳播環境產生變化,社會大眾的信息接收呈現出了碎片化的特征。在此背景下,傳統紙媒需要使用既能承載較多信息又具備快節奏特征的傳播模式,開展信息傳播工作。短視頻新聞呈現出明顯的優勢。由此可見,傳統紙媒通過開展短視頻生產與傳播工作,可以使自身更好地融入新的傳播情境中,在滿足社會大眾信息需求的基礎上,為自身受眾數量、傳播成效的提升構建保障。
在依托短視頻開展新聞生產與傳播工作的過程中,提升內容品質與吸引力是傳統紙媒需要考慮的核心問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許多新聞媒體都將互聯網新媒體平臺作為重要的傳播陣地,然而,互聯網信息在共享方面呈現出的便利性,也是導致內容創作面臨同質化問題的重要原因。
與此同時,在短視頻新聞大量產出的背景下,特別是在追求點擊率的導向下,許多新聞媒體在新聞報道視角、新聞制作手法以及新聞選材方面都呈現出趨同性的發展特點,這容易導致新聞受眾對各個短視頻平臺中的新聞內容產生審美疲勞,進而削弱短視頻新聞傳播效果,不僅沒有真正有效提升新聞媒體的品牌影響力,反而產生了新聞資源浪費現象,也導致部分新聞媒體在鸚鵡學舌的狂歡中成為“失語者”。
由此可見,強化“內容為王”理念,制定差異化的內容生產策略,是傳統紙媒在發展短視頻新聞過程中需要關注的重點。在此過程中,傳統紙媒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內容生產工作進行優化:首先,傳統紙媒可以通過創新報道角度,為新聞受眾呈現出差異化的短視頻新聞內容。強化創新意識、創新思維,是創新報道角度的前提。在此基礎上,傳統紙媒新聞工作者還需要從新聞受眾廣泛關注的問題入手挖掘新聞報道視角,在比較不同報道視角的過程中找到特定報道視角的亮點。其次,傳統紙媒可以通過深挖新聞根源,為新聞受眾呈現稀缺的短視頻新聞信息。在利用多元視角對新聞進行解讀的基礎上,紙媒新聞工作者還需要開展全面深入的報道,對新聞的關鍵細節、來龍去脈進行呈現,這既是傳統紙媒具有的固有優勢,也是傳統紙媒作為專業性媒體需要具備的擔當。最后,傳統紙媒可以通過革新新聞表現手法,為新聞受眾提供新鮮的短視頻信息。如傳統媒體可以以數據新聞的形式,在做好新聞選題的基礎上,依托短視頻對不同時期的數據信息進行呈現與比較,以獨特形式全景展現新聞內容,從而為新聞受眾帶來更為直觀的信息體驗。
傳統紙媒在依托短視頻開展新聞生產與傳播的過程中,不同崗位的采編人員都需要積極適應新聞傳播形式的變化,在充分了解互聯網傳播規律的基礎上,對自身新聞生產與傳播思維進行重塑。在此過程中,新聞工作者需要強化互聯網思維,強化對運營工作的重視,通過探索新聞受眾體驗優化策略、內容價值提升路徑,為優質短視頻新聞內容的產出以及媒體品牌影響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在實踐中,傳統媒體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傳統媒體需要對短視頻新聞內容進行精雕細琢。新聞工作者需要關注新聞受眾信息需求,呈現出新聞受眾廣泛關注、喜聞樂見的內容,而且需要在提升短視頻新聞品質、趣味性、吸引力、互動性的基礎上,引導新聞受眾進行轉發與分享。如新聞工作者可以使用評論抽獎、轉發抽獎等方式,使新聞受眾在對短視頻新聞開展二次傳播的過程中展現出更高的熱情與積極性。另外,還要實現短視頻新聞內容的垂直化,傳統紙媒需要凸顯自身資源優勢,如地方基層紙媒可以將極具親近性的民生內容作為主要新聞產品,通過深耕特定領域形成差異化優勢。
另一方面,在欄目運營中,傳統紙媒需要重視品牌建設工作。欄目的細化與體系化,對于短視頻新聞品牌建設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在此方面,傳統媒體需要對各個欄目進行精準定位,避免欄目冗余,與此同時,傳統媒體需要對欄目設置進行持續的調整與優化,保留具有特色或者受關注度較高的欄目。
另外,各個欄目應具有相同的媒體標識,從而確保新聞受眾能夠認識到不同欄目屬于同一紙媒品牌,從而實現新聞受眾在不同欄目之間的流動,進而為欄目品牌化建設工作創造良好條件。
由此可見,在傳統紙媒短視頻新聞發展中,新聞工作者需要具備運營思維、品牌意識,這是有效提升傳統紙媒短視頻新聞影響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
從短視頻新聞發布時間來看,在互聯網環境中,傳統意義上的獨家新聞獲取難度加大,這促使包括紙媒在內的所有新聞媒體都更為重視新聞發布速度,從而確保新聞產品展現出更高的時效性,進而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由此可見,一般而言,紙媒有必要在短視頻新聞發布工作中遵循及時性原則,有效搶占熱點新聞傳播先機。當然,并非所有的短視頻新聞都具備快速發布的條件,如圍繞深度報道生產的短視頻新聞,在生產與發布工作中對紙媒新聞工作者專業素養、創作時間與空間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就決定了這類短視頻新聞在發布工作中需要遵循快慢結合的原則。具體而言,面對激烈的競爭,紙媒應當挖掘與發揮自身優勢,打造具有特色、差異化的短視頻新聞內容,在此過程中,紙媒可以將深度報道作為特色新聞產品,依托更具深度、更高質量的新聞報道,在熱點新聞的后續報道中展現出更強的競爭力。顯然,這類短視頻新聞無論是在生產還是傳播方面,都屬于“慢”新聞范疇,紙媒新聞工作者需要對其發布時間進行合理安排。這要求紙媒新聞工作者能夠對不同平臺的信息傳播規律進行調研與分析,強化內容發布時間的科學性。以微信平臺中的短視頻為例,友望數據對2021年微信視頻號的統計顯示,27.43%的視頻號創作者選擇在14時至18時發布短視頻作品,25.69%的視頻號創作者選擇在18時至22時發布短視頻作品。其中,18時至22時這一時間段發布的短視頻作品相較于其他時間段而言更容易獲得受眾關注與點贊,也正因如此,30.98%的10萬+作品出現在這一時間段發布的作品中。由此可見,在遵循快慢結合原則的基礎上,紙媒新聞工作者可盡量選擇在18時至22時之間發布深度報道內容,從而使短視頻新聞發布時間與平臺受眾信息接收習慣之間實現良好對接。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紙媒所關注的垂直領域不同,短視頻新聞賬號的屬性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紙媒新聞工作者需要做好定位工作,針對新聞受眾作息習慣開展新聞發布工作,從而引導新聞受眾形成固定的瀏覽習慣。
在傳統媒體短視頻新聞生產中,短視頻新聞作品時長對其傳播效果具有不容忽視的影響。體量小、時長短,是短視頻新聞的重要特征,這種特征能夠促使短視頻新聞更好地適應新聞受眾碎片化閱讀習慣。當前,許多短視頻平臺都不斷放寬短視頻作品時長限制,甚至提供了長視頻服務,這對傳統紙媒短視頻發展而言是一個機遇。事實上,時長更短的短視頻新聞與時長更長的短視頻新聞各具優勢,在對短視頻新聞作品時長進行規劃的過程中,傳統紙媒新聞工作者需要對短視頻新聞內容的類型以及短視頻新聞發展趨勢作出判斷。友望數據針對微信平臺短視頻傳播生態的調研顯示,在時長方面,10秒至20秒的短視頻能夠獲得更多的點贊量,而60秒以上的視頻則更容易成為爆款,在微信視頻平臺中,時長在60秒以上的作品占比為25.96%,點贊量在10萬以上的作品占比22.46%。從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來看,更短的視頻新聞具有短小精悍、節奏更快、互動性更強的特征,新聞受眾可以快速瀏覽短視頻新聞內容并作出反饋。而60秒以上的短視頻新聞能夠承載更為豐富的信息,可以呈現更具深度的報道,從而滿足部分新聞受眾對新聞報道深度的要求。從受眾需求發展趨勢方面來看,隨著短視頻新聞的發展,許多新聞受眾對過于短小且同質化嚴重的短視頻新聞產生反感情緒,希望能夠通過各個短視頻平臺找到更為翔實的報道與更為深入的分析,而當短視頻新聞具有較高的質量時,許多新聞受眾并不介意這種短視頻新聞占據自身更多的時間。在這一背景下,傳統紙媒在短視頻新聞生產中既需要鞏固10秒至20秒短視頻陣地,又有必要適應60秒以上長視頻發展趨勢,抓住這一風口,為傳統紙媒固有優勢的充分發揮以及對新聞受眾需求變化的適應創造良好條件。當然,為了對深度報道進行更好的呈現,傳統紙媒也需要對具有更長時長的短視頻呈現形式進行探索,在此過程中,傳統紙媒新聞工作者需要處理好作品時長與品質的關系,確保這些短視頻新聞作品具有更好的傳播效果。
在新的信息傳播環境中,傳統紙媒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要在較大的生存與發展壓力下成功破局,需要有優質的人才隊伍作為支持。從短視頻新聞發展方面來看,制定短視頻新聞人才培養戰略,對于推動傳統紙媒在短視頻新聞領域發力并獲得良好成績具有重要意義。從傳統的新聞人才隊伍建設策略來看,傳統媒體主要需要做好人才培養與人才引入兩個方面的工作,然而,在互聯網環境下,由于新聞受眾在短視頻新聞生產中的參與程度不斷加深,構建與完善“拍客”系統、為新聞受眾參與短視頻新聞創作提供通暢渠道,也應當是傳統紙媒在短視頻新聞人才隊伍建設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內容。
因此,在開展短視頻新聞人才隊伍建設實踐的過程中,傳統紙媒需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首先,傳統紙媒需要重塑新聞人才的新聞生產與傳播思維,提升新聞從業人員適應新聞傳播環境的能力。對傳統紙媒既有的人才開展培訓,是人才隊伍建設的關鍵環節,這要求傳統紙媒合理規劃培訓內容、制定培訓方案,幫助新聞人才準確掌握短視頻新聞的特點、傳播規律、發展趨勢,強化新聞人才的創新意識與學習意識。
與此同時,傳統紙媒需要構建科學的激勵機制與退出機制,對能夠適應短視頻新聞生產與傳播工作且具有良好工作表現的新聞人才進行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從而有效提升新聞人才開展創新與學習的積極性。其次,傳統紙媒需要做好新聞人才引入工作。人才競爭是新聞媒體競爭的重要內容,提升自身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則是做好人才引入工作、提升自身競爭力的必要路徑。在此過程中,傳統紙媒需要根據短視頻新聞生產與傳播需求,制定人才引入方案,并提升相應崗位薪金待遇等方式,吸引更多優秀人才進入短視頻新聞生產與傳播團隊,從而為新聞人才隊伍注入鮮活的血液。最后,傳統紙媒需要打造“拍客”系統。即傳統紙媒可以為新聞受眾與短視頻新聞生產與傳播提供通暢渠道。當然,為了保證傳統紙媒依托這一系統獲得更為豐富的素材與更高質量的短視頻新聞,傳統紙媒不僅需要強化內容審核工作,而且需要與新聞受眾圍繞“提升內容創作能力”開展線下交流,從而不斷提升“拍客”專業素養。
綜上所述,傳統紙媒開展短視頻新聞生產與傳播工作,是傳統紙媒在新的信息傳播環境中謀求轉型發展的重要環節,對于傳統紙媒傳播渠道、傳播范圍以及受眾數量的拓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傳統紙媒短視頻新聞發展過程中,傳統紙媒不僅需要依托差異化策略避免內容同質、提升短視頻新聞運營工作水平,而且有必要合理選擇短視頻新聞發布時間、科學規劃短視頻新聞作品時長、做好短視頻新聞人才隊伍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