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魁
新媒體時代,隨著媒介的不斷發展,傳統媒體不再一家獨大,其必須與眾多的新媒體平臺共同爭奪流量和用戶。網絡短視頻平臺(即小屏端)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網絡時代對于主持人來說可謂“天賜良機”。微信、微博、短視頻平臺在短時間內迅速覆蓋了世界各地。傳統媒體人應該借助先進的傳媒技術來獲取更多社會信息資源,發揮自身影響力,并不斷創新理念,實現自我價值。其在工作中需要不斷拓展思路和知識視野,主動適應新媒體時代受眾的需求變化,積極學習、創新、求變,不斷豐富知識儲備,實現轉型。
主持人面臨著傳播環境、傳播語境的變遷。新媒體語境與傳統媒體語境最大的區別在于,大眾傳播中加入了人際傳播的情景。傳統廣播或電視節目內容設置首先考慮的是如何獲得最廣泛的傳播效果,其主持人也主要以大眾傳播的規范方式來進行語言表達。與其不同的是,新媒體傳播互動性更強,新媒體主持人的傳播方式更接近于人際傳播的模式,更多像是朋友之間的閑談,氛圍輕松,語言表達也比較隨意,不那么規范。換言之,傳統媒體主持人進行一對群的單向傳播,新媒體主持人進行一對多的互動服務。
傳統媒體廣播電視屬于主流媒體,主持人具有與生俱來的優勢地位,其基本控制著話語權。而在新媒體中,所有人的交流都是平等的,新媒體主持人更貼近大眾。相對來說,傳統媒體主持人擁有話語權,新媒體主持人服務于話語權。
傳統媒體的主持人作為節目的靈魂人物,其對節目內容流程和進度起著掌控的作用。而新媒體主持人則不同,其在直播間為大眾提供討論的空間和話題,但不能決定話題討論的方向或結果。相對來說,傳統媒體主持人直接掌控話題,新媒體主持人拋出和引導話題。
新媒體主持人想貼近受眾,在短視頻作品和直播中會更多地使用一些網絡語言,這種網絡語言在新媒體中廣泛使用,在傳統媒體中幾乎不會出現,其語言形態擺脫傳統的宣教色彩,具有強烈的網絡化、草根化等特征。
傳統媒體主持人是一個很特殊的職業,既可以是新聞播報員,也可以是節目主持人。而新媒體主持人、網絡主播沒有固定的較高的播音主持方面的門檻限制,有很多在某一專業領域比較突出的網友由素人轉變成新媒體主持人,變成某領域的大咖主播,比如游戲主播、購物主播、歌唱主播等。如果傳統媒體主持人想轉變成為這些專業性較強的主播,需要儲備某一個領域的專業知識,比如游戲主播要熟悉很多游戲的設計、每個關卡的突破口;購物主播要熟知很多商品的特性、適用人群、保質期等。
主持人需要時刻提醒自己積極進行自我提升,而不是滿足于現狀,被動地迎接新媒體時代的挑戰。例如:網絡主播入門門檻低,各種網絡主播一時間擠爆小屏端。相對于傳統媒體主持人,網絡主播的風格更加親民,所說的話語和表達的內容更貼近小屏前的老百姓。比如在某個游戲主播的直播間里,與其互動的受眾也都是游戲的愛好者,交流的內容也都是與游戲相關的行業信息等。很多傳統媒體的主持人并不具備這方面的知識儲備,一時間勝任不了這樣的工作。受眾看電視節目是沒有辦法選擇主持人的,而在網絡短視頻平臺看直播,就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主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觀看。由此可見,傳統媒體主持人轉戰新媒體平臺,應該樹立轉型思維,時刻提醒自己積極創新,用新穎的主持方式吸引受眾。只有不斷地學習,其才能在短時間內適應新媒體主持人這一新角色。
新媒體節目主持人與傳統媒體節目主持人兩者既有極大區別,也存在極為廣泛的共同特征。
傳統媒體不是沒有互動,只是互動渠道較少,互動頻率較低,互動效果較差。傳統電視節目主持人會適當與觀眾互動,增強觀眾對主持人的信任感與依賴感,同時體現主持人的親和力。一些傳統廣播節目主持人(如情感節目、音樂節目主持人)在節目里就像好朋友一樣跟聽眾聊天。
在網絡信息時代,傳播互動性更強。新媒體主持人與受眾的互動是隨時進行的。節目不只是單向的灌輸,更需要交流與互動。傳統媒體主持人要增強互動意識,了解受眾的想法,同時根據受眾意見建議來進行節目創新,凸顯節目特色,通過頻繁互動獲得更多受眾的喜愛與關注。
傳統媒體主持人如何成功轉型為新媒體時代的全能主持人?
其一,要積極改變傳統媒體的思想觀念,從自身實際出發,真正從新媒體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正確地看待新媒體對電視和廣播行業發展的影響。傳統媒體主持人要順應新媒體時代發展趨勢及行業發展潮流,進一步完善自身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真正做到懂技術、懂受眾,從而實現業務能力和思想素質的雙重提高,成為適應時代要求的新時代媒體人。
其二,要樹立正確的互聯網觀,加強互聯網思維,堅持與時俱進。熟練運用互聯網,才能不被時代淘汰。要不斷加強自身技術含量和知識儲備,不斷更新科技手段,保持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主持人不僅要具備良好的新聞素養,還應該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素養。傳統媒體的主持人習慣了編輯寫稿,自己播報,習慣了按稿子做節目,這一習慣導致自己失去了節目策劃、稿件內容編排的綜合能力。在新媒體高速發展的今天,主持人也需要轉戰新媒體直播間,這就需要其對直播的內容、和粉絲交流的內容等都心中有數,有備無患。這也要求主持人學會生產短視頻,掌握直播技術,逐漸轉變為新媒體人。如何在新形勢下獲得更好的發展,是傳統媒體必須思考和面對的問題。傳統媒體主持人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新媒體知識,才能提高自身的新媒體素養。其需要轉變自身觀念,適應新媒體時代發展對自身提出的挑戰;不斷地豐富自己知識儲備,提高自身各方面綜合素質,實現成功轉型。
傳統媒體主持人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長處,不斷地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多學科知識,使自己的能力得以提高,做到創新不落伍。應該轉變思維方式,在新媒體時代下,利用互聯網信息傳播渠道多、覆蓋面廣等特點,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來傳播信息,讓信息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在新媒體時代,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不斷變化。主持人只有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才能適應這個變化的社會。主持人要在網絡新媒體領域積極與受眾溝通交流。只有主動地了解受眾需求,了解其喜好興趣,才能投其所好地制作和播報信息,提高自身影響力。只有積極主動地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才能讓自身離服務對象更近,得到更多的鍛煉和提升。
主持人是媒介從業者,同時也是互聯網用戶,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趨勢下,語言表達方式也會發生改變。對于一個主持人來說,除了要有很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外,更要注重表達方式上的創新,這也是新媒體時代對主持人能力提出的要求。而一個人的表達方式是可以通過后天訓練去改變的。提高自己的網絡素養和表達能力應成為主持人的終身目標。在當下這個信息化時代里,作為一名主持人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還要擁有善于溝通的能力和共情的能力。
“主持人不是只有在主持中才能體現自身價值”,主持人代表著欄目、頻道或廣播電視臺的形象,這也是一種無形的資產。優秀的主持人不僅要有出色的主持能力,還要有較強的市場意識和服務意識,要將自己與品牌欄目融為一體,把品牌欄目做深、做透,增強欄目影響力,從而實現自己的品牌價值化、商業價值化。隨著網絡媒體和電視媒體之間日益緊密的融合,打造品牌欄目將成為未來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努力方向之一。
在傳統媒體的節目錄播中,大都由編輯寫好口播稿件、串聯詞。從廣播電視的主持人向新媒體小屏端主持人轉換的過程中,很多傳統媒體主持人剛開始會不適應,尤其是一些習慣了在演播室錄播節目的主持人更會顯得手足無措,自己在面對小屏直播的時候出現話少、詞窮的現象。這也暴露出了傳統媒體主持人知識儲備量及臨場應變能力的欠缺。甚至有很多傳統媒體主持人進入新媒體直播的時候需要網絡主播協助控場。
傳統媒體主持人轉戰新媒體平臺要勇于創新自己的主持風格。
我們都知道,主持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通過各種媒體平臺傳播信息。現在快手、抖音等新媒體平臺爆火,主播眾多,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風格。傳統媒體主持人應從這些網絡主播身上汲取經驗,找到適合自己的獨特的主持風格,學會在新媒體平臺展示自己。在生產短視頻的時候要把自己的獨特風格展現出來,讓受眾刷到后就舍不得離開,立即關注你的賬號。
網絡直播作為蓬勃發展的新業態,是互聯網傳播領域的重要陣地與發展數字經濟的強大支柱。如今,傳統媒體主持人紛紛進軍直播帶貨行業。在流量為王的時代,直播帶貨的良好業績確實體現了主持人的超高人氣。但是出于對本身職業和工作性質的考慮,傳統媒體主持人進行直播帶貨不能隨意而為。由于傳統媒體主持人經常出現在廣播電視新聞類、文藝類等有較大影響力的節目中,老百姓對傳統媒體主持人的信任度往往高于其他主播。傳統媒體主持人對帶貨的產品要優中選優。如何選出物美價廉的優質商品也是擺在傳統媒體主持人及其團隊面前的一個大問題。要對得起受眾的信任,必須嚴把質量關。在直播時,尤其和小屏前受眾進行交流的時候,要時刻謹記自己是一名主持人,是新聞工作者,受眾關注自己,是對自己的信任,是對傳統媒體的信任,什么能說,什么不能說,要把握好“度”,如果把握不當,會引起負面反應。做好融媒體時代的直播,專業主持人需要讓自己“活”在直播的“場”里,做整場直播的引領者,控制直播的趨勢和節奏,成為現場名副其實的“大腦”。
“網絡直播與短視頻新業態具有非常強大的滲透力與傳播價值,是互聯網時代最有代表性的先進生產力與時代力量,互聯網傳播的時代力量非常強大、影響非常廣泛,手機傳播的時代力量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時代聲量必須依靠時代力量。”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網絡直播專業委員會會長歐陽常林呼吁,我們應該努力發揮專業主持人群的價值引領作用、行風示范作用、守正創新作用,讓媒體MCN從整體上適應新形勢、新傳播,完成新突破、打好翻身仗。
時下短視頻和直播平臺作為重要的分發渠道,正成為媒體融合的標配,主持人從專業角度出發加速進入短視頻主戰場,逐步形成有文化、有意思、有調性的內容生態。
正如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產業所副所長彭錦所言,“在媒體融合向縱深推進的進程中,廣電主持人參與的網絡直播具備公益屬性強、文化屬性強、可看性強等特點,在媒體融合方面,有效構建了一體化聯動式的主流輿論格局;在公共服務方面,網絡直播能夠助力鄉村振興以及共同富裕;在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能夠成為發展數字經濟,擴大內需的強大引擎;在國際傳播方面,能成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重要力量”。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已經成為必然趨勢。隨著直播及短視頻走向多樣化及普及化,擁抱新媒體成為廣電媒體加速進入主戰場的重要布局,主持人如何在新媒體端口發揮自身的專業價值,實現主流價值引領,成為媒體融合縱深推進的重要議題。傳統媒體主持人要緊跟時代步伐,深入新媒體領域,不斷學習新的技術,發揮在媒體融合發展與移動傳播領域中的價值引領、行風示范、守正創新作用,營造互學互鑒、天朗氣清的行業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