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龍
山西體育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小籃球是一項使用小型籃球的兒童體育活動。小籃球比成年人用球輕100-150克,只有450-500克;球的圓周比成年人用球小8-10厘米,只有68-70厘米;籃圈比成年人所用的低25厘米,只有2.80米;球場長22米、寬12米。考慮到小籃球參賽球員的特殊性,小籃球比賽在比賽時間、判罰尺度以及比賽形式等方面也做了很大的調整。保證小籃球比賽要符合球員的身體素質。在培養孩子興趣的同時提高他們的技術。據已知的材料記載小籃球運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8年,并于1972年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國際小籃球錦標賽。
據有效記載,在上世紀50年代初,天津市就舉辦過小籃球比賽,但由于這項運動在當時還未成熟,這項運動并不叫小籃球,而是稱其為小皮球。1958年,受天津市小皮球比賽啟發,哈爾濱也組織學生開展小籃球比賽,但這些比賽都是非正規的,并沒有統一的標準和合理的賽制安排。1973年,國家體委已經制定了小籃球的相關規則[1],然而直到1987年,我國才成功舉辦了較為大型的小籃球比賽,不過受當時現實條件的影響,這些比賽仍未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
近年來國家開始重視中小學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并針對中小學體育鍛煉不足的情況提出了“陽光體育”以及不斷提高中考體育科目的分數等一系列政策,使不少的家長認識到體育鍛煉對孩子的成長重要性。這為后來小籃球運動在中國大面積推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條件。2017年就任中國籃球協會主席的姚明在吸收了國外較為先進的籃球文化和經驗以后開始重視籃球運動后備人才的培養[2],小籃球作為青少年最為喜愛的體育運動之一自然而然得到了姚明的青睞。于是作為籃協掌門人的姚明在“兩會”上圍繞小籃球的推廣提出了新提案,開始對小籃球運動的推廣。
2017年中國籃協公布了《中國小籃球發展計劃》。2018年已經有25 個省份、 192 個城市、334 個賽區,15042 支小籃參賽球隊,甚至于連新疆、云南、貴州等西部省份也開始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小籃球比賽活動[3]。為保證小籃球運動順利發展,中國籃協從多元渠道進行宣傳推廣。在新媒體領域,2018年中國籃協正式推出了“中國小籃球”官方網站和官方微信公眾號,發表了有關小籃球課堂、公益活動等眾多新聞報道[4]。在“我奧籃球”等手機APP中,小籃球也成為占比較大的模塊,吸引大批的小籃球運動愛好者。這些舉措,在將小籃球運動不斷推向公眾視野的同時,也為小籃球愛好者和眾多的球員家長提供了快捷交流平臺。
2019年1月24日中國小籃球網發布了《小籃球觀賽行為準則》、《小籃球隊員行為準則》、《小籃球教練員行為準則》,這三個文件對球員、教練員、以及觀賽的家長的行為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使得聯賽的開展進一步文明化。2019年1月12日到13日《小籃球教練員手冊(針對12歲以下兒童)》課題組會議在青島順利召開。本次會議主要內容是對《小籃球教練員指導手冊》進行補充在會議上也有人提出了一些建設性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比賽細節、判罰規則及尺度使教練員在執教時有充分的理論依據。
(1)促進小籃球運動的發展。政策的完善使得小籃球聯賽中一些不文明現象和行為得到有效的制止,使得聯賽的發展更加正規化、文明化。保證了聯賽的正常開展。同時為小籃球事業的開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匯聚各方力量使得小籃球的發展更具活力。利用各基層訓練營的影響普及小籃球運動,同時整體上提高了聯賽的競技水平讓比賽更具競技性和觀賞性。(2)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建立賽事等級制度,有助于激勵小球員的參賽積極性,培養他們勇于拼搏、自強不息的優良品質。同時,將比賽成績作為衡量標準之一而不是全部,在賽事評定過程中輔以道德品質、文化學習、平時訓練時長等多元化因素,也能夠達到多方面培養人才的預期目標,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為其日后發展提供更多的選擇,從而實現小學生全面發展的培養目標。(3)有利于小球員的長期發展。對小籃球教練員的行為進行明確規定和有效限制,避免過度使用天賦較好的球員,延長了其運動周期。保證每位球員都有上場參賽的資格,用制度實現參賽人員之間合理化和規范化的分配,不僅可以增加整個隊伍的賽場經驗,同時也促進了小球員對小籃球運動的熱愛。球隊教練是球員運動路上的引路人,以身作則樹立良好榜樣尤為關鍵,立足于小球員能夠培養出良好的心態和教養,重視教練員的行為規范和素質培養勢在必行。
小籃球聯賽的很多裁判員都是由成人籃球賽的裁判直接過來進行執裁,在比賽過程中會習慣性的以成人比賽的判罰尺度按來進行判罰,但小籃球比賽的存在其特殊性,在小籃球比賽過程中由于小球員身體素質和技術水平的限制會存在很多的犯規和違例的情況存在,裁判員過分強調比賽規則的話會使比賽斷斷續續,影響比賽的連貫性和觀賞性。其次多次的吹罰會大大打擊小球員對賽事的積極性,甚至出現小球員在場上的情緒失控的情況以至于做出一些過激行為。既影響比賽進行也打擊小球員對小籃球運動的興趣。
中國籃協雖然搭建了新媒體平臺,但由于小籃球比賽是由城市賽開始的,很多地方城市的設備和關注程度不高以至于很多的精彩的小籃球賽事沒有得到有效記錄,進一步導致其官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微博的等新媒體平臺缺乏宣素材。各大新媒體平臺過于官方和正式相對死板,但小籃球運動的愛好者和關注者多為少年兒童對正式文件和官方性質的宣傳興趣不大,所以不能有效吸引到小籃球愛好者的目光,小籃球官網等官方新媒體平臺宣傳內容大多為文件通知、公告新聞及籃球故事對聯賽的宣傳力度較小,導致聯賽的影響力度較弱。
由于小籃球運動員的技術學習主要是靠籃球訓練營的教練來教授,但小籃球的培訓機構大多在經濟水平較為發達的城市開辦,在經濟水平較為落后的地區籃球訓練營開辦的較少甚至沒有。以至于當地的小球員只能靠網絡視頻等手段來學習,獲取技術的手段較為匱乏,并且所學到的技術缺乏專業教練的指導糾正。相對參加訓練營的小球員來說并未接受系統化、正規化的學習,技術比較粗糙水平相比也較低,對比賽規則等了解也較為匱乏,正規的賽事經驗較為缺乏。以至于在比賽中出現“一邊倒”的局面。即影響比賽的觀賞性,也容易打擊比賽失利一方球員對小籃球運動的熱情。導致球員對小籃球運動失去興趣,影響小籃球運動的推廣普及。
作為籃球比賽的重要參與者之一裁判的判罰直接影響比賽的走向、觀賞程度和比賽的流暢性[10]。小籃球裁判得加強其業務能力,對小籃球的裁判進行科學性,系統性和經常性的培訓,不僅得保證小籃球裁判對籃球規則熟知還得針對其特殊性進行專門化的培訓學習。在比賽過程中針對一些特殊的犯規和違例情況可以暫停比賽對小球員進行講解,既能提高球員對規則的了解也可以培養球員對籃球運動的興趣。最終保證在比賽過程中公平準確的判罰,減少小球員在比賽過程中的一些過激行為。對小球員的人身安全也是一種很好的保障。
官方的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作為小籃球的宣傳陣地,需要把握小籃球愛好者的關注熱點,了解其年齡特征及愛好特點使其宣傳內容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加強對基層賽事的記錄,把握實時熱點賽事,做好素材的收集工作,加入籃球小知識和規則的普及,使其宣傳內容多元化,更加新穎。創新宣傳方式,以更加生動活潑、貼近小球員年齡特征所喜愛的宣傳方式來進行賽事的宣傳,以加強聯賽在民間的影響力,推進小籃球運動在國內的發展普及。
學校作為學生學習的主戰場小學生每天的絕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度過,學校的體育教師對籃球運動都有過正規、科學的學習保證了技術來源,而且學生對老師的信度較高,對老師安排的一些訓練任務也可以高質量的完成,可以達到預期的訓練效果。其次學校有專門的體育課程,及其他課余時間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學校的場地器材也較為充足為小籃球教學的開展提供物質的保障。將小籃球教學納入學校的教學內容,既能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術水平,增加體育課程的趣味性,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