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琦、徐西寶、邊旭、李玉山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型號研制初期往往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及風險,通過組建專項論證隊伍、集中資源和精力,在型號研制初期已有初步論證的基礎上“深挖一鍬”,探索突破技術瓶頸的有效方法。一方面,發揮組織作用,開展協助審查,盡早識別技術風險,確保型號研制技術方案全面閉環、設計方案不出現重大反復。另一方面,以責任專家為媒介和載體,橫向牽引統籌單位中本專業的技術及人力資源。通過引入責任專家制,進一步夯實本專業的專業技術基礎、加快構建本專業核心技術競爭力,統籌本專業發展規劃和共性技術研究,在支撐型號研制工作的同時更好地起到專業橫向匹配和牽引作用,從而實現型號研制目標完成和組織專業發展的雙贏局面。
充分發揮專家團隊的指導和把關作用,統籌各單位技術力量與專家資源,發揮專業機構和型號隊伍的技術優勢。在現有型號隊伍的基礎上,按照細化論證需求,動態調配各單位的人力資源,組建責任專家隊伍(型號專項論證隊伍),助力型號研制,提升工作質量與效率。責任專家在論證過程中同步考慮新產品(技術)發展趨勢和生產制造能力,聚焦設計、生產試驗、測試發射中的深層次問題和難題,開展集中攻關,為型號技術路線的確定、繼承性設計、新技術的應用提供有力支撐,確保設計約束條件考慮全面、計算仿真結果正確、專業間系統間接口匹配、設計方案合理可行。責任專家體制具體組織架構如下。
充分發揮專家團隊的指導和把關作用,統籌各單位技術力量與專家資源,發揮專業機構和型號隊伍的技術優勢。在現有型號隊伍的基礎上,按照細化論證需求,動態調配各單位的人力資源,組建責任專家隊伍(型號專項論證隊伍),助力型號研制,提升工作質量與效率。責任專家在論證過程中同步考慮新產品(技術)發展趨勢和生產制造能力,聚焦設計、生產試驗、測試發射中的深層次問題和難題,開展集中攻關,為型號技術路線的確定、繼承性設計、新技術的應用提供有力支撐,確保設計約束條件考慮全面、計算仿真結果正確、專業間系統間接口匹配、設計方案合理可行。
領導小組。可為本單位行政領導,負責組織調配本單位設計資源,推薦選派具有豐富型號設計經驗的技術人員參與專項論證,提供專業技術支撐,提升橫向一致性管控能力。確保各項目論證充分、結果明確、新產品(新技術)規劃符合本專業未來發展需求。
專項論證組。組長是專項論證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可為型號副總設計師),負責組織開展各項目的專項論證,定期聽取論證工作進展,指導論證組成員開展詳細論證工作,對論證結果的正確性、有效性負總責。
成員是具體論證項目的責任人,負責了解項目細化論證需求、前期已有工作成果;開展詳細論證工作,協調本室(專業)人員在關鍵節點對論證工作情況進行內部審查,確保論證工作質量及專業橫向一致;對專家評審組提出的意見或建議開展深入分析和閉環落實。
一是型號隊伍在型號的帶領下,討論制定待論證、待支持的各項專項并制定課題清單。經型號領導批準后發布,在相應機關的組織下,各單位、各專業選派具有豐富經驗的型號設計技術人員參與專項論證。型號專項論證工作實施項目組負責制,各項目負責人在論證組長的帶領指導下,組織相關人員配合開展細化論證工作。
二是各項目負責人根據論證整體工作計劃,制定本項目詳細工作策劃,協調相關配合人員推進論證工作,涉及跨單位、跨部門聯合論證需求的可上報管理組協調解決,確保論證工作進展符合型號計劃要求。
三是論證組長結合型號例會、專題匯報等,定期聽取各項目論證進展,確保專項論證成果符合型號需求。
四是管理組定期統計匯總項目論證進展情況,組織項目論證組在關鍵節點提交階段性工作報告或總結報告,并按要求組織完成關鍵項目的專項評審。
以某型號關鍵技術攻關及方案深化論證為例,在該型號關深階段共梳理出專項論證工作35項,通過組織責任專家集體群策群力,建言獻策,形成論證成果58項。以分離方案為例,型號的整流罩分離方案、級間熱分離方案在責任專家介入后,通過對大量的歷史經驗數據比對和分析,獲得了一定程度的調整。由于獲得了充分的試驗數據支撐,型號火工品采取了“以選代研”的技術方案,進一步節約了型號研制經費,縮短了研制周期。
責任專家團隊是一個以專業支撐型號研制和解決論證專項問題的團隊,團隊成員為特定型號解決特定的問題或專項。團隊有助于基層組織放眼外部環境,尋求新的技術方案和問題解決方法,從而提高所在領域技術創新發展的速度和質量,實現知識資源在基層組織之間和基層組織內部的協同創新。該論證模式將專家隊伍與型號隊伍工作緊密融合,使其相互支撐、密切配合,達到共同驅動的發展模式,做到了專業發展和型號發展的有機結合,在嚴格對標型號要求的同時,規范了產品架構,細化了產品接口,提升了專業能力,促進了專業發展。
一是針對型號技術儲備欠缺的專業,可加大依托專業組建立責任專家體制的力度。固化專家隊伍伴隨型號成長,不僅在關鍵技術攻關或方案設計階段參與,可在型號轉段進入正式研制流程中,依托專業力量,形成長效機制。一方面加強領域統籌,對諸多型號同一類專業、產品在保證系統接口協調的情況下進行跨型號統籌(統籌其技術路線、系統架構、產品選型),牽引總體技術和系統平臺產品代際化發展,防止其“野蠻生長”,達到技術通用化、標準化。另一方面,在后續工作量及難度更大、更需支撐的研制階段,持續性進行技術把關和指導。
二是借鑒獨立評估專家體制。針對型號重大關鍵技術或風險環節建立獨立評估專家體制。可邀請上級單位、兄弟單位、相關高校及其它科研院所等領域內專家,在關鍵節點對型號進行技術把關和指導。
三是根據參與型號研制過程中的所思所獲,責任專家可提取單一專業或耦合多專業的風險問題,與科技委相關專業組商討技術指導和把關策劃,使組織及專業技術上風險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四是建議在承研關鍵單機、子系統、分系統和型號總體論證報告、設計方案、研制任務書、設計圖樣、涉及技術狀態變化的更改單上,增加責任專家會簽流程,改變責任專家僅為“顧問”“參謀”的角色,切實使其融入型號研制流程中,將責任壓準壓實并在文件評審時有相關分系統產品主任設計師或專業人員參加專業審查。
五是責任組長是責任專家制度落實和有效運行的核心,需要相當的技術水平和一定的領導才干。在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技術攻關的過程中,組長需要進行任務分派和組織討論,決策技術路線,不斷形成新的工作需求。因此,組織亦可借由責任專家工作發現人才、錘煉人才。
六是結合此體制應用過程中的經驗,建議傾向于還未充分論證的項目,其更需要依靠責任專家 的“外腦”提供新思路、新方案,較適合采用論證組專項論證的方式。對于型號隊伍已充分論證過的項目,專項論證組組長或管理者應仔細甄別,可采用獨立復核復算的方式,由專項論證責任專家隊伍對正確性、可靠性進行把關。
七是論證過程中論證組和型號隊伍應建立溝通機制,例如召開“雙周碰頭會”,避免“答非所問”,對型號的準確需求應及時跟蹤、掌握。在論證過程中與型號聯動應該更加充分,及時識別到型號需求的調整與變化,確保論證結果與型號需求契合緊密。
八是建立對專家的獨立考核機制,激勵專家履職盡責,提升工作有效性。
基于責任專家體制的方案設計管理模式,對責任專家制在型號研制任務中的應用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議,以便對未來組織管理模式有所借鑒。責任專家組全面、深度地介入到型號研制過程中,完成仿真分析、參數計算、方案設計等型號研制具體工作,提升了本型號隊伍的論證研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