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晨飛
(浙江省臺州市消防救援支隊臺州灣新區大隊,浙江臺州 318000)
為全面適應“全災種、大應急”職能任務需要,浙江省臺州市消防救援支隊依托聚英路特勤站組建了繩索救援專業隊,繩索救援技術是山岳水域救援任務中極為重要的一項能力之一。如何建好專業隊伍并有效提升繩索救援技術專業能力水平,成為臺州消防迫切需要攻堅解決的重大課題。筆者著重分析專業隊伍組建以來的客觀情況,總結了繩索救援技術能力提升的短板所在,結合自身建隊過程中的一些感悟和收獲提出解決的措施辦法,希望能夠給有繩索專業隊建設需求的單位提供參考和幫助[1]。
2019年,臺州消防救援支隊依托特勤站組建1支繩索專業隊,共選拔12名隊員,全部從特勤骨干尖子中挑選。
專業隊組建后,分別邀請ERE、SRR專業教練團隊來隊培訓,12人已取得相關體系繩索救援高級證書。多名骨干參加過全國、全省的相關專業培訓和繩索救援大賽裁判工作,并多次在總隊組織的各類培訓中擔任教練[2]。
配備了山地搶險越野車、后援裝備車,PPE全套個人裝備、CMC離合器、山地救援三角架及其他常規救援裝備,基本滿足各類繩索救援要求。
能夠獨立應對處置各類城市高空和山岳救援事故,具備跨區域快速增援能力,尤其是在成功處置4.6臺州灣新區220kV高壓電塔救援、12.20經開萬達廣場100m高空繩索救援等戰例中體現了繩索救援專業隊建設成效。
繩索救援是一項時間性很強的工作,高空、山岳、水域等事故發生后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不斷擴大影響,因此,在接到此類警情救援任務后,往往要求救援人員能夠迅速攜帶裝備,準確、快速到達救援地點,并根據救援的現場情況,以最快的速度展開救援,營救被困人員。
不同的災害事故類型具有不同的特點,很多救援現場大型機械往往無法到達,繩索救援技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研究各類災害事故的復雜性,針對不同的場景采取相應的繩索救援技術。因此,要求我們專業隊員必須熟練掌握各項繩索救援技術,能夠根據不同事故類型制訂最合理的繩索救援技術,最大限度保障被救者和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3]。
繩索救援通常面對的是高空被困、山岳救援、水域救援等十分復雜的災害事故,通常伴有高空、大風、洪澇、山體滑坡等危險情況,救援人員在處置過程中往往很難準確預料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即使預料到了,但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也要不懼艱險、迎難而上。
在繩索救援過程中,救援人員經常要在高空、能見度低、地形復雜的環境中開展救援行動,救援空間十分狹小,人員活動范圍十分有限,生命和健康時常會受到撞擊、墜落、觸電、塌陷等異常情況的威脅,特別是在必須爭分奪秒營救被困人員時,對救援人員的心理素質要求非常嚴格。
改制前,消防救援隊伍主要采用日系(螺旋繩與鋼制O型鉤)繩索救援方法為主,繩索技術單一,已無法滿足新形勢下救援任務需求。臺州消防繩索專業隊組建初期,繩索技術培訓主要依賴地方專業組織,由于繩索體系種類多(歐系、美系、日系),缺少統一的行業標準,在選擇培訓機構時缺少明確的方向,甚至不明白所掌握的技術是否最為規范、高效、合理,救援理念與消防救援隊伍傳統的秒表計時理念有一定沖突[4]。
專業隊組建時間短、底子弱,人員結構不夠合理,缺乏實戰救援經驗,救援能力得方面不到穩定提升。在醫療急救、保障體系、風險評估、心理干預等還處于初探階段,救援能力與職能任務需求有一定差距。相較于專業繩索救援隊伍,繩索救援技術相對單一,隊員對技術背后的原理理解不深,缺少變通和轉化,在模擬實戰訓練的過程中,實戰化程度不高,繩索技術在不同的救援環境中應用能力不強。
繩索專業隊主要依賴于使用進口裝備,但此類裝備往往很難納入采購目錄,無法通過正常途徑采購,只能依賴地方政府協助采購。裝備種類款式比較多,相互間可以功能替代,面對市場種類繁多的裝備,缺少裝備選擇的自主判斷。裝備使用儲存保管要求高,部分隊員欠缺裝備管理安全理念,掉落、磕碰、非專業人員挪用等情況都會形成安全風險。
專業隊人員日常需要兼顧轄區滅火及搶險救援任務,無法離開轄區經常性去山地、峽谷、高層建筑等實地開展繩索訓練,訓練時間和場地都受到制約。營區內訓練只能依托于訓練塔等基礎設施,缺乏專業的模擬訓練設施。現階段培訓還依賴于社會專業機構,隊內骨干尚未達到能夠獨立承擔系統培訓的層次水平。
上級尚未出臺繩索救援訓練大綱,單兵應掌握哪些技能,團隊應掌握哪些技能,單兵和團隊的裝備應如何配備,基層只能自行摸索。消防員崗位中沒有專門設置繩索專業崗位,尚未形成完善的、金字塔型的人才儲備和培養體系。如何規范設置繩索救援初級、中級、高級評定以及教練員考評,缺乏系統完備的資質認證。
以臺州特勤為例,現有消防員27人,指揮員4人,不僅要承擔每年超1000起的接處警任務,同時還要學習化工、地震、水域等各種救援技術,“不專也不多能”的現象普遍存在。受限于體制原因,大部分專業隊員從事消防工作滿12年后,選擇退出消防救援隊伍,人員流動快、能力差異大、技術學習雜等問題較為凸顯。近年來,因為新冠疫情,專業隊很少有機會與其他兄弟單位進行交流學習,總體能力提升緩慢。
通過分析本地接處警數據,決定成立一支繩索救援專業隊伍還是一個繩索救援專業班組,這應當是由本地的災害事故類型來決定。以浙江省臺州市為例,每年的山地、高空救援警情并不多,因此,并不需要成立山岳救援大隊或中隊,沒必要一味追求“高大上”,只需組建一支12人的專業隊伍便可滿足轄區相關災害事故處置要求。按照既要完成應急搶險又要保證滅火救援的“雙重專業”建隊理念,既要成為山岳、水域、地震救援專業隊,同時也要保持滅火救援專業不放松。
(1)嚴格把控人員選配。繩索救援具有較高危險性,需要隊員克服高空威脅、傷害、狹小空間等心理因素,因此,要從支隊選拔實戰能力強、具備一定繩索救援基礎、熱愛繩索救援的隊員加入專業隊。同時,可考慮在消防員招錄及專職消防員招聘中專門挑選具備相關繩索能力的專業人員,加強后備人才選拔,充實專業隊力量。
(2)合理規劃培訓體系。建隊初期,必須邀請業界公認的能力素質突出的培訓團隊來隊,專門安排專業隊員脫產參加培訓,強化能力提升。后期,在專業隊員具備一定的基礎后,每年仍舊要邀請專業團隊來隊集中復培復訓,進一步鞏固和提高綜合能力素質。定期到繩索救援較為專業的兄弟單位開展交流,拓展視野,逐步形成符合本地繩索救援的培訓方案。
(3)科學設置訓練標準。初級技術,主要針對新入職消防員層面,要求掌握基礎團隊和個人技術;中級技術,主要針對消防救援站層面,在熟練掌握基礎團隊和個人技術后,系統學習團隊和個人繩索救援技術,并明確將5項繩索救援技術納入考核項目;高級技術,主要針對專業隊層面,能熟練掌握團隊和個人繩索救援技術,勝任團隊救援中各個人物分工,并明確將10項繩索救援技術納入考核項目。
(4)建立完善的考核機制。探索制訂實用性強的單兵和團隊繩索操法,定期對專業隊員開展綜合性考核,設置全面準確的考核評價指標,尤其要注重安全規程的考核,對于考核不合格或者屢次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的隊員,及時替換淘汰。完善救援人員和教練人員初級、中級、高級的考核評價指標,并取得相應的證書,將高級資質證書作為專業隊員入隊門檻。
(1)完善裝備配備標準。上級要盡快重新編制繩索救援裝備建設標準,從源頭解決繩索救援裝備的配備問題,通過繩索救援裝備標準的執行,讓更多符合救援實戰需要的高效救援裝備進入進入基層消防救援隊伍,從而解決裝備與技術不匹配的問題。基層消防救援隊伍要結合本地實際,編制繩索救援裝備配備5年規劃,區分急需和緩配,逐年實現裝備配備正規化。
(2)多途徑配備高精尖裝備。積極向地方黨委政府匯報隊伍建設情況,依托黨委政府采購所需的高精尖裝備,除了常規的個人防護裝備外,還應當配備全地形救援車、紅外熱成像無人機、電動升降機、山岳救援服、救援靴等全套專業裝備。一定要選擇正規可靠的裝備采購渠道,保證裝備品質;不斷分析比較裝備的差異性,挑選出符合本地救援實際且實戰高效的裝備。
(3)多層面解決后勤保障問題。支隊層面,將繩索專業隊經費預算納入市財政統一保障,用于專業隊車輛及器材裝備采購,建設繩索救援模擬訓練設施;大隊層面,積極向本級政府爭取經費,用于人員培訓、外出交流、器材裝備補充等支出。
(4)多形式完善人才保留機制。對專業隊建設成效明顯、專業作用發揮突出的隊員,在年度考評、晉職晉升、記功嘉獎等方面給予優先,推薦到各級繩索專業培訓組織參加培訓,鼓勵參加教練員資格證考核,積極參與各地組織的繩索競賽評判,形成體系化的政治和經濟待遇保障措施,確保人員留得住、不斷層。
(1)學習基礎理論。繩索技術對理論掌握要求極為嚴格,因此,要督促隊員定期開展理論學習,觀看繩索技術影視教學片,熟練掌握器材裝備的性能參數和用途范圍,熟知各類環境下的安全隱患風險,正確使用各類救援類型的技術。
(2)引進先進技術。引進先進的繩索救援技術對于提升消防救援人員綜合能力素質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我們盡快提升救援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先進的技術必然帶來先進的理念,可以把先進技術編入到繩索訓練大綱,制定出符合本地救援實際的訓練體系[5]。
(3)開展輔助訓練。定期組織隊員開展高空訓練、野外拉動,提升心理干預能力,確保在各類高空、險惡環境下,能夠正常發揮救援技術能力;密切與紅十字會、醫院等單位合作,提升隊員初期醫療救護能力,最大限度保障被困者生命安全;利用冬訓期強化體能儲備,為繩索救援夯實體能基礎[6]。
(4)加強實戰實訓。在營區設立簡便的模擬訓練設施,便于開展單兵和基礎團隊操法經常性訓練;選擇轄區內典型的高層、塔吊、高山峽谷等場景,制訂周密訓練方案和安全措施,提升實戰能力;聯合轄區民間救援組織,開展聯勤聯訓,共同研究促進繩索能力;組織開展跨區域繩索救援拉動演練,實現“訓戰合一”;組織全市消防救援隊伍開設繩索救援培訓班,幫助其他單位提升繩索救援能力,提高組訓和示范示教能力。
(5)強化安全管控。在訓練中,必須嚴格要求參訓人員嚴守安全操作規程,嚴格落實安全措施,嚴防訓練安全事故。要教育專業隊員像愛護生命一樣維護保管繩索救援器材裝備,始終保證裝備處于安全有效的狀態;要嚴格按照理論知識學習、單人繩索系統技術訓練、團隊協作技能訓練3個階段來培養隊員,切勿拔苗助長、急于求成;要準確評估每名隊員的綜合能力素質,將其安排在能夠勝任的崗位,確保每次救援行動安全。
繩索救援技術在消防救援領域中的應用十分廣泛,本文通過自身隊伍建設實際,認為組建專業隊應該從建隊目標方向、人員選拔培訓、隊伍建設保障、實戰實訓等方面考慮,加大專業隊建設力度,加快專業隊建設步伐。要發揮特勤隊伍優勢,進一步提升特勤隊伍專業化水平,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帶動全市消防救援隊伍提升專業隊伍建設成效,填補能力短板,真正將消防救援隊伍建設成為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實現“一專多能”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