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峰 張志勇 王傳勝 張慧
(山東萊蕪煙草有限公司,山東濟南 271100)
隨著國家煙草專賣局倡導建設現代煙草農業,農業托管模式逐漸融入煙葉合作社建設過程中,使人力、物力、技術能得到整合,推動了現代煙葉合作社快速發展。農業托管模式作為一種農業經營模式,在不轉移農戶經營權的基礎上能夠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求,逐漸呈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勢,但其在煙葉合作社的應用中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從農業托管模式在現代農業中的實踐意義出發,以山東萊蕪煙葉合作社為案例進行分析,找出傳統煙葉合作社現存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完善措施。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城鄉經濟發展不均衡,許多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鎮,鄉村農業勞動力短缺,讓農民對機械依賴更大。煙葉合作社本身就有一定的組織基礎,可以為鄉村農業組織形式服務,農業托管模式保持家庭經營的基礎性地位,創新生產組織方式,提高了現代煙草農業組織化程度。融合了農業托管模式的煙葉合作社,是一種以煙葉生產者、生產者、服務提供者自愿聯合,并經過民主管理的經濟組織,通過這種規范化、專業化、集約化的組織建設,農業托管模式在煙葉合作社中全面落實,實現了新型組織管理模式的創新,按照煙葉生產要求,科學設定作業班組,組建專業服務團隊,不僅為現代煙草發展提供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也為現代煙草建設提供了有利的組織基礎。
農業托管模式是將煙葉生產環節委托給煙葉生產性服務組織,農業托管模式有效地將小農戶聯接在一起,是規模經營的一種形式,容易形成規模經濟。規模經濟能讓生產資料大部分集中而得到節約,生產過程也將因為煙葉生產熟練度的提升而得到效率提升,能科學降低煙葉生產的作業成本。在提升農民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能為煙草公司減少一部分的成本支出,達到雙贏的效果[1]。農業托管模式以規模促增長,以增長促進社會勞動生產力的發展,無疑解決了傳統農戶因為規模小而在購買原材料、農機具使用成本較高的問題,降低了交易成本,推動了現代煙葉合作社的發展。
農業托管模式作為一種新的組織形式,在我國煙葉合作社中興起并不斷發展,引導了現代煙草農業建設朝著規范發展。2005年以來,政府積極扶持引導煙草行業發展,累積投入400多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目前看來,雖然我國先后建設水利設施和煙草可經營性資產,但我國煙草行業發展極不平衡,時常出現一些生產不規范情況。農業托管模式能夠積極推進專業煙草合作社的發展,建立煙草生產技術規范,完善相應規章制度,健全體制機制,無疑是對現代煙草農業的有效規范。但其也存在一些弊端,農業托管模式將煙草生產交給農戶,如果不制訂驗收標準,就難以得知煙葉質量,更無法保障煙葉生產的穩定性。因此,托管方必然要制訂標準、科學、高效的生產標準,這讓農業托管模式成為推進行業規范化發展的重要手段。
以家庭承包分散經營模式難以形成規模經濟,也難以適應現代煙草行業發展需求。在國家大力扶持下,形成了煙葉合作社的組織形式,但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尤其是在采收、烘烤環節,傳統煙葉合作社存在用工成本高、煙葉綜合損失率高、專業化服務能力不足的問題,嚴重影響了煙葉的產量和質量。
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方針,傳統煙葉合作社具有一定局限性,一方面,鄉村用人短缺造成了用工成本較高;另一方面,合作社服務方難以憑借自身能力在某些環節中形成規模化服務,也讓部分環節用工成本難以減少。最常見的就是在煙葉采烤環節還采用人工操作,使得煙葉采烤環節用工成本居高不下,難以達到減少企業人力成本支出的目的。傳統煙葉合作社保留了家庭經濟的基礎性地位,部分農戶堅持以人工的方式進行煙葉采烤,人力成本自然上漲[2]。現代煙草行業以引入大型、中型機械設備為未來發展趨勢,但傳統煙葉合作社不可能面面俱到,部分農戶思想還停留在人工操作的階段,對機械化生產存在技術障礙,甚至出現“有設備但無人操作”的窘境,這都讓煙葉采烤環節的用工成本較高。
傳統煙葉合作社農業生產風險問題凸顯,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煙葉采烤質量難以把控,導致大量煙葉質量達不到標準,造成煙葉綜合損失率高。在煙葉采烤過程中,合約雙方義務和權利規范不明確,煙葉采烤沒有明確的標準化規定,從而導致煙葉綜合損失較多,從而出現經濟糾紛,煙葉合作社組織規范標準和機制不完善成為制約煙葉生產標準化發展的重要因素。無論采用什么樣的組織形式,產品質量依舊是產品市場化運作的重中之重,煙葉采烤質量無法保障,各相關主體的利益均會受到損害,嚴重影響了煙葉合作社的可持續發展。
傳統煙葉合作社的服務方多由當地農戶組成,年齡偏大、文化程度較低、專業化服務能力不足,難以適應現代煙草農業的發展。這種情況并非個例,不僅在煙葉合作社中的專業人員較少,整個煙草行業人員的專業素質也是參差不齊。在煙葉的生產過程中,采烤環節對操作人員技術要求高,如果操作人員技術水平不高,將直接影響著煙草質量和產量。年齡和學歷并非專業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主要是這部分人員沒有經歷過專業技術培訓,行業中也沒有統一的服務標準,甚至一部分人員以兼職的身份活躍于煙葉采烤環節,這很難保障煙葉質量[3]。在行業快速發展的今天,雖然煙葉合作社的組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規模經濟程度,緩解了鄉村用工短缺的問題,但因為部分農戶沒有經歷過專業培訓,有些農戶還兼職生產其他作物,無法提供專業化的煙葉采烤服務,造成煙葉合作社發展不盡如人意。
針對煙葉采烤環節用工成本高、煙葉綜合損失率高和生產專業化能力不足等現實問題,山東萊蕪煙葉合作社引入了豐信農業服務有限公司,開啟農業托管模式新實踐。該公司作為職業經理人,進一步創新、改進煙葉采烤環節模式,著力培育專業化采收和烘烤師隊伍,降低用工數量和采烤環節煙葉綜合損失率。在全市范圍內進行成果轉化落地應用的基礎上,將完善后的合作社托管服務新模式應用于實踐之中。
針對煙葉采烤環節用工成本高的問題,豐信農業服務有限公司整合資源,依托專業服務公司,跨區域、跨領域統籌調配勞動力,解決煙葉生產過程中“用工難”和“用工貴”的難題,為尋找新型煙農提供支持。
山東萊蕪煙葉合作社選擇業務能力強、服務項目全及誠信度高的豐信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對合作社進行托管,該公司深入了解合作社實際情況后,著手建立煙農服務平臺,利用信息技術根據行業勞動力素質情況調配勞動力,充實合作社的人才庫,解決了用工短缺的問題。煙農服務平臺作為線上的服務平臺,能為更多希望投身于煙草行業的群眾提供工作信息,也為公司收集到相關應聘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用工難”的問題。該公司的職業經理人在平臺上發布煙葉專業人才招聘信息,為公司招募了大批專業人才,有利于打造一支專業化的煙葉生產隊伍。受疫情影響,更多人不再選擇外出到城鎮打工,而是選擇留在家鄉開展自己的事業,煙農服務平臺這一線上服務平臺就為這部分人群提供了新的就業創業機會,幫助他們開拓新的產業,帶動鄉村經濟發展,推動了鄉村振興[4]。該公司以農業托管模式為契機,加強煙草、農業、互聯網等資源整合,實現了現代煙草農業信息服務的目的,促進了合作社與農戶之間的信息互通,推進了行業的信息化發展進程。
在這一信息化過程中,豐信農業服務有限公司推動煙草產品生產過程智能化、信息化,避免了在采烤環節中用人成本增加的問題。該公司深入推行新型機械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以高科技設備的推廣提高勞動生產率,減少用工數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用工貴”的難題。該應用方案在萊蕪全市6500畝煙田推廣,每畝減少1.5個工人數量,按照勞動力市場價格每個工100元計算,全市將減少用工成本97.5萬元。
為了將煙葉采收烘烤綜合損失率降到7.5%以下,豐信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結合萊蕪實際,從管理和技術兩方面入手,科學制訂新型服務標準和流程,以解決傳統合作社模式下煙葉綜合損失率高的問題。
該公司經理人利用專業知識儲備,與行業、合作社、農戶多次交流溝通,積極開展管理標準的制訂。該公司為煙葉合作社管理引入市場化機制,通過完善新型合作社運行機制,包括組織架構、資源配置機制的選擇、定價機制的選擇等相關內容,建立新型服務管理機制。該公司組織對農業托管模式在農業合作社的應用進行深入研討,對已經開展類似實踐的單位開展調研,根據萊蕪當地實際情況制訂煙葉生產托管服務規范條例,在實踐中評估該管理標準的可行性,進行廣泛推廣[5]。建立該管理標準應客觀評估當地的服務水平,結合萊蕪政策條件,切實提高煙葉生產水平,并在不斷實踐中勇于摸索,在與行業協會、專業人士的不斷交流中調整管理標準,從而建立規范性的管理標準。該方案因地制宜當地的煙葉發展情況、合作社的管理水平,不盲目追求規模化經營而擴大生產,而是選擇農業托管模式貼合當地發展水平制訂管理標準,更好地推動并推廣了托管模式在煙葉合作社中的應用標準。
對技術要求較高的煙葉采烤環節,該公司召集技術骨干,制訂煙葉采烤環節的服務標準和流程,在不斷實踐中與農戶進行論證,針對在此過程中發現的技術問題,農戶應當及時上報,并與技術骨干進行商議,實現快速反應,提高采烤環節的應變能力,全面提升煙葉烘烤質量。技術標準的制訂隨著行業發展而不斷發展,該公司將優化煙葉采烤技術作為提升該環節效率的關鍵,因而應當注重該環節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在制訂煙葉采烤環節的服務標準和流程時,該公司明確相應的獎懲措施,對于違背標準和服務的行為予以懲戒,推動采烤技術發展的行為給予獎勵,為提升采烤技術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面對生產水平有待提升的問題,豐信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建立線下托管服務站,組建專業化烘烤師隊伍和煙葉采收隊伍,開展煙葉采烤環節的技術標準培訓,全面提升合作社的服務能力。線下托管服務站的建立,彌補了傳統煙葉合作社生產專業化能力不足的問題,讓現代煙草生產技術在煙葉合作社中的落實到位。
再規范的標準也需要落地執行,豐信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組織管理的線下托管服務站全面落實公司制訂標準,組織煙葉采烤環節的技術標準培訓,全面提升農戶的專業技術水平。煙草行業發展欣欣向榮,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無論是全身心投入煙草行業的農戶還是兼職人員,在進行煙葉采烤上崗之前都要進行技術培訓,在熟悉日常操作的同時將自己所學應用于實踐之中。為了節約成本,增加煙草產量,確保煙草質量,已經有諸多機械設備應用于煙葉采烤環節,農戶應當學習這些新機械設備,實現大批量的規模化生產,避免基礎設施閑置的情況發生。除此之外,線下托管服務站應時常給農戶進行新技術的培訓,行業內最新的信息技術及時應用于煙葉烤制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整個行業專業素養。
具有中國特色的煙草行業發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基于農業托管模式的煙葉合作社無疑是一種新的模式,是一種提高煙葉生產效率、促進煙葉規模經營、推動農業現代化的好方式。本文闡述了農業托管模式在煙葉合作社中的實踐意義,分析了傳統煙葉合作社現存的問題,并以山東萊蕪煙葉合作社為案例,提出了農業托管模式在煙葉合作社的應用,為優化煙葉合作社發展提供了參考,未來持續進行農業托管模式在煙葉合作社中的應用,對我國煙草行業發展乃至農業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