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世江
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一種類型,江蘇五年制高職教育已經走過了30多年的實踐與理論探索歷程,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培養了大量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獨立設置的專門舉辦五年制高職教育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是江蘇省內五年制高職教育辦學的主要力量,目前擁有辦學單位97個,在校生數約占全省五年制高職總規模的73%。江蘇30多年五年制高職發展的經驗顯示: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五年制高職辦學單位越多,在校生規模越大。這充分彰顯了五年制高職教育對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已經為地方政府、行業企業、中等職業學校所認識。地方政府認識到還是家門口的學校培養的學生留得住、用得上;行業企業認識到再好的政策支持也必須有人才支撐才能行穩致遠,中等職業學校認識到高層次的辦學能持續提高學校辦學質量。鑒于以上情況,江蘇城市職業學院5個辦學單位于2021年轉隸到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省教育廳于2022年印發了《關于規范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辦學單位準入與退出管理工作的通知》,省教育評估院于2022年啟動了對聯院辦學單位的評估工作。未來,江蘇五年制高職還需要解放思想,守正創新,加快五年制高職教育布局結構調整步伐,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的需要。
首先,要堅持黨對五年制高職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不斷提高黨在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能力和定力,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五年制高職辦學單位得到貫徹落實。在事關辦學方向問題上堅定立場,把“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作為教書育人、辦學治校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其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全省五年制高職辦學單位的根本任務。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五年制高職辦學單位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全、開足、開好思政課程,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最后,要遵循教育規律,實現高質量發展。要立足人的身心發展規律、職業教育規律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辦好五年制高職教育。要立足初中畢業后五年一貫制這一特點,樹立學制自信,引導五年制高職學生堅持自信自立。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準確把握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著力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
五年制高職教育的江蘇模式、江蘇經驗,不僅得到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同,也得到了教育部、區域教育行政部門、職業院校、行業企業、研究機構的一致認可。江蘇五年制高職的龍頭——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發揮了重要作用,并將不斷譜寫江蘇五年制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第一,主動配合做好江蘇五年制高職布局結構調整,為江蘇五年制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強基賦能。在省教育廳的領導下,做好轉隸至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辦學單位的入列規范工作,運用評估手段做好現有辦學單位的規范與退出工作,推動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辦學單位準入工作加快進行。
第二,發揮聯合優勢,積極探索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內部體制機制創新。發揮聯合優勢,聚焦“三個著力”,保障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社會需求。一是著力“適應性”,適應新技術和產業變革需求,深刻認識和把握現代化經濟體系轉型升級對五年制高職教育的迫切需求;不斷優化專業目錄、人才培養方案、教學標準和課程內容,適應區域尤其是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等國家戰略;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不斷完善五年長周期人才成長方案,搭建人才成長立交橋,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二是著力“一體化”,完善“定位準確、導向鮮明、結構完整”的一體化教學標準體系,夯實五年制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構建“五年貫通、循序漸進、通專融合”的一體化課程體系,服務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獨特成長規律和培養目標;建立“統一規范、全程采集、定向反饋”的一體化質監機制,加強教育教學過程監管,充分保證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三是著力“聯合共享”,作為江蘇五年制高職的最大集群,要發揮好“聯合協作、示范引領、共建共享”的最大優勢,做好辦學治校經驗的發現、提煉、總結、推廣工作,形成并完善聯合共享機制。
第三,面向未來,繪就五年制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新藍圖。加強數字化建設,打造資源豐富、運用便捷、聯合共享的數字化平臺,惠及全體辦學單位、全體師生員工。積極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產業教授選聘力度,建設一批有影響力的產業學院。主動發聲,宣傳江蘇五年制高職教育辦學成果,分享優秀辦學經驗。充分用好“五年制高職教育發展聯盟”平臺,為全省乃至全國五年制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