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研訓一體”是對教師發展研訓工作的新挑戰。推進教育教學、科研工作及師資培訓一體化,旨在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近年來,蘇州高新區體育教師團隊(以下簡稱“團隊”)以“德才兼顧,理實一體”的師資培養理念為統領,以蘇州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為依托,整合體育教學、教育科研、教師培訓等資源,完善了教研訓一體化的工作方式。團隊定期開展“立德育人,學用合一”教師培養系列主題活動,深入研究符合高新區校情、學情的新教法和新學法,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金點子”高效課堂,為蘇州高新區體育教學夯實基礎。
團隊研制了《區域教師教研訓一體化指導與評價手冊》,確定了“教師培養課題申報要求”,采用“菜單式”培訓模式,以教研訓一體化工作思路為關鍵點,構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工作格局。為了解決教學、科研、培訓工作的重復、交叉帶來的低效問題,團隊選好“教”“研”“訓”三個著力點,實施一體化策略。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在于調動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團隊建設要以教師為主體,立足“教”,讓教師樂學、善學、活學。
如何讓體育職初教師快速站穩講臺?擁有不同學識、不同能力的新教師若以排球扣球“短、平、快”的方式從學生轉變成教師的角色,則是取得學生、家長、學校領導信任的關鍵,同時也能為教師后續的專業發展夯實基礎。為此,團隊在蘇州高新區教研室體育與健康教研員金剛老師的帶領下,制定體育職初教師發展培養計劃,明確指出職初教師的階段發展目標,并為每位教師確定發展方向,取長補短,錘煉本領。
同時,團隊充分發揮區內骨干教師的傳幫帶作用,通過青藍結對,讓骨干教師開展有針對性的講座、示范課,指導職初教師開展課題研究、論文撰寫、匯報課、讀書會等活動,形成區內骨干教師與職初教師共成長的局面。
團隊定期舉行共讀分享活動,成立了不同的讀書小組。每個小組確定好引讀人,引讀人選取一本書進行自主閱讀。引讀人閱讀后,結合自己的想法撰寫讀后心得并分享,專家對其開展指導。此類活動充分體現了專家的主導作用和青年教師的主體地位,從而實現有效師資培養這一終極目標。
“教而不研則淺”,教學研究在教師成長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如何使教師團隊進行更有效的學習與研究是教研部門一直關注的問題。團隊秉持“‘教學’是青年體育教師成長的根本保障”和“‘科研’是青年體育教師的發展之路”的理念,重視“學”與“研”相結合。
團隊以課題為抓手,注重理論學習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為名優教師搭建展示自我的舞臺。團隊挑選區內名優教師作為核心成員,開展主課題研究,并由名優教師認領子課題,帶領各自的成員進行研究。名優教師除了進行理論學習外,還要通過教學實踐進行驗證。名優教師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以課堂為主陣地,不斷打造精品課例;將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并通過區內教研的方式進行深入研究,以論文、專著、優課評比等形式呈現課題研究成果。
中青年體育教師在區內是“中堅力量”。團隊要求每個學校每周預留一節課的時間,隨機開展區內教研活動。每次活動要依據學期初制定的教研計劃,保證活動有特定學校牽頭、有專門教師負責、有多元深度的研討、有明顯可見的提升、有明確的研修計劃,形成“五有”教研模式。團隊通過“五有”教研模式,扎實有效地開展教研活動,組建了若干個責任明確、分工詳細、動力十足、全員成長的教師學習小組,最終架構了以高新區教研室引領—中青年骨干教師帶領—職初教師共成長的教研格局。
經過近5年的實踐探索,團隊各項考核成績優異,教育教學科研培訓效果突出,通過區域聯合、專題講座、科研引領、出版專著、資源建設等方式,充分發揮了團隊的引領輻射作用。團隊先后與江西省、山東省、重慶市及江蘇省內多個城市進行聯合研訓,在互學互助中,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得到提升。
團隊通過各種培訓幫助青年教師提升業務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團隊對體育教師的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并據此確定本年度的研修指南,科學有效地進行管理指導。團隊組織多種多樣的研修活動,以課題為引領,在骨干教師帶動、專家指導、機制驅動下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同時也將蘇州高新區體育教師團隊建設推上一塊新高地。
團隊努力探尋不同階段教師的發展特點,對應其發展需求,不斷促使教師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學模式,成為一名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的服務者、設計者和研究者。為了使每個層次的教師都能順利轉換角色,踐行“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團隊形成多維度師資培養計劃,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團隊在體育與健康教研員金剛老師的帶領下,研究出“金點子”智慧課堂特色教學模式。“金點子”智慧課堂始終秉承“以生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潛心研究教學方法,從游戲化教學的初試到情境式教學的探索,從體育器材的合理運用到創新器材的深入開發,從小組教學方法的嘗試到自主合作學習的實踐,不斷激發學生運動興趣,使學生在運動中增強體質,錘煉意志,為健康人生奠定堅實基礎。
“金點子”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是蘇州高新區體育教學實驗項目,經過不斷研究與實踐,形成了“創設情境—器材運用—教學融合—自主合作—體能訓練—多元評價”六個教學環節,創設符合學生認知的情境,運用自制器材解決教學重難點,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達成學習目標。
團隊逐漸將教學、科研、培訓等部門整合,形成教研訓一體化師資培養模式。促進區域內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還需要教研室、教科室及電教館的協同配合。團隊重視學習型體育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專家主題培訓、骨干教師示范引領、教師心得分享、教師自主學習等形式對教師進行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
團隊在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區域提升小學兼職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行動研究”的探索過程中,開設了教育理論培訓班,教師系統學習了教育學、心理學、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教育科研方法等;團隊邀請教育專家開設講座,定期舉辦教學觀摩活動,組織示范課、指導課、研究課教學,并及時開展教學經驗交流會。通過教育理論培訓班和教學觀摩月的學習,青年教師領略了教學名師的風采,獲得了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指導,及時發現自身不足,不斷取長補短。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5年來,蘇州高新區體育教師在教育教學比賽中成績斐然,在蘇州市優質課評比和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中榮獲一等獎的教師近40人;獲得江蘇省評優課和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一等獎、二等獎的教師達30人。在競爭激烈的蘇州市學科帶頭人評審中,蘇州高新區連續三屆共計7名中小學體育教師被評為蘇州市體育學科帶頭人。在2022年蘇州市“姑蘇青年拔尖人才”評選中,蘇州高新區有2名體育教師脫穎而出。
蘇州高新區推進了教研訓一體化教師專業發展方略,探索了體育職初教師成長為骨干教師、骨干教師發展為名優教師的專業成長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