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用擲地有聲的話語,為中國的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凝聚人心、催人奮進。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在福建考察調研時就指出,“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作為一名從事生命健康管理的創業者,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我出生于20世紀70年代,90年代初從清華大學本科畢業后赴美國攻讀碩士學位,并先后在美國甲骨文公司、中軟國際、愛思唯爾等世界500強公司任職,一直致力于心肺康復領域的研究,致力于將互聯網技術嵌入醫療健康研發、管理和市場開拓中,曾為中軟建立并管理通用醫療(GE)全球開發中心、葛蘭素史克(GSK)中國開發中心、輝瑞制藥(Pfizer)中國研發中心三個軟件開發外包中心。協助愛思唯爾開發了醫藥云筆記等互聯網產品,推動公司轉型傳統軟件進入互聯網醫療。在這期間,我擔任大紐約地區清華校友會副會長、中美康復醫師協會心肺康復高級顧問、美國心肺康復協會(AACVPR)成員等多項職務。
盡管我的事業風生水起,但作為一名華人,看到祖國近年來翻天覆地的發展,感受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自信,骨子里的基因一直在提醒我,是時候回到祖國,為祖國的醫療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在美國,因工作關系,我也經常和祖國的同行共同探討醫療健康方面的話題,了解到在中國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已近3億人,而且隨著老齡化的到來,呈現越來越嚴重的趨勢,而我在美國十幾年的工作經驗也正好為我回國創業提供了技術底氣。2013年我回到祖國,從心腦血管的術后康復入手,在患者最容易理解心腦血管需要逆轉生活方式的時候切入,幫助患者通過心臟康復的多學科管理恢復健康,返回正常生活,不至于因病致殘。當時中國開展心臟康復的醫院還不是很多,我們努力和其中最有實力的湖南湘雅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上海同濟醫院、北醫三院合作,開發了中國第一個聚焦心臟康復的專科電子病歷系統——“心臟衛士”,輔助心臟康復醫生按照標準化的臨床路徑管理各類心臟疾病和手術的患者,并提供必要的臨床決策支持。9年來,“心臟衛士”系列產品已經進入全國100多家三甲醫院和二級醫院,協助大批醫院按照國際標準建立了心臟康復中心,為超過20萬患者提供了心臟康復服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醫療健康事業的發展,相繼出臺了《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關于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關于促進移動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國家在抗擊新冠肺炎等世紀疫情中表現出來的必勝決心和正確決策,更讓我堅定了為祖國醫療健康事業奉獻的信心。我賣掉了美國的房子和初次創業積攢的股票,甚至動員我的太太加入團隊,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國的心臟康復事業中來。2017年在南京市政府引進人才政策的吸引和感召下,我來到棲霞區,創辦了南京怡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得到了棲霞區高新園包括科技項目申報、平臺建設、應用場景拓展、金融服務等在內的多種實質性的幫助。如今,我和我的團隊研發出了“心血管疾病康復全病程管理平臺”,將院內康復延伸至院外居家,并支撐三級醫院聯合下級醫院醫聯體模式的建設,形成閉環的心血管疾病管理。2021年年初我們參與到了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鼓樓醫院心臟康復中心的建設中,為他們提供從心臟康復中心建設規劃,到落地實施,再到科室運營及患者管理的全流程方案與服務。
我覺得我回國創業的選擇是正確的,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的前景非常廣闊,讓我得以充分施展拳腳。中國共產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人民健康的關心關注也讓我感動。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場合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也強調“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的歷史使命是通過技術守護好中國人民的“心”,讓中國人民更健康。今后我也將從廣大人民需求出發,做人民需要的好產品,凝聚成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