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廣紅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強調,“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西部連片貧困地區中學英語教師出國研修項目”由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于2014年設立,旨在為西部連片貧困地區中學英語教師提供一個提升自身英語素養、影響區域英語教育教學水平、輻射其他學科教師教學新理念新方法的研修平臺。項目充分發揮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自身優勢,緊扣精準扶貧政策,培育“種子教師”,輻射帶動西部貧困地區中學英語師資水平提高,從而推動西部連片貧困地區教育發展。
2016年7月底我有幸參加了第一期項目,同青海省其他35名教師在北京語言大學完成國內預備教育后遠赴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研修交流學習。
昆士蘭科技大學又稱作昆士蘭理工大學,簡稱昆科大(QUT)。它于1908年建校,歷史悠久,聲譽卓著。到了之后,我們被安排在教育學院學習,學院的研究水平位居澳大利亞前十名,其課程被科學信息學院評價為“高質”。學院給我們這些研修教師開設了口語、教學法、聽力、寫作、閱讀教學、微課、語音、澳大利亞簡介等科目,還安排了四次學校考察活動和兩次文化體驗活動。
在昆科大學習期間我們得到了多位杰出導師和教授們的點撥,老師們精彩的授課讓我們受益匪淺。

作者在英語聽說課上組織小組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圖為學生展示小組成果
昆科大課堂中最多的是“TESOL Methodo logy”模塊,在這個模塊的學習中,又針對詞匯、語音、聽力、口語、閱讀、語法、教材整合等方面授課。印象最深刻的是主課教師Heidi,她不僅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而且有高超的業務水平。她的課堂活動豐富,講授生動,充滿激情。課堂上針對口語、閱讀、聽力、詞匯等不同的教學內容設置不同的課堂活動,比如口語課就設置了“排隊、乘公交”活動,上課時我們分組參與體驗活動,活動后對活動設置進行說明,比如講解活動設置的規則和目的,提醒教師在組織該活動時需注意的事項、分析學生在活動后會在哪一個方面得到提高。Heidi老師設置的課堂活動形式新穎,內容有趣,總能把大家的注意力牢牢抓住。比如我們在進行微課堂展示時,她有時候會很贊同我們的觀點,但有時候會全然否定我們精心準備的成果,然后會給我們悉心的指導,這個過程總是緊緊地吸引著我們的注意力。Heidi老師為我們組織的微課堂教學,讓我們親身體驗了西方的教學模式,并且讓我們的學習生活快樂而有趣。
學習期間,我們參觀了四所中小學校。通過參觀,我們對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辦學方向及理念、行政管理的制度與機制、中學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考察時各個學校為我們安排的課堂教學觀摩活動讓我們印象深刻,學校是整體性的電腦教學,學生會在自己的電腦上打開教師提供的資料,根據老師問的問題,自己探索、尋找答案,并在旁邊做筆記,然后老師會提問學生,很多學生都會積極回答問題,老師再根據學生的回答來總結并作出相應的評價。這種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的教學方法給我們很大啟示。
這次赴外學習讓我有了深刻感受和巨大收獲,結合我的英語教學實際,深入總結形成以下系統性認識。
一是利用課堂小組活動開發學生學習潛能。課堂小組活動分組的多樣化、小組活動完成教學任務的有效性、小組活動培養學生團隊精神的方法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學習期間,授課教師們利用自己的教學實例,讓我們感受到學生身上隱藏的巨大的潛能。在我們今后的課堂中,學生應該是一個可利用的最大最無窮的資源,關鍵是我們怎樣去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去開發學生的潛能。要認真思考學生已積累了哪些生活經驗和理論知識,利用這些生活經驗和理論知識來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情境中的活動體驗使所學知識與原有的知識結構融通、整合,真正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二是運用多種形式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這次學習活動中,我收獲最大的一個方面是在老師的指導下親身參與了許多有實用價值的練習活動。拼圖(Jigsaw)活動是老師們最常用的一種小組活動形式,也是最靈活、最有效、最新穎,學員們最喜歡的小組活動形式。小組人員安排非常靈活,每位學員之間都有合作的機會,避免了合作伙伴單一所帶來的弊端,大家之間沒有隔閡,主動協作,從而有了更多相互了解、相互學習的機會。在微課講授中,老師根據我們每個人所教學生的不同年齡段自由組合,讓我們自己收集材料,自己做筆記,然后大家集中在一起,整合個人所收集的材料共同進行課堂設計,最后匯報展示。我們今后的課堂也應該多設置這樣的活動,把一部分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關注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言,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是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澳大利亞學生在應試方面可能不及中國學生,但是動手實踐和自主研究能力非常強。中國學生善于綜合性思考,善于從宏觀層面把握問題;澳大利亞學生更善于分析性思考,也就是他們所說的創造性思維,注重從細節去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另外,中國學生(尤其西部貧困地區學生)在課堂上一般都是順著老師的講解聽下去,而澳大利亞學生會從主線發散出很多其他思考,主線和分線具有嚴密的邏輯性。
為了把系統性認識轉化為具體實踐,我做了很多努力。
讓課堂教學活起來。一是教學理念與時俱進。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把語法引進課堂,給學生創造一個輕松的環境去學習語法結構。二是主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澳大利亞教師的教學方式深深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方式,不拘一格的創造性教學模式貫穿于澳大利亞學生的學習生活,因此現在我主動運用創造性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們在做中學,在做中創造著、思考著、成長著,既增長知識又享受學習的快樂。三是注重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一個全英語環境,不過分強調語法的準確性,讓學生有足夠的自信去說英語,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口語訓練的活動中來,進而提高口語能力。四是充分利用所收集的素材。在昆科大的學習生活讓我們親身體驗了這個國家的多元文化,積累了很多地道的語言表達方式,收集了很多原汁原味的英語資料。充分利用這些材料讓自己所教的學生能更好地感受英語語言氛圍,更有力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2016年始,以上改變在我具體的教育教學上有明顯體現:課堂教學中以分組游戲方式背單詞;鼓勵學生大膽地設計項目、做報告;嘗試組織各種課堂活動;每堂課利用5分鐘講解澳大利亞見聞錄等,讓我的研修學習有了實踐的檢驗,讓英語課堂真正“動”起來、“活”起來。
讓研修所獲傳出去。2017年我申報主持的市級課題“大班額環境下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探究”于2020年順利結題;2020年主持的省級課題“信息技術環境優化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模式和方法”立項開題,現正研究之中。此外,我依托楊廣紅英語名師工作室培養年輕教師,充分發揮名師的引導作用,耐心細致地指導青年教師,提高年輕教師的業務水平,使學校的英語教學“百花齊放,各放異彩”。此外自2016年起,我結合教育教學實際撰寫并發表論文5篇。6年的摸索、實踐、改進,到2022年教學方法更加成熟,效果更加明顯,我所在學校英語教育教學綜合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西部連片貧困地區中學英語教師出國研修項目”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培訓機會。通過培訓,西部連片貧困地區中學英語教師的教育教學視野不斷開闊,教學教研意識不斷加強。歸國后我們積極傳播域外英語教學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理念,輻射帶動其他西部連片貧困地區中學英語教師,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逐漸改變著西部貧困地區的英語教育、教研和教學,有力推動了英語教學國際化與本土化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