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楊萬里
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
一尖已剝胭脂筆,四破猶包翡翠茸。
別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來喜作新年看,忘卻今晨是季冬。
【賞讀】
月季是薔薇科薔薇屬植物,與薔薇、玫瑰并稱薔薇科“三姊妹”。薔薇是藤本,一季花或兩季花。玫瑰是直立小灌木,一季花或秋季偶開少許花。月季亦屬直立小灌木,開四季花。宋代宋祁《益部方物記》談到蜀地月季花時說:“此花即東方所謂四季花者,翠蔓紅花,蜀少霜雪,此花得終歲。十二月輒開,花亙四時,月一披季,寒暑不改,似固常守。”花期久長,是月季的最大特性,也是最惹人喜愛之處。古人詠月季花,多從這一處著手。如韓琦詩云:“何似此花榮艷足,四時長放淺深紅。”張耒詩云:“月季只應天上物,四時榮謝色常同。”朱淑真詩云:“一枝才謝一枝妍,自是春工不與閑。”等等。
楊萬里這首詩詠月季,頭一句亦直道其花期久長的特點,且以“無日不春風”五字,既寫出花的四時長放,也寫出心中愛之之由。既愛,往下數語便處處是愛之眼目與愛之筆墨。“一尖”一句寫出月季花枝的形色。月季花枝拔得高,花苞生于頂端,苞尖微露紅意時,望著確像蘸了胭脂膏的筆。“四破”一句寫出月季花苞綻放時的形色。月季花苞肉實,萼片卵形,綠色,被茸。花放時,萼片先裂。綠萼承托并襯映著紅花,格外鮮艷。這兩句對月季花的描寫十分逼真,也動感十足。楊萬里寫物,常有如此筆力。比如他詠蘭花云:“雪徑偷開淺碧花,冰根亂吐小紅芽。”這句寫蘭花開放也活靈活現。“別有”一聯,則以桃李比出月季的別樣香味,以雪中梅花比出月季的傲然英姿。這兩句又寫出了月季的不凡與神氣。最后一筆,則以季冬折賞來承接“更有”一句,總結全詩,并呼應開頭的“此花無日不春風”,表達出對月季的喜愛。
楊萬里另有一首《久病小愈,雨中端午試筆》云:“月季元來插得成,瓶中花落葉猶青。試將插向蒼苔砌,小朵忽開雙眼明。”此詩是寫月季的扦插。月季易繁殖,或分栽,或扦插,皆可。扦插時,以初春時候為宜,也就是題中所謂“端午”前后。鄭逸梅先生《花果小品》里講:“于谷雨時節,摘取未花之新枝,劈竹管為二,置諸管中,并實以山泥。然后將管合攏,細索縛之。”“每日晨晚,潤以清泉。三來復后,根已茁生,去管移栽于地,蔽以蘆簾,稍避風日,且灌溉以時,則蕃茂甚易也。”此法其實已算繁瑣了。實際中,月季的扦插很簡單,僅須剪一壯枝,先插入水瓶中,三五日換次新水,時久,枝底就會長出小白根,復移栽入泥盆或沙土中,置于陰涼通風處,慢慢便會成活。楊萬里詩中說,“試將插向蒼苔砌”,可見是偶然扦插成活,由此也可猜想到他的欣喜之狀。大概正因如此,所以才要提筆以記。而那砌下成活后“忽開”的“小朵”,對于愛花且久病初愈后的詩人來講,真是給好心情錦上添了花。(楊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