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芳超
胃潰瘍屬于臨床比較常見的疾病類型,導致疾病發生的原因較多,與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聯系較大,尤其是在近些年,人們的生活習慣發生變化,導致該疾病的發生率上升。此外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導致該疾病出現的主要原因,病情反復發作,加之細菌球形變及細菌耐藥的發生,治愈的難度較高,若不及時治療會引起胃穿孔甚至癌變,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需要及時治療。西藥是治療該疾病的首選,能控制病情的發展,但是治療時間較長,而且根治的難度高,部分患者出現復發的情況,對療效產生影響,降低優勢。中醫認為胃潰瘍屬于“胃痛”范疇,脾胃不和,加之邪氣入侵導致疾病的出現。半夏瀉心湯具備和胃消痞作用,左金丸調肝補胃,聯合治療更具有優勢,加快疾病的恢復速度,對胃部改善明顯,加快潰瘍的修復速度,能實現疾病的根治,具備明顯的優勢[1]。本研究主要分析半夏瀉心湯聯合左金丸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潰瘍效果。相關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1月—2020年10月在鄭州市中醫院消化科住院的74例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對照法將患者分2組,每組37例。對照組:女患者17例、男患者20例;最大和最小年齡為72歲、27歲,均值(43.5±5.2)歲;病程時間6~23個月,均值(15.2±3.1)個月。觀察組:女患者18例,男患者19例;最大和最小年齡為73歲、26歲,均值(43.4±5.3)歲;病程時間7~22個月,均值(15.1±3.2)個月。本研究經鄭州市中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資料差異較小(P>0.05),可對比。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患者符合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潰瘍診斷標準,存在胃部疼痛、胃脹等不良表現;患者和家屬對本次試驗知情。排除標準:凝血功能障礙;嚴重心腦血管疾??;肝腎功能異常;惡性腫瘤患者;中途退出試驗者。
1.3 方法對照組為常規西藥治療,麗珠維三聯(廠家: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批號:H10900084),每日2次,早晚各服2片。觀察組予半夏瀉心湯聯合左金丸治療。藥方:吳茱萸6 g,雞內金20 g,枳實10 g,大棗3枚,炙甘草6 g,黨參20 g,干姜10 g,黃連6 g,黃芩10 g,法半夏15 g等。反酸嚴重者加海螵蛸30 g,疼痛明顯者加醋延胡索15 g。400 ml水煎煮,分早晚2次溫服,每天服藥1劑。療程均為8周。
1.4 觀察指標在治療結束后,對疾病的療效進行評價,顯效:胃脹、胃痛等癥狀全部消失,飲食恢復正常,在胃鏡等檢查中,未發現異常,對正常生活沒有影響;有效:疾病癥狀改善顯著,胃鏡等檢查,潰瘍范圍明顯減小,飲食基本恢復,對正常生活影響較??;無效:疾病基本未發生變化,胃鏡等檢查依然異常,潰瘍范圍擴大,計算治療總有效率[2]。治療結束,對癥狀積分進行對比,3分:患者癥狀明顯,每天都會出現,持續時間幾個小時,對生活和工作產生影響明顯,需要服藥;2分:癥狀明顯,不是每天都會出現,間隔時間較短,對生活和工作有影響;1分:癥狀輕微,不需要服藥;0分:癥狀消失,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癥狀越明顯。觀察2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不良反應主要有口干、頭暈、惡心等,計算不良反應發生率。在治療前后,對幽門螺桿菌進行檢查,在胃竇大彎側收集一塊病理組織作為標本,對其常規染色,尿素酶進行檢查,結果為陽性,說明存在幽門螺桿菌,如果檢查結果為陰性,說明幽門螺桿菌根除。

2.1 2組患者療效對比觀察組無效例數少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療效對比 (例,%)
2.2 2組患者癥狀積分對比觀察組腹痛、反酸、噯氣、腹脹、胸悶癥狀積分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癥狀積分對比 (例,
2.3 2組患者不良反應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出現不良反應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不良反應對比 (例,%)
2.4 2組患者幽門螺桿菌清除情況對比對照組根除例數為29例,未根除為8例,根除率78.38%(29/37)。觀察組根除例數35例,未根除為2例,根除率為94.59%(35/37)。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63,P=0.041<0.05。
胃潰瘍在臨床中是常見的疾病類型,導致該疾病出現的原因與生活習慣、吸煙、酗酒、暴飲暴食等不可分離,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潰瘍是胃潰瘍的主要類型,該疾病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幽門螺桿菌對胃黏膜、胃壁、十二指腸等多個部位產生影響,在胃酸的作用下,胃蛋白酶對胃部等部位產生消化作用,保護機制被破壞,在出現疾病后,胃部不適、食欲受到影響、噯氣反酸等多種表現,而且隨著病程時間的延長,對患者的負面傷害越來越明顯,對患者的正常生活產生的影響非常明顯[3]。在患上疾病后,需要及時開展治療,控制病情的發展趨勢。
西藥是治療該疾病的首選方法,服藥簡單方便,起效快速,能及時控制病情的進展,對胃部黏膜實現保護,對胃部蠕動實現改善。但是在單一西藥治療中,不具備優勢,疾病癥狀消失時間較長,而且部分患者存在復發的情況,影響到療效,而且對胃潰瘍患者來說,大部分患者需要長期治療,身體受到的毒素影響較大,對患者的身體產生負面影響,增加病菌的耐藥性,對后續治療不利,降低患者的依從性,遠期療效不理想[4]。
中醫認為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潰瘍屬“嘈雜”“反酸”“胃痛”范疇,與飲食、情志之間的聯系比較密切,肝氣堵塞,肝火傷及胃部,隨著時間的推移,導致疾病的出現[5]。半夏瀉心湯來源《傷寒論》,藥方中黃芩清除邪熱;干姜祛濕;黨參補脾;吳茱萸鎮痛;半夏散寒,扶氣固本;黃芩瀉熱;黨參補氣;大棗補益中氣。左金丸藥方來源于《丹溪心法》,調和肝腎,增益脾胃,加快邪熱的祛除,同時具有止嘔等多種功效,加快身體中濕氣的消除,治療肝火犯胃效果顯著,同時能減輕心火,此外清除胃熱,實現標本兼顧[6]?,F代藥理研究發現,半夏瀉心湯聯合左金丸具備鎮痛作用,對幽門螺桿菌的清除作用較強,減少炎癥因子的生成,加快胃部潰瘍的恢復速度,對胃酸的分泌能起到相應的調節,兩者制酸效果明顯,對胃內容物反流起到制約,提升食管括約肌的功能;在服藥后,對胃腸動力調節的作用,加快胃部的運動,加快胃部的排空速度,對胃部黏膜起到保護的作用[7];對胃部的食管黏膜炎癥具備一定的修復效果,改善局部免疫狀況,提升胃黏膜的屏障作用,在改善胃部功能中具有雙向調節的能力,同時改善身體的整體狀態,提升身體的耐氧能力;對膽堿神經產生調節的作用,改善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該藥方對身體免疫系統具備一定的調節作用,提升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白細胞抗干擾的能力更強,對幽門螺桿菌的活性也有調節效果,產生相應的抗體,提升幽門螺桿菌的清除率[8]。中醫治療與現代醫學的原則相符,在根治疾病中,優勢比較明顯,減少疾病復發,而且對患者的身體素質實現提升的作用,優勢明顯。在治療中,能根據患者的情況對藥材進行加減,調整藥材量等,符合辨證治療的原則,與患者的病機相符,很大程度上提升治療的安全度[9]。目前中西醫結合治療在臨床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中西醫結合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潰瘍同樣具備優勢,協同作用比較明顯,中藥藥性比較溫和,出現的不良作用比較小,對身體產生的影響比較小[10]。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在治療總有效率、疾病癥狀積分(腹痛、反酸、噯氣、腹脹、胸悶)、幽門螺桿菌清除率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P<0.05),2組患者的不良反應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綜上可得,半夏瀉心湯聯合左金丸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潰瘍的效果顯著,而且安全度較高,對疾病的控制作用較強,同時改善患者的身體狀況,具備明顯的治療優勢,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