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兵 吳韋賢 卓錦釗 嚴劍芳 馬 賽 陳 琳 姚東文
骨質疏松癥屬于臨床較為常見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之一,隨著我國經濟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預期壽命延長,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1,2]。本病的產生原因可能是因老年人的飲食結構與體內代謝發生改變,生活習慣變化導致運動量減少,骨吸收與骨合成失去平衡,導致骨密度的降低,促使老年人患骨質疏松癥。根據流行病資料顯示我國脊柱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OVCF)約占骨質疏松患者的20%[3],且大多數OVCF好發于胸腰段椎體,其疼痛往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臨床常采用保守治療,包括臥床休息、口服鈣劑和止痛劑、佩戴支具等,但長期的臥床制動期將發生快速骨丟失,使再骨折的風險顯著增高[4]。根據有關學者的調查發現OVCF患者長期臥床的致死率可達20%、永久性致殘率可達50%[5],故如何盡快解決OVCF患者的疼痛,使患者能及早坐、立,進行早期離床負重康復活動成為極為重要的研究任務。目前,電針已被證實能顯著改善患者的骨質疏松癥,且該療法能有效地促進多種骨折愈合[6],但電針治療OVCF疼痛在機制方面的研究文獻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討超聲引導下神經根電針對OVCF疼痛患者血清NO、TNF-α、IL-6影響,擬通過該研究,為電針治療OVCF疼痛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以隨機數字表法將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2018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46例OVCF疼痛患者分為對照組(23例)與觀察組(23例)。年齡分布經t檢驗,P>0.05;性別經卡方檢驗,P>0.05;病程經秩和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責任椎體經卡方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可比性。見表1。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執行本研究。

表1 2組患者基礎資料對比 (例,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參照《中國骨質疏松性骨折診療指南(骨質疏松性骨折診斷及治療原則)》(2015)制定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骨折的納入標準[7];②年齡≥18歲、性別不限,體位變換時NRS≥6分;③近1個月內有導致椎體壓縮性骨折的誘因,如負重、外傷、劇烈咳嗽等;④依從性較好,且愿意配合治療和隨訪;⑤患者或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心肝腎等嚴重功能障礙;②患因治療藥物引起的繼發性骨質疏松;③繼發性骨質疏松癥導致的OVCF,或合并其他疾病,導致無法接受電針治療者;④骨折為陳舊性骨折或多發性骨折(≥2個椎體)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參考《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治療指南》[8]要求,對照組與觀察組都同時接受相同的、基本的抗骨質疏松治療:口服鈣劑、骨化三醇,肌注鮭魚降鈣素;并接受物理治療:威伐光局部照射20 min,每天1次,予口服洛索洛芬鈉片(出產于上海第一三共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0769,規格:60 mg×20 s)60 mg,每日3次,鹽酸曲馬多(出產于深圳海王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3331,規格:0.05 g)0.05 g,每日1次治療,連續7 d。
1.3.2 觀察組采用超聲儀器型號PHILIPS HD15型彩色多普勒超聲儀,探頭型號L5-11、頻率7.5 MHz;針刺使用直徑0.45 mm,長度75 mm的針灸用針;電針儀運用上海G6805-2A電針儀。患者取俯臥位,常規碘伏消毒鋪巾,超聲探頭涂抹耦合劑后外套無菌手套,手套與皮膚之間使用碘伏作為耦合,探頭與脊柱約成90°,超聲定位好責任椎體上、下的神經根位置(雙側),如:T11骨折者定位其T10和T11神經根。然后在超聲動態實時引導下,使用“平面內”刺法,將針灸針針尖刺達椎間孔內神經根旁(不強求麻竄感),雙側均穿刺到位后,連接電針儀,左右同一節段神經根分別接一對正負極,使用疏密波,強度為患者能耐受最大強度的90%,通電時間20 min,每日1次,7次為一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①疼痛數字評分法(NRS)評分方法:將一條直線平均分為10段,在每一個分段點用阿拉伯數字標記0~10,依次表示疼痛嚴重程度,0分代表無痛,10分代表劇痛,利用0~10數字疼痛強度分級法(NRS)對患者治療后第3天、第5天、第7天的疼痛狀況進行評估,NRS評分越高,代表患者疼痛越嚴重;②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ODI)評分方法:內容包括疼痛強度、生活自理能力、步行、提取物品、坐姿、站姿、睡眠情況、性生活、旅游以及社會交際10個方面,每項分值為0~5分,計分方式為實際得分/5×答題項目數量×100%;③治療前及治療3 d、5 d、7 d后,分別抽取靜脈血5 ml,2500 r/min轉速下離心10 min,有效提取上清液,保存在-80℃環境中待檢。運用硝酸還原酶法檢測血清中一氧化氮(NO),采取BT1126SM-3全自動酶聯免疫分析儀,由酶聯免疫分析法(ELISA)檢測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TNF-α)含量,所有檢測嚴格按照試劑盒操作。

2.1 疼痛評分(NRS)2組治療前NR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3 d、5 d、7 d后的NRS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3 d、5 d、7 d后的組間NRS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NRS評分對比 (例,
2.2 ODI功能評分2組治療前ODI功能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3 d、5 d、7 d后的ODI功能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3 d、5 d、7 d后的組間ODI功能評分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ODI功能評分對比 (例,
2.3 NO、TNF-α、IL-6水平2組治療前NO、TNF-α和IL-6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組內治療3 d、5 d、7 d后的NO、TNF-α和IL-6水平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3 d、5 d、7 d后的組間NO、TNF-α和IL-6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表6。

表4 2組患者治療前后NO水平對比 (例,

表5 2組患者治療前后TNF-α水平對比 (例,

表6 2組患者治療前后IL-6水平對比 (例,
2.4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照組有惡心嘔吐及食欲減退各2例,占17.39%,觀察組惡心嘔吐及皮下出血各1例,占8.70%,對癥處理后緩解,觀察組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767,P=0.381)。
OVCF是指由骨質疏松癥引起椎體骨密度和骨質量下降、骨強度降低,在輕微外力甚至無外力作用下出現的骨折,以胸、腰背部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伴或不伴相應神經癥狀[9,10]。骨折是骨質疏松癥最為主要的并發癥,而脊柱椎體壓縮性骨折又是最為常見且嚴重的骨折類型。
手術治療是OVCF患者主要的治療方式之一[11],經皮椎體成形術具有緩解疼痛效果好、安全可靠、創傷小、縮短康復時間等優點。但由于各種原因(高齡、基礎疾病、經濟因素、個人意愿等),并不是每個患者都適合接受手術治療,因此,保守治療方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保守治療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是OVCF患者的疼痛,OVCF會帶給患者強烈的疼痛,特別是在翻身、起床、坐位起立的過程中,患者常能感受到難以忍受的疼痛,導致許多患者不得不倦臥不起,進而誘發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瘡等更多問題,甚至威脅生命。而一旦解決疼痛,患者就能夠離床活動,甚至在生活上能夠完成自理,發生并發癥的風險就極小。因此,在對OVCF患者的保守治療中,良好地解決疼痛往往是最關鍵也是最基本的。電針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具有獨特優勢,不僅能補腎益精、強腰壯骨,還有優良的鎮痛作用。有學者研究[12]95例老年椎體壓縮性骨折下腰痛患者,發現治療后,采取電針治療的炎性指標和ODI功能評分、VAS評分均優于單純的針刺患者,且臨床有效率高于單純針刺組,結合本研究,與治療前比較,觀察組在治療3 d、5 d、7 d后NRS評分和ODI功能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2組不良反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同上述觀點一致。
OVCF發生后,局部損傷誘發的炎性反應會產生疼痛,也會促進NO過量釋放,過量的NO會作用于脊髓節段神經元,痛覺傳遞神經元膜上的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NMDA受體)被激活,促使NO合成增多,擴散至周圍細胞之間的NO即作用于突觸前終末,增強疼痛物質,而炎性反應和疼痛均可促進NO產生和釋放,進而形成惡性循環[13]。其中TNF-α是炎癥反應的始動因子,是由巨噬細胞產生的多肽,能夠促進其他炎癥因子的合成釋放,激活細胞黏附分子,協助炎癥細胞聚集、黏附過程、增加血管內皮細胞的通透性,加強炎癥反應,損傷機體,OVCF發生后其血清水平將明顯升高,其在高表達時能引起多器官組織損傷,也可對機體免疫功能產生抑制作用,進而增加機體感染和合并其他嚴重并發癥的風險;IL-6是炎癥細胞分化的主要調節因子,促進激活的巨噬細胞分化和浸潤,還可以上調黏附分子和其他細胞因子的表達,通常在骨折等創傷中呈現高表達,直接反映患者所受的損傷程度以及體內炎癥反應的嚴重程度[14,15],并加強炎癥反應,其持續過高往往可判斷患者預后不良。本研究證實神經根電針能明顯降低患者血清NO、TNF-α、IL-6水平,并優于對照組,隨著OVCF患者炎癥反應的快速減輕,炎性因子對疼痛感受器的刺激減少,從而使患者疼痛得到改善。
為確保本研究干預方法的安全性、標準性和可重復性,我們在觀察組的針刺治療中引入了超聲引導定位,確保了每次針刺時針尖都能準確位于神經根旁。不過,由于針灸針比較細、長、易彎曲,且部分OVCF患者因疼痛劇烈無法保持標準的俯臥位,故要求操作者的針刺與引導技術必須足夠嫻熟。
綜上所述,本研究證實,神經根電針治療OVCF疼痛具有良好療效,能較快緩解疼痛和恢復自理能力,且其作用能從機制上得到驗證,故值得臨床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