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丹(長沙市第六中學歷史教師)
在湖南省懷化市溆浦縣最大的河流——溆水之濱,悠然綻放著一朵美麗的教育之花——溆浦縣警予學校(曾用名:溆浦女校)。這所古老的學校,見證了一位為革命奉獻生命的偉大女性——向警予,見證了她追求教育救國理想、用行動反抗封建禮教的歷程。
向警予在短暫又輝煌的生命軌跡中,譜寫了多個“第一”。
1895 年,住在溆浦縣城的向家誕生了一名女嬰。她排行第九,所以家人們親切地叫她九兒。
向家家底較為豐厚,更為難得的是,向家家主向瑞齡是一位開明的人。他關心孩子們的教育與成長。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九兒,童年快樂且幸福。但小小的九兒有一個夢想——進入新式學堂讀書。雖然向瑞齡疼愛女兒,但在當時的溆浦縣城,女子入學堂無疑是驚世駭俗之舉。
直到九兒的大哥向先鉞在溆浦縣城創辦了一所小學,事情才有了轉機。入學報名那天,校長看到清一色男學生中這位唯一的女孩,非常意外。他冷淡地問:“我們縣里從來沒女孩子上學,學校也沒有收過女學生,你知道嗎?”“我當然知道。”九兒樂觀又自信地回答道:“校長,你能讓我當學校的第一名女學生嗎?”校長再問:“那你為什么要來上學呢?”“為了國家自強,為了民族自強!”九兒如是答。校長深受感動,欣然答允。
向瑞齡在九兒入學那天,給她正式取定了學名——向俊賢。后來,為了提醒自己要對封建思想和勢力高度警惕不放松,九兒又給自己改名為警予。
就這樣,向警予開了先河,成了溆浦縣第一位入學讀書的女學生。
向警予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她在生活上保持簡樸,在學習上刻苦鉆研。從溆浦縣城學校畢業后,向警予先后進入常德女子師范學校、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范學校和周南女校學習。
1916 年,向警予從周南女校畢業。這一天讓父母及長輩們期待已久。在他們看來,女孩子讀書只是個點綴,相夫教子才是正路。然而向警予卻做了一個讓父母難以理解的決定:不成婚,回家鄉創辦一所女子學校,通過提高女子受教育程度來改變中國貧弱狀況。她勸慰父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家正處于危難之際,大哥和五哥都已投身于革命,我也要像他們一樣,為國家盡一些微薄的力量。”她回鄉創辦溆浦女校,提倡新風,倡導男女同校,反對陳規陋習。她親自寫下校歌:“愿我同學做好準備,為我女界啊,大放光明!”
向警予的辦學熱情高漲,但鄉親們卻不太捧場。溆浦在當時是一座閉塞的小城,向警予為了動員學生入學,不畏嚴寒酷暑,不怕豺狼虎豹,經常只身一人翻山越嶺,跑遍溆浦縣主要鄉鎮,挨家挨戶地上門對家長進行勸說。
在向警予的努力下,女校辦學規模日益擴大,發展成具有8 個班、300 多名學生的學校。辦學之舉改變了社會風氣,開啟了民智,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
在全身心辦教育的過程中,向警予發現了一個現象:她苦心創辦的學校,成了部分家庭給女兒鍍金的場所。她認識到:教育難以改變在腐朽落后中沉淪的舊中國,革命才有出路。
為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1919 年,向警予赴法國勤工儉學。國外的生活并不輕松,經費短缺、語言障礙、思鄉之情像三座大山壓向了向警予,但向警予咬牙堅持下來了。她沉浸在知識的海洋里,苦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積極參加工人運動,迅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革命戰士。學成歸來的向警予于1922 年在上海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毛澤東評價她是中國共產黨“唯一的一個女創始人”。
1927 年7 月15 日,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由于叛徒的出賣,1928 年3月20 日,向警予不幸被捕。同年5 月1 日,向警予被押赴武漢漢口余記里空坪行刑。
就義前,向警予大聲演講:“我們為了解放全中國所有受苦受難的勞動人民而戰斗、流血、犧牲!今天,我就要走向刑場,可是共產黨員是殺不完的……”為了阻止她繼續演講,敵人往她嘴里塞滿了石頭,又用皮帶縛住她的雙頰,圍觀的群眾心疼得失聲痛哭。向警予最終被敵人殘忍殺害,終年33 歲。